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13號報導,美國《防務新聞》近日發文表示,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在招標小型自殺式蜂群無人機。該項目被命名為"有機精確火力-單兵輕型"計劃,計劃要求的無人機能夠兩人操作,無人機的有效"射程"不超過20公裡,並且能夠在天空中持續飛行90分鐘,可以集群活動,並且具備有效的抗幹擾能力。這種小型無人機的目標就是敵方裸露的步兵以及各種軍需物資。有美國專家直言不諱地表示,招標這種無人機的目的,"就是為了對付中國"。
(蜂群一樣鋪天蓋地的無人機,就是"蜂群"無人機)
無人機如今大規模應用於作戰已經有十多年歷史,各方面經驗正在趨於成熟,不過蜂群式無人機依然是全新的存在。蜂群式無人機的特點就是無人機的個頭小,但是數量眾多,一旦發起攻擊就像蜂群一樣,漫天而來,讓人防不勝防。這一點在電影《天使陷落》開場的一幕展示得淋漓盡致:大批小型無人機,每一架都只有大概手臂長短,但是每一架都是一枚會飛的小型炸彈。由於目標小,所以使用傳統的槍彈等武器很難瞄準並將其擊落,而且即使被擊落一部分,由於數量眾多,所以一定會有"漏網之魚"對目標發起有效攻擊。
(《天使陷落》電影劇照,特工們正在攔截蜂群式無人機,但是顯然無濟於事)
蜂群自殺式無人機的攻擊充分借鑑了冷戰時期蘇聯海軍提出的"飽和打擊"理論,在對方有準備的情況下,發動超過對方防禦能力的大規模空地打擊,突破對方的防禦網,並給對方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和物資損失。這正是"蜂群"作戰的精髓。
(美軍現役"彈簧刀"無人機)
目前美國海軍陸戰隊裝備有綽號為"彈簧刀"(Switchblade)的小型無人機,這種無人機可以由一個人攜帶並投放,操控方式和民用無人機非常相似,該機可以在目標地區上空長時間盤旋,一旦操作者發現有價值的目標,即可遙控飛機進行攻擊。但是"彈簧刀"無人機的一個弱點在於,這種無人機只能執行單機作戰,無法進行"蜂群"攻擊,因此攻擊能力上有較大缺陷。
(國產CH-901型蜂群自殺式無人機,以及其搭載發射車輛)
今年10月份,中國電科對外公布了一段代號為CH-901的中國蜂群式無人機的測試視頻。在視頻中,一輛國產猛士高機動車就可以攜帶一個裝備有48架CH-901無人機的發射裝置,所有無人機以壓縮空氣彈射方式發射,然後在空中自動展開,並自動編隊,在必要時可以根據指令對敵方目標發動自殺式打擊。這一視頻顯然刺激到了美軍——因為美軍到現在依然只能使用"彈簧刀"這樣的無人機。
不過美國海軍陸戰隊如果指望使用這種小型自殺式蜂群無人機來對抗人民解放軍,那就有點過於搞笑了。因為受技術水平的限制,目前的蜂群無人機通常的續航能力也就是1~2小時,有效操控半徑不超過20公裡。試想一下,在戰爭時,距離解放軍陣地不到20公裡的地方展開蜂群無人機的發射裝置?難道解放軍是瞎子?連自己陣地周邊20公裡的監控能力都沒有?這從邏輯上就說不通。
(想對解放軍用"蜂群"?先問問它答應不答應吧!)
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蜂群自殺式無人機由於單機體積太小,速度也慢,因此不具備攻擊裝甲目標的能力,只能攻擊暴露在外的單兵和各種物資,甚至士兵們躲進裝甲車,蜂群式無人機就無法對其構成威脅。所以從這兩個方面來看,蜂群無人機的使用範圍其實受到很大限制,首先距離不能太遠,其次不能對付有防護的目標。這兩個缺陷註定了蜂群無人機並不適應大規模正規交戰,而更適合特種戰爭或者叫治安戰。
經過數十年的建設,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陸軍部隊至今依然是全球最強大的陸軍,而且最重要的是,中國陸軍的裝甲化程度和美軍基本相當,但是火力超過美國陸軍的2倍以上!這主要是因為美國陸軍過多依賴空軍的火力支援,因此美國陸軍的地面火力水平確實比較差——當然只是相對解放軍很差。而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地面火力相對於美國陸軍而言則更差,正因為如此,美國海軍陸戰隊才會被網友們戲稱為"四等人"。
(航展上的CH-901無人機系統)
在不考慮核武器的情況下,假設解放軍和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戰場上正面遭遇,那麼憑藉著衛星+高空隱身無人機+地面偵查系統的配合,解放軍的遠火武器足以在200公裡以外就有效摧毀美軍的地面部隊,這個距離甚至超過了武裝直升機的一般作戰半徑(武裝直升機的一般作戰半徑為70~100公裡),等美軍接近到距離解放軍20公裡,並且放出無人機之前,至少要遭到解放軍5輪火力洗地(370遠火、300遠火、察打一體無人機、122毫米火箭炮、155毫米榴彈炮,各打一輪),到那個時候還能剩下多少美軍,這個大概才是美國軍隊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我們堅持用真理說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