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淺政明出品的一月婆羅門最愛番,在動畫裡做動畫系列。同題材還有《白箱》,但風格可謂大不相同。白箱是還原了整個業界生態和動畫製作過程,偏寫實,並且就算這樣依舊被業界人士說過於美化了。那麼《映像研》就是美化中的美化了,可以說它描繪了動畫人的「熱愛」本身。
首先,地點就是虛構的芝濱市,而不是現實的東京。主角也不是從業者,而是三位jk一起搞的社團。當然這三位jk at 5% significant level水平超過大部分從業者。感覺就是人手太少了,所以只能做短片,且作品手工感明顯。但單論他們每個人擅長的部分,真的是頂級水平。
淺草綠,初始擅長做設定,在做動畫的過程中習得了【演出】技能。就是搞設定集+分鏡+想劇情+畫背景的,差不多對標監督(導演)還不止於監督。咋說呢,單論設定腦洞,我可以拿上課在腦子裡摸的魚上去一決高下。問題是她不僅畫的好,還高產,每天有靈感的畫一畫,過不了多久就湊齊一個本子了……告辭。還有演出能力就更比不上了,這分鏡簡直是湯淺政明級別的(狗頭)。
水崎燕,對標原畫師。演員家庭出生,十分注重動作細節本身,觀察力max。還是個肝帝,為了做動畫,睡眠皆可拋。金句er,「我得告訴那些為每一個細節而感動的人們,我在這裡。」「我活著,就意味著我要做這件事。」實力+肝力,稱為頂尖真不為過。
第三位,金森,差不多對標製作人+製作進行。這位和其他兩位匠人不同,是嗜錢為命的「俗人」。但她也是映像研能做出動畫的必要因素。畢竟,沒有經費,不懂談判,沒人催稿,是連個動畫都做不出來的。所以,雖然這部作品散發的熱愛能夠讓看的人也滿腔熱忱,但還有金森(和學生會的各位)告訴我們不是熱愛就完事兒的。
吉田建一的ed賀圖就很有概括性,金森是指揮員,水崎是賽車手,淺草是技師。
除了做動畫,就連在做動畫的路上的那些時刻,也極具想像力。刻意模糊現實和想像的邊界,打破第四堵牆,也是本作的特色之一。一般會用手繪風的畫風區分虛和實,畢竟,無意燒腦,一切都是想像力:好好的消防栓突然就變成了潛水艇,好好的商業街就突然變成了要塞,好好的學校突然就變成了無間道,熒幕裡的坦克好好的就開到了觀眾席上……果然,還是腦子裡的世界更加有趣。
但是,和湯淺政明自己比其實《映像研》的畫面已經足夠「老實」了,有興趣的可以看他的早期作品感受感受,《映像研》和其他新番比依舊辨識度絕對夠高。
當然,說熱愛和想像力這些感性方面映像研十分出色,並不代表它就不硬核了。前幾集成立社團時,關於賽璐璐動畫的製作器材和過程就看得我一愣一愣的,並且懷疑這是啥神仙學校。
可以說它有意詳細刻畫的方面甚至比《白箱》還詳細,例如音效《白箱》只給了幾分鐘,但這裡特意為了音效給主角團加了一個音效工具人,還特意用一集跑外面錄音。題外話,音效那些事了解了解真的很有趣,有些來源是你完全想像不到的,例如星戰的光劍音效來自電影放映機。而淺草和水崎也經常抒發熱愛順便科普,例如風是這麼表現的,水手服是這樣飄的,ufo是這麼動的。
梗也玩的不少,不過如果你不是婆羅門也別指望認出來多少。本賤民也就看出來了一開始的《千與千尋》既視感,什麼放的是《未來少年柯南》,什麼「井上老師,打平老師,磯老師三人作畫回」,不看科普我都看不出門道的(雖然後者被證偽了)。《未來少年柯南》還是宮崎駿的呢,就是距今有些時日了。哪怕《on your mark》這種小mv我認識,老物我果然還是不太行。
包括劇中的映像研選擇用現實中已經被時代拋棄的賽璐璐製作動畫,雖然這是新番,但看得出來致敬老番老人的味道還是很足的。
經常提到《白箱》,看上去像是捧一踩一,但只是因為這是《映像研》主場。你要真把它們放到一起,我會選擇困難症的。對於熱愛動畫這個藝術的人來說,這兩部都是必看之作。它們完全能讓你看完之後從心底感嘆:諸君,我喜歡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