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數字絲路,共興數字經濟

2020-12-21 南國早報

提升科技創新,深化數字經濟合作……中方願同東協一道建設中國—東協信息港,推動數字互聯互通,打造「數字絲綢之路」。

——習近平

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致辭,其中對深化中國與東協數字經濟合作提出了具體倡議。

以此為遵循,廣西緊抓中國—東協信息港建設重大機遇,充分發揮好中國—東協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中國—東協技術轉移中心等平臺作用,通過共建中國—東協科技城、推進南寧國家級網際網路骨幹直聯點建設等舉措,加強面向東協的科技創新和數字經濟合作,助力打造「數字絲綢之路」。

強基礎,加速數字互聯

「總書記的重要致辭為公司未來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中國—東協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魯東亮告訴記者,該公司肩負著建設運營中國—東協信息港的重要使命,公司將繼續夯實建設基礎設施、經貿服務、技術合作、信息共享、人文交流5大平臺,提升數字經濟技術水平,深化雙邊人文交流,全面提升雙方數位化水平。

2019年,中國—東協信息港建設正式納入國家戰略規劃,廣西根據總體規劃要求,出臺《中國—東協信息港建設實施方案(2019—2021年)》等「1+4」系列文件,著力建設面向東協的數字基礎設施。

如今,該公司圍繞東協國家建成了亞歐5號、亞太直達、亞非歐1號3條國際通信海纜,在廣西建成開通了中國聯通南寧國際局、北海國家頂級域名解析節點、中國—東協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節點等重要通信節點,建成運營了中國電信東協國際信息園、中國—東協信息港南寧五象遠洋大數據產業園、京東雲(北海)雲計算數據中心等雲計算基地,建成開通中越、中緬、中老12條跨境陸路光纜系統。

海陸空全方位的信息基礎設施打通了中國與東協的信息大通道,極大提升了中國與東協信息通信互聯互通能力,為中國與東協進一步發展數字經濟奠定堅實基礎。

練內功,發展數字經濟

暢通、高效、共享——在打造面向東協的「數字絲綢之路」中,廣西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苦練內功,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培育發展壯大數字經濟新動能。

「我聆聽了總書記關於『提升科技創新,深化數字經濟合作』的倡議,倡議為中國和東協打造數字經濟高地、實現數字互聯互通指明了方向,也為廣西和東協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帶來了發展新機遇。」12月11日,華為公司廣西辦事處總經理趙蕊介紹,華為根植廣西30年,已成為廣西政企各行業數位化轉型的首選合作夥伴。

近年來,圍繞服務數字廣西和中國—東協信息港建設,華為將5G、雲、人工智慧、鯤鵬等領域的技術優勢與廣西城市治理、公共服務以及汽車製造、港口物流等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夯實廣西信息基礎設施;打造立足廣西,服務東協的鯤鵬產業生態,為東協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廣西算力,落地中國—東協(華為)人工智慧創新中心,推進人工智慧和各行業深度融合,為廣西和東協企業創新孵化提供助力,加速數字產業化進程。

建設「數字絲綢之路」,為數字經濟發展帶來重大機遇,讓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在八桂落地生根,為廣西「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加快發展、轉型升級、全面提質奠定堅實基礎。

數字基礎設施能力不斷提升——

截至10月底,全區累計建成2.6萬餘個5G基站,5G網絡信號在14個設區市主城區實現連續覆蓋、重點區域場所深度覆蓋。數據中心建設步伐加快,南寧市成為中國移動5G十大標杆城市和面向東協的5G示範城市。

鯤鵬產業、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簡稱「信創產業」)相繼落地——

2019年9月,自治區政府與華為公司籤訂《鯤鵬計算產業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啟動廣西千億級鯤鵬產業生態建設。浪潮、長城、同方等信創硬體龍頭企業在廣西建成PC終端(含筆記本電腦)、伺服器、網絡產品等信創硬體生產線7條,預計年產值345億元;金山辦公、永中軟體、人大金倉、東方通等18家信創軟體企業落戶廣西,推動信創產業成為助力廣西數字經濟發展新引擎。

