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磁脈衝彈是怎樣產生的?

2020-12-16 騰訊網

網友提問:

核電磁脈衝彈是怎樣產生的?

專家解答:

▲ 核電磁脈衝彈可以大範圍的摧毀電力設施

1962年7月,美國在南太平洋強斯頓環礁上空進行了一次威力達140萬噸梯恩梯當量、代號為「海盤車」(Starfish)的高空核試驗,曾使距離該島1400千米的檀香山地區街燈同時熄滅,幾百臺防盜警報器報警,高壓線的避雷裝置亦均被燒毀,由此引起美國軍方和國會對高空核電磁脈衝效應的高度重視。此後,作為一種特殊的核武器——核電磁脈衝彈(英文簡稱EMP)逐漸登上歷史舞臺,成為軍事強國競爭發展的新式武器。

核電磁脈衝彈利用在大氣層上方發生的核爆炸,使之產生大量定向或不定向的強電磁脈衝,以破壞敵方的通信系統等。這種武器產生的主要機理是:核爆炸釋放的射線打到大氣層中,與其中的電子發生康普頓(Compton)散射,形成大量康普頓電流,這些電流在地磁場中發生偏轉,從而產生強電磁脈衝。

據測算,一枚威力百萬噸梯恩梯當量的氫彈在高空發生核爆炸,當爆高為400千米時,其覆蓋半徑為2200千米。在其所覆蓋的地球表面上,最大的電場強度可達104~105伏/米,頻譜的大致範圍是104~109赫茲。由於這樣強的電磁脈衝作用到電子系統、設備、通信系統中,可產生很高的瞬時感應電壓與電流,從而造成電器毀壞或瞬時幹擾。

與傳統原子彈不同,核電磁脈衝彈的打擊目標主要包括三類:一是軍用和民用電子通信和金融中心,如指揮部、軍艦、通信大樓和政府要地等;二是防空預警系統;三是各類飛彈和飛彈防護系統。由於核武器可能帶來的毀滅性後果令世人恐懼,其發展面臨著國際社會反核浪潮的巨大壓力。因此,核電磁脈衝彈逐漸被非核電磁脈衝彈替代,後者是利用炸藥爆炸壓縮磁通量的方法產生高功率微波的電磁脈衝武器,同樣具有驚人的作戰效果。

嶽江鋒:原中國國防科技信息中心軍事刊物主編,畢業於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曾在軍中服役20餘年,現為某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項目總師,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在多家網絡媒體發表文章百餘篇,並創建了「謝武軍事」公眾號。

