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十大科技趨勢:腦機接口幫助人類超越生物學極限!

2021-01-09 遊俠網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經歷疫情的洗禮,許多行業重啟向上而生的螺旋,但疫情並未阻擋科技前進的腳步,量子計算、基礎材料、生物醫療等領域的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紛至沓來,後疫情時代,基礎技術及科技產業將如何發展,達摩院為科技行業提供了全新預測。

  12月28日,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2021十大科技趨勢,這是達摩院成立三年以來第三次發布年度科技趨勢。附:達摩院2021十大科技趨勢

  趨勢一、以氮化鎵、碳化矽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迎來應用大爆發

  以氮化鎵(GaN)和碳化矽(SiC)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具備耐高溫、耐高壓、高頻率、大功率、抗輻射等優異特性,但受工藝、成本等因素限制,多年來僅限於小範圍應用。近年來,隨著材料生長、器件製備等技術的不斷突破,第三代半導體的性價比優勢逐漸顯現並正在打開應用市場:SiC元件已用於汽車逆變器,GaN快速充電器也大量上市。未來5年,基於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電子器件將廣泛應用於5G基站、新能源汽車、特高壓、數據中心等場景。

  趨勢二、後「量子霸權」時代,量子糾錯和實用優勢成核心命題

  2020年為後「量子霸權」元年,世界對量子計算的投入持續上漲,技術和生態蓬勃發展,多個平臺異彩繽紛。這一潮流將在2021年繼續推高社會的關注和期待,量子計算的研究需要證明自身的實用價值;業界需要聚焦「後霸權」時代的使命:協同創新,解決眾多的科學和工程難題,為早日到達量子糾錯和實用優勢兩座裡程碑鋪路奠基。

  趨勢三、碳基技術突破加速柔性電子發展

  柔性電子是指經扭曲、摺疊、拉伸等形狀變化後仍保持原有性能的電子設備,可用作可穿戴設備、電子皮膚、柔性顯示屏等。柔性電子發展的主要瓶頸在於材料——目前的柔性材料,或者「柔性」不足容易失效,或者電性能遠不如「硬質」矽基電子。近年來,碳基材料的技術突破為柔性電子提供了更好的材料選擇:碳納米管這一碳基柔性材料的質量已可滿足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製備要求,且在此材料上製備的電路性能超過同尺寸下的矽基電路;而另一碳基柔性材料石墨烯的大面積製備也已實現。

