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南極科考隊員回家

2020-12-15 哈爾濱新聞網

  4月23日,中國第36次南極科考「雪龍」船隊返回上海,標誌著中國第36次南極科考順利完成,由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派出執行長城站測繪任務的劉沼輝也隨船返回,科考隊員韓惠軍、唐鑄先期隨「雪龍2」號經澳大利亞乘坐國際航班返回國內。

劉沼輝在長城站搶修基準站接收機。

  本次南極科學考察,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選派的3名測繪隊員,圓滿完成了南極羅斯海新建站周邊區域地形圖測繪、GNSS大地控制網測量和長城站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基準站運行維護等多項測繪任務。

  長城站,地處西風帶邊緣,天氣瞬息萬變,測繪隊員劉沼輝上站即投入到搶修運輸過程中損壞的北鬥基準站接收機工作中,他兩天不眠不休搶修基準站接收機,順利開展長城站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基準站維護和雙機改造,並基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聯測長城站已有的6個大地控制點任務。他克服惡劣天氣環境影響,用雙腳丈量菲爾德斯半島,最長日行距離41公裡,開展了預選大地控制點14點的選址任務。其間,他還協助烏拉圭阿爾蒂加斯站進行GNSS常年運行基準站衛星信號測試和選址工作。

  截至目前,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先後參與了17次南極科學考察和1次北極科考,共派出54人次執行現場考察任務,為我國極地科學考察事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優質的測繪保障。

 

