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刷臉門禁App要求上傳人像及房產證

2020-12-24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從中國「人臉識別第一案」一審宣判到售樓處暗中使用人臉識別,從北京推出人臉識別垃圾桶到東莞公廁停用人臉識別供紙機,過去一年中,人臉識別應用正在經歷越來越嚴格的公眾審視。

12月22日,由南都個人信息保護研究中心主辦的「2020啄木鳥數據治理論壇」在北京舉行。南都人工智慧倫理課題組在會上發布了《移動端人臉識別應用合規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其中的技術測評由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提供支持。

報告顯示,四成被測應用(包括App、小程序和公眾號)的隱私政策透明度處於較低及以下水平,學校管理、商業零售類應用的透明度平均分最低,甚至有商場欺騙誘導用戶「刷臉」;部分小區門禁App明文傳輸人臉照片、房產證、租房合同等敏感信息,存在較高的安全風險。

四成應用隱私政策透明度較低

個人信息共享不合規現象突出

結合多個應用商店的下載量排名和網絡公開平臺的用戶投訴情況,南都人工智慧倫理課題組(以下簡稱「課題組」)選取了50款具有人臉識別功能的移動應用進行測評,涉及園區門禁、開戶銷戶、支付轉帳、商業零售、學校管理、政府辦事、換臉娛樂等七個類別。

隱私政策透明度,是本次測評的項目之一。透明度越高,意味著隱私政策中有關個人信息處理規則的描述越清晰。

測評顯示,隱私政策透明度處於中等及以上的應用有30款,佔比60%;透明度處於較低及以下水平的應用有20款,佔比40%,其中4款應用沒有隱私政策,得分為0。

從七類應用的平均分來看,支付轉帳與開戶銷戶類應用的隱私政策透明度較高,分別得到88分和86.7分;換臉娛樂(54.5分)、園區門禁(41.9分)、政府辦事(40.5分)類應用的隱私政策透明度較低;學校管理(40分)和商業零售類(36.83分)應用的隱私政策透明度則處於低水平。

相較於一般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人臉識別應用的特殊之處在於,在很多情況下需要通過間接方式獲取人臉照片等個人信息。

然而,測評結果顯示,41款應用(約佔82%)沒有明確披露第三方可能使用個人信息的情況;39款應用(約佔78%)沒有說明是否通過間接方式收集個人信息,也沒有承諾確認信息來源的合法性。

與之相對應的,是現實中突出的個人信息共享不合規現象。

這種情況,以小區門禁應用最為典型。課題組實際走訪多個小區後發現,人臉照片等個人信息通常不是由居民自行上傳,而是由物業統一收集。還有部分小區將業主與租房者區分,租房者的個人信息由業主收集。

據課題組調研,物業人員和業主在收集個人信息時,普遍不會向居民告知個人信息處理規則。在一些小區,物業或業主完成人臉採集、信息登記等操作後,居民便自動開通相關App或小程序帳號,許多居民甚至不知道這些帳號的存在。

類似的問題,在學校管理、商業零售類應用中同樣普遍存在:學生、顧客的人臉照片由老師、商家收集,作為個人信息主體的學生、顧客並未作出授權同意,甚至對個人信息收集毫不知情。

這樣的信息收集與共享行為,顯然違背了現行法律法規中關於告知和知情同意的要求。

學校管理與商業零售類應用

隱私政策透明度最低

2019年,「人臉識別進校園」案例密集出現,引來頗多社會爭議。一些學校引進了可以分析學生情緒的人臉識別應用,又在受到輿論質疑後紛紛停用。

課題組選取了六款學校管理類應用進行測評,發現其隱私政策的平均透明度得分僅為40分。

在這些應用的隱私政策中,還有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霸王條款」。例如,「籤到莢」隱私政策聲稱,「本網站及APP不擔保服務一定滿足用戶的要求,也不擔保服務不會中斷,對服務的及時性、安全性、出錯發生都不作擔保」,「用戶自己承擔所有的風險和責任」。

比學校管理類應用表現更差的是商業零售類應用,平均透明度僅有36.83分,在七大類應用中排名最低。

商業零售類應用,商家普遍不會向用戶告知個人信息的處理情況。

部分商家與工作人員甚至會巧立名目,以欺騙誤導的方式要求用戶刷臉。以北京秀水街為例,該商場自2017年開始推廣基於人臉識別的導遊返利系統。導遊只要提前在秀水街App內填寫行程信息並上傳遊客人臉照片,就能獲得遊客消費的返利。據課題組調查,為了避免引起遊客反感,導遊往往會將拍照用途解釋為「保障遊客安全」「防止遊客走失」。

