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前,《仙劍奇俠傳》橫空出世,這部根據同名國產單機遊戲改編的電視劇,開啟了古裝仙俠玄幻劇的時代;雖然後續有不少類型的仙俠題材,但都難以超越《仙劍奇俠傳》這座高峰。
作為最具有代表性的仙俠大劇,《仙劍奇俠傳》給我們留下來太多難以忘懷的記憶了;劇中李逍遙的扮演者胡歌,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大俠形象,趙靈兒的扮演者劉亦菲,讓我們神魂顛倒;再加上劇中的配樂,讓人聽之,盪氣迴腸,百感交集;同時,劇情設計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讓人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經典依舊,時隔今日,想必現在說起這部劇 時,相信每個人對劇情還是記憶猶新的,就趁著十一長假,木子一口氣刷完了《仙劍奇俠傳》,依舊在為大結局中趙靈兒的死耿耿於懷,第一次看的時候恨不得給編劇寄上一盒刀片,實在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把趙靈兒寫死,到現如今才發現,編劇把趙靈兒寫死的原因其實挺簡單的。
還原遊戲原著的劇情
眾所周知,《仙劍奇俠傳》是根據單機遊戲仙劍奇俠傳改編而來的,而原著《仙劍奇俠傳》對趙靈兒的設定就是「女媧後天」,天生自帶「一旦結婚生女就會變得紅顏薄命」的屬性。
即便生下女兒後,就算不戰鬥,也會因為女兒不斷的成長而吸收母體的靈力設定而亡,這是女媧一組的命理,不管是靈兒的媽媽青兒,還是《仙劍奇俠傳3》的紫萱,下場都沒有太好,因為這是原著遊戲對女媧後人是設定。
更何況《仙劍奇俠傳》中趙靈兒還遇上了拜月、水魔獸這種大級別的對手,拼勁所有的靈力與之同歸於盡也是趙靈兒唯一的選擇,這也是她作為女蝸後人,大地之母必須承擔的使命,因此無論是尊重原著還是對該角色升華的角度上來看,趙靈兒在大結局中都應該要犧牲,換而言之,如果趙靈兒這個角色不死,可能這個角色還真不一定能成為那麼多遊戲玩家或者觀眾的白月光。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我們不能說要編劇殘忍,要寄刀片給編劇,其實編劇和導演只不過是為了尊重原著而已,畢竟他們不能扼殺了原著心中的白月光,所以,這就是編劇為何要把趙靈兒一定寫死的原因。
讓劇情變得更加有藝術化
原著《仙劍奇俠傳》的故事相對來說是非常少的,就連製片人人曾說,如果單純的複製遊戲內容,那麼只夠電視劇拍兩三集,於是他們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把原來的遊戲中一些簡化處理的內容予以加強,豐富了全劇的情感線索。
尤其是在趙靈兒在客棧虐李逍遙的那一段,很多觀眾說趙靈兒太不懂李逍遙了,也並沒有為李逍遙付出太多,甚至還覺得趙靈兒這角色太作了,為李逍遙感到不值得,所以編劇在大結局中趙靈兒的死刻畫才更有深意,使得劇情更加飽滿,也極具藝術感。
因為原本原著中的趙靈兒是直接和水魔獸同歸於盡的,編劇改編成趙靈兒臨死前拼著一口氣回到李逍遙身邊,即為趙靈兒洗清了「不懂李逍遙」「為他付出少」一類不白之冤,也讓她能夠死在愛人懷裡,死在和丈夫回家,闔家團圓的盟戰,比起原著的孤身赴死,來不及訣別給了觀眾不少寬慰。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上看來,編劇不是非要寫死趙靈兒,反而更是一種藝術上的成全。
《仙劍奇俠傳》和那時的很多電視劇不同,它沒有團圓的大結局,而是每個人都有自己背負的宿命和「道」,因此「虐」倒一片觀眾,也正是那些為愛付出的遺憾和不圓滿,才讓它如此令人難以忘懷,成為不可磨滅的經典。
正如網友所說,當時只希望逍遙哥哥和靈兒永遠在一起,現在再看仙劍,看到的是成長,使命,責任,和對天下蒼生,世間萬物的大愛,編劇把趙靈兒寫死,不僅是為了尊重原著心裡的白月光,更是為了塑造好《仙劍奇俠傳》這部劇,讓大家看一遍會有不一樣的感悟,不管過了多久,它依然是大家心中最好的《仙劍奇俠傳》。
你們覺得《仙劍奇俠傳》中編劇一定把趙靈兒寫死,這作法對嗎?歡迎留下評論和我一起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