李隆基下詔賜自己姑母太平公主自盡,為何卻赦免了她的兒子薛崇簡

2020-12-24 國史春秋

唐朝宮廷,很好地詮釋了「榜樣的力量」這句話。縱觀唐朝歷史,李世民與武則天是兩個不容忽視的榜樣級人物。自從玄武門之變後,

唐宮廷政變就「隨意」起來,比如李承乾的謀反,差一點兒又成了玄武門之變的翻版。顯然,之所以有如此局面,還是李世民的「前車」起了引導作用。因為李承乾也想複製父親的成功,就連後來的魏王李泰、吳王李恪,也不排除有此想法。

(武則天劇照)

武則天去世後,多股力量火山爆發般噴湧而出,諸多女性又對皇位趨之若鶩,韋皇后、安樂公主、太平公主等人都想成為下一個武則天。然而,大浪淘沙,滄海橫流,通過「神龍」、「唐隆」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政變,最終登上皇位的是睿宗李旦。而沒多久,李旦又將皇位拱手於兒子李隆基。

此刻,覬覦皇位的三女僅存太平公主。而作為李隆基姑媽的她,非但不支持侄兒的朝政,反而一臉「羨慕嫉妒恨」,誓將奪權進行到底。因此,雖然經歷狂風暴雨洗禮的唐朝本應該歸於沉寂,但恰恰相反,爭鬥不僅沒有結束,反而還在醞釀著另一場生死較量。

(太平公主劇照)

李隆基是睿宗李旦的庶子,排行在三,所以又稱「三郎」。李隆基很小的時候,曾目睹了母親被祖母武則天賜死全部過程。後來,李隆基在祖母的淫威之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惶惶不可終日。因此,他對武家懷有很深的仇恨。同時,在激烈鬥爭的宮廷環境中成長,讓他由性格懦弱變為心狠手辣、鐵石心腸。如此一來,再加上「皇帝」這個優勢條件去和姑母較量,結局自然不言而喻。

但是,太平公主是一個與母親武則天一樣充滿自信的女人。在她看來,除掉侄子手到擒來、探囊取物。孰不知,母親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父親李治寵信、縱容的結果,而她完全是用一幫烏合之眾挑戰皇帝的權威。所以,太平公主與李隆基對抗,如同一個羽量級的拳王和一個重量級的對手登臺較量,結果可想而知。

(李隆基劇照)

武則天與高宗李治共生育四子二女,太平公主是她的最小的女兒。其中長子李弘、長女安定公主、次子李顯全死的不明不白,都直接或間接與武則天脫不了干係。或許是出於對往事的懺悔,也或是良心發現,太平公主出生後,武則天給予了小女兒常忽尋常的溺愛。需要解釋的是,太平公主的名字不詳,「太平」是她8歲時為外祖母榮國夫人祈福得到的道號,於是又稱「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與外祖母感情篤深,從小就常與其生活在一起,榮國夫人也對太平公主非常疼愛。不幸的是,太平公主在五六歲的時候,身體遭到表哥賀蘭敏之的「破壞」 。因此,武則天一怒之下將外甥流放處死。太平公主16歲時,母親武則天給她選了一門親事,新郎是太宗皇帝的十六女城陽公主之子薛紹。而城陽公主又是高宗李治的妹妹,如此一來,等於是親上加親。

還是出於對女兒的寵愛,武則天給太平公主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婚後,小兩口恩恩愛愛,舉案齊眉,共育有二子二女。長子薛崇胤,次子薛崇簡。而就在太平公主第四個孩子還未降生時,丈夫薛紹因家族謀反受到牽連,後死於獄中。隨後,武則天出於平衡武氏家族與李姓宗室的關係,又將太平公主嫁給堂侄武攸暨。