事實上,秀水街App不僅沒有隱私政策,還在註冊協議中把正當獲取遊客照片的責任推給導遊。協議稱,用戶應「合法獲得遊客肖像權」,並「獲得肖像權者授權在本站的使用」,「如用戶與遊客之間因肖像權產生糾紛,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部分小區門禁停用後仍留存人臉信息

多款應用沒有註銷功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個人信息主體有權要求網絡運營者刪除其個人信息。但報告顯示,在50款應用中,27款沒有提及產品或服務停止運營的情況,佔比54%。

事實上,即便隱私政策中有相關條款,運營者也未必真正落實。

以睿視App為例,其隱私政策中提到,停止運營後將通知用戶,同時刪除或匿名化處理用戶個人信息。然而,課題組成員走訪發現,一些小區的人臉識別設備已經停用,居民的個人信息卻仍然留存在睿視App內。部分居民甚至不知道自己擁有睿視App帳號,很難掌握後續的個人信息處理情況。

在CFCA的技術支持下,課題組還針對50款應用中的20款做了進一步的數據安全檢測,其中園區門禁類應用10款,商業零售類應用6款,學校管理類應用4款。

進一步測評顯示,20款應用中的14款存在難以註銷或刪除人臉信息的情況,約佔70%。小區門禁難以註銷的問題尤為突出。例如,達管家、移動和小區、美關公、店客雲及、籤到莢等App只有退出登錄/切換帳號等按鈕,沒有註銷按鈕。瞳景社區有註銷按鈕,但需要電話聯繫客服操作。

報告認為,網絡運營者應通過調整移動端應用的功能設置,為個人信息主體提供更明確、更好操作的信息刪除或註銷方式。在個人提出刪除要求後,或是網絡運營者的產品、服務停止後,運營者應及時刪除相關的人臉信息。法律法規另有要求的,運營者也應向個人信息主體作出說明。

有應用明文傳輸人臉照片及房產證

存在較高信息洩露風險

數據傳輸安全是保障個人信息安全的關鍵環節。據CFCA安全專家介紹,網絡攻擊者可能截獲傳輸的數據包,進行數據竊聽、數據篡改、身份偽造等。因此,移動應用有必要採取加密等數據保護措施,降低人臉信息被攻擊者惡意獲取或破解的風險。

本次技術檢測顯示,20款被測應用中,有5款採用HTTP協議作為應用的網絡傳輸協議,其中2款採用該協議明文傳輸人臉照片(景區門禁1款,商業零售1款)。

HTTP協議屬於明文傳輸協議,數據傳輸過程沒有任何信息安全保護措施,通信過程非常容易遭遇劫持、監聽、篡改,進而引發個人隱私洩露等嚴重的安全問題。

另有9款應用傳輸人臉照片時使用HTTPS安全傳輸協議,但沒有採取進一步的保護措施。信息安全從業人員認為,對人臉此類高度敏感的個人信息而言,不能僅依賴公開的安全傳輸協議,建議再添加一層單獨的數據保護。

今年以來,小區門禁應用呈現加速落地態勢,一些小區門禁應用會要求用戶上傳房產證、租房合同等信息。本次檢測發現,3款小區門禁應用上傳了用戶的房產證或租房合同,其中一款為明文上傳,另兩款僅使用HTTPS協議。在網絡傳輸過程中,這些信息均存在洩露風險。

技術檢測還發現,6款應用將用戶的人臉照片、身份證照片等個人信息上傳伺服器後,可被網際網路公開訪問,直接查看對應的照片。

這意味著,攻擊者一旦截獲傳輸數據包,就將獲得用戶的一系列個人敏感信息。例如,一款在安卓平臺下載量超過200萬的小區門禁應用明文上傳身份證正反面照片、房產證照片,伺服器返回的圖片連結能被直接瀏覽或下載。