首頁 1 2 3 下一頁 共3頁提示:支持鍵盤「← →」鍵翻頁

相關焦點

  • 2021年科技趨勢是什麼?達摩院預測了這十個方面
    12月28日,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2021十大科技趨勢。趨勢五、腦機接口幫助人類超越生物學極限腦機接口是新一代人機互動和人機混合智能的關鍵核心技術。腦機接口對神經工程的發展起到了重要支撐與推動作用,幫助人類從更高維度空間進一步解析人類大腦的工作原理。腦機接口這一新技術領域探索性的將大腦與外部設備進行通信,並藉由腦力意念控制機器。例如在控制機械臂等方面幫助提升應用精度,將為神智清醒,思維健全,但口不能言、手不能動的患者提供精準康復服務。
  • 基因編輯與腦機接口,科技和人類的邊界在哪?
    編者按: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徹底改變人類生活,腦機接口的出現讓科幻照進現實,CRISPR基因編輯榮獲諾貝爾化學獎;在未來,科學技術將如何發展?又會怎樣影響人類?2020年12月3日舉辦的騰訊ConTech大會上,著名神經生物學家魯白、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魏文勝,以及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洪波,一同就「基因編輯」和「腦機接口」等科學前沿話題,提供了一系列新聞、新知內容,並對技術發展與人類進步之間的關係做出展望。
  • 深度|人類離永生還有多遠?馬斯克「腦機接口」如何突破人類邊界
    他說,未來通過腦機接口,可以將人類的大腦信息提取出來,上傳到網絡中進行儲存,實現思維的永生。人類到底是否能夠通過腦機接口實現永生呢?大腦到底如何運作,雖然到目前為止,也沒有科學的解釋,但這並不妨礙,腦機接口對人類永生話題的實踐。今天這篇文章,我會窮盡我的所學,將腦機接口的運作原理掰開了揉碎了介紹給大家,並對腦機接口如何拓展人類的邊界進行論述,最後,我還會對人類和機器的未來命運,進行一場腦洞大開的暢想,試著為人類是否能夠永生找到一個答案。
  • 腦控萬物 BrainCo發布腦機接口人類智能作業系統BrainOS
    馬斯克在2019年推出的Neuralink公司及其高帶寬腦機接口系統。根據資料顯示,該項目聲稱在一年內就能將晶片植入截癱病人的大腦,幫助其控制手機或電腦。馬斯克興奮地發布Neuralink以來,其技術成果引發許多媒體的關注,也讓更多人根據科研論文、影像資料等媒介形式了解腦機接口技術。這其中,就有一支視頻被許多人觀看、分享,以此暢想未來人類通過大腦實現交互的場景。
  • 腦控萬物,BrainCo 發布腦機接口人類智能作業系統 BrainOS
    馬斯克在 2019 年推出的 Neuralink 公司及其高帶寬腦機接口系統。根據資料顯示,該項目聲稱在一年內就能將晶片植入截癱病人的大腦,幫助其控制手機或電腦。馬斯克興奮地發布 Neuralink 以來,其技術成果引發許多媒體的關注,也讓更多人根據科研論文、影像資料等媒介形式了解腦機接口技術。這其中,就有一支視頻被許多人觀看、分享,以此暢想未來人類通過大腦實現交互的場景。
  • 人工智慧下一代技術,「BrainCo」問道非侵入式「腦機接口」
    這一消息將腦機接口這一前沿頂尖技術推入公眾視野,人腦與電腦的「連線」成為當下熱議。腦機接口作為人工智慧領域頂級技術,無疑是當下全球科技競爭又一制高點。2013年,美國白宮公布可與人類科學史三大工程之一的「人類基因組計劃」相媲美的「人類大腦研究計劃」(The White House BRAIN Intiative),中國目前也將「腦科學和類腦研究」列入「十三五」規劃綱要國家重大科技創新和工程項目。政策與市場形勢正好,強腦科技(BrainCo)蓄勢待發。
  • 腦控萬物,BrainCo發布腦機接口人類智能作業系統BrainOS
    目前,受關注度最高的技術概念,是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在 2019 年推出的Neuralink公司及其高帶寬腦機接口系統。根據資料顯示,該項目聲稱在一年內就能將晶片植入截癱病人的大腦,幫助其控制手機或電腦。馬斯克興奮地發布Neuralink以來,其技術成果引發許多媒體的關注,也讓更多人根據科研論文、影像資料等媒介形式了解腦機接口技術。
  • 讓馬斯克瘋狂的腦機接口究竟是什麼?
    「現實版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用科技拯救人類的夢想,在近日又有了新突破。北京時間8月29日,SpaceX、特斯拉等公司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為自己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 Neuralink舉行發布會,並在會上公布了最新一代腦機接口產品:一枚硬幣大小的可植入大腦的晶片,以及一臺可完成自動植入晶片的手術設備。
  • 這位中國科學家直言,馬斯克腦機接口是小兒科!底氣哪來的?
    說起世界科技不得不說美國在科技領域的絕對領導力,而在美國乃至世界馬斯克這個科技狂人對科技領域的探索讓世界人民佩服。馬斯克不但智能汽車特斯拉投放市場,還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商業載人星際旅行,但還有一個科技可能不為大家所知,那就是馬斯克研發的腦機接口系統,但對於這個腦機系統一個叫韓壁丞的中國人有話要說。
