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 訊 哈爾濱華德學院作為應用型本科高校,始終堅持以行業發展趨勢為導向,以質量為核心,持續開展適應高等應用型教育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服務社會發展需要。學校尊重人才成長規律,堅持「側重個性培養,全員成才教育」的育人理念,通過實施「英才戰略」,整合優勢資源,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全方位、多元化助力學生成為行業精英人才,實現學生高質量的發展和就業。已招收部分專業的「英才班」學生,提供「一優、三化、四師、五強、兩高」的配備服務,致力於培養高層次應用型精英人才。
英才班採用「小班化」教學模式
聚合優質資源 面向「英才」培養
為適應社會需要,滿足人才個性化發展,學校提出實施「英才戰略」,聚合校內外優質資源,助力英才教育。提供「一優、三化、四師、五強、兩高」的配備服務。
一優:學校集中全校優質教學資源,以「側重個性培養,全員成才教育」為育人理念,注重挖掘學生學習特質潛能,營造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尊重個性、激發潛能的教育環境。通過精心打造的「教學實踐平臺、校園文化平臺、國防教育平臺」三大育人平臺鍛鍊學生能力、提升綜合素質、促進個性發展;以推動政校企「訂單、按需、聯合」培養模式,深化產教融合,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形成「招生—培養過程—人才輸出」閉環聯動效應。
三化:個性化、小班化、國際化,學校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特點,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通過「尊重每一個、發展每一個、成就每一個」的個性化設計,優質的小班化教學模式,讓學生個性成長,特長發展,以「全球化眼光 」謀劃未來。
四師:學校選拔優秀的「學業導師、德育導師、輔導員老師、高水平教師」助力學生成長成才,發揮「四師」引領作用,關愛學生心理健康、強化思想引導,有效助力班風、學風建設,以培養內驅力為路徑,補弱揚長,為學生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五強:主要是通過全力打造的優質資源的作用發揮,使學生成為「思想政治理論素養強、行為規範自律意識強、自主學習創新能力強、職業擔當進取意識強、團結協作溝通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
兩高:高質量教學、高層次就業,學校始終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英才班」培養計劃採用利於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成長的培養模式,在教師配備、教學管理、教學設計、考研指導、企業實習、就業指導、創新創業等各方面優先支持與保障。
在英才班學習的同學們認為,優質資源給了大家帶來了更多鍛鍊自我、展示自我的機會,再加上多位老師的專業指導,有效激發自身潛能、增強自信心,學習目標更明確,學習動力更足、效率更高。
英才班學業導師在輔導學生實踐
注重學做結合 提升應用能力
學校把「手腦並用」的理念融入教學過程,積極鼓勵「英才班」學生參加科技創新競賽,將專業實踐教學與科技競賽相結合,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定期開展賽前輔導,增強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在課程建設過程中加大實訓課程訓練力度,合理安排實習實訓內容,從而提高實踐課程效果,讓學生動手能力不斷提高。
學校13個大型實踐教學中心(涵蓋197間實驗室、模擬車間、教師工作室、學生創新實驗室,企業進校園實訓道場),全天候為學生開放,競賽導師團全過程指導,為學生提供多元而充分的選擇實踐空間,支撐個性發展。與此同時,學校強化「英才班」團隊協作能力培養,通過成立「英才班教官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跨年級開展專業技能訓練和集體學習,提升學生學習動力和專業興趣,加快學生團隊的融入速度,構建「橫向與縱向」相結合的英才班專業教學模式。此外,積極開展課內外的社會實踐活動,如以「網際網路+養老」為主題,將社會志願服務與專業實踐活動相結合,通過到養老服務機構開展志願服務,進行實際開發項目調研,開展「網際網路+養老」信息化系統的研發,提升專業社會服務能力,進而增強學生行業調研和人際溝通能力,助力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還通過採用項目式教學方法,打破傳統的課程體系,採用不同規模、不同形式的工程項目貫穿學習過程,學以致用,以項目帶動課程,真正培養能勝任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施工和管理者,築牢學生基礎理論和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成為能夠面向未來的專門人才。還有創客教育模式,形成以企業實踐為中心的專業培養特色,建立理論課與實踐課相融合的課程體系,按照「做中學,學中做」的思路,建立全天候課內外相結合的多元化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提升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實現教學與應用無縫銜接。學生在實戰中提升能力素質的同時,也取得了優異成績。先後獲得首屆國際青年人工智慧大賽金獎、首屆東北三省「三好軟體杯」建築施工仿真應用技能大賽一等獎、「畢昇杯」全國電子創新設計大賽特等獎,連續多次獲得「臺達杯」全國高校自動化設計大賽一等獎等獎項。目前,師生在省級、東北地區、全國及國際賽事中,獲得專業技能類獎2400餘項、文體類獎400餘項,累計獲獎2800餘項,獲獎數量在省內高校中遙遙領先。
英才班學生項目組在進行參賽項目設計方案討論
對準行業需要 產教融合育人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很多新興專業領域應運而生。學校「英才班」的專業分布涵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製造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焊接技術與工程、土木工程、財務管理等多個學科門類,適應「中國製造2025」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社會對5G技術、新能源技術、新興產業發展和管理型人才的需要。
學校高度重視政校企合作的開展,持續加大合作力度,不斷創新合作模式,致力於培養更多高素質創新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並且有著多年校企合作經驗、優質合作資源。如,學校2007年與世界500強的「臺達集團」開展「訂單班」模式的校企合作,聯合建立了「臺達機械班」、「臺達電子班」和「臺達自動化班」,在訂單式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共建、專業教師培訓、專業教材編寫及學生專業競賽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另外,學校與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企業和重點科研院所包括:西門子集團--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緯創集團--緯創資通(崑山)有限公司、聯華神通集團--昆達電腦科技(崑山)有限公司、臺塑集團--南亞電路板(崑山)有限公司、嘉聯益科技--嘉聯益電子(崑山)有限公司、金田集團--寧波金田銅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黑龍江省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黑龍江億林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匯博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九洲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艾瑞排放控制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長期保持深化合作。近三年我校畢業生在世界500強企業就業率均超過10%。「奔馳班」、「樂歌班」、「金田班」、「緯創班」、「小天鵝班」、「九洲班」等訂單班學生遍布全校各個專業。
學校與吉利集團先後成立了人才培養基地、校企合作共同體、吉利汽車實踐教學基地。多年的合作中,學校蟬聯各年度吉利集團「最佳校企合作單位」殊榮,企業贈予新下線汽車15臺及發動機、變速箱、試驗臺(含軟體)等。2018年5月共同建立產業學院——「華德-吉利學院」,也使華德學院成為吉利控股集團目前在國內唯一一個深化人才聯合培養、共建產業學院的合作高校。2019年7月,「華德—崑山學院」、「華德-億林學院」相繼成立。目前,「華德--蕪湖學院」、「華德--臺達學院」正在動議中。學校在政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礎上,強化產業學院的建設,將人才培養模式、專業共建、課程研發、師資隊伍建設中的理論和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實現與企業零距離接軌,同時實施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制度,達到學生、家長、企業、社會、學校「五滿意」。
正如學校創始人、校長顧德庫所說,哈爾濱華德學院是「是雛鷹練翅的地方,是創造奇蹟的地方」,學校「英才班」的設置,如同給懷揣夢想的學子添上一雙翅膀,助力學生飛得更高更遠。華德學院願與學子們攜手,共同實現成為高層次應用型精英人才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