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4日,「據消息稱凱文-杜蘭特宣布加盟勇士」這一條新聞迅速引爆了體育界」。在美國240周年國慶的當天,他做了一個最沒有精神的決定——加盟一支去年準冠軍、73勝、擊敗過自己的球隊。
這是一次比詹姆斯加盟熱火更誇張的抱團行動,幾乎等於把「喬丹沒打過活塞後去了費城,和巴克利、德雷克斯勒組隊一起掀翻底特律」升了一次級,變成了「喬丹沒打過凱爾特人後,直接跳槽去了波士頓」。
這樣的操作顯然犯了眾怒,雖然叛徒吃屎是吃瓜群眾最想看的好戲,然而勇士體系+雙MVP+四全明星讓他們失望了,勇士和杜蘭特輕鬆兩連冠。而與平平無奇的奪冠之路相比,杜蘭特的場外表現顯然比場內話題更多,驚人之語成篇連串。
例如,他在那個秋天說:「勒布朗把火炬傳給了我」
例如,他在推特上用小號回復網友說:「杜蘭特帶著一群阿貓阿狗不可能奪冠」。
但杜蘭特天生如此嗎?
橡樹山高中冉冉升起的新星凱文-杜蘭特走了一條截然相反的道路:宣布轉學回家鄉的蒙特羅斯基督學院。
誰都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籃球界全美第一高中橡樹山它不香嗎?為什麼非要回家扶貧呢。
一年後已經拿到全美高中生MVP的他,面對更多名校的橄欖枝再次做出驚人之選,找了一個沒什麼籃球歷史的德克薩斯大學就讀,打了一年現實版的黑子的籃球。去年創造校史的阿爾德裡奇、丹尼爾-吉布森、PJ-塔克全已走向職業。
2007年,著名的體育雜誌《Dime》找到了杜蘭特,想要以他作為照片封面。而杜蘭特卻給他們提出了條件:「你要麼帶上我的隊友一起拍攝,要麼就此拉倒。」
作為球隊核心,能保持這種謙遜的態度十足可貴。因為那時的他可是歷史上首個獲得奈史密斯獎的大一生。
進入NBA之後,他也沒有忘記這一點。他本可以行使以下「太子」的特權:大嘴巴、貪球權、耍脾氣,在西雅圖到俄克拉荷馬重建的廢墟中為所欲為。可除了在新秀時期當了半賽季的鐵神之外,上述的任何行為都沒有與他沾邊。
2009年夏天,雜質含量已經過高的杜鐵神放棄了休假,專門和隊內新秀們一起去打夏季聯賽,並對著哈登和伊巴卡一頓讚揚:「哈登太全能啦!伊巴卡以後會成全明星的!」
當自己第一次進入全明星,他接受採訪時是這麼說的:「感謝隊友的幫助,沒有他們就沒有我的全明星之旅。」
就跟他的小書包一樣,這時杜蘭特依舊保持著自己的低調和內斂還有感恩。
2009和2010年交界點處,全聯盟都不知道怎麼對付這個連續29場25+的長手怪。他太高了,憑藉他的身材也可以在任何不失位的防守者頭上來一記跳投,如果你貼的太緊,他亦可以邁開他的大步子襲籃,實在不行就掄臂大迴環。結果逼的加內特在接受採訪時大罵:「我們XX的是在防守XX的麥可-喬丹麼?」
終於,在各個明星展露頭角的第三年,杜蘭特也託詹姆斯輪休的福拿到了得分王晉升至MVP榜次席,帶領雷霆拿到了50勝晉級了季後賽。而他們首輪的對手,正是衛冕冠軍西區老大湖人。
黑馬戰霸主,老科對幼杜。可事實是,在各前瞻上精彩紛呈的新老得分王之間大開大合的飆分戰卻並沒有出現。常規賽無敵的得分機器在羅恩-阿泰斯特的無球對抗下完全摧毀,在洛杉磯的兩場比賽只打了半場好球,雷霆也因此0-2落後。