相關焦點

  • 黑龍江省南極科考隊員圓滿完成第36次南極科考測繪任務平安回家
    4月23日,中國第36次南極科考「雪龍」船隊返回上海,標誌著中國第36次南極科考順利完成,由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派出執行長城站測繪任務的劉沼輝也隨船返回,科考隊員韓惠軍、唐鑄先期隨「雪龍2」號經澳大利亞乘坐國際航班返回國內。
  • 南極考察隊數百名科考隊員在南極迎新年
    1月1日,中國第三十六次南極考察隊數百名科考隊員在遼闊的南極迎來新年第一天。「我們在升國旗中開始了新的一天,今天主要進行雪下汙水處理系統和無人值守系統的調試。」泰山隊隊長姚旭在衛星電話中告訴記者。第三十六次南極考察泰山隊將完成泰山站區工程全面收尾,以及冰川運動觀測等有關冰川學、天文學等多學科綜合科考。
  • 目標南極!3位氣象科考隊員隨第37次南極考察隊出徵
    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在「雪龍2」號上同送行人員告別。本次考察計劃航程3萬餘海裡,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開展水文氣象、生態環境等科學調查工作,並執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汙染物業務化監測任務。同時,還將開展南極中山站、長城站越冬人員輪換及物資補給工作。
  • 中美科考隊在南極聯手救助澳科考隊員 外交部回應
    中新網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 梁曉輝)就中美科考隊在南極聯手救助澳科考隊員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方有關部門正與有關方面積極協調澳方患病人員救助方案,願為此提供積極協助。  有記者提問,據報導,近日,中國、美國科考隊正在南極聯手開展救援,設法將澳大利亞科考隊一名突然患病的科考隊員送回澳救治。
  • 南極科考隊員喊你穿波司登同款羽絨服啦!今冬禦寒神器來了
    波司登作為專注羽絨服44年的中國知名品牌,多年來,波司登始終陪伴著中國科考隊「上珠峰,下極地」,用專業工藝守護了科考隊員的溫暖,與之共同見證每一次的成功與輝煌。中國南極科考隊的第37次徵程中也不乏波司登的身影,這一次波司登不僅助力南極科考隊遠徵南極,共鑄科考事業新輝煌,還升級了日常禦寒裝備,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 科學網—南極科考集訓日記
    ① 8月12日,全體隊員奔赴西藏。 ■李運 文/攝 中國南極科考始於1984年。11月10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從上海起航,奔赴南極執行科學考察任務。 儘管今年已經是中國南極科考的第37個年頭,但高原適應性訓練實則才第9個年頭。
  • 「祖國在召喚,再苦也要去」——第36次南極科考隊員郝彤、喬剛細述...
    我校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學者、第36次南極考察隊隊員喬剛告訴記者。這次「雪龍號」中山站第一次海冰卸貨近一千五百噸,卻只用了上次一半都不到的時間,我校測繪學院郝彤、喬剛兩位老師所在的遙感團隊提供的實時冰情提供了重要支撐。同時,無人機影像和無人機載探冰雷達等測繪利器在南極多項考察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第37次南極考察隊出徵南極省測繪地信局科考隊員隨隊出發
    黑龍江日報11月10日訊 10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由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上海)出發,執行南極科學考察任務。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科考隊員朱李忠、唐鑄隨考察隊奔赴南極,執行多項測繪地理信息考察任務。
  • 中國南極考察隊「海陸空」科考過新春
    在浩瀚的南大洋和遼闊的南極陸地上,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正進行「海陸空」全方位的科學考察,在工作中迎接鼠年新春的到來。「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25日航行在南大西洋上,沿著東經18度12分向南穿越西風帶,前往長城站。航行期間,有的科考隊員在觀測海底地形,有的隊員為在西風帶布放浮標做準備工作。
  • 中國南極考察隊科考隊員在「咆哮」西風帶成功布放3套浮標
    中國南極考察隊科考隊員在「咆哮」西風帶成功布放3套浮標 新華網 | 2020-04-03 09:38:45 記者從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了解到,北京時間2日13時,科考隊員在「咆哮」西風帶抓住難得的時間窗口,成功布放了1套西風帶海洋環境觀測浮標和2套「
  • 中國、美國科考隊在南極聯手開展救援將患病的澳大利亞科考隊員送...
    《環球時報》記者:據報導,近日,中國、美國科考隊正在南極聯手開展救援,設法將澳大利亞科考隊一名突然患病的科考隊員送回澳救治。澳南極項目的一位負責人表示,非常感謝各方開展國際救援幫助澳科考隊員撤離,並稱這次行動證明了在南極洲存在的強大國際合作;各國團結在一起,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相互支持。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汪文斌:我注意到有關報導。據了解,中方有關部門正與相關方面積極協調對澳大利亞患病人員救助方案。中方願為此提供積極協助。我們祝願澳方患病人員早日康復。
  • 不會種菜的醫生不是好科考隊員 南極長城站蔬菜長勢喜人
    圖說:胡淼展示收穫的蔬菜 採訪對象供圖 下同正在執行我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任務的隊員們正緊張有序地開展著科研工作,最近還時不時與陸地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北極熊不期而遇。如果說水果還可以通過冷藏儲備解決的話,與世隔絕的南極,綠葉蔬菜只能靠自己種植了。早在數年之前,同濟大學就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蔬菜大棚建到南極長城站。
  • 在南極種菜是什麼體驗?上海醫生讓科考隊員每天吃上了新鮮蔬菜
    綠油油的大片菜葉,毛茸茸的黃瓜花……在南極長城站的蔬菜大棚內,五六種蔬果長勢良好。種植好這些蔬菜,是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駐南極長城站的胡淼醫生的重要工作之一。南極環境嚴苛,幾乎看不到綠色,但人一天也離不開蔬菜水果。
  • 波司登雙重保護徵戰南極 共鑄科考事業新輝煌
    波司登作為專注羽絨服44年的中國知名品牌,多年來,波司登始終陪伴著中國科考隊「上珠峰,下極地」,用專業工藝守護了科考隊員的溫暖,與之共同見證每一次的成功與輝煌。中國南極科考隊的第37次徵程中也不乏波司登的身影,這一次波司登不僅助力南極科考隊遠徵南極,共鑄科考事業新輝煌,還升級了日常禦寒裝備,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 外交部就中美在南極聯合救援澳大利亞科考隊員等答問_新聞中心...
    中國網12月24日訊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在今日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就中美在南極聯合救援澳大利亞科考隊員、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環球時報》記者:據報導,近日,中國、美國科考隊正在南極聯手開展救援,設法將澳大利亞科考隊一名突然患病的科考隊員送回澳救治。
  • 波司登立足中國溫暖全世界 踐行使命助力南極科考事業
    截止目前,我國已成為在南極建成科考站排名第三的國家,數量僅次美國和俄羅斯。然而,在我國引以為傲的南極科考事業的背後,也有過一段不為人知的「黯淡時期」。直至八十年代初,中國成立了第一個南極科考隊,科考隊員懷著為國家爭光的情懷,懷著探尋自然極限的使命,在南極地區開展了一系列的氣象、地質、海洋生態科學調查活動,中國南極科考才得以書寫新篇章,中國在南極問題上有了真正的「話語權」。
  • 中國南極科考站試驗自產蔬菜:16平屋內長近20種
    原標題:中國南極科考站試驗自產蔬菜:16平屋內長近20種   原標題:南極科考站開展初期調研實驗自產新鮮蔬菜   當地時間2月7日上午,中國第三十一次南極科考隊內陸隊圓滿結束任務返回到中山站大本營。此次科考期間,「南極極端環境溫室蔬菜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在中山站、長城站同時開展初期調研實驗,自產新鮮蔬菜。
  • 波司登羽絨服深入極地送溫暖 科考隊員都愛TA
    南極科考隊肩負為國爭光的使命。從1984年,帶著有限的科研預算,穿著比較簡單裝備,中國南極科考隊第一次出徵,打破西方大國對南極科考的壟斷,讓國旗在南極飄揚,到現在中國南極科考隊已成為世界領先的科考隊之一,同時雪龍號、崑崙站也成為世界頂尖科考水平的代表。
  • 波司登隨中國南極科考隊再踏徵程 用專業之力為南極科考保駕護航
    這是對中國南極科考隊最貼切的形容。幾十年來深入極地,無畏寒風與危險,始終迎難而上,實現了中華民族在純淨之地上一次又一次的壯舉。2020年11月10日中國南極科考隊再次踏上南極之旅,肩負家國使命勇敢向未知進發。多年來,波司登始終伴隨在極地科考隊員身邊,這一次波司登也將隨之前往,共同探索「純淨之地」。一路上除了海風冰雪之外,還有常人難以忍受的低溫。
  • 第三十六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講述
    此時,我國自然資源部第三十六次南極考察越冬隊的隊員們,正堅守在中山站和長城站。漆黑的極夜、刺骨的寒風、險象環生的冰山與冰裂縫……通過他們的講述,我們得以窺見真實的南極越冬生活。  科考篇——義無反顧踏入「黑暗」  講述人:中山站越冬隊員、科考班班長孫曉宇  極夜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