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穿行、不重不漏 青島市北近7000名人口普查員正走進千家萬戶

2020-12-12 半島網官網

□半島全媒體記者 曹現梅 徐抒彥 通訊員 徐曉軍

「您好,我是人口普查員……」一張普查員證、一部手機、一個包、一套宣傳資料……這便是眼下正走入咱每一位市民家中的人口普查員。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下簡稱「七人普」)登記工作正在進行,連日來,在市北,有近7000名普查員正一家一戶敲開居民的房門,日夜穿行在小區裡。

繪圖畫房子,「點名」不重不漏

日行數萬步、爬樓夜闌珊。從「七人普」入戶摸底階段開始,普查員們便開啟了「5+2」「白+黑」的連軸轉模式。作為延安路街道人口普查辦公室的副主任,邵明政的迎戰姿態從今年夏天就開始了。「人口普查前期需要繪製轄區地圖。」「七人普」是邵明政參與的第三次人口普查,從地圖的繪製上,他明顯地感受到科技給人口普查帶來的智能化便利,「現在繪圖可以根據衛星地圖,再結合實際比對,這在以前,得手繪呢。」

人口普查的實際情況不一,如何一一登記、不漏一戶呢?邵明政說,人戶分離的情況很常見,像有的戶口在這,但是已經不住在這,房子也出租,這個時候就需要全部進行登記,包括流動人口。「比如說,這戶住了一家三口,但是實際登記起來,得登記兩個家庭的信息。這樣工作量加大了,但是能確保不遺漏。對於重複登記的情況,後期會通過技術手段進行比對。」

親歷三次普查,「每天像上緊的發條」

「每天都像上緊了發條」,上清路社區黨委書記姜捷這樣形容眼下的工作狀態。經歷過「五人普」到「七人普」,姜捷笑著說,這都是「全仗著腳,每家每戶的普查信息都跑出來」。

「『五人普』那會兒,我在家帶孩子,居委會就叫我來充實力量。」當時34歲的姜捷一口答應下來。「遇上不在家的,就只能趕早或者晚上盯著看誰家燈亮了,趕緊跑過去登上普查的信息。」

去普查的時候,居民難免會諮詢一些辦事業務,比如失業金怎麼領、保險如何交之類的。姜捷是個仔細人,遇上這種情況,她會特意到居委會去問清楚,然後再轉達給居民。往復多次,很多民生政策便被她牢牢記下了,這種被需要的感覺也讓她對居委會工作產生了興趣。次年,恰好趕上居委會調整,她加入進來。

轉眼,到了「七人普」。戶籍居民超2000戶、常住超3000戶,這是目前上清路社區的人口情況。「前期入戶摸底和現在正式登記都用電子設備採集了,遇到特殊情況,我們再做好記錄以備日後的查驗。」說話間,一個又一個跟人口普查相關的電話接連打來,姜捷熟練地對答著。

「90後」上陣 母女搭檔給力

今年55歲的王愛華是聚仙路14號的一位樓長,同時也是一位普查員。她為人熱情,做事仔細,曾經參加過「六人普」的她對人口普查工作很有經驗。白天她挨家挨戶走訪,認真記錄,核對居民信息。她擔任樓長已經有20年了,對樓裡的住戶情況非常了解,工作起來事半功倍。「大家都是鄰居,也很配合我的工作。」王愛華說。

因為手機屏幕較小,長時間盯著屏幕眼睛會花,心疼媽媽的艾永琳就主動幫媽媽錄入,孝順、懂事的女兒,讓王愛華非常溫暖和欣慰,她的眼裡盈著笑意。母女普查齊上陣,為國出力情更堅。