如今,中國—東協信息港廣西「一基地、一中心、一主軸、兩組團」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南寧、欽州、北海、桂林、柳州等地數字產業要素、人才、資源加速匯聚。2019年,我區提前一年實現「數字經濟佔GDP比重超過30%」的目標,全國排名第13位。

搭平臺,深化數字合作

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期間,中國—東協信息港論壇及5G網絡建設與應用論壇、人工智慧峰會、北鬥應用與產業發展合作論壇、鯤鵬數字新生態產業論壇、數字絲路產業合作論壇等多個分論壇同期舉行,各方圍繞數字經濟發展和智能互聯、數據互通等交流討論,籤訂一批數字經濟合作項目。

共建「數字絲綢之路」,共享網絡發展紅利。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撐下,中國與東協經濟社會發展再添強勁動力——

經貿服務水平不斷提升。2019年5月,中國—東協信息港公司與新加坡勁升邏輯公司籤訂多式聯運物流信息平臺合作協議,就海運訂艙、貨櫃信息數據共享等業務深化合作,實現了國內首次國際貿易海關申報的「一單兩報」。我區搭建北部灣港「智慧灣」平臺、中國—東協商貿通數位化平臺、中國—東協航運交易平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多式聯運綜合信息平臺、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廣西邊境口岸互市貿易結算互聯互通信息平臺等,針對性地解決了中國—東協雙邊貿易面臨的附加值低、互補性不足、交易成本高、便利化程度低等問題,提高了貿易便利化水平。

政商各界交流日益頻繁。我區藉助中國—東協互聯互通合作委員會、中國—東協中心等現有機構,建立中國—東協信息港工作聯繫機制,利用會議、論壇、展會等各類平臺,推動中國與東協各國使館、企業、團體、智庫等開展多層次、寬領域交流,求同存異、凝聚共識,促進雙方戰略互信,促成雙方「有來有往」常態化。

技術合作更加深入寬泛。我區支持區內有條件的企業和科研院所在東協建立「創新飛地」,搭建綜合性創新創業平臺。中國—東協(華為)人工智慧創新中心、中國—東協信息港鯤鵬生態創新中心、華為(南寧)軟體開發雲創新中心、中國—東協區塊鏈創新中心、中國—東協信息港雲端智能創新產業研究院、北部灣大數據交易中心等一批創新應用平臺相繼組建。11月26日,中國—東協技術轉移中心曼谷創新中心和中泰東協創新港、中國—東協地球大數據區域創新中心正式揭牌。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致辭精神,爭做『數字絲綢之路』開路先鋒。」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總工程師周鳴表示,我區將強化中國—東協信息港的建設機制,與東協國家共同建設好中國—東協信息港,共同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推動中國—東協信息港成為中國與東協各國網絡互聯之港、信息互通之港、文化交融之港、合作共贏之港和成果共享之港,努力成為中國與東協的「數字絲綢之路」。

