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經濟日報》是1984年經濟日報社出版的報刊。《經濟日報》是由政府主辦的中央直屬黨報,是政府指導全國經濟工作的重要輿論陣地,是全國經濟類報刊中權威性、公信力最強的報紙,是傳播發布黨和國家關於經濟方面政策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國內外了解中國經濟發展動向的重要窗口,是政府和企業溝通的重要橋梁。
多年以來,《經濟日報》以經濟界職工和關心中國經濟發展的國內外讀者為對象。以指導經濟工作,提供情況,提供經驗,提供信息,指導消費, 推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為宗旨。著重宣傳中國共產黨、國家關於經濟工作的方針、政策;多採用連續報導的方法,提出經濟改革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和事件;並注重經濟理論的探索。
《經濟》雜誌作為中國政府最高層的一級平面媒體,由國家主辦的《經濟日報》權威主管出版。專送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國資委、國 務院政研室、國 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20多個部委司局以上領導;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京西賓館;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央企、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在華機構等。
一場疫情的突然降臨,給全球文旅行業帶來了重創,預計2020年全球旅遊業GDP損失將高達2.1萬億美元,讓人焦慮不安。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新冠疫情影響了當前文旅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給未來中國產業變革創造了難得的機遇。
本次由國 務院直屬單位《經濟日報》、《經濟》雜誌社主辦「2020中國經濟人物高峰論壇及頒獎盛典」11月28、29日在山東淄博市召開,經全國專家評選與網絡公開投票,賈雲峰先生獲得「2020中國智慧經濟十大傳播人物」大獎,他是著名的文旅策劃大家,現在又成為城市大健康產業策劃的引領者和倡導者,我們今天在獲獎現場採訪了他,觀點深邃,視野獨特,相信對做城市管理、企業戰略和營銷推廣的單位一定會有借鑑意義。
在這個特殊的年代,如何精準把握市場趨勢,創新開發和精準營銷,最終實現文旅行業的涅槃重生?中國產業下一個風口又在哪裡?我們與賈雲峰先生一一探討。
疫情常態化,文旅行業的深刻變化
1、場景之變:「線上體驗」取代「實體景區」
全民抗疫期間,大量旅遊消費需求被迫從線下轉到線上。文化和旅遊部調集整合數字文化資源,推出在線圖書館、在線博物館、在線劇院、在線非遺展示等,並引導各地公共文化機構和文博機構推出線上產品,居民可在家中免費「遊覽」百餘家景區。疫情之後,以景區為基礎,打通「故事+場景」的體驗,虛實結合,讓遊客找到共鳴;用虛擬景象訴說「旅遊故事」,用科技手段擁有「山水生活」。
2、主題之變:「康養生活」取代「普通旅遊」
此次疫情讓居民深刻認識到「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它喚醒了居民的生命和養生意識,想獲得自由、健康、舒適等體驗的呼聲上漲。低密度、生態化、鄉村性的康養類旅遊產品的關注度大幅提升,成為了文旅行業發展新方向。
3、運營之變:「跨界融合」取代「傳統模式」
新冠疫情導致了「全球大波及、全國全覆蓋、行業全涉及」的廣泛影響,對傳統文旅行業是一次大規模洗牌。因此,疫情加速了產業和業態的重構,跨界融合成為新趨勢,一大批帶著土地、資金、流量、IP的跨界企業進入到文旅行業,倒逼文旅行業變革創新。
疫情常態化,文旅五大業態引流方式:
1、大健康需求
伴隨著疫情的常態化以及人口老齡化、亞健康、生態環境等問題備受重視,社會康養需求和市場消費急速膨脹,加上國家層面全力推進「健康中國」戰略和「美好生活」建設,康養旅遊成為一個熱門主題。
2、夜經濟開發
疫情常態化,夜遊經濟必將是拉動國民內需經濟的重要動力,是未來旅遊大市場的藍海重地。它把文化藝術、城市商業、景區特色更好地融入夜遊市場,由單一的夜間景觀升級成為具有創意的夜遊項目,形成產業主線。
3、體育新拓展
疫情喚醒了大眾健身意識的深度覺醒,人們對於體育鍛鍊和強身健體的消費需求將會湧現出新動能。並且,作為一項綜合性產業,體育旅遊延伸的產業鏈已經成為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座「新富礦」。中國幅員遼闊,各地地貌氣候差異較大,幾乎適合開展所有類型的體育活動。
