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籍戰士劉光子:抗美援朝戰爭中一個人俘虜了63名英軍

2020-12-14 草原神山
劉光子

一、主人公簡介

劉光子(1921~1997),綏遠米倉縣(今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雙廟鎮團結村)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3軍187師561團1營2連戰士。194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空防洞北山戰鬥中,單人獨槍闖入潛逃的敵群中,俘敵63人。

二、故事發生的背景

英國皇家陸軍第29旅旅長布羅迪耶準將佇立在朝鮮臨津江畔的高地,俯瞰著腳下緩緩流動的江水。這是1951年4月22日的黃昏。四處一片寂靜,夕陽餘暉映得江水波光粼粼,和煦的春風迎面撲來,帶來清新的春之氣息。然而,布羅迪耶將軍卻絲毫無心欣賞江邊黃昏美景,他的心中此時充滿憂慮。

韓戰爆發後,英國政府追隨美國出兵入侵朝鮮,第29旅作為首批參戰部隊於1950年11月到達朝鮮戰場。在志願軍的第三次戰役中,美第8集團軍遭受志願軍的沉衝打擊,被迫向三七線地區撤退。英29旅負責殿後掩護,結果在佛彌地被志願軍第50軍截斷退路,所屬皇家尤爾斯特來復槍團第1營大部及1個坦克中隊被殲滅。經過補充之後,英29旅衝上前線,向志願軍部隊展開反撲。幾個月的激戰下來,部隊動若蝸牛,傷亡慘重,好容易進到了三八線上的臨津江畔,一個可怕的消息也隨之傳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戰略預備隊已經入朝,正準備對「聯合國軍」發動規模空前的「春季攻勢」(即志願軍的第五次戰役)。

1951年4月22日~6月10日,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在「三八線」南北地區向美韓多國部隊發起大規模反擊,即第五次戰役。此戰役歷時50天,是韓戰中規模最大、雙方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戰役。人民解放軍戰史上著名的殲滅英國皇家陸軍格洛斯特營的戰鬥,也是劉光子抓獲英軍63名俘虜的故事,就發生在戰役的第一階段。

三、經過

志願軍63軍第187師突破臨津江後,於1951年4月24日,在雪馬裡地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了對格洛斯特營的包圍,為了保證主力全殲格洛斯特營,187師指揮561團1營猛插沙器幕,準備抗擊增援雪馬裡之敵,全殲格洛斯特營。

據軍事資料記載,至抗美援朝戰爭時,格洛斯特營已經有150多年的歷史,該部隊在1801年遠徵埃及與拿破崙指揮的法軍的一場戰鬥,在當埃及的亞歷山大,該團奉命守衛一座已經廢棄的城堡,此處是英軍防線最關鍵的要點。而法軍步兵從正面和左右兩翼向該團發起猛攻,法軍炮兵則猛轟他們的後方。就是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他們擊退了法軍一切進攻,最終保住了陣地,正是這場戰鬥為該團贏得了在軍帽上佩戴兩個軍徽的殊榮。就是該營的官兵每人都被允許在前後帽簷上各佩戴一個徽章,從此,這個營又被稱為「皇家陸軍雙徽營」。侵朝時,該營隸屬於英軍第29旅。因為平時訓練極為嚴格,所以堪稱「精銳中的精銳」,英軍的「靈魂」。面對英軍王牌部隊,63軍指戰員不信邪,管你頭上戴幾個帽徽也照樣收拾你。當這支曾有過重大榮譽和輝煌的王牌部隊被志願軍包圍後,在「聯軍」內部馬上就引起了巨大恐慌。

「雙徽營」的兩個帽徽

當時,上任僅十幾天的「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接到報告後親自飛到朝鮮,研究解救「格羅斯特營"的方案。並發誓要不惜一切代價,救出該部!然而,出乎敵人意料的是,由美軍第3師組成的救援部隊,因受到志願軍第187師外圍部隊的勇猛阻擊,儘管他們動用了飛機、坦克、大炮,無數次對志願軍陣地實施狂轟濫炸,但卻始終無法攻破志願軍防線。雖然援敵與「格羅斯特營」相距不到兩英裡,卻始終無法與之會合。

