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出現D614G突變新冠病毒】《聯合早報》8月16日消息...

2021-01-12 FX168財經網

【馬來西亞出現D614G突變新冠病毒】《聯合早報》8月16日消息,馬來西亞醫藥研究機構(IMR)的初步檢測證實,吉打州「印度西瓦甘加(Sivagangga)」感染群和柔佛州烏魯地南感染群出現擁有強10倍感染力的D614G突變新冠病毒,也是馬來西亞首次出現突變的新冠病毒。

星洲網報導,衛生專家諾希山表示,研究發現D614G突變擁有10倍更強的感染力,如果是經由「超級傳播者」散播出去,更容易傳染人。

他表示,IMR實驗室對3名來自吉打西瓦甘加感染群和1名武吉地南感染群冠病患者進行的檢測和分析發現了D614G突變毒株。

「這也意味著社會需要更加的警惕和謹慎,」諾希山提醒,科學家是在今年7月發現到D614G突變冠病毒株,這可能導致現有的疫苗研究對這次突變無效。

他指出,目前馬國疫情仍受控制,衛生部和其他機構也在繼續努力遏制冠病的傳播,這非常需要整個社會的合作,以便能夠一同阻斷任何突變類型的病毒傳播。

聲明:FX168財經報社僅提供交易相關數據及資訊參考,由此帶來的投資風險由交易者自行承擔。FX168財經報社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來源於網絡,我們尊重原作版權,但因數量龐大無法逐一核實,圖片所有方如有疑問可與我們聯繫,核實後我們將予以刪除。

