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春節過去,按照中國的習俗,女人的年齡算虛歲,我已經35了,按照幾年前一個流行的說說法,我已經是一個「齊天大剩」了。
每逢春節,總會有人在不經意間提醒你,你年前許的願都實現了,還是啪啪打臉了?作為資深單身狗有沒有找到你的另一半?其實一個過年剛剛升級為「齊天大剩」 我並不孤獨!
作為一個「齊天大剩」,像我這個年齡的人,不少同學、朋友孩子都已經小學畢業了。
曾幾何時,剛剛從大學畢業的我面對家人的逼婚,我認為自己會是個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跟一個看得過去相親對象談個「有目的性」的戀愛,結婚生子,像自己母親一樣,成為一個家庭主婦,可是沒想到自己一路成為了「齊天大剩」。
我出生在祖國北方,一個相對落後的四線小城市,和很多出生在城市的同齡人一樣,父母雙職工,家裡獨生子。
因為母親對我的學習成績十分看重,對於我的培養,可以說是不惜成本。
高中畢業,我考上了美國留學路。可能是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狗窩,也可能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妹子吃不慣漢堡牛排,大學四年也有老外追我,但是我面對他們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尷尬,接受不了,這一單就是四年。
第5年我回國了,北方很多城市比不了北上廣深,人的思想都比較保守,女孩子二十五六不結婚,家長就開始著急了。家長開始發動七公八婆給我相親找對象。
也許是因為有過出國留學的經歷,也許是我長相還算可以,在相親過程中,也有不少人對我表示了繼續接觸意願。
可是孩子大了,翅膀硬了,心也就野了,想想我的人生前二十幾年全部都是父母安排的生活,如果繼續按部就班下去,我甚至可以想像出自己未來的十年二十年的生活……
那真的是太可怕了!
有人跟我說,別太過挑剔了,女孩子歲數大真的不好找,到最後變成剩女、剩鬥士、必剩客、鬥戰剩佛,最後變成了齊天大剩,那就真的要單身一輩子了。
那種情景可怕不可怕,可怕!
但是我更害怕一天天一年年重複父母般的生活,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就可以猜測出明天發生的一切事情,甚至是兩個人說的每一句話!
我想改變這一切!至少我想改變現狀,我的婚姻我希望自己可以做主。
於是我離開了家鄉,去了北京工作,一年只回家一次,平時都用視頻電話跟家裡溝通。
幾年前,在和朋友聚會時,我認識了我的前男友,就這樣和他談了,以為就這樣穩定下來了。但是還是敗給了現實。做個北漂不容易,就算在同一個城市裡,主要的交流只能靠網絡,前男友熬不下去,選擇了回家鄉,遠距離戀愛終究還是沒有結果,他在家鄉又找了女友,和我說再見。
這段感情讓我失落了好久。我原本想通過一段自由的戀愛步入婚姻,後來發現夢想美好,現實骨感!
在迷茫中,我看到了一個情感故事,具體採訪的誰已經忘卻,只記得有人說「什麼叫做剩女?你叫一個女生剩下來的剩,這個是很狹隘的想法。」「我相信一見鍾情,到現在還相信。」「無論幾歲,都要愛你自己。人生,不是活給別人看,而是活給自己看的。」
我恍然發現,在大多數的認知中,仿佛有對象就是幸福,單身就是孤獨。
單身,就一定每天寂寞空虛冷?
而你有對象,結了婚結婚,就有情飲水飽嗎?
回頭去看自己的生活,發現在單身這些年,我並沒有空虛度過。
我兢兢業業的工作,不斷學習,提升自己,在北京獲得了一份薪水還算過得去的工作。你靠著存款付首付,公積金貸款買了房。
不亂花錢,除房貸外,做好儲蓄工作,還從中抽出一份錢做夢想基金,每年年假為自己定一個旅遊計劃,我想要走遍這個世界,有生之年一定要踏上南極和北極之旅,親眼見見企鵝和北極熊。
我自學了電子琴,閒暇時間打開歌譜,自彈自唱,別有一份快樂。
這並不是說一個人孤獨的滋味,我沒有嘗過。
剛工作那會兒,一個人在異鄉,沒有朋友,也沒什麼錢,每天晚上你做伴的除了短短的視頻電話,只有眼前不斷散發螢光的電腦與手機。
現在想起來,自己當時並不是孤獨,而是矯情。治療矯情最有效的手段,不是談一場戀愛,相信我,在那種時候你談起戀愛反而更作,你要做的是讓自己忙起來,不斷充實自己,充實錢包。
這並不是說我不再期待愛情婚姻,婚姻依然很重要,因為它太重要了,所以容不得隨便。如果我找到一個真心互相欣賞,能夠下定決心與他白頭偕老的人,我依然會走向婚姻殿堂。
如果沒有,我也依然能面向大海,春暖花開,對著大海吶喊,我並不孤獨,也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