專家介紹

圖/ 源自網絡

出品/ 科普中國

作者/ 嶽江鋒

策劃/ 宋雅娟

監製/ 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相關焦點

  • 核武器的第五種毀傷效應——核電磁脈衝效應和美國的應對(二)
    核電磁脈衝攜帶的能量可以通過天線、電纜或其他金屬導體甚至孔縫進入電子系統和供電系統,使其產生很高的電壓和很強的電流,從而造成幹擾、損傷甚至永久破壞。 顯而易見,核電磁脈衝的這些毀傷效應對現代戰爭中最核心的C4ISR(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監視和偵察)系統構成了特別嚴重的威脅。因此如果真的爆發核大戰,通過高空核爆炸在敵國上空產生核電磁脈衝很可能是最先實施的核打擊方式,它可以使敵人在瞬間變成瞎子和聾子,甚至神經中樞也遭到致命破壞,這樣後續的打擊就容易多了。
  • 核武器的第五種毀傷效應——核電磁脈衝效應和美國的應對(一)
    自此之後,核電磁脈衝才引起人們的重視,並將其列為核武器的第五種毀傷效應。 實際上,早在1945年7月美國爆炸第一顆原子彈之前,著名物理學家費米就曾預言了核爆炸會產生電磁脈衝(EMP)現象,但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其實自然界的核爆炸也一樣能產生電磁脈衝,例如超新星爆炸、太陽的耀斑、黑子活動等,有時對太空中的人造衛星也會造成一定的破壞)。
  • 美國試驗電磁脈衝彈 瞬間「烤焦」一切電子設備
    電力網中斷、金融系統崩潰、汽車失去控制……這是美國專家描述的電磁脈衝彈大規模襲擊後產生的可怕場景。  現在,電磁脈衝打擊武器(EMP)已列為21世紀的大規模破壞性武器,有專家甚至將其稱為「21世紀的原子彈」。
  • 電磁脈衝彈?紅汞核彈?三相彈?氫彈?
    NO.4 電磁脈衝彈 電磁脈衝彈:電磁脈衝武器號稱「第二原子彈常規型的電磁脈衝炸彈已經爆響,而核電磁脈衝炸彈——「第二原子彈」正在向人類逼近。 它是利用核爆炸能量來加速核電磁脈衝效應的一種核彈。它產生的電磁波可燒毀電子設備,可造成大範圍的指揮、控制、通信系統癱瘓,在未來的「電子戰」中將會大顯身手。 遊戲《使命召喚現代戰爭》中有一關就是一顆電磁脈衝彈在城市上空引爆。
  • 電磁脈衝武器,使世界瞬間倒退200年
    外軍電磁脈衝彈示意圖。近日,美國《世界網絡日報》刊載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前安全政策高級分析師麥可·馬盧夫的文章,大肆炒作中國電磁脈衝武器的威脅。這使得該武器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報導稱,據美國2007年解密的一份文件顯示,美國國家地面情報中心曾於2005年提交機密研究報告,說中國大陸發展的高能電磁脈衝武器,是其「撒手鐧」武器庫中的一部分,這些武器可以讓中國大陸,甚至朝鮮等技術落後的國家打敗美軍。該報告猜測,中國大陸的「東風—21」中程彈道飛彈可以成為發動電磁脈衝攻擊的平臺。美國人如此關注中國的電磁脈衝武器,顯然是緣於它的「神奇威力」。
  • 我專家關注美試驗電磁脈衝彈:堪比核彈難反制
    事實上,這是太空戰中的一種非常規武器,它依靠人工技術產生的電磁脈衝,在特定地區或目標周圍空間造成瞬間的破壞性電磁環境,致使敵方的電子設備遭到破壞或幹擾,從而達成戰役、戰術目的,是一種新概念武器。它利用短時間強大的電磁場來破壞對方的電子電路、雷達、通信指揮系統。
  • 電磁脈衝炸彈:第二原子彈!
    電磁脈衝炸彈的爆炸機理類似於自然界的雷電和靜電,它們都是通過電磁輻射源產生電磁輻射的現象。雷電、靜電形成的電磁輻射與太陽、星際的電磁輻射的原理都是一致的,只是它們發生爆炸時的大小有區別。電磁脈衝炸彈的產生源自美蘇兩國進行的氫彈引爆試驗。
  • 中國專家關注美電磁脈衝飛彈:比核武器更可怕
    美國媒體報導,現在,電磁脈衝打擊武器已列為21世紀的大規模破壞性武器,有專家甚至將其稱為「21世紀的原子彈」。而英國《每日郵報》3日報導,美國已經測試無人機投放電磁脈衝彈,能讓一個目標區域的電子設備陷入全部癱瘓。本報記者昨天採訪了要求匿名的浙江大學光及電磁波研究中心的專家,請他詳細講述電磁脈衝武器的威力和研究進展。
  • 中國電磁脈衝武器獲「突破」,能讓3.5公裡內電子系統全部失靈
    雖然它的打擊力度很大,但是實際上使用率很低,而且這種武器的輻射範圍很廣,一旦使用就會產生很嚴重的核汙染,所以現在它更多是起到威懾的作用。因此後來出現了一種新的武器來代替它,它就是電磁脈衝武器。它的威力很大,一旦投放,就可以讓附近3.5公裡內的電子系統全部失靈,讓這些電磁設備完全失去作戰能力,而且它還可以發射電磁炮彈,攻擊速度比普通飛彈快,可以直接摧毀目標物體。
  • 電磁脈衝武器:讓航母戰鬥群變成「海上廢鐵」
    經過數年研究,科學家終於發現,核彈在爆炸時不僅會產生衝擊波、光輻射、核輻射和放射性汙染,還會產生電磁脈衝效應。核彈在爆炸瞬間會從大氣中電離出大量高速運動的電子,繼而在空中產生強大電場和磁場。正是這些瞬間產生的電磁場,在以光速傳播的同時產生了破壞力極強的電磁脈衝,導致地面上的電子設備出現感應電磁場,繼而將電子設備燒毀。正是基於這個原理,電磁脈衝武器應運而生。
  • 空軍一號結構圖罕見曝光:防衛盾抵禦強電磁脈衝,核爆炸都不怕!
    在核爆炸發生時,會產生一種脈衝強電磁輻射,這種電磁脈衝可以癱瘓電力系統和計算機系統。電磁脈衝(electromagnetic pulses,EMP)是由核爆炸和非核電磁脈衝彈(高功率微波彈)爆炸而產生的現象。核爆炸產生的丙種射線、中子流和電磁脈衝,覆蓋所有頻率,傳播距離可達上千公裡,可造成飛機的電子器材和設備瞬時或永久性失效。
  • 電磁脈衝武器戰鬥力很強,美軍首次用於戰場,或將影響戰爭勝負
    今天要說的武器就是電磁脈衝武器。制電磁權非常重要,或將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很多軍迷都知道,如果現在爆發戰爭,僅憑常規武器和人力,是很難在各國較量中取得勝利的,一個國家必須要有可以支撐自己的底氣,必須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在脫離火力比拼的時代,能夠獲得制空權、制電磁權才是決定一場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
  • 美媒稱中國研製電磁脈衝彈 數秒內摧毀電子設備
    資料圖:電磁脈衝彈想像圖,人們在研究核武器時發現電磁脈衝對電子設備有強大的毀傷力據美國《世界網絡日報》1月31日報導,原題:《中國對美軍亮出「殺手鐧」》,作者: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前安全政策高級分析師麥可 馬盧夫
  • 採用哪種方式,選擇電磁脈衝彈?
    甚至有人在這東風17是否可以升級成為高超音速式破磁雲爆彈。本質上就是將東風17換一種用途,那麼這樣是否可以用來癱瘓敵方的電子設備呢? 而對於雲爆彈這樣的武器,客觀上,它並不能夠對對方的電子系統進行完全癱瘓。
  • 用模擬電荷泵產生高頻高壓脈衝
    DLM放大器通常會在其輸出網絡使用高壓變容二極體,從而需要用高速大線性電壓脈衝來驅動。QWqednc脈衝需要具有+80V的峰值電壓並進行直流耦合,因此無需使用變壓器。該電路也必須是線性的,以便在其輸出端準確地重現輸入脈衝的形狀。傳統的運算放大器無法產生較大的輸出電壓擺幅,因此肯定不能產生高頻。
  • 任何脈衝信號都會對其它電子線路產生電磁幹擾
    例如,在一個數字電路與模擬電路混合的電子設備中,數字脈衝信號會對弱小的模擬信號產生幹擾,導致模擬信號的信噪比降低。這時,模擬信號受到幹擾的程度,與脈衝信號是否為周期的信號沒有關係。這也就是說,不管是否是周期性信號,任何脈衝信號都會對其它電子線路產生電磁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