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雖然當下的人類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手握大多數生物的生殺大權,但是,人類能夠走到今天並不是一蹴而就,尤其是在進化初期的史前時期,人類與其他食肉動物毫無競爭力,甚至會淪為獵物。不過,在優勝劣汰和不斷的進化下,人類也在不斷的進步,最終有了今天的「地位」。那麼,在史前人類時期有哪些可怕的動物呢?我們一起來盤點幾種。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把「史前」這個詞的時間段確立下來,史前在不同的國家以及不同的角度定義也各不相同,不過公認的史前是從人類進化之初到文字出現以前的這段時期,大約從距今250萬年前到公元前4000年,因為從250萬年前起,人類的祖先進入了石器時代,而從公元前4000年之後,人類就進入了有文字的時代,被稱為「信史時代」。既然確立了時間段,我們就來找一下這個時間段內,地球上可怕的動物吧。
恐貓
在距今約250萬年前,人類的進化進入的第一個階段-南方古猿,而南方古猿是猿向人進化的第一階段,當然,此時的南方古猿已經進入了石器時代。
恐貓是一種史前的大型貓科動物,之所以先說恐貓是因為恐貓是南方古猿首先接觸的食肉動物。根據已發現的恐貓化石看,最早的恐貓出現在距今約500萬年前,而且到了距今250萬年年前,恐貓的分布已經很廣了,在亞洲、歐洲、非洲甚至是北美洲都有它們的身影。
恐貓是一種體型介於老虎和花豹之間的物種,它們與現存的美洲豹體型差不多,相比現在的貓科動物,恐貓的犬齒更加的扁長,體重平均在120公斤左右。
在已出土的南方古猿化石坑中,同樣發現了恐貓的化石,而且在南方古猿的頭骨化石上也發現了恐貓的犬齒造成的傷痕。因此,恐貓是「吃人」的。
之後,古生物學家又在許多地區的能人化石上發現了同樣的齒印以及恐貓化石,直到150萬年前,恐貓滅絕之後,史前人類才擺脫了這種猛獸的捕殺的。因此從距今約250萬年前起,到150萬年前結束,恐貓吃了約100萬年的史前人類(當然也包括其他動物)。
劍齒虎
其實,我們上面說的恐貓就是劍齒虎亞科下的一員,不同的是,它比其他的劍齒虎牙齒相對短一些,而且大多數的劍齒虎牙齒比較的粗壯,而恐貓的犬齒則比較的扁平。
劍齒虎並不是一種動物的稱呼,而是一大類犬齒較長的貓科動物的總稱,劍齒虎亞科、獵貓科以及鬣齒獸科共同組成了劍齒虎的大家族。從整體上看,劍齒虎大都是在距今約400萬年前才進化出的,它們直到距今約1.1萬年前才滅絕,也就是說,劍齒虎家族與人類的祖先共同生活了接近約150萬年。
劍齒虎最大的特點就是像一把利刃一樣的犬齒了,不同的劍齒虎犬齒長度不同,比如短劍劍齒虎的犬齒長度平均在10公分左右,而致命刃齒虎的犬齒長度則平均超過了12公分。而且它們的分布也很廣,除了非洲外,在美洲也有大量分布。
這些猛獸,在只有石器的人類面前無疑是不可戰勝的存在,而且這些貓科動物還有著尖利的爪子,因此在150萬年間,劍齒虎是史前人類最大的噩夢。
大地懶
說完了貓科動物,我們再來看一種連當時的貓科動物都不敢輕易招惹的大型雜食性動物。在距今約500萬年前,南美洲進化出了一種大型的哺乳動物,它的身長可達6米,體重可達4噸,這個體型數據甚至超過現存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大象,它就是大地懶。
大地懶有著強壯的四肢和粗壯的尾巴,因此雖然它體型龐大,但是它是能夠站立的,而且大地懶有著尖利的爪子,並且通過大地懶的頭骨分析,它有著強大的咬合力,因此,科學家認為它是一種食肉兼食草的雜食性動物。
大地懶從距今約500萬年前出現,直到距今約1萬年前滅絕,在這段時期內,南美洲有著強大的肉食動物美洲劍齒虎、致命刃齒虎等,但是目前沒有發現大地懶的化石上有這些食肉動物的齒印。因此,在當時大地懶是沒有天敵的,它們是食物鏈頂端的存在。
南美細齒巨熊
在大地懶生存的時期,在南美洲還有一種大型的食肉動物,它是目前為止發現的最大的熊科動物,它就是南美細齒巨熊(以下簡稱巨熊)。根據已發現的化石看,成年的巨熊體長可達3.6米,站立起來身高超過了4米,體重重達1.8噸。如此龐大的體型,就算是現存最大的熊科動物科迪亞克棕熊都望塵莫及。試想一下,如此龐大的史前巨獸站在我們面前,那將是多麼恐怖的存在。
巨熊最早出現在距今約200萬年前,但是在距今約70萬年前就滅絕了。而且根據不同時間段發現的巨熊化石看,巨熊的整個體型是由大到小進化的,科學家分析,這可能與同時期貓科動物的競爭有著很大的關係。
總結
其實人類走到今天實屬不易,因為在史前,人類並沒有可以與大型食肉動物叫板的能力,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劍齒虎、大地懶、南美細齒巨熊。而且在整個的史前時期,人類都與一些大型食肉動物「比鄰而居」,不過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些大型食肉動物的威脅,也一定程度的加速了人類的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