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十分火熱,不少企業都傳出下場造車的消息,蘋果也不例外,很早之前就對造車行業虎視眈眈了。
近日有媒體消息稱,蘋果首款電動汽車 Apple Car 將在明年 9 月發布,比原先規劃至少提前了兩年時間,甚至Apple Car 原型車已經在美國加州上路測試。
科技巨頭下場造車,這一新動態背後,行業將會迎來什麼樣的變化?
供應鏈廠商證實蘋果將發布新車
其實早在2013年,蘋果公司在全球軟體開發者年會(WWDC)上,就正式推出了「iOS in the Car」車載系統(後更名為CarPlay),宣告蘋果開始進軍汽車領域,並於次年秘密啟動泰坦項目,開始對汽車開展硬軟體的實質性研究。
2017年,蘋果獲得了加州機動車管理局的許可,可以測試自動駕駛汽車。隨後,關於蘋果要造車的消息已經流傳了不少年,但蘋果方面一直也都沒有對此發表過明確的回應。
2019年後,蘋果在智能汽車領域的落子明顯加快,在汽車領域的專利大量獲批,包括自動導航、充電技術、CarPlay車載系統、車體結構優化、車內安全設施等多方面技術,同年蘋果收購了自動駕駛汽車初創公司Drive.ai。
現在,蘋果造車繼續向前推進,產業鏈的最新消息顯示,蘋果汽車的研發目前已經接近尾聲,有望於2021年三季度發布,這要比此前預期的時間提前兩年。
供應鏈指出,按照此前蘋果 iPhone 備料催貨的慣例,蘋果近期向和大、貿聯 - KY、和勤、富田等中國臺灣的汽車零組件廠提出備貨要求,並將相關企業列入首波供應鏈名單。應Apple Car 備貨需求,和大、貿聯等大廠已全面爆單。
新能源車行業或將成為軟體大比拼
今年以來,新能源車已經是資本市場當之無愧的關注焦點。特斯拉股價一年內已翻了7倍,市值超過了包括通用、福特、本田、標緻等9大汽車製造商的市值之和,小鵬、蔚來、理想等造車新勢力股價也漲勢迅猛,遠超國內傳統車企。
新能源是塊大肥肉,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來了網際網路科技巨頭。
上汽、浦東新區和阿里三方宣布聯合打造新品牌「智己汽車」;長安汽車將與華為、寧德時代合作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 除了我國的網際網路公司,海外科技巨頭也在加緊布局。亞馬遜與 Rivian 合作將推出電動貨卡車,預計明年 8 月搶先亮相,亞馬遜旗下的Zoox已經完成首款無人駕駛電動汽車的研發;谷歌的Waymo One也推出了封閉測試版,開展沒有安全員的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
當然了,還有不可忽視的蘋果,也要推出Apple Car。據悉,蘋果,與臺積電合作開發用於蘋果汽車的自動駕駛晶片,但是蘋果軟硬體一體是其特色優勢,因此開發的軟體必將在自己品牌車上運行更好。
這麼看來,蘋果下場造車,未來新能源汽車競爭的趨勢,或成為軟體大戰。
業內人士也表示,汽車的硬體差異性越來越小,那麼汽車搭載的軟體,平臺,服務,將成為未來汽車比拼的重點。
而這些技術類的開發,則是這些科技公司的優勢,這也是為什麼科技巨頭都要親自造車。
現在,新能源造車已經成為時下熱門,如何將汽車與網際網路融合得更好,將成為新能源行業的最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