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宮全程遊歷,盡情享受藝術巡禮

2020-12-22 楊秉勇的圖文

凡爾賽宮坐落在巴黎西南的凡爾賽鎮,是與北京故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齊名的世界五大宮殿之一。它是人類藝術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明珠。1979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凡爾賽宮建於路易十四(1643-1715)時代。路易十四在位50年間,凡爾賽宮兼收並蓄了很多法國藝術家與建築師的設計精髓。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相繼為宮殿增添了新的內容,重新裝飾並融會所有的建築風格。1710年,整個凡爾賽宮殿和花園的建設全部完成並旋即成為歐洲最大、最雄偉、最豪華的宮殿建築和法國乃至歐洲的貴族活動中心、藝術中心和文化時尚的發源地。

在其全盛時期,宮中居住的王子王孫、貴婦、親王貴族、主教及其侍從僕人竟達36000名之多。1762年,法國王室由巴黎羅浮宮遷來此處定居。 1789年10月6日,路易十六被法國大革命中的巴黎民眾推上斷頭臺斬首,凡爾賽宮作為法蘭西宮廷的歷史至此終結。1833年,奧爾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國王下令修復凡爾賽宮,將其改為歷史博物館。

凡爾賽宮宮殿為標準的古典主義三段式風格建築,建築左右對稱,造型輪廓整齊,被稱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實在建築外形上與大氣雄偉的故宮相比,凡爾賽宮只能算是小家碧玉,不過其強項應該體現在豪華富麗的室內裝飾上,尤其是房間內部的繪畫雕塑作品,完美地體現了高超的藝術性。

進入凡爾賽宮遊覽,最先看到的就是宮殿北翼的皇家小教堂,凡爾賽宮皇家教堂始建於1689年,1710年完工,設計者為法國建築師蒙薩(1646—1708),接手並最終完成者為蒙薩的學生及妹夫羅伯特·科特(1656—1735)。凡爾賽宮皇家教堂建在宮殿之外,反映路易十四時期的法蘭西王權已經高於神權;但教堂建築的頂端又高於皇宮,表明神的居所應高於人住的地方。

皇家教堂是路易十四在位期間舉行宗教典禮以及重要儀式的主要場所。教堂內部精緻瑰麗,正前方的管風琴製成於1710年,管風琴下面的金色浮雕描繪的是大衛王在兩位天使守護下演奏豎琴的形象。管風琴上方的壁畫是法國畫家查爾斯·福斯(1636—1716)創作的《基督復活》。天頂壁畫《光環之中的永恆之父向人類許諾上帝的救贖》是法國畫家安託萬·科易佩爾(1661年—1772)於1715年—1716年創作完成的。

凡爾賽宮的正宮東西走向,兩端與南宮和北宮相銜接,主要景觀集中於二層。北宮的二層由7個義大利宮廷建築風格的大廳所組成,這7個大廳分別以古希臘與古羅馬神話中諸神的名字命名,依次為「海格立斯廳」、「豐收廳」、「維納斯廳」、「黛安娜廳」、「瑪爾斯廳」、「墨丘利廳」和「太陽神廳」。

海格立斯廳始建於1710年,1715年路易十四去世後該項目推遲,1724年工程重新啟動並於1736年完工。路易十四時期的建築負責人為羅伯特·柯特。路易十五時期的建築負責人為建築師雅克·加布裡埃爾,大理石工匠克勞德·費利克斯·Tarlé,雕塑家雅克·維爾貝克和弗朗索瓦·安託萬·法瑟。

海格立斯廳在路易十四時代是王家小教堂,後改為國王接見廳。大廳的壁爐是用法國南部採石場的薩朗柯蘭彩色大理石雕刻而成,這種大理石的開採人為蒙特斯潘侯爵及侯爵夫人之子安汀公爵,故又名安汀大理石。海格立斯廳壁爐上面浮雕中的人物是古希臘羅馬神話中的大力神海格立斯(赫拉克勒斯),壁爐過梁上的雕塑是海格立斯頭戴獅帽的形象。

