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行官方網站上公布的大型中資國有銀行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除工行、建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外,明確列出了7家大型銀行。其他三家銀行分別是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交通銀行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對於我國的銀行來說,長期以來非常知名的就數「四大銀行」了,很多人只要說起銀行就這幾個銀行最知名了,為什麼因為這四家銀行是出現最早的銀行了,所以很多人談到銀行就想起了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這四家銀行,對於老百姓來說,見得最多的就是這幾家銀行了,其餘很多都不熟悉。
然而事實上,我國在國內知名的銀行一共有7家,在央行的統計中,這7家銀行是盈利和吸存最強的,其實早就不是「四大銀行」的時代了,應該說是「七大銀行」才對。
因為當時隨著我國網際網路科技的飛速發展,電商行業隨之流行,並且房地產行業的黃金期下,國內的銀行業也出現了一個蓬勃的發展,很多銀行在這個階段都開始快速擴張起來了。
而在我國之中那幾家銀行是實力非常強的呢?根據今年福布斯發布的全球2000強企業的榜單上,我們發現我國的四大銀行全部躋身前十的位置,可見這些銀行的實力之強。
而說起四大銀行的時候,其中工商銀行是實力最強的,一直在所有銀行裡賺錢能力最強,要知道我國的四大銀行一直都被稱為是我國「最賺錢」的企業了,而銀行這麼多年為什麼一直這麼賺錢?主要還是跟我國當時房地產這些年興起來有關。
房地產興起的十年黃金期,讓很多人都投入到房地產市場去撈金,也有很多人為了買房,不惜把自己的存款全部拿出甚至背負著巨額的貸款,國人對於房子的追求不斷地提升,導致我國銀行方面的貸款業務做得是越來越大,而因為房子的需求提高,如今的房價也是越走越高,銀行還是繼續賺錢,所以銀行賺錢的能力越來越大。
而很多因為也是隨著房地產市場,開始將自己的銀行不斷的擴張,讓越來越多的網點成為很多人眼中的重要標誌了,以前會說在什麼咖啡館等人,現在可能說在某某銀行網點等人了。
但是為什麼要說「四大行」變成「七大行」呢?其實主要是因為央行已經在官網上將原先的四大銀行的標誌,現在改成了七家大型銀行,所以很多人說,可以說七大行了,四大行已經是過去式了。
而這七大行是那幾家呢?根據報導,這七大行就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以及交通銀行,還有一個就是很多人都不是很熟知的國家開發銀行了。
根據報導,截止到2020年的第一季度末,其中六家銀行的總資產已經發布出來了,其中工商銀行最高是32.09萬億元,然後是建設銀行總資產27.11萬億元,再然後是農業銀行總資產26.23萬億元,接下來是中國銀行總資產24.02萬億元,最後就是郵儲銀行和交通銀行了,這兩家總資產規模差不多大小,分別是10.8萬億元和10.45萬億元。
根據數據我們可以發現,最小的兩家銀行郵儲銀行和交通銀行的規模都在10萬億以上了,可以看出我國銀行這些年發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還有一家實力也很大的國家開發銀行,其總資產是沒有透露的,但是我國很多基建事業都有國家開發銀行的身影,可以想像去資產規模是多麼大。
很多人對於最後三家銀行了解是不深的,有的地方甚至都沒有這些銀行的網點,但是這7家銀行的實力是非常大的,國內很少有企業可以跟他們相媲美,就只是資產方面的規模,這7家銀行可謂是巨無霸,當年的中國石油上市的時候,還可以跟他們相媲美,但是如今的中石油股價已經下降到底了。
雖然很多人說如今真的可以說「七大行」這個說法了,但是還有網友表示,其實可以說是「六大行」的,因為國家開發銀行基本不參與很多銀行參與的業務的,並且還有人表示,如果按照銀行性質來說,其實應該說是「五大行」的。
為什麼說「五大行」呢?因為按照性質來說,郵政儲蓄銀行的性質不算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只是因為其網點和覆蓋面積廣泛,並且儲蓄餘額規模大,所以才漸漸的成為一家大型銀行的,所以其實「七大行」裡面,每個銀行都有自己獨有的業務。
在國內可以跟這七家大型銀行相媲美的銀行是沒有的,其他的銀行規模再大,也只能算是中小型銀行罷了,很多都是地方銀行或者民營銀行,不是國有銀行。
所以對於銀行的定位,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