4、美食全體驗
疫情期間,有多少人是看著李子柒的美食視頻熬過宅家時光的?民以食為天,吃在我們的整個旅遊當中佔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我們通過系統化的梳理、深度化的挖掘、聚集化的呈現、正宗化的口味、品質化的打造、生活化的體驗、創新化的發展,呈現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宴席,用美食為旅遊賦能。
5、高科技賦能
在疫情成為「常態化」之後,「高科技」的主題旋律會貫穿於整個旅遊旅居行業,它可以在景區和目的地更好地能引導和契合遊客的消費需求。依託5G技術,拓展空間廣度、打破時間桎梏、增加文旅產品的獲利能力,催生虛擬與現實結合的新體驗、新場景、新營銷、新運營、新趨勢,讓文旅行業在疫情之後有更多可能性。
大健康產業進入「全民需求時代」
在疫情常態化時,我們發現全民健康成為了主要話題。賈雲峰先生認為,此次疫情的爆發給了大眾一次當頭棒喝,文旅行業發展同時,也出現了產業發展的新風口。
1、一組數據告訴我們,大健康產業的未來已來
中國高血壓人口 2.7億,高血脂人口超 1億,糖尿病患者達 9240萬,血脂異常患者 1.6億。未來20年,40歲以上人群慢性病的發病人數將會增長三倍,健康大數據不容樂觀。
疫情常態化之下,提高免疫力,深入探索健康觀念成為全民共識,13多億龐大的人群所蘊含的潛在消費力、購買力,健康產業將成為最大的市場,迎來高速發展的時期。
2、大健康已成為國家戰略,多項政策保駕護航
2016年10月,政府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讓人們看到,健康中國已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2020年7月28日,在國家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下半年的深化醫改重點工作任務,要把預防為主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繼續著力推動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繼續著力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3、各界大咖們紛紛投資,助力發展大健康產業
馬雲在醫療器械、智能醫療、醫藥產業等領域累計投資400億;王健林狠砸1500億投資大健康產業,以頂級醫院為重點,整合醫藥、醫療、商業、培訓等多個行業;雷軍打造了身體健康監測的小米手環、小米體重計,探索大健康數據;騰訊馬化騰整合執業醫生資源,上線健康諮詢業務;百度也開發了百度健康……
如何開發大健康產業,有以下五個關鍵工作:
1、一城一品的個性化定位與政策解讀
大健康產業如果沒有精準的個性化定位與完整的政策解讀,即使城市規劃做的再合理、再具體,也將因目標和結構不合理給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帶來全面性問題。
地處桂西北山區的巴馬瑤族自治縣在30年前就將「長壽」作為其品牌定位,意識超前。政府對巴馬長壽村進行了長遠規劃,政策扶持以及資金投入,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理論對全村進行策劃,通過養生、壽星、康養、飲食一系列元素塑造長壽文化,完善交通、住宿、餐飲等基礎工程,開發了系列養生酒、礦泉水、飲料、山茶油、火麻油等長壽產品,給民眾帶來效益的同時也撩起了民眾參與積極性,從而促進整個巴馬縣大健康產業的發展。
2、時尚標識和吉祥物等應用設計系統
在互利網快速發展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的今天,印刷、攝影、設計作品、視頻短片等視覺傳送的形式越來越豐富,其作用也日益重要,這種非語言形式的傳送具有了比傳統的語言傳達更多優勢。
2020年10月,京東健康品牌重磅發布了品牌的全新Logo,原標識中「JDH」三個字母右上方的圖案,由「紅十字」變成了「天南星」。「天南星」具有更強的中國特色和裡程碑意義,據傳在明代時,李時珍就因受到天南星的啟發而著就了傳世經典《本草綱目》,促進醫藥學的發展進步。天南星的葉片向外蓬勃展開,象徵著京東健康的業務領域向外不斷拓展延伸,並與越來越多不同領域的合作夥伴形成連接,共同成就更為廣闊的前景。
在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的今天,商業競爭日趨激烈,同行之間競爭白熱化,同類商品成為個品牌建的較量,因此品牌形象設計越來越受關注和重視。所以,我們也要注重時尚標識、吉祥物等設計系統的應用,這樣可以讓消費者更直觀的了解到各地大健康產業的文化內涵、經營理念和產品架構等,通過強有力的辨識度與消費者產生一定的互動,並產生信賴。