壁爐對面的牆上是保羅·委羅內塞(1528—1588)的巨幅畫作《西門家的筵席》(長9.7米, 高4.5米),描繪的是《聖經》中的故事。1664年,威尼斯總督作為外交禮物將此畫贈送給法王路易十四,原在羅浮宮的阿波羅長廊展出,1730年被安裝在海格立斯廳,1832年後又轉移到羅浮宮,1961年再次回到海格立斯廳並於1994年得到修復。

海格立斯廳最令人震撼的是天花板上的《海格立斯升天圖》,面積達480平方米,由法國畫家弗朗索瓦·勒穆瓦納(1688—1737)完成於1731—1736年間,畫的主題是「美德讓人超越自我」。壁畫中共有142個人物,是歐洲當時最大的天花板壁畫之一。畫家完成畫作半年後,因疲勞過度和妻子去世而自殺身亡。

海格立斯廳的西邊,就是以綠色精美裝飾為基調的豐收廳,也叫富饒廳,是入宮覲見國王的禮儀路線主要入口。廳內曾存放有歷代國王的獎章及珍寶收藏,不過現在那些奇珍異寶都已放到了羅浮宮,廳裡的陳設極其簡單,只剩下幾個柜子。門旁是路易十四後裔的四個銅製半身胸像。肖像畫中的人物是路易十四的次孫、安茹公爵腓力(1700—1746年為西班牙國王腓力五世),由宮廷肖像畫家亞森特·裡戈(1659年—1743)創作於1701年。正是由於他獲得了西班牙王位從而引發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豐收廳的西邊是維納斯廳又叫金星廳,牆壁和壁柱均用愛奧尼亞大理石材進行裝飾。路易十四時代廳內有撞球桌和一整套純銀鑄造、精工鏤刻的家具,後來這些家具被熔化鑄造銀幣去彌補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開支了。這場戰爭雖然法國最終成了贏家,但也拖垮了法國的經濟。大廳壁龕內矗立著讓·威爾盈1672年贈送給國王的路易十四全身雕像。左邊為羅馬皇帝屋大維的胸像。

維納斯廳的屋頂壁畫為巴洛克裝飾風格,由法國裝飾畫畫家黑內·安東尼·烏阿斯(1645—1710)創作於1672年。畫面中的美惠三女神正在為愛神維納斯帶上花冠。維納斯的上方是她的兒子丘比特,下方是戰神瑪爾斯、火神伏爾甘、酒神巴克斯、海神諾普敦和主神朱庇特(宙斯)。

再往前就是黛安娜廳也叫月神廳。黛安娜是羅馬神話中的月亮和狩獵女神,大廳有一幅由法國畫家查理·福斯(1636—1716)創作於1712年的油畫《伊菲革涅亞的獻祭》,描繪的是古希臘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之女伊菲革涅亞,為消除軍中瘟疫甘願作為獻給黛安娜女神的祭品,並在臨刑時從祭壇上消失的故事。伊菲革涅亞史詩中少有記載,關於其生平傳說大多來源於古希臘劇作家歐裡庇得斯的悲劇。

黛安娜廳牆壁與壁柱採用的是與同維納斯廳一樣的愛奧尼亞大理石材,不過這裡豎立了一尊路易十四27歲的胸像,高1.05米,寬0.99米,厚0.46米,是義大利藝術家和建築師濟安·勞倫佐·貝尼尼(1598—1680)創作於1665年的作品。作為凡爾賽宮的創始人,宮殿裡幾乎到處都是路易十四的形象。

黛安娜廳再往西是瑪爾斯廳又叫戰神廳或火星廳,大廳內壁爐兩端有大理石平臺,曾經布置撞球桌,在此召開過宮廷音樂演奏會或賭博牌會。在壁爐的正上方是路易十四的騎馬畫像,右側掛著法國畫家查理·勒布倫(1619—1690)創作於1660年—1661年的《淪為階下囚的大流士三世家眷拜見亞歷山大大帝》,右側牆上是法國畫家查理·凡路(1705—1765年)創作於1747年的《瑪麗·萊辛斯卡肖像畫》。瑪麗·萊辛斯卡出生時為波蘭公主,是路易十五的王后。