4月25日,志願軍第561團以猛虎下山之勢,對被包圍的這支英國王牌部隊發起最後攻擊。儘管訓練有素的「格羅斯特營」不甘束手就擒,試圖拼命抵抗,但他們哪裡是勇猛強悍的志願軍的對手,一番激戰後,英軍很快被打得四處潰逃。

561團1營突然出現在雪馬裡之敵的側後,使敵人驚恐萬狀,連忙調集飛機和大炮向我穿插部隊狂轟濫炸,妄圖阻止志願軍前進。561團1營冒著敵人的炮火,像一把鋒利的尖刀插入沙器幕,一舉攻佔了295.4高地,切斷了格洛斯特營的退路,取得擊潰敵人1個營,俘敵130人、斃敵50餘人的戰果。

4月24日天快亮時,戰場剛剛穩定下來,1營2連6班戰鬥小組組長劉光子打掃戰場。副連長來了。他對大家說:「一排已經捉到英國鬼子啦!你們排也趕快去打。」劉光子隨後跟了副連長跑到山頭上,碰見了營長。營長說:「劉光子,你們沿著這個山梁向右翼插,佔領那個大山頭,防止敵人逃跑現在,你們副連長帶著三排要插到右翼去了。」劉光子趕緊招呼本組的兩個新戰士說:「走!跟著我去。立功的時候到了!」他們3個順著山梁,飛也似地跑到大山頭上。

山下面是小公路,有個小村。村裡亂七八糟的人很多,有汽車,也有坦克。當時,還看不清是些什麼人。劉光子說:「這是敵人呀?還是咱們呀?」新戰士張宏軍急忙對他說:組長,你看這不是敵人上來了嗎?劉光子一看,有9個英軍背著槍正往上走。張宏軍要打,劉光子說:「別打。我向排長要求捉活的。」排長允許了他。他回來一考慮,去的人多了不行。便向他的兩個戰友說:「你們在這裡掩護,我衝下山去!」正在這時,四班長也來了。四班長說:「好!我拿機槍掩護你。」

劉光子順著山坡往下飛跑,忽然,「叭!叭!」兩聲槍響,把他的褲子穿了兩個窟窿。他一想不能直衝過去,要偷偷地迂迴到敵人的後面去。他看了看地形,緊了緊腰帶,把彈匣和手榴彈都掖在腰裡,一隻手握著衝鋒鎗;一隻手拿著飛雷,便順著山側爬到了敵人的背後,隱蔽在一塊大石頭旁。敵人光顧著撤退逃跑,沒有看見他。劉光子把衝鋒鎗架到石頭上,瞄準敵人就是一梭子。

他這一打,石頭下面黑呼呼地站起來一大片敵人。這些英軍見他只是一個人,有的端起槍,有的嘰裡呱啦地喊著什麼,就往上衝。劉光子一見,心裡冒火,一勾槍機,發現沒子彈了。他急中生智,並不把槍收回來,依然把它端在手裡。他一欠身子投出飛雷,「轟隆」一聲,正在敵群中爆炸了,炸的敵人哇哇亂叫,後面的撒腿就跑。劉光子一看敵人這麼個熊樣,就趁著煙幕換上了一梭子子彈,迅速地跳下去,一面緊追敵人,一面猛烈掃射。敵人本是炮兵,近距離作戰肯定不行,嚇得扔下槍,驚慌地往後跑。劉光子的子彈打光了,就揀起敵人的槍來打;子彈又完了,再換一支接著打。他一直追到敵人群裡,大喊 「站住!」喪魂失魄的敵人,一個個扔下槍,跪在地上,把兩隻手舉得高高的。

可是,這些敵人嚇得呆若木雞,說什麼也聽不懂他的話。劉光子忽然想起身上帶著的宣傳品。於是,他一隻手掏出宣傳品,扔給俘虜們看,另一隻手提著一顆飛雷,防備敵人。敵人看了宣傳品,不害怕了.劉光子向著他們把自已的帽子往後一歪,作了個舉著手往山上走的姿勢。俘虜們看懂了他的意思,便舉起手來,馴順地往山上走去。不久,兩名新兵也飛跑著趕來接應,一起把俘虜押了回去。數了一數,竟然有63人。

劉光子是個老實淳樸的戰士,是個典型的內蒙古人。他自己幹出了這樣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卻不敢向部隊首長匯報,甚至不願承認這些俘虜是他一個人抓的。當部隊清點俘虜時,卻找不到俘虜了63名敵人的人。這事非同兒戲,部隊自然要認真調查。後來,是那兩名新兵說出了實情。

當彭德懷總司令聽說63軍的一名戰士劉光子俘虜了63名英軍後,開玩笑說,如果63軍的番號是100軍的話,我看這個戰士就會俘虜100個敵人啊!