或許,出於母親將自己當作「政治工具」的作法不滿,太平公主再次改嫁後性情大變,不僅大肆豢養男寵,而且與朝臣亂得一塌糊塗。為了表達「孝心」,太平公主還將自己體驗感良好的「蓮花六郎」張宗昌敬獻於母親武則天。另外,太平公主還與上官婉兒因為一個叫崔湜的朝臣爭風吃醋,致使上官婉兒站隊「韋武集團」。

(安樂公主劇照)

所謂韋武集團,就是在武則天去世後形成的一個以中宗李顯皇后韋氏、女兒安樂公主、武則天侄子武三思及大臣宗楚客及上官婉兒等人組成的一個利益團體。該團成員可謂各取所需,韋皇后想做第二個武則天,安樂公主想當皇帝,武三思的目是在武氏家族倒臺後尋求避難,上官婉兒則依附權力,其餘人員全是為攫取利益而來。如此一來,中宗李顯很快被架空,成為一個有名無實的皇帝。

不僅如此,中宗皇帝還軟弱無能,毫無主見,以至於差點受韋武集團的唆使,將太平公主與相王李旦處死。所以,武則天去世後,不僅形成了「韋武集團」,而且另一股以太平公主及相王李旦為首的政治勢力也在潛滋暗長。另外,以皇太子李重俊為首的「東宮集團」也是一股不容小覷的政治力量。因此,三股力量鬥勇鬥智、明槍暗箭,如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太平公主劇照)

最終,李重俊首先向韋武集團發起進攻,太平公主靜觀其變。但結果是雷聲大雨點小,李重俊勢力只除掉武三思就被剿滅。韋皇后、安樂公主等人有驚無險。通過此次「劫難」韋皇后更加快了篡位的進程。不過,她不敢一步到位,而是在毒死中宗後先立了傀儡皇帝李重茂,然後緩圖皇位。此刻,太平公主認為時機成熟,於派兒子薛崇簡同侄兒李隆基一起發動突然襲擊,一舉將韋皇后勢力集團剷除。隨後,將哥哥李旦扶上皇位,是為唐睿宗。

可是,睿宗是一個淡泊皇權的人,因此這個皇帝當得很累,儘管朝務有太平公主的輔助與決策,可是睿宗皇帝總也找不到當皇帝的調。於是,思前想後,乾脆讓位於精明強幹的兒子李隆基。這樣一來,反倒引起了太平公主的不適應。因為睿宗在位,她可以大權獨攬,呼風喚雨,甚至不排除實現女皇夢想。而李隆基卻是一個對權力的掌控滴水不漏的皇帝,很快將太平公主邊緣化。

(李隆基劇照)

而此時的太平公主已經「權迷心竅」,不僅不願面對現實,而還要決心與侄子放手一搏。眾人皆醉,唯薛崇簡獨醒,因為他認為母親的鋌而走險行為根本沒有出路,於是經常對母親苦心規勸。可是,太平公主不僅置若罔聞,而且對兒子皮鞭相加。為儘快除掉李隆基,太平公主暗中運作,廣結黨羽。

一個由朝臣竇懷貞、岑羲、蕭至忠、崔以及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長史新興王李晉、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知右羽林將軍事李慈、左金吾將軍李欽、中書舍人李猷、右散騎常侍賈膺福、鴻臚寺卿唐和胡僧慧範等人組成的反皇集團形成。並伺機而動。

此外,為確保政變萬無一失,太平公主還指使侍女在李隆基服用的天麻粉中投毒。如此一來,太平公主的計劃部署似乎天衣無縫,但是還被機智的玄宗皇帝識破,並提前採取反制措施。最終,太平公主的黨羽被一網打盡,太平公文本人被賜死家中,包括與薛紹及武攸暨生的幾個孩子均受株連,唯有一直支持李隆基的薛崇簡倖免。

(薛崇簡劇照)

顯然,玄宗皇帝沒有賜死薛崇簡的原因並不複雜,即二人是政治同盟關係。也許這也是薛崇簡的明智之處。不過,倖存的薛崇簡也不可能再進入玄宗皇帝的權力中心,因為李隆基要做到防患於未然,不能讓自己的安全有任何的閃失,畢竟他處死了薛崇簡的母親及兄弟姐妹。如此一來,薛崇簡究竟還對玄宗皇帝保有幾分忠誠,顯然李隆基是不得而知的。所以,李隆基只能將薛崇簡邊緣化,貶謫到外地為官,並且加以防範。最終,薛崇簡在母親太平公主去世的十一年後(公元724年)客死溪州(湖南龍山)。

感謝朋友們的點讚、關注!歡迎發表其他看法!