本來在被發現持球進攻是弱點的絕對核心被鎖死的情況下,俄克拉荷馬雷霆就算被橫掃了也不稀奇。但這時候,一個渾身是膽的勁爆控衛站了出來,把費舍爾一頓暴打,和哈登一起搬平了總比分。那是雷霆的第二個希望:拉塞爾-威斯布魯克。
他不會膽怯,不會懼怕,打法勁爆速度飛快好似學長巴朗-戴維斯再現。在科比點名看防後,才稍稍熄住了火焰,讓湖人僅僅靠著加索爾的絕殺才化險為夷。
一輪成名的威斯布魯克也到了他第三年,入選了全明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二當家。他還是那個霹靂火,能在對魔術和湖人的連續兩場比賽中拿出32+10+13和32+5+12,動如雷霆、難知如陰。但是依舊有一些陋習在這個賽季表現了出來。
1月1日,在最後還剩13秒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威斯布魯克突然分球給伊巴卡,讓後者灌籃得手。得到了本場比賽他個人的第十個助攻,達成了三雙的成就。
這種刷三雙的行為在賽後也引來了對方教練的不滿。老鷹教練德魯說:「他不該這麼做。誰都明白,在還剩10秒,7分分差手握球權之時,你只需要等待最後的哨聲響起。」
另一方面,最初版雷霆三少也走到了盡頭。傑夫-格林與杜蘭特位置上的衝突讓他只能去到4號位,而雷霆的內線薄弱就是從他和科斯蒂奇兩人近框威脅不夠引起的(2009年交易截止日期前,雷霆本想用泰森-錢德勒和黃蜂的間隙交易得到前者,可惜體檢沒過)。恰巧,西區老大湖人是個內線進攻十分強勁的隊伍。趕在交易截止日前,雷霆總經理普雷斯蒂將兩人一同送出給凱爾特人,換來了帕金斯意旨加強填塞禁區。
早在去年格林合同到期,杜蘭特高調支持自己的兄弟:「無論訓練還是比賽,他都非常刻苦,我希望球隊能儘快與他續約,讓他安心打球。」而現在這一出交易,管理層明顯沒怎麼顧及到老大的感受。但是令人詫異的是,杜蘭特很理解這件事,至少沒有發什麼脾氣。所以,個人覺得他在這時還是明白的。這並不是說他曉得了「生意就是生意」,而是兄弟也許不是最合適的隊友。
很顯然,威斯布魯克不屬於那個合適的二當家,或者說威斯布魯克根本就不適合當二當家。
2011年常規賽結束,杜蘭特場均效率都比去年有了明顯的下降。其中場均得分最為明顯,下降了2.4分。根據Stats Cube的數據比較,當威斯布魯克下場或梅諾上場時,杜蘭特的數據反而更好,效率也更高。隨後開始的季後賽也明顯印證了這點。首輪對掘金的第四場杜蘭特開啟收割模式,單節5投4中狂砍16分,而威斯布魯克卻幫助他增添了點困難,他瘋狂出手了11次投籃(全場30次,比杜蘭特多12次),數次自己幹的行為讓手熱的杜蘭特成為了看客。
當然,正面例子也不是沒有,例如對灰熊的三加時大戰,威少的衝擊力和體力優勢再次凸顯出來,全場拿下40分幫助隊伍拿回主場優勢。
然後就是西部決賽了。威斯布魯克每場要投20個球,命中率只有36%。他的投籃選擇差,頭腦易發熱,傳球太具有目的性在系列賽中展現的淋漓盡致。作為一個最佳陣容二陣控衛,他場均只送出4.8個助攻的代價是等量齊觀的4.8個失誤,整個系列賽第四節,威斯布魯克合計22中8,4個助攻8失誤。而且他對面的是已經38歲高齡的賈森-基德,這讓人不由得懷疑起威斯布魯克的球商大概相當於幾歲的基德。是15歲?還是10歲?
