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小康路上,青春作伴

2020-12-07 浙江在線

2020-12-01 16:30 |浙報融媒共享聯盟婺城站 |戴翔

「致富奔小康,不是一句口號,更不是一串數字」「必須讓老百姓的腰包實實在在地鼓起來」「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婺城的年輕人,以青春之我,譜寫奮鬥之歌。

記錄人物:鄭麗玲

「80後」的鄭麗玲,是個不折不扣的「蜂二代」。今年,由於疫情影響,蜂蜜大量積壓,為打開銷路,從沒接觸過網絡直播的她,當起了蜂農的賣貨主播。

「剛開始直播的時候,說話都是磕磕絆絆的,進直播間的粉絲很少,一天也就賣一兩瓶,說實話,那時想過放棄,但是,看到父親的殷切期盼,我硬著頭皮也得堅持。」鄭麗玲的父親鄭北鹿養蜂44年,在她的印象中,父親從來沒有像今年這樣焦慮。

「沒辦法,蜂蜜銷不出去,壓力很大,不光是為我自己,我身後還有500多名社員。」2005年,鄭北鹿帶頭成立了金華市「蜂御醫」蜂業合作社,通過統一質量、統一品牌、統一包裝,實現蜂農抱團發展。

2013年,鄭北鹿又接到了一個更加艱巨的任務,為解決「五水共治」後生豬養殖戶的轉產問題,婺城區畜牧局組織開展「送蜂下鄉」活動,作為專業指導員,只要養蜂的農戶有需要,鄭北鹿就會親自上門指導養蜂技術,也正是從這個時候起,鄭麗玲從最初的一個小跟班,成長為父親的左臂右膀。六七年來,塔石、安地、竹馬……每一處花開的地方,都留下了她的足跡。

「在山區,一些散戶賣蜂蜜是主要收入來源,但因為沒銷路,蜂農賣蜂蜜都是靠運氣,我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對接市場,暢通渠道。」天氣好的時候,鄭麗玲就會到蜂農家裡進行直播,讓粉絲觀看取蜜的過程,貨真價實的產品,讓鄭麗玲的粉絲數激增,甚至出現了爆單。在疫情期間,通過她的直播間,共為社員銷售各類蜂蜜180多噸,為蜂農增收700多萬元。

蜂蜜有了銷路,蜂農臉上的笑容比蜜還要甜。而作為「蜂二代」的鄭麗玲,也有一個小小的期盼,她希望能有更多的80後、90後、00後參與到養蜂行業中來,把甜蜜的事業帶給更多的人,用青春釀造更加甜蜜的小康生活。

 