相關焦點

  • 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將她的兒女大多處死,為何獨留下她的兒子薛崇簡?
    薛崇簡的長相也酷肖母親太平公主,寬寬的額頭,大大的眼睛,濃濃的眉毛,高高的鼻梁。幼年即與表哥李隆基關係匪淺。太平公主曾是中國歷史上權勢最大的公主,她擁立了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兩個皇帝,還廢掉唐哀帝李重茂,差一點就和她的母親武則天一樣當上女皇帝
  • 唐玄宗李隆基將太平公主賜死,因何卻把她兒子薛崇簡留下?
    太平公主,一個有著多麼美好祝願的名字,被寄予了大唐王朝的希冀,也被賦予了全部的母愛和父愛,她比武曌的名字多了一些陰柔與平和,沒有了野心勃勃的張揚和鋒芒畢露的囂張,她追尋著自己的理想和生活方式。韋皇后一心也想要複製婆婆武后的朝天之路,竟然聯合自己的女兒,驕奢淫逸的安樂公主,一起毒死了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天大的好機會,一舉居拿下了顯這一家,成為皇位的順位繼承人。太平公主的四哥哥成為皇帝後,一直在妹妹和親生兒子之間搖擺。一個是最愛的妹妹,一個是最愛的兒子。
  • 太平公主:歷史上權勢最大的公主,為什麼謀反?
    太平公主是歷史上權勢最大的公主,距離皇位只有一步之遙,為何謀反?這與她的兩段婚姻有關。太平公主出生於麟德二年(665年)前後,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李顯與唐睿宗李旦的親妹妹,深得父母兄長的喜愛,特別是是武則天的喜愛。
  • 為什麼李隆基當上皇帝第一件事,就是要除掉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安睡,除非旁邊睡的是個美女,但是太平公主雖美卻是自己的親姑姑,還是一個想要致自己死地的女人,這樣的女人存在一天,李隆基都會寢食不安,所以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幹掉親姑姑太平公主!16歲時,被指婚給薛紹,本以為是一段好的姻緣,沒想到薛紹被李衝謀反所牽連,餓死在獄中,你姑姑便成為了寡婦,手中還有剛滿月的兒子,從那個時候她臉上就沒出現過笑了!」李隆基:「兒臣只知姑姑府上有很多貌美的男人,沒想到之前經歷了那樣的事!」
  • 武則天死後,唐玄宗為何不放過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
    於是太平公主便和李隆基聯手發動了剷除韋氏外戚勢力的唐隆政變,政變成功後李隆基的父親李旦被擁立為帝,李隆基因為有功而被封為太子。可以說李隆基能夠成為太子並登基為帝,這其中少不了太平公主的功勞,但最後為何李隆基突然恩將仇報將太平公主賜死家中呢?
  • 太平公主權傾朝野多年,為何沒有鬥得過李隆基?其結局如何?
    太平公主在其老媽的庇護下,權傾朝野很多年,養成其強勢跋扈的性格,同時也註定了她的結局,成功則是像其老媽一樣高高在上的女王,敗則死路一條,但她卻缺少了武則天的運籌帷幄,最後被侄子李隆基處死
  • 太平公主想做第二個武則天,為何陰差陽錯將李隆基扶上皇位
    睿宗不斷做出讓步,在自己的兒子與胞妹之間尋求平衡,但鬥爭卻在不斷發展升級,不以他的意志為轉移。太平公主對將其遷出京城,安置蒲州這一安排十分惱怒。不久她了解到這一建議出自姚崇、宋璟之口,便衝太子李隆基大發雷霆。李隆基無可奈何,違心地上奏姚、宋「離間姑兄」,要求將其處斬。
  • 歷史上真正的太平公主是一個什麼樣的女人
