蝨蟎脲是一代取代脲類殺蟲劑。藥劑通過作用於昆蟲幼蟲、阻皮過程而殺死害蟲,尤其對果樹等食葉毛蟲有出色的防效,對薊馬、鏽蟎、白粉蝨有獨特的殺滅機理,適於防治對合成除蟲菊酯和有機磷農藥產生抗性害蟲。
藥劑的持效期長,有利於減少打藥次數;對作物,玉米、蔬菜、柑橘、棉花、馬鈴薯、葡萄、大豆等作物均可使用,適合於綜合蟲害治理。藥劑不會引起刺吸式口器害蟲再猖獗,對益蟲的成蟲和撲食性蜘蛛作用溫和。藥效持久,耐雨水衝刷,對有益的節肢動物成蟲具有選擇性。
用藥後,首次作用緩慢,有殺卵功能,可殺滅新產蟲卵,施藥後2~果。對蜜蜂和大黃蜂低毒,對哺乳動物蝨蟎低毒,蜜蜂採蜜時可以使用。比有機磷、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相對更,可作為良好的混配劑使用,對鱗翅目害蟲有良好的防效。低計量使用,仍然對毛蟲有良好防效,對花薊馬幼蟲有良好防效;可阻止病毒傳播,可有效控制對菊酯類和有機磷有抗性的鱗翅目害蟲。藥劑有選擇性,長持性,對後期土豆蛀莖蟲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美除減少噴施次數,能顯著增產。
它有這幾個特點
1、殺蟲特殊
蝨蟎脲具有胃毒及觸殺作用,無內吸,強力殺卵。害蟲接觸藥劑及取食有藥劑的葉片後,2小時內嘴巴被麻醉,停止取食,從而停止危害作物,3~5天達到死蟲高峰。持效期10天左右。對益蟲的成蟲和撲食性蜘蛛作用溫和。
並且殺卵效果也很好,藥液噴灑作物葉面或卵上,可直接殺卵。害蟲在葉片受藥後48小時內產的卵95%以上不能孵化;在10天內產的卵也不能正常孵化;成蟲在接觸藥劑或取食含有藥劑的露水後,雖然不能死亡,但其產卵量和卵的孵化率明顯降低,可有效減少蟲源。
2、殺蟲譜廣
蝨蟎脲對玉米、大豆、花生、蔬菜、柑橘、棉花、馬鈴薯、葡萄等多種作物鱗翅目害蟲有高效,特別對夜蛾類害蟲如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玉米螟、粘蟲、二點委夜蛾、草地貪夜蛾、棉鈴蟲等抗性害蟲具有優異的藥效。
3、殺蟲力強
蝨蟎脲的毒性高於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殺蟲劑,它的毒性和擬除蟲菊酯殺蟲劑差不多,或者略低於擬除蟲菊酯殺蟲劑,也就是說,想要殺死蟲子,蝨蟎脲用藥量即使比它們少,但是蟲子照樣可以死掉。
4、選擇性高
蝨蟎脲對害蟲的天敵和魚蝦等水生動物,殺傷力作用比較小,對蜜蜂比較安全,這種高度的選擇性,是蝨蟎脲重要的特點。
5、低毒、低殘留
蝨蟎脲在作物體內容易分解,在土壤和水中也容易分解,所以,在農產品中的殘留量很低,對環境也沒有汙染。(註:禁止在魚蝦田使用)
6、混配性好
蝨蟎脲能與甲維鹽、蟲蟎腈、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多種殺蟲劑混配,增效作用都十分顯著,還延緩了害蟲的抗藥性。
使用時要注意這些問題
⒈產品在十字花科蔬菜上的安全間隔期為14天,每季最多使用2次;⒉與氟鈴脲、氟啶脲、除蟲脲等有交互抗性;不宜與滅多威、硫雙威等氨基甲酸酯類藥劑混用;不宜與BT、硫丹混用;⒊建議與其他作用機制不同的殺蟲劑輪換使用,以延緩抗性產生;
4.在害蟲的卵孵化高峰期-低齡幼蟲高發期用藥,對蟲卵能夠同時防治,可以有效降低蟲子的基數,從而帶來相對比較長的持效期。
使用方法
(1)果樹害蟲:防治柑橘的潛葉蛾和鏽壁蝨,噴5%乳油1500-2500倍液。
防治蘋果小捲葉蛾,于越冬幼蟲出墊期(花期)和大量卷葉期(花後)施藥2次:噴5%乳油1000-2000倍液。
(2)蔬菜害蟲: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的小菜蛾和甜菜夜蛾,畝用5%乳油30-40毫升,對水噴霧。防治菜豆的豆莢螟,畝用5%乳油40-50毫升,對水噴霧。
防治馬鈴薯塊莖蛾,畝用5%乳油40-60毫升,對水噴霧。防治番茄的棉鈴蟲,畝用5%乳油50-60毫升,對水噴霧。
(3)棉花害蟲:防治棉鈴蟲,畝用5%乳油50-60毫升(新疆地區棉株較矮,用30-40毫升即可),對水噴霧。藥後7-14天防效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