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有沒有加學生會的必要?為何很多同學那麼討厭加入學生會?
考上大學之後,經歷過高考的同學總算可以緩一口氣,可以暫時放鬆一下了。而大學時代,與同學接觸最多的就是學生會了,大一的時候學生會也會納新。
不少大一的同學覺得加入學生會很風光,能得到許多其他同學得不到的利益。那麼,對於大一的同學來說,進入大學之後有無加入學生會的必要?為何很多人對學生會的態度褒貶不一,甚至很多加入的人都後悔了呢?
大一新生要不要加入學生會?為何加入學生會的人大都後悔了?
今年讀大一的表弟說起學生會的事情,氣就不打一處來。他當時考上大學,軍訓之後沒多久,學生會納新就開始了。他們宿舍有3個人一起報名參加了,但最後只有一個高個子的男生進入了學生會,並分配在了文藝部。
起初他們還蠻羨慕的,但沒過多久情況就發生了不少變化。那個進入學生會的同學本來和舍友相處的還好,加入學生會之後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對他們愛答不理的。
特別是在平時的學生會工作中,這位舍友為了表現其特有的權利,還特別針對他們。早籤到去遲了會被特地留下來,扣分或者讓寫檢討。晚自習去遲了也是一樣的結果。
為此,這個舍友和其他同學之前出現了很大矛盾,彼此不對付。在宿舍之中更是被他們孤立,而那個高個男生更是變本加厲的給他們使壞,讓他們苦不堪言。
他們和輔導員反應過,但輔導員給的處理意見就是彼此退一步,息事寧人。但表弟他們幾個快瘋了,他們覺得在最壞的結果到來之前,最好的處理結果就是更換宿舍,以後再也不要和這個舍友有任何交集,而且更加討厭學生會的人了。
雖然加入學生會對部分同學來說是一件好事,多多少少會得到一些鍛鍊,但並不適合所有人。這主要是因為加入學生會對大一的同學有很多的負面影響:
01、加入學生會要耗費大量精力,耽誤學習
如果加入學生會,對於一般的人來說,會佔用學習之外的大量時間,肯定耽誤同學的學習時間。如果想在學生會晉升,擔任部長或者其他幹部,那就得想辦法往上爬,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壓根沒精力去學習了。但大學是學習的地方,把大量精力和時間花費在這裡,是不是得不償失呢?
02、得不到什麼鍛鍊,對同學的工作和學習無用
不少人覺得加入學生會可以得到各種鍛鍊,其實大部分加入學生會的成員,沒有任什麼職位,只是其中義務幹活的那類最底層的人,無外乎就是每次活動之前布置場地和搬東西而已。
這種鍛鍊除了佔用同學的大量時間之外,對日常的學習和未來的工作是沒有絲毫幫助的!因為學生會中接觸的東西,日後工作中基本上不會用到,而且和同學大學學到的內容也不相關,沒有什麼太大的幫助,純粹是浪費時間而已!
其實,對於大部分同學來說,加入學生會不如加入自己比較感興趣的社團。在學校裡的很多社團呆一兩年,一方面對自己的愛好有所拓展,另一方面也能學到一些處理問題的能力,並不一定要加入學生會才能學到東西!
03、自我感覺良好,官·僚主·義嚴重
不可否認的是,加入學生會的同學很容易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很容易和其他同學交惡。在學生會內部,從上到下有嚴格的等級劃分,官·僚主·義嚴重,特別是有具體高階職務的同學更是如此。
學生會內部類似於半入社會的感覺,在學校內部的權力也不小,懂人情世故的人如魚得水,但不適合較為單純的大一同學。學生會內部經常團建、聚餐等,也有一定的潛規則,不少同學深陷進去,受到不等程度的傷害,這也是為何大部分同學討厭學生會的根本原因。
其實,在本科階段,如果你的學校比較好,是211或985名校,應該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學習上。想讀研的話,儘量在大一的時候就籌備保研的事宜,不能保研再想辦法去考研。
如果學校一般,甚至是三本院校,那就更應該考慮自己的未來,看看能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考研去名校讀研。而不是將大把的心神浪費在學生會中,這是得不償失的!
一個自律的人,在本科階段,想豐富業餘生活,除了加入興趣社團外,還可以參加各種比賽,甚至是科技競賽,這都是能夠拓展自身能力的好方法,對未來考生的就業也是一大助力!
當然,如果你此刻就在學生會之中,你也不要荒廢學習,要保證自己成績優秀的前提下,做好各項工作。儘量在大二之後就退出學生會,之後把心神放在學習上來,是就業還是考研考生要提前想清楚,並踏實努力去執行!
如果你此刻正讀大一,好不容易進入學生會,但是你不小心得罪了你的部長,他私下裡對你很差,還跟你穿小鞋,處處針對你,你會選擇默默忍受還是選擇中途退出呢?歡迎留言分享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