    太平公主有野心,沒魄力,人不漂亮,「胖妞兒」一枚。史載太平公主:體豐碩,方額廣頤。簡單說就是體型壯實,寬額頭,大臉盤子。如此一來,便和想像中的纖纖美女不著邊際。太平公主對權欲的渴望不遜色於母親武則天,她謀略過人,膽識不及,關鍵時刻猶豫不決,最終輸在一個「狠」字上。她的實力曾一度碾壓玄宗李隆基,結果卻反被對方所制。
  • 太平公主和她的大唐第一駙馬:身為皇室貴族,薛紹為何29歲去世?
    並且出身皇室貴族的他,為何卻只享年29歲?這重重的疑問都在墓室被發掘出後一一得以揭曉。太平公主和薛紹:初遇時,你眉眼如許《大明宮詞》裡薛紹和太平公主初次相遇的場面使觀眾久久難忘,記憶猶新。關於太平公主,還有這麼一段有趣的片段。太平公主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小太平想嫁人,但並沒有直接表明心意,機智的她穿著武官服在唐高宗和母親武則天面前跳舞。引得二人大笑,便問她為何身著男裝,小太平隨即應答:「武官服只有男人可以穿,那我把這身衣服贈與我的駙馬吧」唐高宗一下子明白了小太平的意思,並為她欽點了薛紹做太平公主的夫婿。
  • 李隆基上位後,為何第一件事就是除掉姑姑太平公主?你看她幹了啥
    然而她和已經是太子的李隆基,矛盾卻也越來越深,在太平公主的心目中,她並不甘於人後,而是打算做一個武則天一樣的人物。 在此之後,太平公主數次發動朝中勢力,企圖加害於李隆基,同時廣數黨羽,奉勸唐睿宗更換太子,這直接造成了對李隆基的生命威脅。
  • 太平公主逃走後,李隆基用一計謀,讓她受不了,最後絕望回家等死
    太平公主逃走後,李隆基用一計謀,讓她受不了,最後絕望回家等死 唐朝是封建歷史上比較強盛的一個朝代,對後世的影響力十分深遠,而發生在這個朝代的故事也是精彩紛呈,今天我們要說的故事跟唐玄宗李隆基和他的姑姑太平公主有關,眾所周知太平公主在李家江山復闢的過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她曾經與李隆基聯手將唐睿宗李旦推上了皇位
  • 為什麼李隆基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殺死他深愛的姑姑太平公主?
    ,甚至連侄兒李隆基也瘋狂地迷戀上了如同仙女一般的姑姑(其實薛紹的兒子崔緹也對太平有著不清不楚的情意),最後李隆基的那句「姑姑,我愛您!」(然而在實際歷史中,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卻是不共戴天的仇人,李隆基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殺死姑姑)然而真實歷史上的太平公主可不是為愛情而生的小女人,有著武則天基因的她在長相和性格上都與母親十分相似,對權勢都有近乎痴迷的崇拜(史書記載公主「喜權勢」,武則天也認為不管是長相還是性格女兒都與自己極為類似),是個果敢剛毅的女子
  • 《大明宮詞》太平公主與薛紹:皇家不過就是親人之間的一場廝殺
    武則天對女兒非常寵愛,到什麼地步呢,她認為薛紹的嫂嫂蕭氏和成氏出身不夠高貴,想逼薛家休妻,後被人勸說才作罷。太平公主成婚後,和薛紹琴瑟和鳴,過了幾年好日子,可惜好景不長,因為薛紹的哥哥參與唐宗室李衝的謀反,牽連到薛紹,但薛紹本人並沒有參與這次謀反,是武則天覺得太平公主嫁錯郎了。武則天下令將薛顗處死,薛紹杖責一百,餓死獄中。當時太平公主最小的兒子才剛滿月。
  • 上官婉兒為何會被李隆基處死?她機關算盡,卻少算最致命一環