知道雷霆唯一贏下來的一場是哪來的麼?第四節教練布魯克斯將威斯布魯克放在了板凳上,用梅諾和哈登搭檔後場。
雖然只有短短一季,但這是俄克拉荷馬最好的時代。他們坐擁了三個未來的最有價值球員。
哈登的第三年完美繼承了兩位大哥的飛躍性表現。場均以極高效率場均拿到17分加冕了最佳第六人。此外他還分擔了威斯布魯克的組織,讓其專心去突擊做自己最擅長的事,不管從風格上還是定位上,他都越來越往吉諾比利的加強版靠攏。配上威少自己的中距離幹拔跳投愈發精準,雷霆終於成為了聯盟最令人害怕的樣子。
以哈登爆發結尾的橫掃衛冕冠軍小牛。以威斯布魯克無差別破壞為主導的復仇之前淘汰自己的湖人。以哈登高效發揮為契機帶動全隊翻盤老而彌堅的馬刺。雷霆在西部三輪系列賽踹走三個70後超級巨星所帶領的三個西部豪強。眾所周知,這三支球隊壟斷了喬丹退役後所有西部球隊進入總決賽的機會。
而在這最完美的雷霆裡,也有最合適的那個杜蘭特。年僅23歲的他用自己的風格創造了新的奇蹟。
他勤奮。在2011年的多事之秋,面對因停擺而聒噪的聯盟,杜蘭特率先開啟表演賽熱潮,但是卻沒耽誤訓練,11-12賽季我們驚奇的發現他的拋投是何等的嫻熟。
2012年西部首輪G1杜蘭特1.5秒絕殺小牛
他冷血。常規賽杜蘭特在24秒分差在三分之內的比賽投進了10個球(2010賽季的科比也不過8個),季後賽也有3個入帳。除了前兩場比賽,在2012年整個淘汰賽旅程中他發揮的全程無尿點。
2012年西部半決賽G2杜蘭特準絕殺湖人
他無私。西部決賽,在哈登打出迄今為止個人最強的季後賽關鍵時刻表現時,是做大哥的杜蘭特不追名逐利,甘願以底線跑位用無球作為掩護,做一個以前的鄧肯、之後的庫裡做的事情。
2012年西部半決賽G4杜蘭特準絕殺湖人
不過,當隊友都啞火他也會往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雷霆1-2落後馬刺的第四場,二弟和三弟前三節加在一起17投3中,全隊只靠著零敲碎打和伊巴卡那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涼掉的手感保存著微弱優勢。在雷霆一個長暫停後,作為大哥的杜蘭特忽然甦醒,第四節六分半到一分半的五分鐘內8投7中包辦了雷霆全部的16分,一次又一次的絞殺了馬刺的追擊,打的波波維奇一直搖頭:一般超級巨星對陣馬刺,勝利、數據和效率三者最多選其二。能喊出我全都要的,也就06年的諾維茨基和08年的科比了。
——那也不對啊,這兩位當時可都在巔峰呢,而這小子連24歲都不到。
那些年打馬刺三豐收的超級巨星們
當第六場最後,杜蘭特助攻帕金斯扣籃徹底殺死馬刺的時候,我們仿佛看見了一個新王朝球隊的誕生和一個真正能傳承鄧肯的人。
然後,他在總決賽被這個年代的奧尼爾——勒布朗-詹姆斯擊敗了。
坐擁總決賽55%的命中率,65%的真實命中率,30.6的場均得分,系列賽高達20.7的GMSC,前兩場末節33分,合併時代後最年輕的首次參加總決賽得分最高者,杜蘭特足夠可以和這次失利撇清關係。要非說有鍋,那理由也只能是所謂的年輕。
休賽期,23歲的哈登站在了十字路口。由於雷霆已經用4年4800萬續約了伊巴卡,僅僅剩下了4年5200萬。可哈登的心理價位是4年6000萬。其實本身也不是那麼難談的事,但管理層先續約伊巴卡,再留福根給他的做法讓他傷透了心,鐵了心就要那4年6000萬。而雷霆管理層?對不起,身為小球會,我們不能超奢侈稅。(有點96年奧尼爾和魔術那味兒了)
