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先生:小人物總喜歡講大道理?不思凡動畫宇宙中的結構性矛盾

2020-12-07 二次元鑑賞家鐘樓是也

《大護法》給我們呈現出了一個虛幻而詭異的世界,作為不思凡的另一部作品《妙先生》也同樣有其風格和特色,但後者評分卻不盡如人意。

電影海報

同樣是描述社會黑暗面的題材,為什麼評分和口碑上會有那麼大的差別呢?

個人認為是這個故事的主旨有問題,像網上很多評論說這部電影的說教意味太重,敘事太複雜,立意太艱深難以理解,我覺得這些評論都沒錯,但都不是重點。

首先這部電影的立意沒問題,《大護法》它也是苦澀艱深的立意和內涵;敘事也沒大問題,通過插敘的手法,解釋清了這個世界的運作模式;那麼,在插敘的手法艱深的主旨的互相作用下,這部電影必然會有「說教感」。

但要明確一點的就是,《妙先生》沒有在教我們做事,它只是呈現出一種封閉的世界觀。

妙先生是彼岸花的創造者,彼岸花的泛濫會讓人心墮落,火蟬吃掉彼岸花的孢子,控制它的擴散,冰紈玉生於冰涼刺骨的河水中,下水採玉會讓人得苦寒症,這種病只能用火蟬蛻來緩解,於是冰紈玉的採摘使火蟬減少,最終帶來彼岸花的瘋長危害人類社會,這映射到我們現實層面中的人與自然的關係,但現實中的關係,又遠比這個要來得複雜,僅僅建立一個閉環的生態系統還不能夠把道理給講好。

所以這部電影最大的問題就是,既想契合實際又想構建一個完整的世界觀,我們現實世界是變化的,但電影裡的世界是不變的,也許不同的時間我們對電影會有不同的理解,但電影的內容是恆定的。

劇照

故事劇情上的工整沒能夠彰顯主題,於是讓人覺得這部電影有種很重的「說教感」。電影是門藝術但不是藝術品,不能單方面的表達自我,也要在劇情上明確主題以降低電影的理解門檻,所以主題繁雜是這部電影最凸顯弊病。

基於劇情內容,我一共總結出三種主題: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故事劇情在這三種主題裡起承轉合,最後將個人的抉擇,升格到人類社會的存亡問題中。

這樣升華主題咋一看沒什麼問題,仔細一看……還不如咋一看,因為這部電影的命題太大太多,光是人與人就有講不完的話題,而《妙先生》想在不到2小時的電影裡一次講完。

對應上面講的三種命題在電影裡有不同呈現,人與人:丁果的讓彼岸花宿主自願犧牲,殷鳳的殺好人救眾生,笑人的破罐破摔讓世界重來。

光是如何拯救世界就存在三種迥然不同甚至兩兩對立的方式,所以在劇情上的身份轉變很難做到自然和圓融。

人與社會:這部電影還描寫了三種不同的社會階層,代表最上層的是乾天城,因為其中貴族喜愛冰紈玉而開出高價收購,以紅嫣夫人為代表的中層為討好上層,不惜讓人患上「苦寒症」也要下河採玉,為了幫人緩解症狀,夫人又去虞侯那購買火蟬蛻,於是火蟬減少,底層的人也荒棄良田只求抓住一隻火蟬來發家。

劇中人類社會的結構性矛盾已經到了即將爆發的地步,上層的人只貪圖享樂,中下層的人連活下去都很難,關於這一主題電影沒有詳寫,故事劇情馬上就轉到了「人與自然」的主題中。

人與自然:如我一開頭提到的彼岸花、火蟬、冰紈玉和人這四種事物的聯繫,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命題,但這種聯繫比較單薄不怎麼緊密,所以「人與自然」這個大命題也沒有被很好地表達。