    韋後隨即下詔以中宗幼子李重茂為帝,自己則臨朝稱制,欲效法武則天故事。而也就是在同月,李旦之子臨淄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決定聯合。7月11日,李隆基結交禁軍首領葛福順、陳玄禮等, 率禁軍攻入宮闈,盡誅韋後、安樂公主及其黨羽。
  • 他是上官婉兒情人,將妻女「送給」李隆基,因愛上太平公主而死
    崔湜36歲拜相,是唐朝最年輕的風流宰相,其才貌吸引了很多女政治家,其中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兩個好姐妹,都是崔湜的情人。崔湜不但自己依靠女人,還把老婆女兒送到東宮服侍李隆基,有人說他是吃軟飯的,但他卻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對決中,毫不猶豫地選擇情人。
  • 《太平公主秘史》鄭爽賈靜雯等演員劇中人物簡介(組圖)
    武則天對她非常寵愛,認為薛紹的嫂嫂蕭氏和成氏出身不夠高貴,薛紹的兄長薛顗也曾因太平公主來頭太大而怕惹來禍事。 688年,因為薛家參與謀反,牽連到駙馬薛紹,但薛紹本人並沒有參加這次謀反,是武則天覺得太平公主嫁錯郎了,於是下令將薛顗處死,於是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結束了。當時太平公主最小的兒子才剛滿月。事後,武則天為了安慰她,打破唐公主食封不過三百五十戶的慣例,將她的封戶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戶。
  • 很多人都說太平公主死得冤,其實,她的結局卻是咎由自取
    以公主之名被晉封萬戶的,放眼整個唐朝歷史都是寥寥無幾。但可惜的是,鍾紹京後來雖在官場幾度沉浮但畢竟落得善終,而太平公主則在先天二年(713)卻被唐玄宗李隆基賜死,家產被盡數抄沒了。試想一下,太平公主可是為李隆基立下大功的,沒有她的幫助,李旦根本不可能順利登上皇位。李旦若不是皇帝,便不可能有唐玄宗李隆基。那麼,唐玄宗為何非殺太平公主不可呢?
  • 生兒子有罪?唐玄宗寵臣生下一個兒子,隨後為何就被當場賜死
    710年6月,韋後和女兒安樂公主下毒,害死了中宗李顯,並扶持李重茂登基,改元唐隆,韋後臨朝攝政,並時刻準備著按照武則天的慣例登基稱帝。之所以沒有立即稱帝,只是因為韋後一黨還顧忌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而已。為了能當上女皇,韋後當然要除掉李隆基,但李隆基早已提前布局,布置妥當了,看到事情緊急,於是馬上提前行動,發動了唐隆政變。
  • 《宮心計2》:駙馬被斬,自己被賜死,太平公主的結局有點慘!
    《宮心計2:深宮計》講述了唐朝後宮的那些事兒,第一集開篇就講了三郎李隆基聯手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將禍亂朝廷的韋後除掉,接著太平公主就出面擺平了小皇帝,將自己的哥哥送上了帝位,自己則是權傾朝野的鎮國公主,太平公主在前朝後宮的地位的確不容小覷,朝野上線都是公主的眼線。但是隨著《宮心計2:深宮計》劇情的展開,讓觀眾不得不感嘆,這個太平公主未免也太慘了吧。
  • 唐朝最美的公主為何成為了唐朝最荒唐最惡毒的公主
    因韋氏動了胎氣,早產生下一個女兒,就是安樂公主,她出生時,李顯脫下自己的衣服來包住她,故命其名為裹兒。李裹兒十三歲時,出落成美女,姿色美豔,聰明伶俐,李顯與韋氏對她十分寵愛,自幼聽其所欲,無不允許,李裹兒從小就養成了驕傲任性、蠻橫霸道的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