相關焦點

  • 【前沿進展】孫強/黃紅豔團隊合作揭示D614G突變增強新冠病毒感染...
    【前沿進展】孫強/黃紅豔團隊合作揭示D614G突變增強新冠病毒感染能力新機制 2020-12-01 15: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馬來西亞出現傳播速度快10倍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7日訊 近期,多國通報發現新冠病毒發生了變異。印度報業託拉斯8月15日報導,印度東部奧裡薩邦的研究團隊對1536個樣本進行了測序,最終首次在印度報告了兩個新的病毒譜系,發現了73個新冠病毒毒株的新變種。
  • 全球戰「疫」丨馬來西亞出現傳播速度快10倍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7日訊 近期,多國通報發現新冠病毒發生了變異。印度報業託拉斯8月15日報導,印度東部奧裡薩邦的研究團隊對1536個樣本進行了測序,最終首次在印度報告了兩個新的病毒譜系,發現了73個新冠病毒毒株的新變種。
  • 毒株變異、愈後復陽,殺死78萬人的新冠病毒變得更危險?
    原標題:毒株變異、愈後復陽,殺死78萬人的新冠病毒變得更危險? 逾2200萬人確診!超78萬人死亡!數月來,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肆虐,驚人「殺傷力」令人擔憂。尤其近期,在馬來西亞、韓國等地又發現這一病毒變異毒株的消息,進一步「挑動」人們的敏感神經。 新冠病毒變異後是否傳播更快、更致命?患者愈後為何會出現「復陽」情況?
  • 新冠病毒現「異常」突變,傳播速度快70%,疫苗激起的希望要破滅了?
    截至北京時間22日8時22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近7731萬例,死亡病例超過170萬例。當地時間21日下午,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在德拉瓦州一家醫院公開接種了新冠疫苗,希望藉此向公眾證明疫苗的安全性。拜登說:「我這樣做是為了表明,人們應該在可以接種疫苗的時候做好準備。」「沒什麼好擔心的。」美國剛剛經歷了疫情最致命一周。有數據顯示,截至12月20日的一周內,新冠肺炎在美國奪去超過1.8萬人的性命,創下疫情暴發以來的最高紀錄,平均不到33秒就有1人死於新冠病毒。
  • 新冠D614G突變席捲全球:感染力超2.6倍,與毒性無關
    新冠病毒(SARS-CoV-2)作為RNA病毒,相比DNA病毒更不穩定,容易變異。關於病毒進化的問題也隨之而來:SARS-CoV-2進化到更適應人類了嗎?是否更具傳染性?是否毒性更大?然而,病毒突變受自然選擇、隨機的遺傳漂移或最近的流行病學特徵等多因素影響,這就造成科學家一時難以區分病毒突變是由於適應性還是偶然導致,更難以確定單個突變是否會改變感染或大流行的結果。截至目前,圍繞新冠病毒D614G突變的研究和爭議最多。
  • 科普: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新變異毒株傳染力激增」「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擔憂。病毒在細胞內繁殖時,要為每個「子」病毒複製一份遺傳物質,而這些副本並不總是完美的,常會出現一些「錯誤」,即發生基因突變。有些「錯誤」造成的改變可能不利於病毒生存,有些則可能使病毒變得更易傳播,甚至致病性更強。新冠病毒屬於RNA(核糖核酸)病毒,變異相對較快。不過與流感病毒等其他RNA病毒相比,新冠病毒穩定性更高。
  • 最新研究:歐美新冠病毒新突變體傳染性增強3-9倍
    從D614突變體到G614突變體 據CNN報導,這篇最新研究是基於今年早期的相關研究成果展開的。根據對來自歐洲和美國新冠肺炎患者的基因序列進行前後對比發現,新冠病毒出現突變,而這種突變正變得越來越常見。
  • 英國出現新冠病毒變種意味著什麼?
    作者: Apoorva Mandavilli 編輯: 嗷嗷豬就在疫苗剛為擺脫這場疫情帶來希望之際,英國官員上周末發出緊急警告,稱一種新的具有高度傳染性的新冠病毒變種正在英國傳播。在南非出現了一種類似的病毒版本,據發現該病毒的科學家表示,它與英國的變種中看到的一種突變相同。自11月中旬以來,南非對樣本的基因序列進行了分析,在90%的樣本中都發現了該病毒。科學家們對這些變種感到擔心,但並不驚訝。當新冠病毒在全世界傳播時,研究人員記錄了該病毒遺傳物質中成千上萬個細微變異。
  • 科學家稱在英國新冠變異毒株中發現17種突變 意義重大
    據英國《每日郵報》16日報導,英國新冠病毒基因組學聯合會(簡稱英國COG)的科學家稱,他們在英國傳播的新型變異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中發現了17種突變。科學家認為,這種突變的意義重大,因為正在研究的大多數新冠疫苗都針對這種蛋白起作用。
  • 學術頭條:新冠病毒出現致病性突變,雙語環境改變大腦發育,高校可退...
    李蘭娟團隊:新冠病毒已出現可影響致病性的突變,有19個為全新突變根據《中國科學報》報導,4 月 19 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團隊在預印本平臺 medRxiv 上發布了名為題為該論文指出,新冠病毒已經出現了能夠切實影響致病性的突變,它的變異和多樣性或被大大低估;不同變異毒株在細胞病變效應和病毒載量方面差異可達270倍。此外,檢測到 33 個突變,其中 19 個是首次發現的新突變。
  • 英國一養老院16人因新冠病毒死亡 另有8人出現症狀
    中新網4月17日電 據英國天空新聞網16日報導,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英國持續蔓延,養老院成為「重災區」。其中,在利物浦的一家養老院,已有16人因新冠病毒死亡,另有8人出現相關症狀。據報導,在利物浦橡樹斯普林(Oak Springs)看護中心,有16名居住者死於新冠病毒。看護中心管理者安德裡亞·裡昂(Andrea Lyon)形容說,這就像是「失去了16位祖父母」。人手缺少是該看護中心面臨的挑戰之一。在這裡,一度有超過50%的員工沒有去上班。
  • 【外媒:「疫」字當選馬來西亞年度漢字】馬來西亞新冠肺炎疫情日益...
    【外媒:「疫」字當選馬來西亞年度漢字】馬來西亞新冠肺炎疫情日益嚴重之際,「疫」字當選「馬來西亞2020年度漢字」。由於疫情的關係,主辦方還將年度漢字揭曉儀式改以線上視頻方式進行。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2月6日報導,「馬來西亞年度漢字」活動由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華總)和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舉辦。
  • 專家解讀在英國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未見對疫苗影響 無須恐慌
    專家解讀在英國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       未見對疫苗影響 無須對變種恐慌  聖誕節臨近,英國部分地區新冠病毒傳播速度加快,疫情令人擔憂。英國政府正在調查這一狀況是否與一種變異的新冠病毒有關,並將首都倫敦、英格蘭東南部和東部部分地區的新冠疫情防控級別從第三級提升至新增加的第四級。
  • 細胞納米海綿或有助抑制新冠病毒感染,理論上能應對病毒突變
    美國一研究小組6月17日在《納米快報》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研究出一種利用細胞納米海綿對抗新冠病毒感染的策略
  • 細胞納米海綿或有助抑制新冠病毒感染 理論上能應對病毒突變
    原標題:細胞納米海綿或有助抑制新冠病毒感染來源:科技日報美國一研究小組6月17日在《納米快報》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研究出一種利用細胞納米海綿對抗新冠病毒感染的策略。動物實驗表明,這種策略不僅能很好地抑制病毒的感染性,而且從理論上講,在病毒發生突變的情況下仍會起作用。目前,科學家們正在加班加點地尋找新冠肺炎的有效治療方法。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是通過刺突蛋白與人類細胞表面的ACE2和CD147兩種蛋白結合來感染人類細胞的,阻止這種相互作用就會阻止病毒感染細胞,所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成為了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
  • 新冠病毒突變|鍾南山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用8個字概括就是——病毒突變,疫情反撲。0101首先可以確定,新冠病毒已經突變!前幾天,北京地壇醫院就證實了全球首例新冠病毒攻擊中樞神經的病例,令人悚然。比病毒變異更壞的消息,是疫情的反撲。3月3日,浙江新增了7例輸入性新冠肺炎病例,他們都是從義大利歸國的華僑。
  • 英國新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感染力增加70%,到底是什麼意思?
    新毒株感染力增加了70%?新冠病毒傳染性增加了12倍? 按照一般理解,這似乎是說新冠病毒的傳染性更上層樓,這種毒株傳染性比正在流行的新冠病毒增強了接近1倍。 大家可曾還記得,先前曾有一個說法,稱新的變異毒株感染力增加了10倍。
  • 英國發現新冠病毒變異,對疫苗保護能力和開發有何影響?
    那麼,這一新冠病毒株為何讓多個國家的醫療衛生人員和科學家們「如臨大敵」?它的出現對新冠疫苗的保護效力會有什麼影響?針對新冠病毒的不斷變異,我們又有什麼應對手段?今天,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將結合公開資料,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 新冠病毒這次的突變毒株太可怕,與人受體親和力提高了1000倍,傳播...
    已經發現的可怕之處- 傳播速度更快雖然SARS-CoV-2在不斷突變,新亞型也陸續出現,但英國的這一新突變株具有特殊性。這一毒株從9月在英國東南部出現,在英國迅速蔓延,目前已經成為倫敦地區的主要毒株。這一毒株發生了S抗原胺基酸刪除突變69-70del,這一突變可能有利於病毒逃逸宿主的免疫反應(圖4)。雖然N501Y也出現在了南非,但是這一英國毒株與南非毒株501Y.V2具有多個不同突變。尤其是該英國毒株同時出現了RBD突變和Furin毗鄰突變,因此在Nextstrain上可見這兩個毒株分屬不同進化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