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教導我們: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要一分為二地看問題。只看問題的一面,而不看另一面,就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那就先把霍爾推力器一分為二吧。
霍爾推力器香不香?真香!香在哪兒?香在比衝高,工作壽命長!不要以為「牛級」量級小,貴在持久。正如一個古(gai)老(bian)的印度故事,國王想獎勵一名大臣,大臣要求國王賞給他一副圍棋盤的米粒,第一個小格子一粒,第二個小格子兩粒,第三個小格子四粒,之後每一格的米粒數都是前一格的兩倍。國王不假思索地答應,但後來才發現,整個王國的大米都不夠封賞這位大臣。這就是指數的力量。而霍爾推力器就是太空飛行器的「指數級」推力器,在超長工作壽命期間,太空飛行器始終在微小、但始終存在的加速度下前進,用於低軌衛星維持軌道或者深空探測飛行器加速,最終累計效果遠好於普通化學推進劑。
那另一面呢?其實就隱藏在前面的「牛級」裡。由於產生的瞬時推進力實在太小,緊急任務或者一般短時間尺度內的任務都指望不上霍爾推力器發揮作用,一般只有長期任務才是它的主戰場。另外,霍爾推力器一般是能耗大戶,能夠達到幾十甚至上百千瓦級(雖然太空中最不缺的就是電,但畢竟別的載荷也要用電呢)。而且即便能源轉化率在90%以上,那要散失掉的熱量功率也有千瓦級到十千瓦級,由於太空中只能通過輻射的方式散熱,因此這個量級對太空飛行器熱控分系統的散熱壓力也非常大。
再說說航天科技集團六院兄弟們這次的成果。
好的一面,非常漲士氣!中國航天在投資少、壓力大、任務重的情況下,依舊能夠無愧於心,成果斐然,從15年開始,六院的航天人就不斷傳來霍爾推力器的好消息,毫牛級、十毫牛級,終於到了今天的牛級,殊為不易。中國航天近些年在深空探測領域持續發力,未來探火、探木、探小行星、空間科學衛星等等,都會是電推進技術的大發展領域。另外,中國航天已經開始在低軌甚至超低軌衛星方面布局謀劃,霍爾推力器也能夠派上大用場。可謂正逢其時、物必所用。
那不好的一面呢?可能聽起來有些老調重彈了。我們距離美國可能還有些差距(是的,要比就要和最好的比),我們的技術距離真正發揮主力作用可能還有些坎坷。不過,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有無」問題不解決,談「優劣」毫無意義。
今年是中國航天「超級2020」年,一月份就已經開始精彩了!
參考資料:
[1]http://www.spacechina.com/n25/n2014789/n2014809/c1933581/content.html
[2]https://www.jpl.nasa.gov/news/news.php?feature=6426
[3]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官方公眾號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