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期貨日報
作者:鄔夢雯
素有「恐怖數據」之稱的美國零售銷售數據表現不及預期,受此影響,周二美股開盤後一度跳水,道指盤中最大跌幅超過1%。截至當天收盤,道指跌0.56%,報29783.35點;納指跌0.21%,報11899.34點;標普500指數跌0.48%,報3609.53點。
美國商務部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0月零售銷售月率降至0.3%,低於市場預期的0.5%,前值從1.9%下修至1.6%。不包括汽車、汽油、建材和食品服務的核心零售月率僅增長0.1%,前值被下修至0.9%。美國10月零售銷售月率不及預期,並有持續降溫的風險,顯示四季度美國經濟面臨嚴峻考驗。
周二,CBOT大豆主力合約盤中最高升至1178.25美分/蒲式耳,創2016年6月以來最高位。市場受到強勁的出口銷售支撐,中國對於美國大豆的需求繼續收緊全球庫存,而南美乾旱及高溫天氣打壓作物並威脅產量。
近期,國內油脂板塊一路「高歌猛進」,引發市場關注。分析人士稱,目前油脂板塊基本面方面並沒有出現新的利多,只是之前上漲的邏輯還在延續,但是邊際有轉弱的跡象,需要警惕後期的高位風險。
昨日,在房地產數據超預期向好之下,黑色系走勢整體偏強,鐵礦石表現尤其亮眼。市場人士表示,鐵礦石由於其自身的高基差,以及鋼廠後續的冬儲補庫預期,開始逐步成為產業鏈內新的多頭配置方向。事實上,在黑色產業鏈內部,近期品種間的分化已有所轉變。
油脂一路「高歌猛進」,後期需警惕邊際效應轉弱風險
近期,三大油脂品種均一路走高,同樣引發市場關注。市場人士對於油脂板塊的關注重點已從前期的利多消化轉向邊際效應減弱方面。那麼,一路「高歌猛進」的油脂品種是否會迎來高位拐點呢?
在新湖期貨分析師陳燕傑看來,近期,國內油脂繼續走高,是基本面進一步偏多、豆粕弱勢、技術走勢向好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據陳燕傑介紹,10月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進一步下降,但馬來西亞擴大疫情防控範圍,且11月馬來西亞棕櫚油進入季節性減產周期,預計11月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相比歷史同期仍偏低。因11月出口相比歷史同期可能繼續偏好,11月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大概率環比繼續減少。
豆油方面,USDA在11月報告中將當季美豆庫存下調至7年低位。在巴西舊作大豆庫存超低、美豆當季庫存低位、巴西大豆播種及收穫延遲的背景下,拉尼娜的影響可能放大。12月,南美大豆拉尼娜行情預計啟動。國內大豆壓榨量持續超高,近期部分企業豆粕脹庫,豆粕期現表現相對豆油偏弱。
「總的來說,目前棕櫚油上漲邏輯是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偏低、出口偏高。國內棕櫚油庫存持續偏低,後期預計回升,但回升後的國內庫存也並無壓力。而豆油上漲邏輯則是消費處於旺季、飼用需求增加,中期庫存預計繼續下滑。菜油上漲邏輯在於進口菜籽和菜油偏低局面維持。菜油在剛需為主的背景下,面臨春節前消費旺季、輪儲入庫,庫存可能進一步小幅下降。」陳燕傑說。
在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劉佳偉看來,目前油脂基本面方面並沒有出現新的利多,只是之前上漲的邏輯還在延續,但是邊際有轉弱的跡象,主要是出口預計轉弱。「不過,在12月中旬之前,油脂品種可能仍將維持偏強振蕩的行情走勢,在12月中下旬行情可能將出現拐點。」劉佳偉說。
陳燕傑同樣表示,近期油脂暫時不會出現拐頭向下的行情,11—12月油脂上方預計還有空間。「主要是馬來西亞棕櫚油低庫存、南美大豆拉尼娜行情、國內油脂需求旺季支撐。後期需重點關注12月6日後馬來西亞棕櫚油疫情防控措施是否有變、12月中上旬馬來西亞是否宣布明年恢復毛棕櫚油出口徵稅、國內豆油降庫速度及巴西天氣。行情拐點可能在今年12月中旬至明年1月中旬出現。」陳燕傑認為。
鋼廠冬儲補庫預期之下,鐵礦石走勢偏強
昨日,黑色系走勢整體偏強,尤其是日間鐵礦石盤面進一步探漲,一舉突破850元/噸關口,截至收盤,以超2.5%的漲幅領漲商品期貨。對此,市場人士表示,房地產數據超預期向好推高了成品鋼材價格,在噸鋼利潤有所改善的背景之下傳導至上遊原材料端,引發鐵礦石價格走高。
「近期鐵礦石價格的反彈主要是受終端成材消費的超預期堅挺推動。鐵礦石由於其自身的高基差,以及鋼廠後續的冬儲補庫預期,開始逐步成為產業鏈內新的多頭配置方向。」方正中期期貨分析師梁海寬介紹說,即便當前已經進入11月中旬,但成材的去庫仍維持較快的速度,使得市場之前對高庫存進入冬儲的擔憂有所緩解。市場預期的轉好使得成材價格持續走強,鋼廠利潤進一步修復,對原料端價格形成正反饋。
