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異獸圖鑑-卷首
你,可曾嚮往過上古時期的山川大河?
你,可又曾想像過蠻荒時期的奇珍異獸?
你家門口的大黑山上曾居住著哪位神明?
村東頭的熊瞎子嶺又曾出沒過什麼樣的神獸?
今天,就請你跟隨著上古異獸圖鑑的徐徐展開和我一起遨遊在幾千年前的蠻荒土地上,領略古老的人文風物。或奇珍,或異獸,或歷史,或傳說,希望你能夠有所感悟,有所收穫。即使只是博得你茶餘飯後的訕然一笑,這也就足夠了,畢竟你已經來過看過感受過。
誠然,上古異獸圖鑑的內容大多基於先秦古籍《山海經》,但我會在其中加入民間傳說和奇聞異事,並且將那形象各異、天馬行空的上古異獸歸結為五種屬性——「戰鬥」、「體型」、「靈性」、「生命」、「速度」並賦予其具體數值,再輔以或傳說或創作的異獸形象,希望可以使你不虛此行。
在我們正式踏上旅途之前,有幾個小概念要先交予你理解。
一. 關於距離
通讀山海經你會發現,經文中有諸多如「又東三百裡」、「又北百八十裡」等此類關於距離的描述,那麼此「三百裡」是我們常規意義上的三百裡地嗎?還是另有其意?要知道我們現代測量距離的時候可以說A地距離B地三百裡,這指的是A地到B地的兩點間距離大抵是三百裡,可是上古時期一沒地圖二沒工具,這三百裡指的又是什麼呢?
這指的就是路程了,也就是說我騎上馬往東走三百裡地到了B地,那麼這個距離就不是兩點間距離而是我所走過的路程長度,而且我可以這麼說,經文中所述這三百裡距離也是個虛數,簡單地說就是我騎著馬從A地到了B地,我馬兒的腳力是三百裡,所以我說A地到B地的距離是三百裡。
二. 關於地域劃分
我們現代關於地域的劃分是省縣制,比方說浙江省、遼寧省、四川省等等。而上古卻是按照「五服」劃分地域,即帝畿、甸服、侯服、綏服、要服和荒服。以帝畿為圓心,五服依次從內至外呈圓形輻射。那麼這帝畿和五服又分別代表著什麼意思呢?
帝畿:帝王都城
→百裡:繳納帶藳(gao)秸的穀物。
→百裡:繳納禾穗。
→百裡:繳納去掉藳芒的禾穗。
→百裡:繳納帶殼的穀子。
→百裡:繳納無殼的米。
以上稱之為甸服。
→百裡:卿大夫封地。
→百裡:男爵封地。
→三百裡:諸侯封地。
以上稱之為侯服。
→三百裡:實行文教。
→二百裡:振興武力。
以上稱之為綏服。
→三百裡:夷人居住地。
→二百裡:流放罪人的地方。
以上稱之為要服。
→三百裡:蠻荒地帶。
→二百裡:流放罪人的地方。
以上稱之為荒服。
要知道古時候可沒有電子郵件、手機微信或者是高鐵飛機這樣的交通工具,那麼只要是騎上馬三天三夜都到不了的地方,就算是「遠方」了,甚至和「音信全無」也沒有什麼區別,所以你可知為什麼說「父母在,不遠遊了」?
三. 關於山、水、物、獸
根據地殼運動學說,我們所居住的地球的地殼是在不斷運動著的(比如珠穆朗瑪峰的形成和澳洲大陸的漂泊),所以這經文中所述的山水和奇珍異獸不一定可以全都在現實之中找到參照,不過說實話有句俗語說得好:「如果世界失去了聯想將會怎樣?」合理的想像和腦補本就是我們讀書的樂趣之一,不是嗎?
最後一點關於本文——上古異獸圖鑑,取材於《山海經》、《禹本紀》、《搜神記》、《列誌異》等古籍,結合各種民間傳說和奇聞異事所著。並且我會將那些形象各異、天馬行空的上古異獸歸結到五種屬性上——「戰鬥」、「體型」、「靈性」、「生命」、「速度」並賦予其具體數值,再輔以或傳說或創作的異獸形象,希望可以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旅行體驗。
關於所有異獸的能力值量化與其技能創作皆為我的原創,量化的主要依照就是我心中已有的一個自創的卡牌遊戲核心規則。至於文章中其餘內容,有搬運,有原創,有再創作,感謝網絡的力量。
好了,話不多說,關注我,帶你遊玩上古時期的山川大河,會一會那天馬行空的奇珍異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