杜蘭特的替補?不好意思,也沒錢。如你所見,杜蘭特在這之後的時間共有兩位還能上場的替補:第一個是2K大神蘭姆,6-5寸,180磅,對位任何重型側翼等於送死。後面的繼任者不提了,雷霆球迷應該非常熟悉的金色轟炸機凱爾-辛格勒。看看場均上場時間,杜蘭特每年常規賽可是要打38分鐘,季後賽年年上場時間40+。更不用說,何況他還是這個球隊一般遠射把握最大的人。
2014年杜蘭特MVP賽季季後賽發揮不佳後被當地俄城媒體評為「不靠譜先生」
總決賽最後的一個暫停,已經落後二十分的雷霆在邁阿密的熱浪中回天乏術。教練布魯克斯用一段感人肺腑的演講鼓勵了他的愛將們。他將失敗的罪責都攬在自己的頭上,配上杜蘭特、威斯布魯克、哈登最後的同隊合照,那是多麼的煽情。他確實在灌雞湯有兩把刷子。但是競技體育難免要以戰績說話。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他與當年號稱五套單打戰術的小牛教練艾弗裡-詹森沒什麼區別,只不過他是個好脾氣的雞湯教練罷了。但是正因為他不是暴君,而且還是威斯布魯克和杜蘭特的恩師,所以一直呆到了2015年才下課。
他這個人什麼都好,可惜就是沒什麼戰術。
這也是雷霆為什麼必須是防守型球隊的原因,因為他們進攻端永遠是大佬持球幹其餘撿破爛的打法。必須要由守帶攻再抓住每一次快攻的機會。而這也能解釋了為什麼說威斯布魯克在哈登走後從沒有在本質上幫助過杜蘭特——分擔老大進攻壓力的最佳方式永遠是想辦法拆解對方防守讓老大更舒服的得分,而不是面對同樣的銅牆鐵壁替他出手。可威少的球商和無球能力即使是他想做到前者,怕是也有些難度。
於是,杜蘭特反而只能去做那個幫「老大」威斯布魯克拆解防守的工作。比如2012年總決賽上半場,光看數據,威斯布魯克9分6助攻1失誤不可謂不好看,但問題是在他做數據輸出時,杜蘭特一個人把數據看不到的壓力給扛了下來。不管這是他性格使然也好(給自己起外號叫Servant)、球風如此(10-12年無球技術出神入化)也罷。他在帶隊打過總決賽,拿過MVP,預定隊史第一人的情況下,依然可以接受、並且樂於接受自己有時並不是球隊關鍵時刻的第一出手選擇,甚至一個回合球都摸不到的甘願在底角做空間點。
那請問,再這種情況下,當雷霆到了必須要杜蘭特攻堅的生死時刻時,誰又能幫他做無球牽制點,將5V5拆成1V1呢。
2012年總決賽失利對杜蘭特打擊具體大到什麼地步?他開始模仿詹姆斯的一切。甚至包括後來籤合同的方面。
首先,他進行了增重。為什麼?為了防止下次總決賽遇到詹姆斯不再會被背身吃。不管結果遇沒遇到,反正增重變強這個答案有待商榷吧。因為當年在遇到詹姆斯之前,杜蘭特剛在西部半決賽後兩場的第四節對位科比的時間內沒有讓對手投進一個球,這已經說明他的防守至少是不錯的。況且,他也失去了自己曾經最重要的武器:繞掩護出手的機動性。
但是事實上在整個生涯中,熱火的詹姆斯也不是他的正常形態,他那時候由於球隊構建原因去聽從萊利的建議往增重靠攏,體重加到至少260磅。(而回到騎士後立馬減重,就這還是落下了背傷)