壁爐左側掛的是保羅·委羅內塞(1528—1588)創作於1560年的《艾瑪斯的朝聖者》(此畫為複製品,原畫藏於羅浮宮),左側牆上掛的《路易十五肖像畫》也是法國畫家查理·凡路畫的。

瑪爾斯廳旁的墨丘利廳又名水星廳或御床廳,廳內有一張大床,牆壁上圍有金色和銀色錦緞。路易十四的孫子安茹公爵腓力(腓力五世)小時候曾在此居住。

大廳牆壁上也掛著一幅路易十五的王后《瑪麗·萊辛斯卡王后》的肖像畫,不過這幅由法國畫家路易斯·託克作於1740年的油畫非常著名,為了表現皇后非凡的氣質與身份,畫家以熟練的技巧和華麗的色彩,描繪皇后雍容的神情與自信的姿態,特別是皇后的裙衣與披風甚至皇后身旁的桌子那繁複的花紋及桌上的皇冠等物,都被描繪得極其逼真,烘託了皇后生活的高貴與奢靡。現實中的瑪麗·萊辛斯卡皇后是一個賢妻良母,她受到了尊敬,但從沒受到崇拜。

阿波羅廳又名太陽神廳,是法國國王的御座廳,是國王每日接見臣民的地方。由於路易十四自詡為"太陽王",因此凡爾賽宮內主要的大廳又以環繞太陽的行星命名。大廳中央曾擺設高2.6米純銀鑄造的御座,位於鋪有深紅色波斯地毯的高臺之上,現已撤走,在原有位置的牆壁上掛上了天鵝絨波斯掛毯,據說此掛毯也是路易十四時期的作品。

太陽神廳是最為豪華的一個大廳,布置極為奢華綺麗。天花板上有鍍金雕花淺浮雕,牆壁為深紅色金銀絲鑲邊天鵝絨。天花板四角壁畫分別代表全球四大陸,均為畫家夏爾·德·拉福斯(1636-1716)所畫,圖中畫作是其中描繪亞洲的一角。路易十四以個人的雄才大略和文治武功使法蘭西成為當時西歐最強的國家,太陽廳的裝飾也成為他胸懷歐洲放眼世界的象徵。

大廳一側掛有路易十四62歲時的肖像畫,為法國肖像畫家亞森特·裡戈所作。此畫像共有兩幅,另一幅畫像存放於羅浮宮。畫中路易十四腳穿高跟鞋,因為他身高只有1.54米,鞋跟是象徵國王尊榮的紅色,因為禿頂還頭戴假髮,從而使得高跟鞋和假髮在上流中風行。路易十四的愛美之心對推動法蘭西的藝術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不僅痴迷舞蹈、推崇芭蕾、建立了皇家舞蹈學院,還親自出演了多部芭蕾舞劇。

大廳另一側掛的是路易十六肖像畫的肖像畫,由法國畫家安託萬·弗朗索瓦·卡萊(1741—1823年)創作於1788年。路易十六(1754—1793)是路易十五之孫,法國波旁王朝復闢前的最後一任國王,由於為人懦弱,痴迷於造鎖開鎖,不擅治理國家,最終導致法國大革命,被推上斷頭臺。

阿波羅廳之西就是戰爭廳,在主樓的西北角,北、西兩面面向花園。廳內的裝飾由孟莎和勒布倫完成,主要裝飾以軍事題材為主,所表現的內容為路易十四徵服西班牙、德意志、尼德蘭等功績的油畫和浮雕。鍍金壁爐之上為《路易十四騎馬踏敵》浮雕像,四周布滿了金色的人像裝飾,作者是法國雕塑家安東尼·柯塞沃克(1640—1720)。