據了解,今年28歲的艾永琳是一名幼兒教師,多才多藝,在媽媽王愛華的薰陶下,熱心公益事業。她小時候就做過志願者,2008年奧運會期間,擅長畫畫的艾永琳還在明信片上畫過畫,向世界宣傳青島。這次「七人普」幫助媽媽手機錄入,她表示,既能幫媽媽分憂,又能為社區做貢獻,一舉兩得。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帶您走進人口普查員的工作日常
    11月16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工作進入長表登記階段,有10%被抽中的「幸運戶」參與長表填報工作。普查員們是如何開展普查工作的?近日,記者深入多個社區進行探訪。普查指導員告訴記者,此次普查入戶可能會多達三次以上,包括前期的摸底、短表登記,有些被抽中的住戶還要再接受一次長表登記。近日,普查指導員在茶馬南街社區進行登記時,正趕上兩位女士在收拾行李。「我們今天就搬走,而且戶口也不在這兒,不能到了新住址再登記嗎?」兩位女士很是不解。
  • 西鐵營村人口普查走進社區
    二、走進社區、走進居民,針對回遷小區居民特點「對症下藥」,積極溝通解決問題,順利開展工作,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您好,我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西鐵營的普查員,耽誤您幾分鐘時間,……」,在出示工作證的同時,這是普查員每到一戶說的第一句話。
  • 「你好,我們是楓林普查員!」
    11月1日起楓林街道普查員們佩戴統一下發的普查工作證件走進千家萬戶開始入戶正式登記!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群活躍在人口普查一線的最美身影吧~劉啟龍,匯園居委社工,中共黨員。去年確診患大病,今年居委會組建人普隊伍時,他義無反顧地加入,並主動擔起普查指導員的重任。
  • 用心聆聽走遍千家萬戶,淳安臨岐這80餘名人口普查員「棒棒噠」
    「這次人口普查基本上採取全程電子化,智慧型手機的操作對我比較困難,於是就笨鳥先飛,早早準備,主動向鎮裡的指導員請教,向村裡年輕人學習,和其他村裡的普查員交流,確保在普查工作中不拖後腿。」近日,淳安縣臨岐鎮的人口普查工作勝利在望,這讓梅口村的人口普查員童盛英露出了喜悅的笑容。
  • 人口普查不收費!晉城警方緊急提醒~
    人口普查不收費!二、人口普查正式工作人員在工作期間佩戴由人口普查機構統一製作的工作證,全市普查員上門普查人口和居住信息,不涉及個人財產情況。三、對人口普查工作人員有疑問的,應記下工作人員的姓名、電話、工作證編號、工作單位後向社區街道辦、居(村)委會、小區物業等詢問核實。
  • 網格員變身普查員,助力人口普查工作
    自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進入正式登記階段以來,鎮溪街道39名網格員充分利用網格化管理「地熟、人熟、情況熟」的優勢,上門入戶逐人逐項採集人口普查信息。此前,網格員按網格劃分入戶走訪,發放《普查告知書》,告知居民人口普查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並利用「網格化」管理服務機制,引導居民主動來社區填寫人口普查表,提高人口普查登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 一棟樓跑幾十趟,開啟「暴走」模式的人口普查員
    開展人口普查11月1日起,人口普查進入登記階段,花果園街道辦事處組織7家居委會成立了人口普查小分隊,配備了136名普查員和72名指導員,進行統一培訓和業務指導,目前第一階段的排查摸底工作已保質保量完成。
  • 雲南昆明:每天暴走兩萬步 —揭秘太平新城人口普查員的一天
    最近在太平新城有這樣一群人身穿馬甲、佩戴「人口普查」工作證件無論白天黑夜穿梭在各大小區、街頭巷尾。他們就是太平新城街道人口普查工作人員每天暴走兩萬步以上,深入千家萬戶。  作為太平新城萬輝社區人口普查員的皇甫雲秀,已經連續工作1個多月了。「您好,我是社區的人口普查員,今天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佔用您幾分鐘時間,謝謝!」敲開住戶的門,這是每位普查員的固定開場白。自入戶摸底調查到普查正式登記以來,這句開場白,普查員們每天要重複幾十次。
  • 溧陽普查員|宗翔:為人口普查貢獻力量,內心很快樂
    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是一項關係到千家萬戶的重大政治任務。自啟動以來,面對社區人口情況複雜、人戶分離和流動人口較多的現狀,溧陽市溧城街道盛世華城社區黨支部書記宗翔耐心地帶領普查員從入戶登記到數據統計,從表格審核到信息錄入,用心完成好每一項工作。
  • 宿遷人口普查員韓路生:手繪地圖精確到人
    在這項全民參與的調查中,有這麼一群人,他們迎著朝陽、踩著月光,從清晨到夜晚,奔走於各個小區、鄉鎮、棚戶區內,他們就是人口普查員們。 今年44歲的韓路生,從2001年開始就在王場村擔任會計職業,在職期間也經歷過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和上一次相比,今年人口普查的工作形式發生了改變。「第6次參加人口普查,我們以前都是用鉛筆,使用紙代替的,這次我我們配備手機,無紙化辦公。我們通過手機速度比較快一點。」沭陽縣青伊湖鎮王場村普查員韓路生說道。
  • 石景山八寶山街道繪製建築圖劃分普查區助力人口普查
