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學生肯定都是關心自己的考試成績的,因為考試成績和升學緊緊掛鈎。很多學校都會把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排名,有的學校還會把每次的考試成績和班級學校排名貼在教室或者發在家長群裡。這其實會增加學生的壓力和負擔。
為什麼有的學生學習很輕鬆?並且能夠準確地抓到重點,還在考試的時候取得很不錯的成績?而有的學生明明很努力,每次考試成績卻不盡人意。小編今天就和大家探討一下,如何在學習的時候如魚得水?這4種學習能力你擁有幾種?
第一種:上課時是否專心
老師講的重點往往都是在課堂上,一節課45分鐘,要想一直保持注意力集中是很難的,但是一不小心跑神兒,或許就會漏聽一個知識點。文科科目或許還會好一些,但是數理化這些知識點,或許你低頭撿個筆,再抬頭就已經不知道老師講的啥了。
不止如此,高中的課程是非常緊的,每一個科目都有很多本書要學,而且,大多數學校都會安排在高一高二的時候把高中課程學完,在高三的時候進行複習。所以,很多老師為了趕進度,都會講得很快。因此,你在上課的時候要保持注意力集中,或許才不會漏掉知識點。
第二種:課前課後的準備工作
從初中開始,很多老師都會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課後複習,這樣會有助於知識點的鞏固。如果,學生在課前已經對即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了預習,那麼在課堂上跟隨老師講課的思路時也會更加容易,如果在課前沒有對新課進行預習,那麼在老師講得很快的情況下,很難保證緊跟老師的思路走。
課前預習後,你就會明白這節課你哪裡已經大致明白了,哪裡還不明白,這樣上課的時候,你就會著重於聽你不明白的地方,會有更高的效率。課後複習,就是為了鞏固這節課老師講過的知識,因為人的記憶是有限的,尤其是記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的時候,忘記的會更快。所以,如果不想很快就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忘掉的話,就要做好課後複習。
第三種:是否有總結和反思
到了高三的時候,高中學業就進入了複習階段,老師會再帶著學生把高中學習的所有課程進行複習,複習通常有三輪,第一輪複習會比較細緻,後邊兩輪複習就會穿插著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考試多了,卷子就會很多,相信每個高考過的學生都經歷過題海戰術。
不過,對於這些試題,有的學生卻不善於總結,在考試之後,相信很多老師也會對這次考試的試題進行講解,很多學生會把老師的講解隨手寫在試題上,但是過後,試卷往往不知道放在了哪裡,所以,還是要把錯題總結一下,並且反思自己這道題為什麼會錯,這樣對於這類題型就會記憶深刻。
第四種:不恥下問
每個學生應該都有自己不懂的問題,但是很多學生對於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就擱置一旁,這導致不會的知識越來越多,所以最後不會的題目也越來越多。要想掌握好每一個知識點,還是要多問老師多問學生,在提問的過程中也要勤於自己思考。對於上課沒有聽懂的知識點,可以下課後就去問老師,老師絕對會為你進行詳細地講解。
總之,不管怎樣,學習都要認真細心,還要刻苦努力。不過,學習也不應該死學,死學而不會變通,在遇到同類題型的時候也許就不會了。你還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嗎?都可以在評論區和大家分享出來。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