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過去五年,對中國來說是極不平凡的。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
站在「十三五」規劃收官、「十四五」規劃開局的節點上,回望過去這五年,海南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回望「十三五」,展望「十四五」,講述海南人在過去五年的獲得感,以及對未來的期待,11月21日起,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推出我的「十三五」專欄。專欄將通過各行各業普通人的故事,展現海南過去五年在教育、醫療、就業、交通等方面的發展成果。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21日消息 (記者 王小暢)20日16時10分,海汽快車司機李家光發動車子,慢速行駛到海口汽車總站12號檢票口處的上客區停下。他這趟車的發班時間是16時20分,從海口前往五指山。
司機李家光。記者 王小暢 攝
李家光打開車門,下車走到檢票閘機處,因為液晶屏幕反光,他府著身子查看他這班車的客票信息。
「有13名乘客,馬上就要開始檢票。」李家光說完把位置交回檢票員,他走到大巴車中間部位,打開行李倉門。
旅客逐個從檢票口走到大巴車旁,李家光在行李倉門處不停地接過旅客遞過來的行李,把它們整齊放進倉室。
這樣忙碌的發車前準備,李家光感嘆一晃眼間,已經重複了約十來年。
「我好像是從2010年起開這條線路的班車,時間過去太久記不太清楚了。」李家光回憶,由於五指山至海口班線的路況比較複雜,他加入車隊時要求跟車學習一個多月,才能夠上崗駕車。
「那時候海榆中線有兩段路況非常差,一段是阿陀嶺,另一段是毛陽至瓊中。」 李家光稱,海榆中線阿陀嶺段彎道非常多,旅客乘車本來就比較難受,到毛陽至瓊中段時,由於路況差顛簸厲害,很多旅客都會在這段路嘔吐,他第一次跟車經歷這樣的情況,他也感覺很噁心,但自己還是忍住沒有吐。
除了路況差外,那時從五指山到海口的車程大約要5個小時,一天來回要十來個小時,這樣的工作強度對於司機來說是不小的挑戰,司機們期盼著一條貫穿海南中部的高速公路。
2012年12月29日,海南中線高速(現稱海三高速)第一段海屯高速正式通車;兩年多後,2015年5月30日,海南中線高速第二段屯瓊高速正式通車,並同步啟動「十三五」期間重點交通基礎設施項目之一瓊樂高速的建設,高速公路延伸到五指山市已經不再遙遠。
經過三年多的建設,2018年9月28日,瓊樂高速正式通車,標誌著我省中線高速正式建成,從海口到五指山市有了高速公路直達。
「跟以前相比,我感覺就像解放了一樣。」李家光激動地說,我們現在從海口到五指山,時間大約在二個半小時到三個小時之間,相比以前縮短一半,而且全程高速,不但路況好,也沒有以前那種令人畏懼的彎道,不但我們司機開車舒服,旅客乘車體驗也比以前好太多了。
司機李家光幫乘客搬行李。作者:記者 王小暢 攝
「我以前很少來海口,但現在高速公路通車後,來的頻率增多了。」旅客谷女士稱,高速公路沒有通車前,她幾年不來一趟海口,因為車程太久,每坐一趟都會暈車嘔吐,所以她很少來海口,但現在不同了,高速公路通後她可以當天往返,非常的方便了。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是海南省交通運輸行業有史以來高速公路項目建設裡程最長、投資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惠及人口最多的五年。全省公路總裡程達到39766公裡,公路網密度由2015年的79公路/百平方公裡提高到117公路/百平方公裡,在全國31省份排名由2015年的第20位上升至第13位(全國平均水平96.26公路/百平方公裡)。其中,高速公路裡程達到1255公裡,萬洋高速、文瓊高速、中線高速(瓊中-樂東)等一批重點公路項目建成通車;普通國省幹線公路裡程達到4766公裡,路網布局、等級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農村公路裡程達到35000公裡,全面完成農村公路六大工程建設,瓊海、昌江、瓊中3個市縣被授予「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市)稱號。
【來源:南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