笑人這個角色算是以自然為立場的人,頗有點大道無情的感覺,但站在自然的角度去反對人的存在,本身也是反自然的,所以結局中被丁果給淨化了。

由此可見,整部電影的基調也如同劇中的社會關係一樣,有著不可調和的結構性矛盾。

但也不能因此就說這部電影毫無可取之處,劇中的那些宏大命題,要是單獨拿出來做一部電影,一次只講一個故事,那就很接近成功了。

其實這部電影的每個配角都很有特色,就比如彼岸花的三個宿主,孝文善良忠厚,簫篤機敏而不失大義,雲香純情不渝,在瞑目前還回想著她丈夫最好的樣子。

雲香

主角們的設定其實也很豐富,只不過這種豐富不是通過劇情來展現,而是被劇情一帶而過。

濃重的悲劇色彩加上沉重的主題,《妙先生》就註定不受大眾的歡迎,劇情帶動設定的優勢沒有在這部電影裡發揮出來,而有些劍走偏鋒的主題思想,最終也泯然眾人。

這部片子高開低走,它的借鑑意義大於它本身的價值,但還是想推薦給大家。

相關焦點

  • 《妙先生》的失誤與不思凡的突破
    拋開宣發不談,就電影本身的內容而言,如果沒有不思凡此前的《妙先生之火澤睽笑人傳》和番外篇《妙先生之雁落大道》作為比照,或許 《妙先生》的內核「善良是一種選擇」也不算過於流俗但牽強附會、東施效顰,以「不思凡原作」為宣傳噱頭,顯然是不合適的。彼岸花是動畫電影《妙先生》中的重要意象。一方面,它只能生存在最善良的靈魂體內,擁有彼岸花就可以實現所有願望;另一方面,它也是邪惡之花,會使周遭的人變得貪婪墮落。只有殺死宿主,將彼岸花從善良的宿主體內取出,周遭人的惡念才會消散。
  • 遭遇群嘲的《妙先生》,真的一文不值嗎?
    其實,《妙先生》早在去年年底就慘遭質疑。當時,本片從公映計劃,改為小範圍點映,在點映中遭遇惡評後,作為出品方的彩條屋遂直接宣布撤檔。可沒想到,被疫情憋了半年的影迷,依舊沒能對它提起興趣。故事沒講好、大道理一堆、裝逼過了頭,這些批評之聲充斥在豆瓣的短評區裡。
  • 《妙先生》與《大護法》作者不思凡那些你沒看過的優秀作品
    今年7月份上映的動漫電影《妙先生》可以說是疫情以來國漫給予漫迷們最好的禮物,《妙先生》與17年上映的《大護法》一樣,都屬於畫風清奇,臺詞深厚的作品,雖然《妙先生》的導演並不是主導《大護法》的不思凡,但《妙先生》的劇情背景仍然是不思凡的故事體系,所以整部電影從頭到尾都給人一種大護法的既視感,這是觀影時最讓人舒服的一點。
  • 《妙先生》屬於成年人的動畫,一場關於「善惡抉擇」的人性考驗
    《妙先生》改編自《大護法》導演不思凡的同名原創短片,以不思凡作品的世界觀為基礎,延續了之前《大護法》「暗黑深沉」的基調概念,是屬於成年人的動畫。《妙先生》也延續了《大護法》的2D水彩畫風,整個故事也是在不思凡宇宙的同一世界觀內發生,不過《妙先生》在時空維度上更加廣闊。
  • 《妙先生》豆瓣評分6.3分,究竟是什麼造成的?
    畢竟,長期以來,二維的動漫電影幾乎是和低幼動畫給畫上了等號。影迷們對於《大護法》的期待,也逐漸轉移到了同類不思凡的另一部作品——《妙先生》的身上。但遺憾的是,《妙先生》這一部電影自打上映以來,並沒有像《大護法》一樣引發觀影的狂潮。目前,該片在豆瓣上的評分是6.3分。究竟是什麼造成的呢?
  • 《妙先生》7月31日影院上線,不思凡原創動畫開啟國畫春天
