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都喜歡平安喜樂,萬事勝意,財源廣進。所以民間供奉觀音菩薩,還有財神爺,在寺廟裡還有送子娘娘這些滿足凡人特殊願望的神佛在。
一部《西遊記》在民間興起了神魔錶演的熱潮,尤其是劇中演員四處走穴,讓很多人都覺得神仙就長這樣。
還有一些神魔形象從古傳到今天,已經定型,讓人一提起名字就能想到樣子,比如最經典的形象——彌勒佛。
一說這個名字,大家肯定腦海中就浮現出一個胖和尚的形象來。
他穿著袈裟,露著圓滾滾的肚皮,胖胖的臉,一副笑呵呵的樣子,眼睛都笑彎了,身姿多是半盤坐的樣子,不修邊幅但是心寬體胖,讓人一看到就開心。
而現在民間的彌勒佛形象多是布袋和尚的樣子,大耳垂,隨身帶個布口袋。
因為對神佛的崇敬,希望能夠得到保佑,所以我們渴望能夠接近他們,而很多長相跟神像佛像相近的人,有時候甚至會被當成是神佛轉世。
在一個景點,有一個小夥子因為形象長得非常像彌勒佛,被一個富婆請回去供奉了起來。
這個小夥子其實就是景點的一個工作人員。
因為他個子不高,體型胖胖的,腦袋也圓圓的,整個人看起來圓滾滾,笑起來也是眯起了眼睛,形象跟彌勒佛相似,景區為了招攬遊客,就讓他扮成彌勒佛的樣子,在臺上表演,或者和遊客合照。
說白了就是跟馬路邊裝扮的聖誕老人一樣的作用就是讓大家圖個樂而已。
得益於現在的網絡,各種短視頻平臺的快速傳播,很多人來找他合照,還有拍攝了視頻以後,在平臺上發布,被迅速傳播,小夥一下就紅了。
求神拜佛,求前途也好,求平安也好,求財富也好,誰不想得到庇佑呢?
隨著小夥子的名聲越來越大,附近的人都來景區參觀,有的當做網紅地點來打卡,有的想來一睹真容,還有的是真的把他當成是彌勒佛轉世,來上香求保佑的。
景區如願以償,生意越來越好,而小夥子也成為了網絡紅人,身價水漲船高。
這或許就是娛樂圈裡說的人紅靠命吧,有的花大價錢各種買熱搜買資源就是不紅,有的拍個小成本作品,一下子合了大眾口味,就突然紅了。
小夥子可能也沒想到,自己這幅「土肥圓」的樣子,有一天會這麼受歡迎吧。
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啊,人一旦有名氣了以後,要麼自己有打算,要麼有人把你當打算,小夥明顯屬於後者。
有個富婆把小夥請回了自己家中,把他供奉起來了。
這當然只是個藉口了,供奉不是目的,是前提。
富婆看中了小夥子的商業價值,想要給他再次包裝,重塑金裝,靠他發財。
現在網紅的門檻實在是太低了,隨便一個賣點,拋到網上就可以吸引一大批觀眾,靠著打賞分分鐘變富豪,普通人辛辛苦苦一輩子,還不如網紅一晚上直播賺得多,所以大家會瞄準這條致富道路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招鮮,吃遍天。
小夥沒有別的本事,就是長得富態,加上會點表演的本事。
在公司的包裝下,他變身彌勒佛轉世,坐在舞臺上,向大家說點佛家修行的皮毛,引導著大家「捐香油錢」,其實就是在變相斂財。
世人皆醉我獨醒,世人皆濁我獨清。
這個世界,不會所有人都被騙的,就算只有一千個人,也會有千分之一的存在的。
很快,小夥子就沒有了市場。
有人上當,但是也很快就清醒了,如果真是神佛,怎麼會需要宣傳,真正的高人都是隱於山林,自帶紫氣繚繞的。
而長相就更不用說了,就算是小鮮肉,現在也是各型各款的都有,時刻保持自己的精緻,一點點小瑕疵都不敢露出來。
小夥子失去了包裝的光環,也只不過是個「死胖子」而已。
沒有人看中以後,他就被市場淘汰了,富婆也不再供奉他,他只能回歸自己的生活。
可是由於之前要刻意往彌勒佛的形象上靠攏,他一直在吃高熱量食物,讓自己保持圓滾滾的狀態。
加上為了表演,他一直是坐在舞臺上。
光吃不動還久坐,加上高糖高脂肪高熱量,整個人就如同一個「紅色炸彈」,身體各項指標都飄紅了。
賺來的錢還不夠調理身體的,真是得不償失。
在佛教裡,彌勒佛是未來佛,是釋迦牟尼的接班人,別看他長得笑呵呵的,慈眉善目的,他本事可是大的很。
在《西遊記》中,天不怕地不怕的孫悟空見了他也得恭恭敬敬的叫一聲東來佛祖,也不敢隨意駁了他的面子。
尤其是他的一個司磬童子下凡,整了一個小雷音寺,自稱黃眉老佛,把孫悟空請來的一幫神仙救兵打的沒招沒落的。
所以面對神佛,不是穿上衣裳,扮上樣貌,就能照貓畫虎的。
就像這個小夥,想成為彌勒佛,卻讓自己在凡人間都活的不容易了。
這當網紅的代價可著實太大了。
網絡的發展,本意是讓人和人距離更近,讓世界變得更小,世界之大,大不過一個「網」,是為了交流和發展才出現的。
可是現在卻因為信息的大量湧入大家變得浮躁了,追名逐利成為一種常態,越來越少的人能夠坐下來,做學問了。
我們是不是應該為自己好好反省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