抗美援朝戰爭中被志願軍俘虜的英軍

四、戰鬥的結果和影響

隨後的戰鬥中,無論美軍、英軍以及參加「聯合國軍」的菲律賓軍隊如何拼命救援,卻衝不破志願軍的阻擊。最終志願軍第560團攻佔235高地,高地上剩下的格洛斯特營官兵連同他們的營長詹姆斯卡恩中校一起被俘。部分漏網的格羅斯特營官兵向西南的方向逃竄,被志願軍第65軍部隊逮個正著,予以殲滅,最後只逃出39人。 「皇家陸軍雙徽營」的歷史到此徹底終結了。

被俘的「雙徽營」營長詹姆斯·卡恩中校

4月25日12時,雪馬裡戰鬥勝利結束。此次戰鬥,志願軍第187師在第188師的協同下,動作勇猛,大膽穿插,將英國皇家陸軍格羅斯特營及所轄數個步兵連,以及配屬的1個炮兵連、1個中型坦克中隊、1 個重迫擊炮連,近1000人全部殲滅,並在阻擊敵援軍的戰鬥中,給英第29旅主力、美第3師部分部隊和菲律賓第10 營級戰鬥隊等以沉重打擊,繳獲各種火炮26門、坦克18輛、汽車48輛以及大量作戰物資。

戰鬥結束後,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親自籤發命令,對第187師予以通令嘉獎。187 師師長徐信在此次戰鬥中指揮靈活、果斷,榮立二等功一次。

徐信上將(1988年授銜)。

徐信上將(1988年授銜)。抗美援朝時任63軍187師代師長、師長

在戰鬥中,英軍第29旅遭受重創,減員達50%以上,完全失去了戰鬥力。這是英軍在朝鮮戰場最為慘重的一次失敗。英國朝野為之真震驚,特別是格羅斯特營的覆滅,更是讓英國人怒不可遏,痛責美國人不講交情,見死不救,讓英國人殿後,自己卻撒腿開溜。「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尷尬萬分,要求徹查格羅斯特營的覆滅原因。

第8集團軍司令範佛裡特、美第1軍軍長米爾本、美第3師師長索爾和布羅迪耶各執一詞,相互推諉責任,最後還是李奇微一錘定音, 把格羅斯特營覆滅的責任,推給了被俘的卡恩中校……

五、戰後的劉光子

劉光子因一次戰鬥單人獨馬俘虜了這麼多英軍,因此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戰士榮譽勳章。1952年6月,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授予他「二級孤膽英模」稱號,並記一等功。受到毛澤東、金日成和史達林的接見。

1952年4月,中共綏遠省陝壩地區委員會、陝壩專員公署、人民解放軍陝壩軍分區授予劉光子「愛國功臣」榮譽牌匾,並在其家鄉召開了有2萬餘人參加的隆重的慶功大會。1958年,他自願轉業回地方工作。1960年他出席了全國民兵群英會,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的接見,周總理還親自贈送他一支全新的56式半自動步槍。他先後當選為第四屆、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內蒙古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歷任原召廟鄉黨委副書記兼人武部部長、巴彥淖爾盟貧協主任、杭錦後旗人大常委會專職委員(副縣級)。1997年去世,享年76歲。

1999年,他的英雄事跡被拍成紀錄片,選入《抗美援朝精彩戰例》,當年他在雪馬裡戰鬥中用過的那把衝鋒鎗,如今仍被珍藏在中國軍事博物館展館中。

資料來源:

原軍事科學院副院長郭化若中將主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大辭典》

軍事科學院副院長曲愛國少將文章《「皇家陸軍雙徽營」的末日:志願軍痛殲英國王牌軍實錄》

中國城市經濟社會出版社,1989,《杭錦後旗志》

《內蒙古日報》2013.8.30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孤膽英雄劉光子,一人「包圍」100多名英軍,俘虜63人
    在我國近代的戰爭歷史當中,湧現了許許多多的抗戰英雄!除了大家熟知的一些很有名的英雄之外,其實,在我國經歷的那麼多大大小小的戰役當中,還有很多默默無名的英雄!他們或許在軍隊中只是一個小小的士兵,可是他們的無畏,他們的勇氣,在戰役當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 1人俘敵63人!河南戰士劉光子,表態只說「中」,對話氣死人!
    4月25日,他們又突破了南朝鮮軍第一師及英軍第二十九旅主要防禦陣地,先後殲滅4000餘人。這一仗最顯著的是六十三軍全殲英國二十九旅格洛斯特營,共斃英軍129人,俘虜459人,繳獲各種炮26門,坦克18輛。英軍自鴉片戰爭後,多次入侵我國,是侵華戰爭中的梟雄。這次梟雄成敗寇,對應了古人所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
  • 抗美援朝:63軍全殲英國王牌軍,創造紀錄一人生擒63個英軍
    抗美援朝戰爭我國共投入了200多萬的兵力,幾十萬志願軍血染異國土地,其中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今天我要講的故事是第63軍和英國精銳部隊的故事,發生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 1.
  • 孤膽英雄——劉光子
    劉光子,從小給地主扛長工,後在家務農。1946年1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曾任63軍187師561團1營排長。1951年,劉光子赴朝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參加了第四次、第五次戰役。在第五次戰役中,他一人俘虜英軍王牌「格洛斯特營」63名英國士兵,榮獲朝鮮最高人民委員會授予的「十級戰士勳章」,劉光子被志願軍總部授予「孤膽英雄」榮譽稱號,並記一等功。1952年6月,他被朝鮮授予「十級戰士勳章」和「二級孤膽英雄」稱號,並受到金日成的接見。
  • 《戰火熔爐》我方33個戰士俘虜99個敵人太扯?真實情況更傳奇啊
    戰爭場面非常有可信度,大部分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有軍事迷在豆瓣發帖說,這部劇的軍事細節也很靠譜。 ,俘虜了99個敵人。 抗美援朝時期,有一位名叫劉光子的戰士,曾經只靠1個人俘虜了63名英軍,這要是看電視劇,你能信? 但事實就這麼發生了。
  • 三支王牌被滅,英軍又把黑衛團派上了戰場,志願軍:還沒被揍夠?
    1950年12月31日,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爆發,志願軍僅用兩個小時就全面突破了被李奇微吹噓為銅牆鐵壁的臨津江防線,隨後向縱深發展。 在所有的追擊部隊中,以50軍的攻勢最為迅猛,戰士們在軍長曾澤生的帶領下,拼了命的向前衝,硬是用雙腳追上了乘坐汽車和卡車逃跑的敵人。
  • 軍團策劃|「軍號、十字鎬、衝鋒鎗……」探尋抗美援朝文物背後的故事
    ▲邱少雲犧牲後殘存的被燒焦的棉衣碎片 文物三:楊根思的白襯衣 1950年11月29日 在抗美援朝戰場小高嶺戰鬥中
  • 抗美援朝戰爭後,志願軍俘虜中為何有14000人會投奔臺灣?
    戰爭結束後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交換戰俘,交戰過程中志願軍累計有近2萬人被俘虜,這個數據相對於240萬人的我軍參戰總人次來說,佔比並不高。不過令人意外的是,這批被俘戰士中竟然有1.4萬餘人後來去了臺灣,投奔了國民黨軍陣營,而不是回到中國大陸。為什麼會這樣呢?參加抗美援朝的志願軍部隊,就是以解放戰爭後期的四大野戰軍外加華北軍區為班底。
  • 北京軍事博物館抗美援朝70周年主題展內容有哪些?
    北京軍事博物館抗美援朝主題展內容有哪些?  1、展覽內容以時間為序,主要分為五個部分:即「正義擔當 決策出兵」「運動殲敵 穩定戰線」「以打促談 越戰越強」「實現停戰勝利歸國」「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偉大意義和歷史貢獻」。
  • 一個英雄民族的偉大力量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5軍編撰的《抗美援朝戰史》中所說:「上甘嶺戰役中,危急時刻拉響手雷、手榴彈、爆破筒、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及捨身炸地堡、堵槍眼等壯舉,已成為普遍現象。」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不知還有多少無名英雄都曾慷慨赴死。比如,黃繼光在堵槍眼後,其所在連的幹部戰士已全部犧牲,起初軍部不明當時的戰況,只追授黃繼光「二級英雄」。幸虧通訊員萬福來重傷甦醒,專門上書陳情,才使其補授為「特級」。
