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1 16:30 |浙報融媒共享聯盟婺城站 |戴翔
「致富奔小康,不是一句口號,更不是一串數字」「必須讓老百姓的腰包實實在在地鼓起來」「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婺城的年輕人,以青春之我,譜寫奮鬥之歌。
記錄人物:鄭麗玲
「80後」的鄭麗玲,是個不折不扣的「蜂二代」。今年,由於疫情影響,蜂蜜大量積壓,為打開銷路,從沒接觸過網絡直播的她,當起了蜂農的賣貨主播。
「剛開始直播的時候,說話都是磕磕絆絆的,進直播間的粉絲很少,一天也就賣一兩瓶,說實話,那時想過放棄,但是,看到父親的殷切期盼,我硬著頭皮也得堅持。」鄭麗玲的父親鄭北鹿養蜂44年,在她的印象中,父親從來沒有像今年這樣焦慮。
「沒辦法,蜂蜜銷不出去,壓力很大,不光是為我自己,我身後還有500多名社員。」2005年,鄭北鹿帶頭成立了金華市「蜂御醫」蜂業合作社,通過統一質量、統一品牌、統一包裝,實現蜂農抱團發展。
2013年,鄭北鹿又接到了一個更加艱巨的任務,為解決「五水共治」後生豬養殖戶的轉產問題,婺城區畜牧局組織開展「送蜂下鄉」活動,作為專業指導員,只要養蜂的農戶有需要,鄭北鹿就會親自上門指導養蜂技術,也正是從這個時候起,鄭麗玲從最初的一個小跟班,成長為父親的左臂右膀。六七年來,塔石、安地、竹馬……每一處花開的地方,都留下了她的足跡。
「在山區,一些散戶賣蜂蜜是主要收入來源,但因為沒銷路,蜂農賣蜂蜜都是靠運氣,我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對接市場,暢通渠道。」天氣好的時候,鄭麗玲就會到蜂農家裡進行直播,讓粉絲觀看取蜜的過程,貨真價實的產品,讓鄭麗玲的粉絲數激增,甚至出現了爆單。在疫情期間,通過她的直播間,共為社員銷售各類蜂蜜180多噸,為蜂農增收700多萬元。
蜂蜜有了銷路,蜂農臉上的笑容比蜜還要甜。而作為「蜂二代」的鄭麗玲,也有一個小小的期盼,她希望能有更多的80後、90後、00後參與到養蜂行業中來,把甜蜜的事業帶給更多的人,用青春釀造更加甜蜜的小康生活。
1606811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