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十月份是諾貝爾獎的頒獎季,各種獎項也會陸續出臺。對於正在收聽節目的您和我來講,我們這輩子恐怕得不到諾貝爾獎了。但是我們卻不能不了解這個獎項。諾貝爾獎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獎項之一,但是每一個諾貝爾獎項的設立都是有諾貝爾的苦心設計在裡邊的,就拿更人文一些的和平獎和文學獎來說,設立和平獎其實是因為諾貝爾自己就是炸藥的發明者,他知道自己的發明對於人類的未來意味著什麼,所以他希望世界不要因為他的發明而陷入戰爭。世界和平是他對人類最美好的願望,所以他也希望能夠去獎勵那些為和平做出貢獻的人。
而文學獎的設立相對就比較簡單了,因為諾貝爾本人的熱愛文學,所以如果這樣看的話,諾貝爾和平獎和文學獎是最沒有門檻低。不過這兩年獲得文學獎的作家,我們大多是聞所未聞,除了唱民謠的鮑勃迪倫。不過還有一個獎項的設立,估計連諾貝爾本人也沒想到這是什麼呢?就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甚至諾貝爾獎原來根本就沒有經濟學獎。為什麼?有兩個重點的原因。第一,關於經濟學甭說是諾貝爾活著的時候,他還沒有成為一門顯學,即使到現在,他到底算不算一門科學,還有爭論。第二,諾貝爾經濟獎的設立跟諾貝爾沒關係,他是為了紀念瑞典國家銀行建立三百周年而於1969年設計的。
而這時候諾貝爾本人都去世好幾十年了,奔一百年去了,所以這個獎項也叫做瑞典銀行經濟學家獎,第三我們應該知道的信息就比較世俗一些了,那就是曾經有一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同時頒發給了兩位經濟學家。而這兩位,對於彼此獲得獎項都感覺到不太滿意,甚至他們都認為應該取締諾貝爾經濟學獎,這是怎麼回事?其實,在諾貝爾經濟學獎設立之初,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規定,就是五年之內不能把這個獎項頒發給瑞典經濟學家。這是為什麼呢?
有人說,因為這個獎項其實是為了紀念瑞典國家銀行建立三百周年而設立的,所以瑞典人要避避嫌,告訴全世界我們不是為了自娛自樂,這個解釋當然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因為瑞典人是不會拿諾貝爾獎的聲譽開玩笑的,可是提出這種解釋的人又是一位大名鼎鼎的經濟學家弗裡德曼,而他本人也是諾貝爾獎得主。這位在行業內非常有地位的老先生估計也不會胡說。但不管怎麼樣,到了第六個年頭,瑞典人終於打算把經濟學獎頒發給自己人了。
瑞典著名經濟學家繆爾達爾,這位老人家也是一個了不起的存在,他是瑞典福利國家理論的創始人之一,曾經作為政府官員親自參與了福利國家的制度政策設計。今天那個令許多人羨慕的北歐這套高稅收高福利通過從小到大,各種補貼讓國民從搖籃到墳墓,都不會因為經濟問題而陷入困境的那個福利制度。今天北歐的那幾個國家的國民幸福指數一直在全世界名列前茅,背後也是有這個原因的。而這種制度的形成與執行,我剛剛提到的這位繆爾達爾功不可沒。
除此以外,其實諾貝爾經濟學獎就是由他主張設立的,從他的研究方向來看,他是一位主張階級平等國家福利的左派經濟學家。我們在這兒要簡單地向大家介紹一下經濟學家的派別。如果用最簡單的劃分方法,可以把經濟學家分為左右兩派,左派主張平等和政府對市場的幹預代表人物是英國的坎斯,右派則是主張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幹預,讓市場自由發展的。我們前面所提到的那位弗裡德曼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好讓我們再說繆爾達爾,從經濟學的譜系上來看,他比凱恩斯還要左,然後可能就像弗裡德曼所說,瑞典皇家學院的院士們覺得第六年應該讓一個瑞典人得獎了,但是還是很害怕,說出去不好聽,於是他們的解決辦法就是找一個人捆綁得獎,平衡一下。