  • 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皖籍戰鬥英雄
    為了這場反侵略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付出巨大代價,志願軍作戰減員36.6萬餘人,其中犧牲19.76萬餘人。安徽籍志願軍共犧牲4151人。正是在這場雙方力量極其懸殊的殘酷戰爭中,湧現出我軍歷史上最多的英雄群體、最悲壯的英雄事跡、最可敬的英雄個人,先後有6000個功臣集體和30多萬名英雄功臣。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志願軍老戰士王應邦:血戰鐵原
    王應邦,1927年12月出生於山西省靈丘縣羊山溝村的一個農民家庭,1944年參加八路軍,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隨63軍189師赴朝作戰。「我們當年是一路唱著歌進入朝鮮的。」王應邦還清楚地記得,當年部隊抵達安東(今丹東)時已近天黑,立即換裝後,又馬不停蹄地奔赴前線。就這樣,24歲的通信參謀王應邦開啟了他保家衛國的壯烈徵程。
  • 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63軍全殲英軍王牌格羅斯特營,180師遭遇嚴重損失
    位於紺嶽山西北雪馬裡地區的是英軍第29旅「皇家格羅斯特營」及配屬的皇家炮兵第70連、皇家炮兵第170迫擊炮連C排,及部分坦克分隊,共約1000餘人,實際上已是一個團的編制。「皇家格羅斯特營」是英軍的王牌部隊,有150多年的歷史,參加過第一、二兩次世界大戰,具有較強的戰鬥力。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血戰鐵原——記志願軍老戰士王應邦
    王應邦,1927年12月出生於山西省靈丘縣羊山溝村的一個農民家庭,1944年參加八路軍,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隨63軍189師赴朝作戰。「我們當年是一路唱著歌進入朝鮮的。」王應邦還清楚地記得,當年部隊抵達安東(今丹東)時已近天黑,立即換裝後,又馬不停蹄地奔赴前線。就這樣,24歲的通信參謀王應邦開啟了他保家衛國的壯烈徵程。
  • 參觀抗美援朝70周年展覽門票預約入口及交通指南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  此次展覽展出照片540張、展品及文物1900餘件(其中一級文物及珍貴展品81件)、藝術品15件、圖表制字84幅。其中824件文物系首次展出,如伍先華的一級國旗勳章、金星獎章、勳章證書,韓德彩的立功材料和戰鬥經過圖,上甘嶺戰役中被炸斷50多處的電話線。
  • 抗美援朝戰爭中 有這些皖籍戰鬥英雄
    為了這場反侵略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付出巨大代價,志願軍作戰減員36.6萬餘人,其中犧牲19.76萬餘人。安徽籍志願軍共犧牲4151人。正是在這場雙方力量極其懸殊的殘酷戰爭中,湧現出我軍歷史上最多的英雄群體、最悲壯的英雄事跡、最可敬的英雄個人,先後有6000個功臣集體和30多萬名英雄功臣。
  • 老兵高萬功:一把炒麵一把雪,一百多名戰士,抗美援朝後只剩7人
    曾服役於原陸軍第26軍78師234團1營3連,先後參加了,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抗美援朝戰役等多場戰鬥,數次立功。而他最懷念的,莫過於那些曾經並肩作戰、最後英勇犧牲的戰友們。圖片源於網絡1950年8月,高萬功所在部隊接到命令,(原)26軍戰士全部參與抗美援朝。
  • 抗美援朝70周年|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喊出這些著名口號!
    毛主席曾說:美國人鋼多氣少,而我們鋼少氣多。這種「氣」,就是戰鬥精神。而戰鬥口號,則是戰鬥精神的凝練和濃縮。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除了喊出「立功的時候到了!」「為犧牲的戰友報仇!」「人在陣地在!」「與陣地共存亡!」
  • 雲南十八勇士夜襲水原城 全殲美軍一個排
    「我們是一個營的,今天難得見面,很高興。」93歲的李金華、92歲的陳祖榮、92歲的李克升一見面,感到特別親切,話也特別多。他們胸前同樣掛著國家頒發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李金華、陳祖榮、李克升3人都是149師445團一營戰士。他們協同作戰,全殲英軍重坦克營,成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