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護法》給我們呈現出了一個虛幻而詭異的世界,作為不思凡的另一部作品《妙先生》也同樣有其風格和特色,但後者評分卻不盡如人意。
電影海報
同樣是描述社會黑暗面的題材,為什麼評分和口碑上會有那麼大的差別呢?
個人認為是這個故事的主旨有問題,像網上很多評論說這部電影的說教意味太重,敘事太複雜,立意太艱深難以理解,我覺得這些評論都沒錯,但都不是重點。
首先這部電影的立意沒問題,《大護法》它也是苦澀艱深的立意和內涵;敘事也沒大問題,通過插敘的手法,解釋清了這個世界的運作模式;那麼,在插敘的手法和艱深的主旨的互相作用下,這部電影必然會有「說教感」。
但要明確一點的就是,《妙先生》沒有在教我們做事,它只是呈現出一種封閉的世界觀。
妙先生是彼岸花的創造者,彼岸花的泛濫會讓人心墮落,火蟬吃掉彼岸花的孢子,控制它的擴散,冰紈玉生於冰涼刺骨的河水中,下水採玉會讓人得苦寒症,這種病只能用火蟬蛻來緩解,於是冰紈玉的採摘使火蟬減少,最終帶來彼岸花的瘋長危害人類社會,這映射到我們現實層面中的人與自然的關係,但現實中的關係,又遠比這個要來得複雜,僅僅建立一個閉環的生態系統還不能夠把道理給講好。
所以這部電影最大的問題就是,既想契合實際又想構建一個完整的世界觀,我們現實世界是變化的,但電影裡的世界是不變的,也許不同的時間我們對電影會有不同的理解,但電影的內容是恆定的。
故事劇情上的工整沒能夠彰顯主題,於是讓人覺得這部電影有種很重的「說教感」。電影是門藝術但不是藝術品,不能單方面的表達自我,也要在劇情上明確主題以降低電影的理解門檻,所以主題繁雜是這部電影最凸顯弊病。
基於劇情內容,我一共總結出三種主題: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故事劇情在這三種主題裡起承轉合,最後將個人的抉擇,升格到人類社會的存亡問題中。
這樣升華主題咋一看沒什麼問題,仔細一看……還不如咋一看,因為這部電影的命題太大太多,光是人與人就有講不完的話題,而《妙先生》想在不到2小時的電影裡一次講完。
對應上面講的三種命題在電影裡有不同呈現,人與人:丁果的讓彼岸花宿主自願犧牲,殷鳳的殺好人救眾生,笑人的破罐破摔讓世界重來。
光是如何拯救世界就存在三種迥然不同甚至兩兩對立的方式,所以在劇情上的身份轉變很難做到自然和圓融。
人與社會:這部電影還描寫了三種不同的社會階層,代表最上層的是乾天城,因為其中貴族喜愛冰紈玉而開出高價收購,以紅嫣夫人為代表的中層為討好上層,不惜讓人患上「苦寒症」也要下河採玉,為了幫人緩解症狀,夫人又去虞侯那購買火蟬蛻,於是火蟬減少,底層的人也荒棄良田只求抓住一隻火蟬來發家。
劇中人類社會的結構性矛盾已經到了即將爆發的地步,上層的人只貪圖享樂,中下層的人連活下去都很難,關於這一主題電影沒有詳寫,故事劇情馬上就轉到了「人與自然」的主題中。
人與自然:如我一開頭提到的彼岸花、火蟬、冰紈玉和人這四種事物的聯繫,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命題,但這種聯繫比較單薄不怎麼緊密,所以「人與自然」這個大命題也沒有被很好地表達。
笑人這個角色算是以自然為立場的人,頗有點大道無情的感覺,但站在自然的角度去反對人的存在,本身也是反自然的,所以結局中被丁果給淨化了。
由此可見,整部電影的基調也如同劇中的社會關係一樣,有著不可調和的結構性矛盾。
但也不能因此就說這部電影毫無可取之處,劇中的那些宏大命題,要是單獨拿出來做一部電影,一次只講一個故事,那就很接近成功了。
其實這部電影的每個配角都很有特色,就比如彼岸花的三個宿主,孝文善良忠厚,簫篤機敏而不失大義,雲香純情不渝,在瞑目前還回想著她丈夫最好的樣子。
主角們的設定其實也很豐富,只不過這種豐富不是通過劇情來展現,而是被劇情一帶而過。
濃重的悲劇色彩加上沉重的主題,《妙先生》就註定不受大眾的歡迎,劇情帶動設定的優勢沒有在這部電影裡發揮出來,而有些劍走偏鋒的主題思想,最終也泯然眾人。
這部片子高開低走,它的借鑑意義大於它本身的價值,但還是想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