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莫言手稿入藏現代文學館 曾流失進入拍賣市場(圖)
本報訊(記者 羅皓菱)本報曾經報導莫言小說《蒼蠅·門牙》手稿流失進入拍賣市場,收藏家趙慶偉願意歸還並捐贈給現代文學館。昨天,捐贈儀式在現代文學館舉行,這一事件終於畫上圓滿句號。現代文學館館長吳義勤透露,除了莫言的手稿,昨天夏志清先生的兩封信也正式入藏現代文學館,另外,臺灣著名作家紀弦先生的70箱文稿等也已到達天津海關。
本報曾經報導,《蒼蠅·門牙》是莫言創作於上個世紀80年代的優秀短篇小說,最初發表於《解放軍文藝》,其手稿後被收藏家趙慶偉收藏。北京歌德拍賣公司本擬於今年春季拍賣會公開拍賣此手稿,其私洽價格已達400萬人民幣。後來莫言先生介入,經多方友好協商,趙慶偉同意將手稿無償捐贈給中國現代文學館,歌德公司撤拍。
捐贈儀式非常特別,採取了「接力」形式,趙慶偉先生先將手稿歸還給《解放軍文藝》主編王瑛,王瑛再將手稿歸還莫言先生,最後莫言先生將手稿捐贈給現代文學館。
現代文學館館長吳義勤感謝所有促成莫言手稿「回家」的人,正是這一雙雙手的「交接」,傳遞溫暖,手稿才最終回到「家」裡。吳義勤透露,莫言還有兩部手稿也收藏於現代文學館,分別是《透明的紅蘿蔔》和《你的行為使我恐懼》,今天手稿具有的價值越來越凸顯,文學館作為最大的專業文學博物館,願意和收藏家合作,保存重要的文學史料。
作為原作者,莫言笑言有點「小題大做」,「手稿說它有價值,可能有價值,說它沒有價值,它也沒有價值,當年我很多手稿都是作為引火草燒爐子,現在燒得有點後悔,如果一個作家的手稿以噸計的話,也沒太大價值,越少越有意思。當初我們誰也沒有想到這些東西有用,就沒有把它當回事,現在既然收藏家把手稿當做收藏重要門類,從某個側面顯得漢字書寫文學創作用筆來寫的獨特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意義。文學館把這些東西收進來也很有意思,當初我跟吳館長說的時候,也有些忐忑不安,怕他不要,很沒意思,結果人家很慷慨的,感謝他們收藏我的東西。雖然有點小題大做,但還是令人高興。」
收藏家趙慶偉先生說,「從小受到集體主義的教育,想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作為一個北京人,看到大量的古建築在消失,胡同在消失,但至少屋子裡的這些東西,信件、稿件、老照片,記載了北京的歷史,這些東西可以儘量保存下來。」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