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記載了孔子這樣一句話:「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這句話的大致意思是:對於應該做的事情,自己應該先做到,然後再去要求別人去做,對於不該做的,自己先不做,而後再要求別人不做。如果不能換位思考,就無法真正說服別人。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裡,有很多這樣的人,可能是因為從小生長的環境就十分被寵溺,可能一直以來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總是嚴格要求別人,卻不怎麼要求自己。
每當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他們總是習慣性地在別人身上找原因,或者找一些客觀原因,他們沒有合作的精神,總是認為自己才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在他們的潛意識深處,總是想著控制別人,讓別人為他們服務。
實際上,這樣是不對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人,平等的人,根本不存在誰比誰更重要這種說法,可能對於你來說,自己是最重要的,但對於別人來說同樣如此,我們不能要求自己以外的任何人把自己放在首要的位置上。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際遇,我們能夠決定的,就只有自己的生活。
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注意,不要輕易去幹涉別人的生活,也不要覺得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要做好自己,莫管旁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一個稍微對自己和這個世界有些認識的人就會明白,這個世界上的人,本質上其實並沒有任何區別,大多數人對於一些事情的好惡都是相通的。
我們自己不想要經歷的,別人也很可能不想經歷,我們不想面對的,別人面對起來也一定很有壓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也不要輕易讓別人承受。
最重要的是,人生裡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去完成,自己的困難,需要自己去面對,不管是誰,都沒辦法代替你去經營你自己的人生。
因為人生是自己的所以快樂是自己承受,痛苦當然也是自己承受,不管是面對什麼,做什麼決定,都不要去想著輕易麻煩別人。
另外,我們生活在人類社會之中,不可避免地要和別人相處,與別人交流,在交往的過程之中,我們更需要特別注意,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會有著自己的好惡,我們要想相處不累,要想順利生活,就必須考慮到別人的心情和感受。
人始終要記住,自己並不比任何人低賤,當然也不比任何人高貴,我們要想在這個社會上好好生活,要想經營好自己的人生,就必須學會合作,學會為別人考慮。
做好自己才是做人的根本
做人的根本永遠都是做好自己,我們想要獲得人生幸福,就必須去不斷地去追尋自己的目標,實現人生的理想。
而想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就必須依靠自己,不斷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斷去調整自己的道路,不斷去磨練自己的意志。
不管我們想要做什麼,不管我們想要過哪種人生,都必須依靠自己去實現,別人只能幫助我們,卻無法代替我們。
而且,一個人能夠決定的,就只有自己的行為,自己的努力,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觀想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要追尋。
很多人希望找到獲得成功的捷徑,很多人希望能夠依靠別人來實現自我的價值,這些想法都是完全不現實的,成功本來就沒有捷徑,自己的價值,必須自己親自去創造。
很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卻不知道該如何做好自己,他們迷茫和彷徨,有時候也很無奈,身不由己。
其實,想要做好自己,雖然艱難,但並不是無法做到的事情,首先要為自己制定一個明確的目標,然後就是尋找實現這個目標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經歷挫折和磨難,積累自己的經驗,要不斷豐富自我的內涵,提升自己的品質。
當你經過一番辛苦,再回頭去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你已經變成了一個獨立、勇敢、自信、從容的人。
做好自己才是做人的根本,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需要和別人合作,需要和別人產生聯繫,但我們能決定的就只有自己。
所以,不論什麼時候,都請記住,做好自己,別管旁人。
文:倚馬看花
歡迎閱讀、點讚、收藏、分享。您的關注是我最大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