    《妙先生》改編自不思凡的同名原創短片,該片講述了丁果和師父消滅帶來災難的彼岸花的冒險經歷。每次拯救就要有同伴犧牲,面對善惡抉擇,如何取捨?作為著名動畫導演、編劇的不思凡在2017年與人狼聯合執導動畫短片《白鳥谷》,該片獲得法國昂西動畫電影節兒童評委短片獎
  • 《妙先生》:它不會讓人人都喜歡
    ,同時增加打鬥戲的比重,讓《妙先生》更像是一部動畫片中的武俠片。  2017年一部「國產動畫片中的暗黑動作片」《大護法》走入觀眾視野,隨後劉健導演的《大世界》用黑色荒誕風格刻畫社會眾生。國產動畫不再是兒童專屬,國漫宇宙也逐漸有了雛形。
  • 點開這篇漫評的你,可能還不了解《妙先生》
    《妙先生》改編自不思凡 (《大護法》)的同名原創短片,由李凌霄執導,彩條屋影業(《哪吒之魔童降世》)出品,是不思凡成人黑暗系動畫的又一大作品。《妙先生》由不思凡同名短片改編,歷時五年完成,鏡頭數足有1600多個,較同時長影片多出約200個;片中奇幻大場景數多達30餘個,是一般動畫電影的兩倍多,人物設定也極其用心,每個角色的都有獨具特色的武器,與《大護法》的單一武器和打鬥場面不同,《妙先生》的戰鬥場景更加華麗。
  • 不思凡《妙先生》票房撲街,評分6.3,它真的是一部爛片嗎?
    隨著影院復工,國產動畫《妙先生》成為首批定檔上映的動畫電影之一,這部影片改編自不思凡的同名原創短片,也因為不思凡獨特的暗黑系動畫風格賺足了噱頭,定位為PG-13(建議13歲以上人群觀看),在2019年12月31日上映前一天突然宣布撤檔,直到現在才正式在影院上映,可以說是吊足了觀眾的胃口
  • 《大護法》姐妹篇《妙先生》上映,國漫暗黑宇宙有DC內味了
    雖然很難定義不思凡建構的風格,但可以確定,他的風格與以往任何一部國漫都不同。這種濃濃的暗黑風和極具深意的獨白,在《妙先生》中依然延續。尋跡者丁果、梁衍、殷鳳和大護法紅胖子一樣,人狠話不多,一出口就是毒雞湯,一出手又鮮血四濺。
  • 妙先生沒能延續大護法口碑,期待太高,有亮點還是講不好故事
    每年的暑期檔一般都會有一部國產動畫,今年這個特殊年份,趕來上映的是妙先生。,實際上兩者的關聯度的確存在,但從呈現效果看並沒有那麼緊密,共同點在於都出自不思凡世界觀架構。不思凡為妙先生提供了原著故事,而大護法則是他導演的作品。如果很喜歡大護法,給了妙先生同等級的期待,還是很有可能會失望的。早前大護法難得做到了名副其實的「適合成年人觀看的國產動畫」,以同等級來看,妙先生僅僅做到了對善惡生死的闡述不太適合兒童,但過於努力講道理恨不得把大量臺詞擲到觀眾臉上,大概也並不能算很適合成年人。
  • 《妙先生》慘敗,製片人去拍《三體》,國產二維動畫還有出路嗎?
    第一導演在去年跟《妙先生》的製片人易巧、導演李凌霄聊了聊這部動畫電影的始末。第一個是主題上面,《大護法》更多講的是對抗,我跟這個世界對抗,是更向外的,但是《妙先生》講的是一個更向內的,就是人性。第一確實它底層的(設定)都來自於不思凡,當年《大護法》和《妙先生》,《妙先生》更早一些。如果說姐妹的話,其實《妙先生》才是姐姐,《大護法》是妹妹,只是《大護法》先出來了,所以從底層上、從原始上是不思凡構建的一個世界。
  • 零窗口期院線轉網絡播放,《妙先生》為什麼不太妙?
