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錢君,網易有錢理財課程導師,近7年平均年化收益超30%,想了解股票、基金等理財知識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私信回復【理財】獲取股票基金理財資料,跟著我一起發點小財!
最近哆啦A夢又紅起來了,風頭甚至蓋過了不久前的老乾媽。讓人不得不感慨:這,才是真正的頂流吧。
雖然小時候都看過它的漫畫或動畫,但其實長大後才看懂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也發現了不少冷門的小知識。尤其是經濟相關的,比如困擾我多年的一個問題:
&34;
上世紀80,90年代,日本動畫風靡全球。相信不少80、90後們小時候看片就羨慕著大雄不止可以住豪宅別墅,還養了只萬能的哆啦A夢。
但是,明明除了小夫,其他家庭看著也不像很有錢的亞子,為什麼人人都住別墅?
這到底是脫離現實的構想,還是其實日本人都真的人皆富豪?
咱們國人看外國,總是帶上國內的眼光和習慣,獨門獨棟,上下沒有鄰居就覺得事別墅,因而才以為日本家家戶戶都住別墅。
今天,我就跟大家揭秘一下,其實日本的大多&34;,也就是掛羊頭賣&34;肉——這是一種叫&34;的房子。
一戶建:
上世紀60年代在日本經濟騰飛的背景下,日本政府提出了&34;的口號,以此來滿足居民的住房需求。一戶建這種服務於一戶家庭的獨立住宅便應運而生了。
一戶建由一個小院加停車場、部分私有道路,2至3層的木造小樓構成,面積約在100平米到300平米之間。
但和很多國人想得不一樣,住進&34;也並非意味著住進別墅,它更像一個摺疊的單元房,大多&34;的住房面積其實低於一百平。而面對人多地少的問題,日本人將樓間距一再縮小,這導致日本居民區的公共道路大多十分狹窄,難以通車,出行不便。
一戶建的建築主體部分都是由木構的標準件拼搭完成的裝配式建築,房屋建造非常方便。三五個工人只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便可以把主體框架搭建完成,一個月的時間便完工。
省時省力的建造方式使一戶建的造價十分便宜,一般來說,現在的一戶建一般都在相對遠離城市中心的住宅區,(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住在北京的六環外的日常通勤),各項基礎設施遠不如位於城市市中心的高級公寓,因此也
就有了在日本富人住公寓,窮人住別墅這個說法。
所以,日本的一戶建和我們國內城中村自建房也可以稱得上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了。
那麼,人多地少,寸金寸土的日本島國為什麼要鍾情於建一戶建呢?
1.二戰後,日本的經濟發展口號:發財致富靠蓋樓
二戰後,日本城市中心區被戰爭破壞得幾乎成了平地,空無一物,反倒是在城市近郊,偏遠鄉村地區的房子還保存得相對完整,成為了當時的搶手熱貨。租金收入成為了本該下田種地的日本農戶的搖錢樹。
面對這股慘況,日本政府開始建設廉租房解決緊張的住房問題,這也是廉租房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同時政府貸款資國民自己蓋房,提高日本房屋自有率。
一棟棟獨門獨棟的一戶建雨後春筍,在日本遍地而起,從近郊和農村地圖瘋狂向城市市中心延伸;
2.人多地少—早買早蓋早上岸
70年代末,日本人口破億萬大關,人口大爆炸,土地危機輿論傳遍日本。這引發了國民更加熱衷瘋狂蓋一戶建,霸佔一天比一條少的土地,卻引發了泡沫經濟,最終在90年代,泡沫爆破,日本經濟出現大量倒退,此後進入了平成大蕭條時期。
3.地震島國
地震頻發的基本地理國情也成為了日本人熱衷於建設這種低密度,樓層低的一戶建住宅。
&34;多數都是木板或者一些輕型建材搭建而成,真遇到地震,房屋建材掉下來也砸不死人,整個房屋往往如同一個完整的箱體。
4.拼搏不成,不如啃老?
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爆破, 日本經濟進入蕭條期。對於日本年輕人來說,買房成為了比登天還難的事。
日本社會盛行論資排輩,薪酬直接和工齡掛鈎,因此年長的員工長期佔據公司的管理層職位,以至於年輕人一直只能靠微薄工資生活,進而不敢買房,因此也沒有資本結婚了,這也是日本老齡化問題的重要原因。
買房成家這一社會觀念逐漸被買不起房的現實擊碎。這個時候多世代&34;應運而生,這可以說是升級版的&34;。
進入21世紀,日本年輕群體跟父母居住的比例不斷提高,而且增速更快。因為買不起自己的住房,2010年以後,30歲左右的年輕群體住在父母家的比例達到三分之一左右。而20歲結婚的人群當中有五分之一依然住在父母家,甚至還出現多年未離開家的&34;。
這下搞懂了吧,可以說哆啦A夢不止是一部充滿奇思妙想的作品,它也折射了當年日本的一些經濟情況。二戰後,日本的經濟從蕭條到蓬勃發展再經歷泡沫經濟爆破後的蕭條。
20世紀50-70年代,日本經濟發展的特點是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為提高, 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 20世紀80年代後期,為刺激經濟的發展,日本中央銀行採取了非常寬鬆的金融政策,鼓勵資金流入房地產以及股票市場,致使房地產價格暴漲。到1993年,日本房地產業全面崩潰,企業紛紛倒閉,遺留下來的壞帳高達6000億美元。
受此影響,日本迎來歷史上最為漫長的經濟衰退,陷入了長達15年的蕭條和低迷。即使到現在,日本經濟也未能徹底走出陰影。無怪乎人們常稱這次房地產泡沫是&34;,把20世紀90年代視為日本&34;。
說完一戶建,就順便給大家講一些哆啦A夢十級學者發現的一些冷知識,也許會顛覆你原本的印象。當然了,我是不會亂給一些碎你三觀的東西的,請放心食用。
1. 哆啦A夢一開始是黃色並且有耳朵的,後來之所以變藍是因為耳朵被老鼠咬掉大哭,把油漆都哭掉了。
2. 哆啦A夢猜拳時其實有出過布和剪刀,也就是說它是有手指的。
3.哆啦A夢的身高,體重和三圍都是129.3cm。之所以選擇這個數字,是因為當時日本四年級小學生的平均身高就是129.3cm。
4. 學渣大雄其實靠自己考過兩次滿分。
5. 漫畫中家世最顯赫的是靜香。靜香家不如小夫家有錢,但是靜香全名是「源靜香」,「源」在日本自古就是貴族的姓氏,一般人家不敢這麼起名。
6. 整部漫畫裡,發生在胖虎家的聚會只有四次。一次是水怪辯論會,一次是胖虎生日,一次是胖虎請大家吃飯,還有一次就是耐熱比賽。而且去胖虎家次數最多的人就是小夫......
7. 靜香是個體育迷。雖然靜香出場時都在彈鋼琴拉小提琴,但她最想做的事就是爬樹。
8. 大雄入睡的最快紀錄是0.3秒。
9. 哆啦A夢和大雄都玩過女裝,哆啦A夢還扮過女僕。
10. 《哆啦A夢》的作者曾經畫過一部親華作品,名叫《毛澤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