1606811430000

相關焦點

  • 詩歌|我的青春與你作伴
    志在飛在晨曦的沐浴下,我投入你的懷抱第一縷陽光,問候你:早安,清水塘我的脈搏,每天與你一起跳動我的青春一塘清水,蕩滌滄桑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所有的過往,被陽光和雨水滋養所有的你我,都在清水塘畔芬芳一條弧形路,通向湘區舊址前人在路上走過
  • 杜甫寫「青春作伴好還鄉」時已經51歲,為何還說「青春作伴」?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詩聖出手,自然是精品,這首詩無論是工整度還是意境,都令宋元明清的名家們讚嘆不已。全詩只有一個「喜」字,卻句句歡喜,筆意飛馳,一氣如注,原來杜甫高興起來是這般可愛!
  • 讓我們在聖水湖畔,與您青春作伴
    《青春作伴好還鄉》。《青春作伴好還鄉》劇組說。 「松原人是豪爽好客的,鐵鍋燉是當地朋友最好的饋贈。」電影主演葉祖新說。 「松原朋友教我說東北話,透著的是黑土地的踏實和幽默。松原的土地和水是有靈性的,身心的放鬆和感情的交融,讓拍攝順風順水。」電影主演蔣夢婕說。
  • 長影新片《青春作伴好還鄉》,聽主演葉祖新如何詮釋劇中人
    由長影出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題材的重點影片《青春作伴好還鄉》目前在緊張地後期製作中。11月17日,記者通過長影集團聯繫到該片男主角管松江的扮演者——青年演員葉祖新,聽他講述塑造角色背後的故事。葉祖新將自己對青春的理解融入到了管松江這個人物身上,在他看來,「管松江」就是這個大時代下,同齡人的真實寫照。期待電影《青春作伴好還鄉》早日完成後期製作,期待熱血青年「管松江」的精彩表現。
  • 星辰文藝丨志在飛:清水塘,我的青春與你作伴(有聲詩歌)
    在晨曦的沐浴下,我投入你的懷抱第一縷陽光,問候你:早安,清水塘我的脈搏,每天與你一起跳動我的青春,每天與你一起綻放第一眼,看到主席高大的塑像第一眼,心中掠過無限的敬仰無私的你,讓我的感觀安靜下來仿佛諄諄的教誨在耳邊迴響
  • 婺城:打造新時代人民武裝工作婺城樣板
    浙江在線-婺城新聞網訊(記者 傅偉炎)1月5日上午,婺城區委書記、區人武部黨委第一書記蔡豔主持召開區委常委會議軍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指示精神,聽取了2020年全區武裝工作開展等情況匯報,討論審議有關文件,研究部署2021年工作。
  • 水潤婺城湧金泉,白沙溪畔幸福城
    發布會上,金華市婺城區委書記蔡豔就婺城區「保護白沙溪三十六堰,打造世界級『幸福河』」的有關工作情況向大家作了介紹。婺城區委書記蔡豔介紹相關情況。於興勇攝婺城區委書記蔡豔表示,「白沙溪三十六堰」成功申遺,為金華再添一張世界級金名片。
  • 36座古堰 書寫婺城1700年傳奇
    悠悠古堰跨越1700多年護航婺城水生態悠悠白沙溪畔,牢固的堤堰守住奔騰而下的水流,將它們引流向萬頃良田,澆灌沿岸百姓的美好新生活。經過一年的治理,這些堤岸融合美麗村莊建設、生態綠岸建設等,成為婺城的「美麗城防」。
  • 【中國新聞網】「花滿婺城 看見幸福」 浙江婺城「引媒」聞「花香」
    張斌 攝   「花滿婺城 看見幸福」媒體走讀暨短視頻創意大賽在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舉行,吸引百餘名中央、省市及縣區市媒體代表聚焦。婺城地處「浙江之心」,是「一帶一路」和長三角經濟圈的重點城市,也是浙江省第二大信息港和第四大都市區的核心區。婺城也是著名的中國火腿之鄉、中國花卉苗木之鄉、中國茶文化之鄉、中國茶花之鄉,先後被評為浙江省級示範文明城區等。
  • 婺城街頭年味濃,添彩「人文婺城...
    春節臨近,婺城大地到處瀰漫著喜慶祥和的氛圍。婺城新城區和江北老城區各重要節點、主要通道及背街小巷都被各種節日彩燈裝點得紅紅火火、年味十足。  網紅西市街惹人醉  近日,江北西市街美輪美奐、流光溢彩、喜氣洋洋,成為金華市民的網紅打卡地,吸引了一撥又一撥市民的到來。夜幕降臨,6000餘盞中國燈籠點亮西市街的夜空,匯成一片燈的海洋,紅光四射,蔚為壯觀。
  • 小布街採「聽」婺城蝶變
