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超級英雄漫畫入門有一定門檻,近日恰逢《蝙蝠俠:三個小丑》(以下簡稱BTJ)第一期發售,筆者決定為各位簡單介紹一下BTJ的背景故事及BTJ的第一期。(註:本文不對畫師和編劇做介紹;另外,新讀者要注意,超級英雄漫畫通常由不同的編劇為角色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不同編劇在部分人物設定上有不同的理解和詮釋,從而導致不同角色在不同編劇筆下有一定的差異,在早期的閱讀過程中沒有這樣的認識很可能造成疑惑或者混亂)
BTJ直接涉及到三個故事——分別是「家族之死」Batman:A Death in the Family、「致命玩笑」Batman:The Killing Joke和「達克賽德戰爭」Justice League:The Darkseid War。
然而在對編劇和畫師的專訪中,他們更傾向於把這個故事(BTJ)當作一個獨立的故事。但BTJ仍舊和上面的三個故事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接下來分別簡述一下這三個故事的情節。
Batman:A Death in the Family
在這個故事線中,小丑綁架了當時任職二代羅賓的Jason Todd,並用撬棍對其進行毆打,傑森最後死於爆炸。
多年後,Jason Todd這個角色在後續的故事中重獲新生(在不同的故事中有不同的解釋,筆者未做具體調查),復活之後的Jason化身Red Hood紅頭罩向小丑展開復仇,他的行事方式變得十分暴戾,使用槍枝彈藥,與蝙蝠俠和幾個羅賓都曾進行過打鬥。
(註:現在看到的上色版本非最初發行時的版本)
在這個雙線敘述的故事中,僅有黑白紅三種配色的故事線講述了小丑起源,在「現在」的故事中,小丑登門造訪戈登局長家,開槍射傷了芭芭拉·戈登,致使她下身癱瘓。芭芭拉在癱瘓後以「神諭」為代號繼續幫助蝙蝠俠。她在之後的故事中痊癒並以Batgirl的身份繼續打擊犯罪。
Justice League:
The Darkseid War
同樣由BTJ的編劇Geoff Johns編寫並由Jason Fabok擔任畫師,這個故事直接為BTJ埋下伏筆。時間來到新52時期的最高潮——「達克賽德戰爭」,蝙蝠俠坐上了「知曉宇宙中所有過去和現在的知識」的莫比烏斯之椅,並向椅子提問「what’s the Joker’s true name?」而椅子卻回答道:」Three」……
在「達克賽德戰爭」過去四年之後,Geoff Johns和Jason Fabok終於帶著他們的Batman:Three Jokers來跟讀者見面了,好戲才剛剛開始……
關於第一期的詳細內容,敬請讀者自己感受。感謝各位的到來。
下面是我在微博寫的一段挺有趣的小短文,不過你們看不看得懂則不關我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