  • 中金公司:腦機接口從科幻到現實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我們認為腦機接口是重要的前沿科技之一,短期非侵入式接口與AR/VR等技術相結合,可能成為鍵盤,滑鼠,觸控螢幕之後下一代人機互動方式。長期來看,侵入式接口能夠準確的捕捉大腦各個部位發出的信號,幫助傷殘人士恢復對肢體的感知。未來甚至可能出現像阿凡達,X-Men等科幻電影中主人公那樣通過腦機接口實現和機器人結合,打造超級人類。
  • 腦機就可實現「永生」?「大佬」質疑腦機接口黑科技安全性
    最近,人類的長生不老美夢,再次被引爆了。據報導,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又在美國舊金山搞事了,他向公眾展示了一套腦機接口的技術產品:一枚硬幣大小,可植入大腦的晶片,以及一臺可完成自動植入晶片的手術設備。
  • 腦機接口是必經路還是不歸路?
    而這看起來天馬行空的幻想,卻是基於早已有之的「腦機接口」技術的的合理設想。或許,科技的加持終將讓科幻走向現實。目前的「腦機接口」主要分為植入式和非植入式兩大類,植入式和非植入式兩種方式都各有優劣。植入式更精確,可以編碼更複雜的命令,比如三維運動,但手術創傷不可避免;非植入式電極這種頭皮貼片雖然方便,無需開顱植入,但是能探測到的腦電信號範圍和精確度有限。
  • AI芯天下丨潘多拉魔盒已開,腦機接口可能讓人類變得更強
    前言:隨著科技發展以及醫療需求的增加,腦機接口成為極具潛力的新興科技領域。隨著腦機接口技術的不斷突破,意念控制與大腦讀寫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平常,對於殘疾人群體而言,意念控制技術的假肢出現,將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 中國腦機接口玩轉機械手!美國專家炮轟馬斯克:「沒有科學依據」
    在不久前公布的《沸點2020年度科技熱詞》中,"腦機接口"成為了頗受關注的科技熱詞。這種對有些人還略顯陌生的技術,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科研機構所關注,且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通過腦機接口將人類大腦與外部設備相連接,從而實現對於腦電波的接受和應用——這種在科幻片中經常出現的腦力開發的場景,如今也正在成為各國科研學者重點攻關的方向。
  • 「科學狂人」馬斯克直播遛豬:腦機接口是魔法還是反人類?
    科技的本質,就是讓人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作為一個科技狂人,馬斯克無比清楚這一點,所以在腦機接口產品尚不成熟之時,也要先讓它「隱形」。與第一代露在耳後的產品相比,這枚精巧如紐扣的第二代,確實算得上是科幻到現實的一大步。
  • 周鴻禕:強烈反對「腦機接口」技術廣泛應用
    周鴻禕:「腦機接口」廣泛應用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周鴻禕認為,人類應該限制嚴格限制腦機接口的使用範圍,可允許其在臨床醫學上,用來治療和幫助一些殘障人士、精神疾病患者等,但在廣泛的人類世界使用腦機接口卻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 腦機接口,賽博格時代的忒修斯之船?
    作為可能是當今世界最受公眾矚目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的發展史既彰顯了馬斯克的未來科技野心,也展示了最近五年腦機接口技術的突飛猛進。Neuralink創立於2016年,研究方向是腦機接口設備,尤其是侵入式腦機接口產品,是馬斯克繼太空探索(SpaceX)、電動汽車(Tesla)之後涉足的又一領域。
  • 人工智慧之腦機接口問題及規制
    腦機接口已經實實在在地出現在我們的面前,隨著植入頭腦的各類晶片與傳感器的日益微型化、功能集成化、加上近年來人類對大腦功能了解的深入、腦機融合的日趨完善、創口的微小化、以及電池功能的增強,腦機接口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絕非幻想,而是一種可以預見得到的發展趨勢。
  • ...的腦機晶片又有新爆料:能聽人類無法聽到的聲音,還能增強推理能力
    Neuralink是馬斯克創立的一家研究腦機接口的公司,此前,曾有報導稱Neuralink公司正在研發一種能夠向大腦中植入細線狀植入物的機器,這種機器人將在人們的頭上鑽孔,並在他們的大腦中安裝微晶片。 當時,馬斯克宣布,他們已經能讓猴子用其意念來控制電腦。
  • 腦機接口:賽博朋克還是天方夜譚?
    但要說最引人矚目的,還是要數Neuralink:2019年,SpaceX及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召開發布會,宣布成立兩年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的腦機接口技術獲得重大突破,他們已經找到了高效實現腦機接口的方法。今年8月底,馬斯克進行了腦機接口新設備的現場直播,在現場演示了該公司新研製的只有硬幣大小的新設備:theLink v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