    、體現婺城特色、增添婺城元素、打造婺城樣板,譜寫建設「重要窗口」婺城華彩篇章。高鐵新城開發建設是婺城區委區政府全面實施「雙城」戰略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金華拓展城市發展平臺、提升城市能級的重中之重。其中高鐵新城區塊(一期)舊城改造項目用地範圍約3000畝,徵收面積80萬平方米,是金華建城史上最大手筆的城市有機更新項目。自徵收以來,不斷刷新著「婺城速度」。
  • 青春作伴 以愛為家-張家港海事局青年公寓投入使用
    原創微視頻《青春作伴 以愛為家--張家港海事局青年公寓》 「青年公寓」項目實施進展 「青年公寓」各大功能區域展示
  • 青春韶華,璧人作伴豪情飆
    青春韶華,璧人作伴豪情飆,在這與天地神靈先祖靈氣相通的美景裡,我舉杯天地間,高吟一曲,詩詠人生,詞抒胸臆,韻蕩閬苑未盡興。復指作劍訣,劍舞龍吟,勁達三江,力舒四宇,神卷五行八卦,疏狂人生笑舞閒。彈指九疇,拈指風雲,詩仙詞聖醉翩躚。人生路漫,處處有我們的恩奼紫嫣紅的水墨江南裡,處處是你濃妝淡抹的脂粉。
  • 「快看」大型紀錄片《小康路上》震撼登場
    長沙縣融媒體中心推出大型紀錄片《小康路上》,講述長沙縣對口幫扶多個地區實現攜手脫貧奔小康的故事。第一集:謀定而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是中國共產黨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長沙縣先後在懷化沅陵縣、湘西龍山縣水田壩鎮和內蒙古自治區科右中旗結對幫扶脫貧攻堅,開展「攜手奔小康」行動。
  • 婺城:踏雪而行 送藥上山
    2020-12-17 10:49 |浙報融媒共享聯盟婺城站
  • 【心寧之聲】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八論「奮戰下半年勇奪...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全面小康,重在全面,貴在四方。「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習近平總書記反覆提及這樣的莊嚴承諾。當前,在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刻,寧鄉上下要踐行莊嚴承諾,一個都不能掉隊,一個都不能少。縱觀小康建設歷程,內涵在不斷豐富。
  • 小康路上見「薯」光
    【專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原標題:小康路上見「薯」光  ——產業扶貧看甘肅系列報導之五幾十年間,甘肅人的需求變了,對土豆的要求變得「苛刻」起來——從曾經的「救命薯」「溫飽薯」,到如今的「脫貧薯」「小康薯」。隨著土豆身價的「進階」,它所承載的使命更加繁重而長遠……  從果腹糧到脫貧薯  定西關於豐收的話題,自然繞不開土豆。每當進入收穫季節,成熟的馬鈴薯便從隴中大地的坡地、山窪陸續「破 土而出」。
  • 小康路上,與「小慢車」同行——長白山區綠皮火車二三事
    【新春走基層】小康路上,與「小慢車」同行——長白山區綠皮火車二三事  新華社長春1月22日電 題:小康路上,與「小慢車」同行——長白山區綠皮火車二三事  新華社記者陳俊、段續、孟含琪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刻,必須啃掉「硬骨頭」。
  • 青語青言|青春閃耀脫貧路 攜手共圓小康夢
    你身邊的蚌埠共青團第五季 第5期《青春助力小康夢》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二日青春歲月,灼灼其華。當一些年輕同志還在糾結於青春何處「安放」時,一位把青春乃至生命都奉獻給脫貧攻堅一線的年輕黨員幹部給我們樹立了最好的榜樣,她就是廣西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年僅30歲的黃文秀犧牲在扶貧路上,用青春書寫了飲水思源的情懷,標註著第一書記的責任與擔當。
  • 婺城「三師」助企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日前,婺城區時代樓宇黨建聯盟領創中心人氣很旺,在婺城區委「兩新」工委、區經商局聯合開展的「三師」助企項目擂臺賽上,來自律師、會計、金融等各行業的6支「三師」助企服務項目團,圍繞如何優化婺城營商環境等重點任務,對今年特色助企項目、突破創新工作進行同臺比拼,助力婺城「雙城」戰略落地成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