    近年來,國產動畫佳作頻出,讓人不禁覺得國漫崛起已經不遠了,但《妙先生》所暴露的問題,給國產動畫的發展按下了降速按鈕。2014年,不思凡執導了個人首部動畫短片《黑鳥》,正式開啟了他的動畫導演生涯,隨後是2009年的《小米的森林》延續了自己懸疑的製作風格,2014年的動畫短片《妙先生之雁落大道》以及動畫片《妙先生之火澤睽笑人傳》作為《妙先生》的前身收穫了不錯的口碑,2017年,不思凡的第一部電影作品《大護法》橫空出世,該片是首次自主分級PG-13的動畫電影,不思凡也把自己打造的「暗黑系列」國漫推向了嶄新的高度
  • 《妙先生》:一個實驗
    當然這一切問題主創並非渾然不知,但有一點他們非常堅定,那就是《妙先生》重新定檔上映後,觀眾們會更加聚焦在作品的內容之上,尤其是《妙先生》中探討人性善惡的主題正好與這大半年全社會的討論熱點有著某種重合。「殺好人救壞人,這是什麼奇怪的道理?」在《妙先生》的預告片中,一個小孩站在漩渦中吶喊出這句話。
  • 成人動畫推陳出新《妙先生》能否續寫國漫佳績
    可在這些觀眾的映後評價中,預期中的「成人」、「暗黑」甚至「實驗」等主打概念,卻幾乎不見落地痕跡。在《妙先生》設定的故事宇宙中,愚人們在所謂「造物主」——「妙先生」創造並播撒的彼岸花誘惑下,陷入貪婪與病痛的人間地獄。
  • 成人動畫推陳出新 《妙先生》能否續寫國漫佳績
    首周不足900萬的票房成績,只是影片自「問世」起便始終不斷的風波在延續:原本定檔去年「壓軸」上映的《妙先生》,在收穫一撥中下點映口碑後,選擇在原檔期前日官宣撤檔;經歷漫長等待,作為影院復映後首部出戰的國產動畫新片,在線不足一周的《妙先生》卻高調聲明轉戰網播……
  • 《妙先生》不會讓人人都喜歡,動畫片也不是門生意丨揭秘
    2017年一部「國產動畫片中的暗黑動作片」《大護法》走入觀眾視野,隨後劉健導演的《大世界》用黑色荒誕風格刻畫社會眾生。國產動畫不再是兒童專屬,國漫宇宙也逐漸有了雛形。其實早在2011年,彩條屋CEO易巧就已經關注到了不思凡導演的動畫短片作品《妙先生》,當時就有了做成動畫電影長片的想法,於是一邊在做動畫片《大護法》一邊啟動了《妙先生》的改編。
  • 《妙先生最大優點就是撤檔了》
    沉寂數年之後,改名為不思凡的他創作了《小米的森林》和《妙先生》兩個系列作品,技藝逐步精進,不思凡的名氣也開始發酵。2014年的《妙先生之火澤睽笑人傳》正是電影《妙先生》的前身,短短5集全長只有25分鐘的動畫讓人大呼過癮,中國韻味的水墨畫風尤其讓人印象深刻。
  • 動畫電影《妙先生》:一部為成年人打造的動畫片!
    這是一部由咕咚動漫工作室製作,李凌霄執導的動畫電影。影片根據不思凡的同名原創短片改編。講述了尋跡者師徒梁衍、丁果二人為追蹤彼岸花的行跡展開的一段現實又驚險的旅途。朙朙作為一個動畫的外行人,在《妙先生》這部影片中,充分感受到了中國水墨畫的美麗,以及傳統鄉村建築的魅力,彩色灰色的呈現,映著悲切的主題。
  • 國產成人動畫《妙先生》發布導演特輯
    電影《妙先生》改編自《大護法》導演不思凡同名原創短片,頂高口碑IP壓力「迎難而上」,將於7月31日(本周五)全國上映,現已開啟預售。 被「窮」出來的「全能導演」小成本也做得「妙」 由於資源有限,導演李凌霄「身兼數職」,可謂被「窮」出來、卻不「窮」標準的「全能導演」。一方面,「不窮製作」的極致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