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張譯在電影《金剛川》特別放映後說:"今年因為疫情,積壓庫存的電影比較多,希望大家別煩我。"毫無疑問,張譯是今年在大銀幕上露臉最多的演員之一,他在《八佰》裡飾演逃兵老算盤,在《我和我的家鄉》裡飾演姜前方,在《金剛川》裡飾演高炮排長張飛,在《一秒鐘》裡飾演張九聲。一年四部電影,部部都是名導的大製作,張譯終於迎來了屬於他的爆發年。
10月23日,張譯主演的電影《金剛川》上映,他飾演的高炮排長張飛以超越生死的英勇氣概演哭了無數觀眾,而戰火中他與戰友關磊惺惺相惜的友情也令觀眾感慨萬千。
張飛關磊,惺惺相惜的戰友情
《金剛川》中,炮兵負責守衛金剛橋。面對美軍飛機一次又一次地轟炸橋面,炮兵的職責就是擊落進犯的飛機,為志願軍大部隊渡橋爭取更多的時間和安全保障。
高炮排長(張譯飾)與高炮班長(吳京飾)堅守著志願軍在金剛川上僅有的兩架高射炮臺和幾十支彈藥,他們表面上不對付,實際惺惺相惜,兩人的姓氏很明顯來自關羽和張飛。
影片在殘酷展現戰爭時,也用盡細節描繪他們之間的兄弟情:關磊堅持讓張飛留守在隱蔽的炮位,通過吹口哨傳遞信號互相報信,張飛把烤玉米留給等。
關磊犧牲後,張飛包裹並安葬好戰友殘缺不全的遺體,捧起關磊的煙盒悵然若失。關磊原是張飛的排長,因為在戰場上抽菸兩人職位置換,即便如此,戰場上的張飛還是選擇聽命於關磊,兩人的情誼從不因級別的高低有何改變。
關磊壯烈犧牲後,被炮火炸殘的張飛又回到了與戰友曾經並肩作戰的炮臺下,以英勇必死的決心與骨氣與美軍敵機展開一對一的決鬥。
戲裡,張譯是絕對的男一號,角色英勇催淚,就像是《金剛川》裡的戰狼。戲外,張譯和吳京也是好兄弟。在接受貓眼電影專訪時,吳京對張譯相當欽佩,說他們彼此之間"相互成就"。
地面與天空,張飛與敵機一對一決鬥
電影中,張飛與戰友們使用的高炮來自蘇聯——M1939式39毫米高炮,這是當年蘇聯支援朝鮮戰場的明星武器。這種高炮的有效射程只有3000米,很多時候志願軍無法直接把美軍的飛機打下來,而是在敵機向自己飛來、短兵相接時硬槓。
失去高炮班的所有戰友後,被炮彈炸殘的張飛艱難爬上已經暴露的高射炮臺,與敵人展開一對一的決鬥,這場決鬥,更像是張飛在為犧牲的戰友們復仇。敵機向張飛俯衝下來,伴隨著不間斷射出的子彈,而傷殘的張飛一人操控著複雜的炮臺,精準頑強發射所剩無幾的彈藥,這場決鬥似乎在一開始就註定是場偉大的悲劇。
張譯在這段高光表演中非常投入,他反覆對著天空中的敵機怒吼"來吧!",每句都拼盡渾身力氣,臉頰憋到通紅,甚至一度缺氧暈厥過去。而後來吳京也多次表達了他對張譯敬業表演的敬佩,叫他"張再來",因為張譯經常在導演覺得可以過的時候,還要求換一種演法再來。
張飛的"來吧!""來吧!""來吧!"賺足了觀眾的眼淚,在地面與天空,彈藥匱乏與武器先進的決鬥中,張飛憑藉他多年的軍事經驗和視死如歸的決心,擊落了看似強大的敵人,也用盡了自己的最後一支彈藥。
軍人專業戶——張譯的10年軍旅生涯
張譯1997年入伍,軍齡10年。自小對藝術感興趣的張譯總是與心儀的藝術院校擦肩而過,後來自費進入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話劇團的張譯成為了一名文藝兵。但外形條件"不好"的他,直到2006年數次給劇組寫信自薦,得到了《士兵突擊》中班長史今這個角色。
從《士兵突擊》班長史今,《我的團長我的團》"小太爺"孟煩了,《生死線》何莫修,《兵團歲月》喬海洋,到《紅海行動》"蛟龍隊長"楊銳,《八佰》老算盤,再到《金剛川》張飛,張譯在影視作品中塑造了眾多經典的軍人形象。
叫張譯"軍人專業戶",並不是因為他戲路單一,他在《親愛的》《山河故人》《雞毛飛上天》等非軍事題材作品中依然演活了每個銀幕形象,不過如同宿命一般,張譯與軍人有深厚的緣分。
電影《金剛川》中,張譯飾演的張飛與戰友守衛金剛橋。張譯說:"是為了保障大部隊轉移到金城去打最後一仗,這一仗的勝利標誌著整個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結束,打這場仗的部隊就是我的老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24集團軍。將近70年後,有幸能夠參演自己以前老部隊的光榮歷史,我非常榮幸。"
張譯說過:"穿過軍裝的人,脫掉軍裝,骨子裡還是一名軍人。"他在《金剛川》片場,與年輕演員分享如何持槍,標準的姿勢、嫻熟的軍事技能,都是過去經歷帶給現在的饋贈。
吳京吐槽:張譯老師逢戲必
張譯的粉絲曾送給他一個暱稱:國家一級瘸腿表演藝術家。張譯的銀幕形象總給人正義凜然之感,但此正義凜然不在於形象上的偉岸和颯爽英姿,而是腿瘸了臂斷了也照樣拼盡全力守護心中的大義。
《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小太爺被刺刀捅穿大腿,他瘸了172天,最後條件反射到導演一喊"開始",他就自動變瘸。《紅海行動》中,楊銳戰場負傷,其實是拍攝現場不慎骨折,張譯拒絕替身,拍完了所有高強度動作戲。《攀登者》中,曲松林登頂珠峰凍壞腳掌,他進入角色後戲裡戲外都瘸著走,被吳京喊"張瘸子"。
《金剛川》中,中彈的張飛在昏厥後醒來,血肉模糊中他失去了一條胳膊和一條腿,這次比瘸腿更加嚴重了。張飛接下來的行動挑戰人類生理極限——拄著樹枝"拐杖",艱難走到高射炮臺,爬上去用盡全力最後的力氣擊落了挑釁的敵機。張飛要忍受的疼痛是常人難以理解的,到了戰場上,人類的生理極限無法被度量。
拍戲很拼很動情的張譯,在《八佰》片場感動到管虎流淚,在《一秒鐘》和《懸崖之上》片場也感動到了張藝謀。張譯在今年平遙影展作為費穆獎評委,談起演員的標準時說:"表演是一門學科,現在可能有人不太理解表演這個學科,背後的含義到底是什麼,認為只要自身的外在條件還不錯,就可以做演員。實際上,演員的門檻還是有一定高度的。"
曾經被嫌棄形象不好的張譯,今年霸佔了大半個中國電影市場的銀幕,說著"希望大家別煩我"的他,又憑他投入的表演演哭了無數觀眾,帶觀眾感受戰火的無情與戰士的英勇。
電影《金剛川》正在熱映中,據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預計總票房將達17.5億。張譯飾演的張飛是戰爭中的英烈,但那場戰爭中的英烈有197653位,他們的功勳,值得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