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夏天,位於杭州市臨安的一處窯廠工地上,農民在燒磚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一個深不見底的洞,感覺比較特殊,用手電向下照去後發現可能是一座墓葬,於是就把這個消息上報給了文物局。
相關考古學家趕到現場,勘測後確定這個洞就是墓葬。發現這座墓葬與已經發掘的錢廖之父錢寬的墓葬並列,而且兩座墓使用的是同一座封土堆,所以根據這個特點推測,考古學家認為這兩處墓葬有可能是夫妻的合墓葬。
在相關挖掘工作開展之後,結果有一塊墓志銘在這個厚厚的土壤中掩埋著,經過內容的證實,這塊墓志銘的主人就是錢寬之妻、時任鎮海鎮東軍節度使錢鏐之母水邱氏。
當時吳越國國富民強,為了向中央王朝進貢,在國王錢廖的授意下,越窯燒制出了精美的青瓷,然而這些青瓷只用於吳越國與中原王朝,以及其他割據勢力間的貢品和禮物,因此流傳稀少,大部分青瓷都是在吳越國的皇室中掌握,所以錢廖母親墓中才能隨葬國寶級青瓷。
但當他們打開墓門之後,卻驚喜地發現,墓葬中的隨葬品保存的非常好,甚至香爐中的香灰還有殘留。位於燈臺上的油燈更是站立千年而不倒,堪稱奇蹟。在錢廖母親墓中,出土數十件青瓷器,也都是難得一見的精品,除了瓷器之外還有金銀器、鐵器等珍貴文物一百多件。還出土了三件國寶青瓷器分別是:青瓷褐彩雲紋油燈、青瓷褐彩雲紋燻爐、青瓷褐彩雲紋蓋罌。
青瓷褐彩雲紋油燈為缽形,弧腹,高圈足外撇。通體施釉,也呈青黃色,釉面滋潤。釉下繪褐彩雲紋,腹部飾六組雙勾如意雲紋和六朵綻放的蓮花,腹底和圈足各飾八朵和十一朵雲氣紋,器內裝滿了未燃盡的油脂。
青瓷褐彩雲紋燻爐,紋飾甚是精美,而且造型非常規整,風格端正凝重,做工精湛細緻,裝飾華美繁複。體現了越窯工匠高超的制瓷技藝,意匠生輝,堪稱唐代越窯青瓷工藝的巔峰之作。
青瓷褐彩雲紋蓋罌高66.5釐米,由器蓋和器身兩部分組成,通體施釉,釉色青黃、潤澤,胎質細密。和燻爐一樣,整器高大、規整、秀美,紋飾生動,體現了越窯工匠如火純青的技藝。
同樣都是皇室家族,為何別人的千年古墓沒有保存這麼完好呢?其實這個答案只有當地老百姓們知道。在當地流傳著一種說法,那就是錢寬的妻子水邱氏是一個性情中人,心地善良,信奉佛教,經常喜歡幫助窮困潦倒之人,樂善好施,在錢廖稱王之後,水邱氏被人稱為「王母」,而這樣善良的人,自然她的墳墓有佛祖保佑,所以才歷經千年無人敢盜,歷經水災而不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