3、導入大健康頭部企業落地明星產品
大健康產業擁有「立體、跨界、多元、整合」的整體觀,需要文化、體育、旅遊的融合發展,本質上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多維度需求,因而需要我們創造更加豐富的產業和服務。
賈雲峰先生認為,在打造複合型的、多元化的大健康產業目的地時,一定要導入頭部企業,落地明星產品。例如華大基因(300676,股吧),致力於康養小鎮的建設,通過「基於基因技術,人的生命長度與生命質量提升「基於新城市(300778,股吧)技術,城市環境與效率提升」「基於網際網路技術方向的城市效能提升」三大實施路徑,構建了「以未來生命科技為主導的未來醫健、未來農業、未來海洋」和「以未來城市技術為主導的生態城市、綠色建築、新能源、工業化」。哈工大機器人集團2018年開始重點布局大健康產業板塊,建設了大健康產業人工智慧人才資料庫,形成研、產、銷、服務的大健康領域人工智慧生態圈,主要擁有角度智能定位、減壓力、精準度、調整時間、定量治療、量化效果評定、康復治療處方標準化、康復進程實時監控與記錄和康復進程及病例信息化管理十大核心產品。
頭部企業的明星產品都具有良好的質量,優良的產品功效和獨特的差異化的包裝賣相。所以,導入頭部企業,落地明星產品,可以迅速成為大健康產業利潤的增長點,對提升品牌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它就像一把利劍,能迅速將市場打開一個缺口,讓你的品牌在市場上鶴立雞群。
4、精準鎖定消費市場實現創新營銷
讓人意外的策劃,結果也是「意外」,讓人正常的策劃,一定結果也是正常。大健康產業必須有眼球經濟項目,這樣才能創造「新、奇、樂」。
「網紅經濟」是能夠滿足大眾「新奇樂」的一個重要方式,在「網際網路+」的時代背景下,它成為顛覆與重構傳統經濟產業的重要力量。從大健康產業需求端來看,可以通過用戶畫像+精準定位+產品創新+競爭優勢+品牌勢能+渠道選擇+戰略布局+自循環+銷售流程+營銷模式來實現創新型營銷。
建設網紅打卡地來拉長新奇的想像空間,別出心裁和意想不到,有意無意的「誇張和隱藏」不失為一種嘗試。設計網紅新地標來增強新奇的內涵,文化無處不在,情感自由揮灑,從感官過渡到心靈,才能發揮內涵的力量。擴大網紅影響力來變換新奇的組合形式,通過網紅在空間上、時間上做些調整,從而產生新的「新奇」體驗。形成網紅自傳播來注入新鮮的人才血液,從「網紅包裝——網紅傳播——商業變現」三個環節進行打造,顛覆先有產品再有品牌的傳統經濟生產模式,孵化出屬於自己的網紅經濟產業鏈。
5、研發城市大健康產業發展模式
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指導下,分析各地城市大健康產業的內涵、特徵與國內外大健康產業發展模式的基礎上,對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影響因素和模式構建進行深入研究。實地研究地方特色文化,提煉出城市的優勢產能和文化特質。同時綜合考慮城市的產業現狀、文化特色、經濟實力等,與大健康產業的進行有效匹配對接,有計劃、有系統的發展健康養老產業、健康旅遊業、健康醫療醫藥產業、健康運動產業、健康食品產業、健康管理產業等,找準發力點和增長點,從而有條不紊地帶動大健康產業的發展。
賈雲峰先生認為,大疫是大役,大破必大立。疫情常態化之下,用《黃帝內經》的整體觀來進行文旅行業升級轉型,建設大健康產業的世界觀,必將迎來「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的最高境界。
【獲獎者簡介】
賈雲峰先生,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專家委員會委員、教授、博士。
社會兼職:
中華中醫藥學會國際專家、世界長壽之鄉認證委員會首席文旅專家。
吉林省中醫藥健康產業協會名譽會長、北京養生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副會長、北京健康城市促進會顧問等。
受聘山東、上海、山西、陝西、江蘇、浙江、福建、河南、貴州、廣西、雲南、內蒙古省政府或省旅遊局顧問。其團隊與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工程院、中國整合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院等權威機構深度合作,是大健康產業城市規劃、頭部企業整合與明星產品落地的專業型產學研機構。
(責任編輯:李顯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