相關焦點

  • 智行中國|數字絲路行進青海,新華三助力"海藏咽喉"謀智變
    數字時代,將為青海省塑造出全新的形態。  磅礴蒼茫,群山聳立,位於世界屋脊東北部的青海省,正在深化改革和創新求變中正迎來新的"騰飛"契機。10月16日,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舉辦的"智行中國2020·數字絲路"系列城市峰會走進青海,為這片民族文化多元、生態環境獨特、自然資源富集的土地,搭建起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的橋梁,全面助力青海省數位化和智能化變革。
  • 南昌臨空區全力打造數字經濟港
    本報南昌訊(記者姚文濱 通訊員李葵、張鋒)在香港聯交所發行6700萬美元的南昌市首單美元債、與華為籤署城市智慧視覺項目合作協議、赴杭州考察智慧網谷小鎮、與杭州臨空經濟示範區籤署合作備忘錄……近期,南昌臨空經濟區(贛江新區臨空組團)重大項目和活動接連不斷,這一切都在圍繞中國(南昌)數字經濟港蓄能
  • 沈建光:產業數位化打造數字經濟新高地
    當前,以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的數字經濟形態,正在成為全球增長與科技進步的新引擎,催生了繼蒸汽機革命、電氣革命和計算機通訊革命之後、最新一輪的產業數位化革命。疫情期間更是凸顯了數字經濟的韌性和優勢,同時也反映出產業數位化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今日,分享一篇沈建光博士撰寫的《產業數位化打造數字經濟新高地》一文,歡迎閱讀。
  • 中浙網:EGO烏鎮數字經濟產業園推動桐鄉數字經濟高質發展
    一方面,桐鄉本地的傳統產業諸如化纖、毛衫等大力革舊創新,積極主動「+網際網路」;另一方面,借著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東風,更多新型數字經濟產業的人才也開始瞄準桐鄉這塊「風水寶地」。EGO數字經濟產業園作為數字經濟創新創業服務的載體,集聚人才、技術等資源,推動桐鄉創新環境的營造。億脈通團隊的專業化運營更是給園區注入了更多豐富的創新創業資源和專業服務,為園區內的創客們提供了新的機遇。
  • 全球博覽:顛覆傳統電商、打造數字經濟新形態
    全球博覽自上線後,正式開啟區塊鏈電商應用新篇章,利用區塊鏈技術助力全球電商共享、共治和公聯,實現「天下沒有難做的電商」。全球博覽是一款基於通證經濟理念設計運營的新型全域社交電商平臺,是以通證經濟為橋梁,以公益助民為初心,以電商經濟為核心,以百萬實體商家為主體,以千萬合伙人為根基,以通證支付為交易手段,整合電商、實體商家、旅遊、諮詢、惠民服務、直播、娛樂、公益、置換零售等行業的大型商業生態共榮圈。
  • 數字經濟是什麼?如何發展數字經濟?一分鐘讀懂數字經濟發展史
    01什麼是數字經濟?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的一種新的經濟社會發展形態。人們對數字經濟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在眾多關於數字經濟的定義中,以2016年G20杭州峰會發布的《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最具代表性。
  • 邁向數字自貿區 杭州為何能夠打造世界級數字產業集群?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邁向數字自貿區,杭州為何能夠打造世界級數字產業集群?展望未來,杭州自貿區帶來的巨大市場空間和投資機遇,必將使其成為數字產業發展的新高地,從而為杭州加速打造世界級數字產業集群提供澎湃動力。編者按2020年註定不平凡,「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一場疫情突如其來。
  • 推動數字經濟融「灣」打造投資興業熱土
    來源:南方日報11月19日「CCF YOCSEF——河源首屆數字經濟創新論壇」在河源高新區舉辦,論壇以「創新河源·數說未來」為主題,來自人工智慧和數字經濟產業研究領域知名學者和長江、傑青人才以及廣東省各大高校IT領域知名專家教授50餘人,深入對話和交流,在新形勢下,探討數字經濟技術相關科技前沿的發展,展望智能數字經濟產業的未來願景
  • 騰訊與蘇州市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聯手打造四個數字經濟中心
    1月8日,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城市峰會2021年首站落地蘇州。峰會上,騰訊與蘇州市人民政府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打造四個數字經濟中心,構建騰訊聯合創新基地,打造長三角數字城市標杆。同時,騰訊(蘇州)數字產業基地正式揭牌。  騰訊副總裁鍾翔平在峰會致辭中表示:「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程中,數字產業是關鍵領域之一。
  • 體育數位化助力杭州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
    負責智慧場館系統推廣應用的浙江黃龍呼啦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數字體育部總監陳自強表示,改造升級後的包玉剛遊泳館,從場館預定到繳費全部實現自動化,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優質的健身體驗,也讓市民真正享受到了數字體育「最多跑一次」改革帶來的發展紅利。  事實上,像包玉剛遊泳館這樣進行數位化改造的傳統體育場館在杭州還有很多。