出品:南都人工智慧倫理課題組

採寫:南都記者馮群星 潘穎欣 實習生 張弛 左影娜 靳忠驥 馬思捷

相關焦點

  • 「刷臉」回家,你怕了嗎?
    家在北京石景山某小區的彭華,下班回家在一樓等電梯時看到一則通知,自己所在的社區也要安裝人臉識別門禁了,並讓居民攜帶房產證和身份證去辦理。以往,看到房產證她會想到,自己家房產信息和所有居住人信息已經在居委會登記了好多年了,且剛剛經過了一年一度的人口調查,還至於又要攜帶房產證去證明?而這一次,她和社區微信群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一樣,都集中在「人臉識別」這個點上。
  • 惠州:人臉識別進小區 「刷臉」業主有不賞臉的權利
    如今,出入小區不再僅僅依賴門禁卡,刷刷人臉就能輕鬆出入小區。這樣解放雙手的高科技,是否真的足夠安全?近日,記者來到位於惠州江北CBD的某小區看到,該小區出入口以及地下停車場的出入口都設置了人臉識別機器,業主只要站在指定的位置,通過人臉識別機器,刷刷自己的臉,就能輕鬆進入小區。
  • 我們的「臉」還安全嗎?2塊錢就能買千張人臉照片!當心「刷臉」打劫...
    人臉信息正在被過度採集儘管人臉識別技術充滿爭議,但不知從何時起,「刷臉」開始「侵入」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刷臉支付、刷臉乘地鐵、刷臉登錄APP之外,近來,不少城市的小區以半強制的方式要求社區居民出入門禁進行刷臉。
  • 我們的「臉」還安全嗎?2塊錢買就能千張人臉照片!當心「刷臉」打劫...
    人臉信息正在被過度採集儘管人臉識別技術充滿爭議,但不知從何時起,「刷臉」開始「侵入」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刷臉支付、刷臉乘地鐵、刷臉登錄APP之外,近來,不少城市的小區以半強制的方式要求社區居民出入門禁進行刷臉。
  • 小區單元樓人臉識別門禁系統支持人臉+刷卡+二維碼多種認證方式
    如今,我們經常會看到小區出入口設立的人臉識別門禁機,在單元樓、公共狳、重點場所的出入口安裝人臉識別攝像機,已採集通行人員的人臉信息。那麼在小區樓道單元門採用人臉識別門禁系統,主要目的是對人員通行權限的進行管制,只有經過授權的IC卡或者人臉才能進入受控的區域門組,通過刷臉、刷卡方式實現開門。
  • 小時觀察|你的臉在裸奔嗎?杭州小區門禁人臉識別的信息都存在哪...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見習記者 陳馨懿 記者 楊茜你家小區或者鄰家小區,有沒有裝上人臉識別進出系統?有人覺得方便,不用帶卡,刷個臉就能進門。有人表示擔憂,錄入的信息會不會洩漏,隱私要如何保護?日前,《杭州市物業管理條例(修訂草案)》提出「禁止強制業主通過指紋、人臉識別等生物信息方式進入小區」。杭州物管修訂草案突破性地「加入」了「不得強制刷臉刷指紋進小區」上周,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小時觀察」欄目,報導了杭州太陽國際小區業主們對人臉識別系統的討論。
  • 漫·議 | 刷臉進小區,居民為何不賞臉
    最近,常州市多個社區居民被強行要求安裝「人臉識別」微信小程序,並要求上傳人臉照片,輸入家庭住址、手機號碼和身份證號碼等詳細信息。否則,業主屆時將無法刷臉打開門禁系統順利進入小區。根據國家個人信息安全規範的最新要求,採集個人生物識別信息,應提前告知並徵得個人同意。採集個人信息,必須加強監管,嚴格數據運用範圍。在存儲中,要與個人身份信息分開。「人臉識別」百姓不賞臉,警示有關方面,要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僅有好心是不夠的,還要認真評估新技術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要積極轉變思維,變「為民做主」為「讓民做主」,才能少些自己得意、百姓卻不賞臉的事情。
  • 刷臉進小區真有必要嗎? 記者走訪杭州幾個使用人臉識別的小區
    意盛花苑:和公安聯網,有效期至每年年底意盛花苑小區靠近中河北路地鐵站,一邊是中河北路,一邊是茂泰南路,可以刷卡或刷臉通過小區門禁。杜阿姨還沒有登記人臉識別,她坦言:「我老伴登記了,物業送了一張卡,我就用門禁卡進出。
  • 刷臉進小區真有必要嗎?記者走訪杭州幾個使用人臉識別的小區……
    你家小區或者鄰家小區,有沒有裝上人臉識別進出系統?有人覺得方便,不用帶卡,刷個臉就能進門。有人表示擔憂,錄入的信息會不會洩漏,隱私要如何保護?日前,《杭州市物業管理條例(修訂草案)》提出「禁止強制業主通過指紋、人臉識別等生物信息方式進入小區」。