    為確保十年一度的人口普查工作有序開展,北京市石景山區八寶山街道魯谷住宅社區於7月初就著手「七人普」的前期準備工作,未雨綢繆,運籌帷幄。7月初,社區普查人員經過八寶山街道關於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區域劃分和建築物標繪工作培訓,為精準掌握轄區內建築物情況,普查人員反覆對轄區建築物逐一核實、標繪,摸清每棟建築物內住房數和實際居住戶數,了解每棟建築的年代、建築結構等綜合信息,做到不重不漏、邊界清晰。經前期實地勘察,精細核實魯谷住宅社區共劃分11個普查區。
  • 首次電子化採集 南京玄武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啟動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是我國進入新時代以來開展的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涉及到每一戶家庭、每一位個人。11月1日起,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開啟,普查員們走入千家萬戶開展普查登記。在南京市玄武區,「大國點名,沒你不行」等人口普查宣傳標語在大小街巷隨處可見。
  • ...區楊橋鎮花山村:多措並舉,紮實有效開展全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花山村由原楊井村合併而成,分為楊井片和花山段,村域範圍廣,村民居住點散而廣,戶籍人口680戶2279人,分為8個普查小區,其中1個虛擬小區,7個普查小區,有9名普查工作者,其中7名普查員,2名普查指導員。參與此次普查工作的人員班組搭配合理,整體素質較高,既有歷經「五普」、「六普」的老普查員,也有剛走出校園的志願者大學生。
  • 劉營鎮宣傳人口普查做好摸底登記
    自從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開展以來,劉營鎮培訓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加大宣傳力度,做到家喻戶曉,形成人人踴躍參與普查登記的良好局面,為高質量完成普查任務打下基礎。這位開著宣傳車宣傳普查工作的就是劉營鎮場鎮社區臨時黨委書記賀代全,從10月11日開始,他分早中晚三個時段到10個場鎮小區宣傳人口普查公告,宣傳人口普查的目的和意義,保證882戶2323名居民知曉人口普查,積極參與人口普查,做到不漏登漏統一戶一人。
  • 薛城區陶莊鎮人口普查員「聞令而動」開
    我們是人口普查員……」10月22日上午,棗莊市薛城區陶莊鎮的人口普查員身穿紅色馬甲、佩戴工作證,在馬公村進行入戶摸底調查,他們挨家挨戶登門、逐門逐戶登記,大街小巷裡隨處可見那一抹亮眼的紅色。這只是人口普查工作的縮影。
  • 黔東南人口普查員的一天是這樣的……
    他是凱裡市財政局的工作人員,也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員,同時也是一位參與了三次人口普查的「老普查員」。披星戴月的「敲門人」白天居民大多出門工作,入戶成功率不高,唯有清晨上班前,下午晚餐後是入戶調查的「黃金時間」。從10月摸底調查開始,他便摸索出了清晨7點、晚上6點,數著住戶亮起的燈光入戶尋訪的工作方法,成了披星戴月的人口普查「敲門人」。
  • 浙江麗水:巧用數據助力人口普查「少跑腿」
    近日,浙江麗水市縉雲縣朝暉社區居委會人口普查員李斌遇到一戶無人應門的住戶,就拿出手機掃了掃這家電錶上的條形碼後對同伴說。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在進行中。為了保證被查對象不重不漏,普查員通常需要走訪調查任務中的每家每戶,對居住的人口進行登記。來一次沒有登記上的,還得再來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在多次遇到重複走訪無果之後,李斌聽說了「e普查」這款輔助工具。
  • 綿陽北川「最小」普查員的媽媽
    今年9月,她的兒子才剛剛滿月,但得知七人普普查員和指導員選聘已經開始,她便義無反顧地報名參與。由於第一次接觸人口普查工作,知識儲備和經驗都不足,她珍惜每一次培訓機會,帶著哺乳期的兒子參加每一次的業務培訓。為了不耽誤普查進度,同時又能照顧到寶寶,她毅然決定讓老公抱著兒子,跟自己一起入戶工作,兒子成了村上「最小」的普查員。
  • 勐堆鄉開展人口普查建築物標繪及信息採集
    原標題:勐堆鄉開展人口普查建築物標繪及信息採集鎮康縣勐堆鄉依照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進度安排,進一步完善人員配備,加強組織協調,創新方式方法,全力開展人口普查建築物標繪和建築物信息採集工作。該鄉通過前期培訓,讓全鄉普查員對普查工作有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掌握了工作流程、調查技巧等各項業務知識和操作程序。普查員對全鄉普查區域進行完整劃分,採取村組幹部協助與入戶訪問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做到不重不漏、無縫銜接。據了解,該鄉共涉及普查區10個,普查小區57個,目前已完成建築物普查4598座。
  • 不丟一戶 不落一人 柳市鎮全力推進人口普查工作
    蔡慶新是朝陽東村的普查指導員兼普查員,他主要負責村內兩個小區的人口普查工作。據蔡慶新介紹,他們村共劃分了29個小區,普查對象有6000多人。人口普查清查摸底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為加快摸底進度,蔡慶新常常顧不上吃飯。他說,一般白天工作時間難碰到普查對象,他就經常在三餐的飯點入戶,也因為這樣常顧不上吃飯,吃一個麵包就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