  • 著力打造特色數字經濟平臺!煙臺加快推動經濟社會數位化轉型
    會上有記者問,近年來,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產業數位化」和「數字產業化」也成為大家廣泛關注的高頻詞彙。請問「十三五」期間,煙臺市在培育數字經濟方面,有什麼亮點?"十四五"期間有何打算?
  • 成都市新津區與騰訊雲達成戰略合作,共促新津數字經濟發展
    所謂「一中心」,是指騰訊雲將與新津區共建騰訊雲啟創新中心(新津),依託新津區現有示範場景、創新空間、扶持政策等優勢,導入數字經濟產業,與本地企業對接騰訊技術、流量、商機等資源,打造西南地區騰訊生態企業加速器,成為騰訊在西南地區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生態支撐
  • 數字經濟發布|杭州數字治理指數全國第一;海康、大華榮獲杭州數字...
    原創 數字經濟顧問 數字經濟聯合會數字經濟頭條1、杭州:數字治理指數位居全國第一《中國城市數字治理報告(2020)》顯示,杭州超越北上廣深,數字治理指數位居全國第一!
  • 「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論壇嘉賓暢談數字經濟無限潛力——用好...
    數位技術,助力全球抗疫;數字經濟,助推全球經濟復甦。11月23日上午,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舉行「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論壇,來自科技企業、大學、醫院和政府部門的十餘位嘉賓以「線上+線下」的方式發表演講,從不同角度詮釋了數字經濟的無限潛力和數位技術的巨大動能。
  • 南京打造數字金融高地路線圖:金融科技加速器+數字金融基礎設施...
    南京如何依託揚子江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平臺,構建順應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型要素市場,打造數字新基建,並把自身打造成具有強大資本吸納能力、產融結合的全國一流新金融中心?第二個「1」是指南京數字金融研究院以區塊鏈、大數據以及雲計算等關鍵技術,打造的揚子江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平臺,有數字資產登記結算和數字普惠金融一體化服務兩個功能。其中,數字資產登記結算系國內首創,主要是數字資產的確權和登記,對不動產類、動產物權類、智慧財產權類、金融資產類、收益權類等資產摸索出數位化標準體系,加強其流通性、強交易性和金融屬性。
  • 杜慶昊:以數字經濟助力新階段高質量發展
    眼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引發各領域、各行業的業務形態變革和產業結構重構,生產的網絡化、智能化特徵日趨明顯,數字經濟為經濟領域轉型升級提供了新路徑。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定不移建設數字中國,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這為我們把握數字變革的發展趨勢、加快數位化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 合肥市蜀山區數字經濟產業再添虎將 「數字創意產業園」籤約落戶
    近年來,合肥市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大數據戰略和省委省政府「數字江淮」工作部署,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聚力打造具有國內領先優勢的數字經濟高地。自2017年起,「合肥數字經濟產業峰會」已連續舉辦三屆,形成良好的社會反響,並受到業界廣泛關注。該會議已經成為全國數字經濟領域具有影響力的會議之一。
  • 河北數字經濟網、河北省數字經濟聯合會官網正式上線
    圖為上線儀式現場。河北日報記者趙海江攝河北新聞網12月9日訊(記者孔思遠)今天下午,河北數字經濟網、河北省數字經濟聯合會官網正式上線。網站的開通上線,將為宣傳數字經濟政策信息、推廣數字經濟產業成果、普及數字經濟知識開闢新渠道,為外界了解河北省數字經濟發展搭建新平臺,對河北數字經濟發展產生積極推動作用。
  • 站上數字經濟風口,濟南先行區聯合京東智能雲打造「先行樣本」
    「這是京東智聯雲聯合濟南先行區共同打造的數位化『雲腦』,基於京東智聯雲先進的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數字孿生等技術,通過三維模擬和場景渲染,打破時間和空間界限,數位化呈現先行區未來智慧園區發展和規劃遠景。」京東智聯雲有關負責人想經濟導報記者介紹,建成後的實際效果展現在大屏幕上,可套用設計模型,進行比對。
  • 數字經濟的白雲願景
    周堪堅造訪白雲區兩個月之後,北大科技園、中關村信息穀、浪潮雲等74個白雲湖數字科技城重點項目開工,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市長溫國輝參加了現場活動。被定位為「數字中國」實踐高地、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試驗區、廣佛同城數字經濟創新示範區的白雲湖數字科技城,正在從藍圖走向現實。為數字經濟騰挪空間2017年前,廣州白雲區的數字經濟幾乎可以說是零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