  • 武漢越來越多的小區流行「刷臉」 數據安全成最大擔憂
    楚天都市報11月30日訊(記者劉楒睿 曾凌軻)不知道您注意到沒有,武漢越來越多的小區進去要「刷臉」了。不用刷卡,抬頭,正視「人臉識別」系統,採集面部信息,匹配成功,就可以進入小區。有人說,這樣很方便。越來越多小區加裝人臉識別系統青山區綠景苑小區作為青山區平安智慧小區的試點小區,2017年6月就已通過青山區政府、社區和物業三方出資裝設了人臉識別系統。記者發現,綠景苑不僅在2個大門口裝設了人臉識別系統,更是將人臉識別系統裝設到了樓棟門,整個小區共計51個人臉識別裝置。
  • 很多小區都安裝了門禁,效果如何?門禁洞開隨便進出無人管
    燃氣集團特別提醒說,不法分子推銷的產品來路不明,材質和製作工藝也不符合要求,安裝手法也不專業,極易造成燃氣洩漏等安全隱患。調查多個小區門禁形同虛設採訪中許多市民認為,小區門禁管理不嚴,為不法分子進入小區提供了可乘之機。
  • 肥西縣上派鎮: 「刷臉+巡邏」 小區「聰明」又安全
    「小區有了智慧門禁和人臉識別,外面的人不能隨意出入,我們心裡踏實多了。」提起平安智慧小區建設給居民帶來的安全感,住在肥西縣上派鎮金星和園二期的高女士讚不絕口。據悉,上派鎮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實現全鎮23個安置點小區平安智慧系統建設全覆蓋。
  • 封丘小區車輛門禁系統
    封丘小區車輛門禁系統,展望未來,公司將以「客戶是效益、人才是財富、服務是生命、管理是未來」作為公司新的經營原則,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優勢,積極開拓創新。封丘小區車輛門禁系統, 系統調試是確保門禁系統質量的關鍵環節。重點在於門禁控制器的調試和系統軟體的運行,這兩個部分的調試過程必須有生產廠家同時進行。
  • 僅刷一下臉房子就被過戶了,該給「刷臉」澆盆冷水了
    刷臉成為一種時髦,也成為公民隱私被洩露的「敞口風險」。據媒體報導,今年以來,南寧一些業主委託一家房產中介公司工作人員賣房,疑似遭遇了詐騙。原來,業務員韋遠鵬以「房屋查檔」為由,要求業主和他見面,用手機給業主刷臉。殊不知,這其實已是「刷臉過戶」,韋遠鵬直接把房子過戶給了下家,並捲走下家的購房款。據不完全統計,受害人有數十人之多,案值達到千萬元級別。
  • 行走昆明 刷臉就行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市大數據管理局副局長徐增雄介紹,隨著5G網絡在昆明主城區快速覆蓋,如今,昆明的人臉識別技術已經在智慧安防、刷臉支付、刷臉入住、刷臉辦事等多個領域廣泛應用,充分展現了昆明智慧科技城市形象。  記者連日來走訪了景區、酒店、小區、購物街、人力資源市場等,親身體驗智慧科技帶來的便利。
  • 門禁系統三大演化趨勢:虛擬卡、APP、物聯網化
    2019年以來,從各項工程的門禁系統招標文件以及建設實施情況來看,門禁系統建設中的三項關鍵部件——門禁讀卡器、門禁控制器、門禁軟體已經或正在發生換代。如何實現人員身份識別更加便利化?如何實現用戶的門禁自助服務?系統架構如何搭建? 本文將做詳細討論!
  • 以後進出裕康苑得刷臉!該不該搞?
    但是最近,他們發現,裕康苑小區各個門口都安裝了人臉識別門禁系統,進出小區得刷臉。這意味著,除該小區住戶外,其餘人不能再從小區進出。 小區門禁來了,住戶覺得安全有保障了,可附近居民卻抱怨開了:多少年了,都從這裡進出,現在門禁來了,去個菜市場,還得繞一大圈,太不方便。
  • 小區門禁升級,將開通五種識別方式
    最近,筆者所居住的小區全體居民都在配合社區做信息錄入工作,小區門禁安保系統將再次升級。據說系統升級後,可以採用五種方式通過識別進入。升級後的門禁系統將會納入大資料庫,大幅度助力疫情的管控,當然小區居民的進出也將會更為便捷,居民的生活也會更為安全。筆者生活的小區是個老舊小區,一直以來都是自由出入,大門雖有保安形同虛設,四通八達的小門皆是來去自由。自疫情蔓延以來,小區管理已經數次升級。
  • 門禁換新本是好事,這小區居民卻很發愁
    小區安裝樓宇門禁系統,是維護社區治安、防止亂貼小廣告和上門推銷、保護業主合法權益的好事,可家住金溝河5號院的居民們卻有些發愁。有居民聯繫本端記者,反映今年11月,小區內原有的單元門禁拆舊換新,然而新的門禁系統在使用的便捷方面卻令居民難言滿意。記者近日赴小區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