至於這個人選,選來選去,大家選定了著名的右派經濟學家哈耶克注意繆爾達爾是左派,現在又選了一位右派的經濟學家,要和他一塊兒得獎。其實說起著名這位哈耶克在那個年代就不算著名了,以至於當哈耶克在得獎之後,很多人問說哈耶克是誰呀?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從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羅斯福新政開始,凱恩斯主義就已經在西方一統江湖了。
而他的的死敵哈耶克還有哈耶克的老師米塞斯等人,在圈子裡完全就等於是靠邊站那樣的一個身份地位了。最慘的時候啊,這些經濟學家們甚至都拿不到一份大學老師的工作。在那些日子裡,為了生活下去,哈耶克他也不再從事經濟學研究了,而是把重心放在了政治學和哲學領域。那些人們更熟悉的作品像《通往奴役之路》,《致命的自負》等等書籍都屬於政治學的作品,所以哈耶克能夠獲得經濟學獎,對他來說更像是天上掉下來的一個大餡餅,是屬於經濟學獎,買一贈一的那個贈品。
但是贈品他也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啊,而且他還是右派經濟學家。這就讓左派經濟學家繆爾達爾很不爽。他嚴厲地指責瑞典皇家學院為什麼把獎頒給一個都算不上是經濟學家的傢伙。在頒獎典禮上,繆爾達爾根本就沒和哈耶克搭話,這也應了魯迅先生的那句話,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子也不轉過去,結果兩年之後打臉的地方又出現了,又有一位右派經濟學家弗裡德曼獲獎了,這下子徹底激怒了繆爾達爾,他甚至撰文要求瑞典皇家學院取消諾貝爾經濟學獎。更有意思的是什麼呢?
就是哈耶克也反對諾貝爾經濟學獎。只不過繆爾達爾作為獎項的推動者,他是出於憤怒後來轉而反對的。而哈耶克則是一開始就不主張設立這個獎項。哈耶克在領獎的時候表示說,倘若當年如果徵詢他的意見的話,那麼肯定不建議設立這個獎項。您看得獎了,還得說我不建議設這個獎,這也是太牛了。那麼哈耶克的理由是什麼呢?
在哈耶克看來,諾貝爾獎將賦予那些經濟學家不應該有的權威,為什麼?因為經濟學和自然科學不一樣,比如一位物理學家即使獲得了物理學獎,最多也只能影響本專業的物理學家們。但是一位經濟學家要是獲獎了的話,就等於世界最高獎項給他做了一個認證。而經濟學家的理論主要影響的是什麼人?是政治家,是記者,是公務員和一般的公眾,大家都會願意聽一個獲得了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對於治理經濟甚至治理國家有什麼好的主意,而這位得獎的經濟學家自己也很容易以為自己真的全知全能。
按照哈耶克的說法,現實世界中很多壞的政策其實都是經濟學家狂妄自負的產物。所以說,哈耶克反對諾貝爾經濟學獎也是因為要警惕致命的自負,讓我們說的再通俗一點就是哈耶克認為,經濟學這玩意不像是科學對還是不對,可以通過邏輯推理或者實驗來驗證。而一旦你把未經驗證的經濟學理論推廣到實踐當中去,那麼很可能一不留神就會犯下大錯。
這種錯誤勞民傷財那都算是輕的,而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會讓這些經濟學家看上去像科學家那麼權威,可根本其實不是那麼一回事,這個後果就比較嚇人了。當然了,儘管主觀上哈耶克並不贊同經濟學獎,但是客觀上哈耶克獲獎卻為他所信奉的自由市場經濟理論的復興開闢了先河。在這之後,包括弗裡德曼布坎南,柯斯,貝克爾等一大堆信奉自由市場的經濟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哈耶克以及他的理論再次變得家喻戶曉,那麼,哈耶克獲獎之後,對於這個世界有什麼樣的改變呢?其實包括中國的改革開放,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和美國總統裡根所推動的改革都採納了自由市場經濟理論,並且獲得了普通民眾肉眼所見的奇蹟般的經濟發展。而對於哈耶克本人來說,不提倡一個獎卻被這個獎項授予了榮譽,不算厲害。有人實踐他的理論獲得了成功也不算厲害。從我的觀點,覺得他最厲害的地方是他足夠長壽,所以他有幸見證了我剛剛所說到的這一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