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幾章講到了市場細分、目標市場以及市場定位,都是STP營銷策略裡的核心內容,能夠幫助你準確的瞄準受眾,最準確的去構築初期的用戶畫像,但是在這之前還需要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這個部分就是市場分析。
市場分析是每當要進入一個新的市場是,對該市場要進行詳細的解讀和分析判斷,主觀上經常用到從大到小、從宏觀到微觀、從概括到精確的策略,今天我就簡單的談一談什麼樣的市場分析能夠幫助我們把握市場趨勢、把握行業的動態。
想要深入的去剖析市場分析,就需要好好的談一談市場背景、市場容量以及市場細分,市場細分已經在前面的篇幅裡提到了,今天主要從市場背景的角度去闡述,明天再繼續更新市場容量的內涵。
市場背景的內涵
市場背景的分析主要是為了更加了解市場的生態環境,了解行業運營規則,以此制定相應的戰略決策。 這裡提供三種分析方法:PEST分析、波特五力分析、SCP分析。三種方法可以只選其一,也可以多種方法混合使用。
1)PEST分析
PEST分析就是從政治、經濟、社會、科技四個方面去分析,研究外部環境對市場背景的影響,換而言之,就是深入的剖析影響市場的外界動態,了解這個才能嘗試去把握脈搏和風口,貿然的拓展一個所謂的市場,本身經濟和社會環境已經不再允許或者支持的話,一切都是無用功(比如舊能源下的超排量汽車銷售行業,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就比較大)
政治:主要從兩方面,一個是政治宏觀大環境對該行業的影響;一個是政府對該行業進行扶持的相應政策。比如說現階段國際形勢比較複雜,各行業都受疫情和國內外局勢的影響受到了比較大的衝擊,典型的就是美國對我國高科技的壓制,所以現在十四五規劃中一再的強調轉型高科技的研究和生產,擺脫例如光刻機等高新技術的國外依賴,拓展這種市場必然有這典型的政治因素,政府也必然會予以極大的政治扶持。
經濟:要根據行業具體增長數據對市場方面進行經濟方面的評定。這就是說很多產業隨著國民的不斷發展逐步的進入了穩定期,不再是以前的藍海區域,逐步的走向了飽和區域,比如電商,不再是05年一入行業就能閉著眼睛掙錢的時代了,而逐步的蛻變成流量生意,扶持你你就能賺,不輸出流量不管你投入多少精力,依然無法打開局面。
社會:從社會問題以及社會發展現狀出發,對市場進行挖掘與評估。這裡講的就比較有針對性了,很多年輕人現在是低頭族,每天都是與看手機與不看手機做著掙扎,如何解決年輕人過度依賴手機?如何為中小學生減負?如何有針對的拓展國民老齡化等社會高度重視的問題,才是未來一段時間重大的商機。
科技:就是根據當前科技發展現狀,以及市場對相對應科技的認可度,對市場進行背景調查。這個剛才也簡單的說到了,比如光刻機的壟斷行業、5G時代的人工智慧等等,都是外部因素不斷刷新市場變化的主要因素。
2)波特五力分析
波特五力模型主要應用於競爭戰略的分析,對供應商、購買者、潛在購買者、替代品以及行業競爭者五方面的基本競爭態勢分析,找到主要的威脅在哪裡,以便於制定相關的應急和處置。
以服裝品牌ZARA為例: 供應商:ZARA超過60%的布料來自260家供應商,沒有一家供應超過ZARA總需求量的4%,這樣避免了對其中某一家的過度依賴。 購買者:ZARA「多款式,小批量」的快時尚策略,不會產生大量庫存,而且因為賣完不補貨,所以很多消費者會在產品上市初期就進行購買。 潛在競爭者:ZARA的供應鏈是其商業壁壘,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競爭者的成本,很少有新競爭者能夠威脅。ZARA斥巨資打造自己的供應鏈一體化體系。在西班牙方圓200英裡的生產基地,集中了20家布料剪裁和印染中心,500家代工的終端廠。ZARA把這200英裡的地下都挖空,架設地下傳送帶網絡。建設這樣一個生產基地,需要投資達幾十億歐元...... 替代品:ZARA的替代品是街頭的外貿時尚衣帽店,這些店鋪的老闆一般為時尚的年輕人。這些店鋪是「快時尚」的最初表現形式,但其不具規模,而且服飾版型多帶有老闆個人喜好。 行業內競爭者:同為「快時尚」的H&M。ZARA對於行業內競爭者,採取的是低庫存戰略。
3)行業內容部SCP分析
SCP分析是一個可以深入具體環節對行業結構、行業行為、經營績效系統的邏輯體系進行的產業分析。這個模型主觀上是解決行業或者企業在受到衝擊時,可能調整的戰略以及變化。
行業結構:是指特定的市場中企業在數量、份額、規模上的關係。簡單點說,就是產品差異化影響力、市場份額和佔有率、市場數據和規模分布以及何時進入壁壘期。
行業行為:是企業內部或者行業內的一些規則或者策略。比如營銷、產能的改變、縱向整合以及內部效率等等。這個問題從主觀上來說,很大的程度上取決於決策或者戰略的布置,比如京東一開始的融資戰略就是奔著倉儲一體化建設和高品質電子產品的品牌戰略,儘管在融資和拓展業務時受盡了苦楚,但苦盡甘來,換取了和淘寶平分天下的局勢。這就是在行業行為上劉強東的強硬決策佔有很大的成分。
經營績效:這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現在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單位都在搞績效、都在不斷的衡量KPI,甚至有的單位都在全民控制經營指標、以KPI作為衡量員工是否有輸出的唯一標準。不是說不對,但是過分的依賴某一種商業上的手段和措施,時間久了,一定會出現水土不服的問題,所謂物極必反就是這個意思。
點擊播放 GIF 0.0M
以上三種市場背景分析的模型我也只是簡單的提出了一些概念化的問題,想要具體的分析和闡述清楚不是簡單的2000來字就能說明白的,隨後我還將不間斷的逐一去詳細的分析和解讀其中的內涵,還將不斷的列舉一些有典型的案例加以說明。
關注小叨,持續推送營銷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