同時,2013賽季的杜蘭特助攻暴漲,開始學習勒布朗玩起持球組織前鋒的套路。甚至在賽季最後爭奪得分王的時候,還在秀傳球,將得分王讓出。(4月7日交手過後,杜蘭特得分被安東尼追上,當時兩人場均得分均為28.4分。然後杜蘭特4場31助攻、出手54次,安東尼4場出手102次)
但是這種三分線外運球進攻的打法真適合他麼?杜蘭特後來數次季後賽旅程中失誤一堆,恰恰是因為他一般從三分線外三威脅持球開始往裡走,卻始終因為腰彎的不夠低而導致運球重心過高不能護球解決協防。況且,即使有這種彎腰技巧、突投結合牛X到諾維茨基,陣地戰也不是天天在三分線接球的。正面接球就意味著突擊距離增長,對手可以更好的堆疊防守,到時候杜蘭特的速度優勢體現不出來,不還是要靠高來幹拔。
這種特殊的進攻方式所需要的視野、身材、技術、體力實在太多了。說老實話,能把這個貫徹到極致玩出總冠軍的除了詹姆斯之外一個人也沒有,學不會沒什麼丟人的。可話又說回來了,他是杜蘭特啊,他有自己的優勢啊,為什麼非要去學詹姆斯呢。
最終,在詹姆斯第三次奪冠之後,杜蘭特展示了他學會的第三招:拿到了「決定」的劇本,並將其進一步改良變成了「投敵」。他可以留在俄克拉荷馬繼續給比利-多諾萬當牛做馬,那叫堅守;他也可以去奇才找一個真正的控衛,那叫歸鄉;他還可以去到凱爾特人做第三個凱文,那叫傳承。然而他去了勇士!挑了個離冠軍最近的選擇,簡直太tmd近了。
從之後淅淅瀝瀝的採訪中,不難看出來,在杜蘭特看來,他是看到了詹姆斯由於「決定」如何被罵的狗血淋頭後,又靠著奪冠逆轉風評,才「靈機一動」的。在勇士的時光裡,他也期望著這個戲碼能在自己身上出現。所以當2017年總決賽擊敗詹姆斯後,他說出了「詹姆斯把火炬傳給了我」這句話。
然而,他錯了。世界並沒有因為他是勝利者而忘記前一年夏天他所做的一切——踩在巨人肩膀上量出來的可不是淨身高,即使杜蘭特也不是一味索取,在博古特走後勇士陣容中最高的他承擔了本應不屬於一個側翼的護框責任。不過,勇士的進攻一直是庫裡打開的,防不住球星可能只會讓比賽難咬,但是防不住體系肯定會讓比賽花掉。(例如西部半決賽對爵士的第三、第四場)
等到第二年勇士從宇宙級降入星系級,被火箭以無限換防扼住咽喉,是杜蘭特用擅長的數次單打支撐比賽,可在那一頭詹姆斯又創作出「一人總決賽」的樂章,並在總決賽第一場將個人英雄主義表演到極致。即使再次獲得總決賽MVP的杜蘭特,火炬拿的還是難以服眾。(甚至拿沒拿到都是一回事)
最後,在一個勒布朗四月釣魚的賽季裡,杜蘭特卻極其戲劇化的受傷-復出-再受傷,丟掉冠軍離開勇士。他面對面擊敗了勒布朗兩次,但等了許久的杜蘭特元年還是沒有到來,而且以後恐怕也不會到來了。
所以,我們應該怎樣懷念雷霆的杜蘭特呢?
——在變成弧頂運球怪的三年前,他曾經是那個繞掩護片葉不沾身還因此讓阿泰斯特嘲諷「雷霆掩護牆搞的不錯」的得分王。
——在去金州勇士的六年前,他曾經發推特說出過「人人都想去洛杉磯和邁阿密,讓我們變得更有競爭力的去擊敗他們吧」。
——在痛罵隊友(還是用的小號)阿貓阿狗的七年前,他也曾在《體育畫報》拍攝封面時強烈要求雜誌帶上他的隊友科斯蒂奇和塞弗洛沙,而不是威斯布魯克和格林,理由是「他倆已經夠出名了」和「我想讓大家知道我有多麼優秀的隊友」。
不管多好的人,始終都會變成自己討厭的模樣。對杜蘭特的球迷來說,是這樣的。對杜蘭特自己來說,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