從10月的宏觀數據來看,社融增量和新增人民幣貸款環比上月均有明顯下降,不及市場預期,隨著經濟的進一步恢復,信用擴張速度開始出現明顯收斂,貨幣端開始逐步回歸正常水平。梁海寬表示,房企在「三道紅線」的約束下加快了銷售和趕工的進度,同時拿地積極性持續下降,這從10月的地產數據可以得到部分印證。10月的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增速結束了自8月以來的下降趨勢,單月同比增加4%,扭轉了市場之前對終端用鋼需求的悲觀預期。黑色系2101合約從估值修復的角度來看也具備了上行的動力。
梁海寬表示,從供應的角度看,儘管受檢修影響,近期外礦的發運出現短期擾動,但部分礦山為完成全年目標產量在年內剩餘時間內仍將維持高發運,澳大利亞和巴西礦發運量再度出現明顯增加。供應端的寬鬆將限制鐵礦石2101合約後續的反彈空間。但在當前鋼廠利潤水平逐步回升、庫存壓力持續緩解的情況下,鐵水產量短期難以出現明顯下滑,在下遊較強的剛性需求下,進口礦港口庫存的累積將難以持續,總量上仍將處於近年來歷史同期的低位水平。後續鐵礦石盤面的上行驅動將主要來自兩個維度:一是產業鏈內部利潤的重新分配,隨著鋼廠對原料端冬儲的開啟,成材將再度讓渡部分利潤至原料端,成材與鐵礦的價格比值將逐步回落;二是基差的修復,鐵礦石現貨價格近期表現將較為堅挺,本輪基差修復的方式大概率將通過盤面價格的上漲來完成。
「操作上,當前應維持逢低做多思路,後續需關注鋼廠對鐵礦石新一輪集中補庫開啟的時點,屆時在基差修復的驅動下,2101合約價格有望突破前期高點。」他認為。
在西南期貨分析師夏學釗看來,9月份以來,鐵礦石供應增量超過需求增量,鐵礦石供需格局趨於寬鬆,未來供給情況變化仍需關注。他進一步分析稱,鐵礦石供給主要需要關注進口量的變化。鐵礦石進口量自7月份以來一直處於高位,單月進口量都在1億噸以上,近期發布的海關數據顯示,10月鐵礦石進口量為10674萬噸。鐵礦石市場維持高供給狀態。需求方面,主要需要關注高爐生產情況。當前全國高爐生產較為平穩。10月份以來,163家全國高爐產能利用率一直維持在77%左右。而鐵礦石港口庫存自9月下旬開始穩步上升,自1.14億噸上升至1.28億噸。
事實上,從產業鏈內部來看,近期品種間的分化有所轉變。「成材強於鐵礦石是9月份之後出現的現象,在9月份之前,鐵礦石是強於成材的。這種品種間強弱關係的轉換是由供需轉換導致的。」夏學釗說,鐵礦石價格在9月份之前的持續大幅上漲主要是供給端受到了氣候或疫情的影響,而隨著供給影響因素的消失,鐵礦石價格也就出現了回歸。前期受到擠壓的成材,相對而言強於鐵礦石。
值得注意的是,鐵礦石期貨價格的波動幅度一直是高於螺紋鋼的。「根據對歷史波動幅度的統計,一般而言,鐵礦石期貨價格的波動幅度大約相當於螺紋鋼期貨價格的1.5倍。從這個角度來看,昨日螺紋鋼主力合約收盤漲幅2%左右,而鐵礦石主力合約收盤漲幅超過2.5%,是符合其品種特點的。」夏學釗說,此外,鐵礦石的上漲還有補漲的因素存在。9月末以來,黑色系商品集體上漲,螺紋鋼、熱卷期貨價格均已創出年內新高,而鐵礦石尚未突破前期高點。
「未來品種間的強弱仍取決於供需面的變化。我們對品種強弱的排序是熱卷、螺紋鋼、焦炭、焦煤、鐵礦石。」夏學釗表示。
不鏽鋼需求不佳拖累,滬鎳大幅下挫
昨日,有色金屬市場綠肥紅瘦,截至日間收盤,滬鎳大跌3.06%,滬鉛跌0.64%,滬鋁跌0.52%,滬銅跌0.41%,滬錫漲0.94%,滬鋅漲0.97%。此外,不鏽鋼主力2101合約跌破13000元/噸關口,跌幅達3.6%。
事實上,滬鎳大跌主要是受不鏽鋼的拖累。「我們可以看到,不鏽鋼期貨價格繼本月初暫時止跌小幅回升數日之後,中旬開始又掀起了一輪下跌,連續跌破14000元/噸與13000元/噸關口,鎳價則在不鏽鋼弱勢氛圍下同樣上探乏力,陷入盤整。兩者的交易主要邏輯在於市場焦點從前期的鎳礦供應問題逐步傾向需求端,而不鏽鋼需求不佳則是事實。」南華期貨金屬分析師王澤勇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
「從基本面看,10月鎳價處于振蕩上行趨勢中,除了宏觀因素外,主要邏輯在於市場焦點集中在鎳礦供應問題上,缺礦的事實以及下遊不鏽鋼高排產使得鎳價一直保持強勢。」王澤勇介紹說,進入11月後,不鏽鋼走勢開始出現了明顯的疲態,對應的現實便是不鏽鋼市場成交表現偏差,出貨壓力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鋼廠下調接單盤價,而不鏽鋼市場本就成交偏弱,市場需求不佳,加上鋼廠降價的影響,現貨報價紛紛下調,且在降價的趨勢下,市場拿貨意願更低。原料端高鎳生鐵價格則出現一定降幅,不鏽鋼成本也隨之下降,成本支撐逐漸減弱。不鏽鋼產業的弱勢氛圍則拖累鎳價。
在王澤勇看來,後續不鏽鋼價格大概率仍將維持低位運行的局面,或等待需求端有所改善。「不過,相比之下鎳價則相對堅挺,一是宏觀託底,鎳價即使繼續回調,下方空間也有限;二是供應問題支撐,缺礦是事實;三是市場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樂觀預期。對於鎳價,我們認為,下方空間有限,除了不鏽鋼因素外,基本面相對尚可,可待回調到位後再擇機買入。」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