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民間迷影人發起的電影評選活動「迷影精神賞「」公布「華語電影20年20佳」評選榜單。
來自電影從業者、學者、媒體人、影評人和泛文化人的239名投票者,沒有任何限制,每人選出自己心目中最能代表從2000年到2019年這20年間華語電影的20部作品,統計總票數,選出得票最高的20部。
這些評委中包括導演畢贛、陳正道、程耳、刁亦男、董潤年、馮小剛、霍猛、羅耀輝、文牧野、趙德胤等觀眾們耳熟能詳的名字,還有演員黃璐、呂星辰、呂聿來、王學兵、曾美慧孜和齋藤工。
他們為這個榜單帶來了專業而深度的視角,且廣度足夠充分,稱得上是本世紀最權威的一份華語電影榜單。
在這20部華語佳片中,歡喜傳媒股東導演王家衛及籤約導演賈樟柯佔據4席。
王家衛的《花樣年華》《一代宗師》及賈樟柯的《站臺》《三峽好人》。
這些片子講的什麼故事,無需多言,想必很多觀眾已經看過不止一遍。
它們的獲獎履歷不可謂不華麗:
01《花樣年華》
獲獎情況
第53屆坎城電影節 (2000)
主競賽單元 金棕櫚獎(提名) 王家衛
主競賽單元 最佳男演員 梁朝偉
技術大獎 張叔平 / 李屏賓 / 杜可風
第37屆臺北金馬影展 (2000)
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提名)
金馬獎 最佳導演(提名) 王家衛
金馬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 梁朝偉
金馬獎 最佳女主角 張曼玉
金馬獎 最佳原著劇本(提名) 王家衛
金馬獎 最佳攝影 李屏賓 / 杜可風
金馬獎 最佳美術設計(提名) 張叔平
金馬獎 最佳造型設計 張叔平
金馬獎 最佳原創配樂(提名) Michael Galasso
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2001)
最佳電影(提名)
最佳導演(提名) 王家衛
最佳編劇(提名) 王家衛
最佳男主角 梁朝偉
最佳女主角 張曼玉
最佳女配角(提名) 潘迪華
最佳新演員(提名) 蕭炳林
最佳攝影(提名) 李屏賓 / 杜可風
最佳剪接 張叔平
最佳美術指導 張叔平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張叔平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提名) Michael Galasso
第54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2001)
電影獎 最佳非英語片(提名) 王家衛
02《一代宗師》
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 (2014)
最佳攝影(提名) 菲利浦·勒素
最佳服裝設計(提名) 張叔平
第50屆臺北金馬影展 (2013)
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提名)
金馬獎 最佳導演(提名) 王家衛
金馬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 梁朝偉
金馬獎 最佳女主角 章子怡
金馬獎 最佳攝影 菲利浦·勒素
金馬獎 最佳美術設計 張叔平 / 邱偉明
金馬獎 最佳造型設計 張叔平
金馬獎 最佳動作設計(提名) 袁和平
金馬獎 最佳剪輯(提名) 潘雄 / 張叔平 / Ben Courtines
金馬獎 最佳音效(提名) Traithep Wongpaiboon / Robert Mackenzie
金馬獎 最佳視覺效果 Pierre Buffin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2014)
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 王家衛
最佳編劇 王家衛 / 徐浩峰 / 鄒靜之
最佳男主角(提名) 梁朝偉
最佳女主角 章子怡
最佳男配角 張晉
最佳攝影 菲利浦·勒素
最佳剪接 張叔平 / Ben Courtines
最佳美術指導 張叔平 / 邱偉明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張叔平
最佳動作設計 袁和平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納塞紐·梅切利 / 梅林茂
最佳音響效果 Robert Ian Mackenzie / Traithep Wongpaiboon
最佳視覺效果(提名) Pierre Buffin
第8屆亞洲電影大獎 (2014)
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 王家衛
最佳男主角(提名) 梁朝偉
最佳女主角 章子怡
最佳編劇(提名) 王家衛 / 徐浩峰 / 鄒靜之
最佳攝影 菲利浦·勒素
最佳剪接(提名) 張叔平 / 潘雄 / Ben Courtines
最佳原創音樂 納塞紐·梅切利 / 梅林茂
最佳美術指導 張叔平 / 邱偉明
最佳造型設計 張叔平
最佳視覺效果(提名) Pierre Buffin
第28屆美國攝影協會獎 (2014)
電影長片最佳攝影(提名) 菲利浦·勒素
第61屆美國音效剪輯協會獎 (2014)
金捲軸獎 最佳外語片音效剪輯(提名) Robert Mackenzie / Sam Petty / 史蒂夫·伯吉斯 / Traithep Wongpaiboon / 諾帕瓦特·裡基特王 / Chris Goodes / John Simpson
第85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 (2014)
五佳外語片
第34屆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 (2013)
最佳攝影(提名) 菲利浦·勒素
第13屆鳳凰城影評人協會獎 (2013)
最佳外語片(提名)
03《站臺》
第57屆威尼斯電影節 (2000)
主競賽單元 金獅獎 (提名) 賈樟柯
04《三峽好人》
第63屆威尼斯電影節 (2006)
主競賽單元 金獅獎 賈樟柯
第1屆亞洲電影大獎 (2007)
最佳電影(提名)
最佳導演 賈樟柯
最佳原創音樂(提名) 林強
這4部作品有一個共同點:對個體的關照與對時代的致敬。
王家衛的《花樣年華》及《一代宗師》用優美的鏡頭語言講述特定時期的愛恨情仇,致敬他生活與成長的城市變遷;
賈樟柯的《站臺》及《三峽好人》則用質樸的畫面記錄中國社會的變革,以及普通人在大時代中的沉浮與奮鬥。
正如虹膜所評:在這20年裡,三地的華語電影在「華語極簡主義」和「類型變體」之間並行成長,試圖找到一個新的中國樣貌。這種中國樣貌既向內呈現為一種自我的拓影,有著對當下變遷最忠實的反思;也向外展示為某種新東方畫卷,為西方電影節展重新書寫了最新的、可被作為現實理解而不是被作為奇觀剝削的中國體驗。
而作為觀眾,得以通過這些電影人各具特色的光影世界和動人故事,去回望或前瞻我們所處的世界,去跟隨那些讓人心愛或心悸的角色,感受生活和時代的脈搏。
我們記不住的那些人事物,總有人代為記錄。
不論觀影后有怎樣的心情或收穫,這些作品都值得被讚揚,也更值得被反覆觀看咂摸,被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