在戰爭廳之南就是凡爾賽宮最著名的大廳鏡廳,又稱鏡廊,由敞廊改建而成,長73米,高12.3米,寬10.5米。大廳的一面是面向花園的17扇巨大落地玻璃窗,另一面是由483塊鏡子組成的巨大鏡面。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蘭繪製的歌頌太陽王功德的的巨幅油畫,下面懸掛著24具巨大的波希米亞水晶吊燈。

廳內地板為細木雕花,牆壁以淡紫色和白色大理石貼面裝飾,柱子為綠色大理石。柱頭、柱腳和護壁均為黃銅鍍金,裝飾圖案的主題是展開雙翼的太陽,表示對路易十四的崇敬。路易十四為了建立一個中央集權專制的國家,把各地大貴族宣召進宮變成宮廷的成員,解除了他們地方長官的權利,讓他們從早到晚都待在這裡參加舞會、宴席和其他慶祝活動,藉此削弱了貴族的力量。

透過鏡廳的落地玻璃窗,可以看到凡爾賽宮的花園。全園面積為100公頃,有1400個噴泉,以及一條長1.6公裡的十字形人工大運河。花園內有花圃、草坪、樹林、雕像、水池等,由勒諾特於1661年規劃設計,有統一的主軸、次軸、對景,構築整齊劃一,講究嚴格的對稱和幾何圖案分布。

凡爾賽宮花園完全是由人工雕琢的,體現了路易十四對君主政權秩序的追求和規範,與中國古典園林的師法自然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更加注意造園手法的細膩和考究。凡爾賽宮花園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古典園林之一,幾百年來歐洲皇家園林幾乎都遵循了它的設計思想,聖彼得堡的夏宮、維也納的美泉宮等都是對它進行了仿效。

鏡廳東面是國王寢宮,主要包括牛眼廳、國王寢室和會議室等。牛眼廳得名自通往國王寢室的大門上方牛眼形狀的天窗,是親王貴族和大臣候見的場所。大廳正中的油畫是讓·諾克萊繪製的《路易十四及其王族全家》,旁邊是繪有法王王冠和波旁王朝徽記的高布林掛毯。 牛眼天窗下還分別有路易十四的父親和母親的畫像。

國王寢室是路易十四的日常生活居所,內有金紅織錦大床和繡花天篷,圍以鍍金護欄,這裡是凡爾賽宮的政治活動中心,在這裡舉行起床禮、早朝覲、晚朝覲和問安儀式,據說,伺候路易十四起床的侍從達200人左右,起床儀式需要大約1小時,房間裡擠滿了按等級入室的朝覲者。

國王寢室北邊是一個小會議室,這裡是國王與大臣們開會議事的地方,所有重大決策均在此作出。會議廳牆面金光閃閃的護壁板由加布裡埃設計,安託萬·盧梭雕制。不過與奢華的室內裝飾不相稱的是宮中沒有一處廁所或盥洗設備,當年宮內肯定氣味不佳,這大概也是導致法國香水流行與馳名的原因。

鏡廳之南的主樓西南角是和平廳,與戰爭廳遙相對應,裝飾風格也與戰爭廳相似,但壁爐上的油畫主題為"路易十五創造和平"。廳內裝飾以羅馬帝王像、獅子、法國和納瓦拉王國國徽為主題。天花板四周繪畫表現的是法蘭西向曾經的敵國西班牙、德意志、荷蘭和基督歐洲表示和平的意願。路易十五不但沒有解決路易十四留下的經濟政治問題,還為了和平將以前佔領的東部土地還給奧地利和德意志邦國,其所採取的綏靖政策加上宮廷生活的糜爛,使他成為法國最不得人心的國王之一。他的一句"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也成為他無能的寫照。

從和平廳開始向東的南宮,二層主要是王后套房,包括王后寢室、王后候見室、王后接待室、王后衛兵室等七個房間。其中最為華麗的是王后的寢室,牆壁上的繡花絲絨精美絕倫,王后御床幔頂華蓋,據說在這裡誕生了19位皇室子女。較為獨特的是房間的一角有一個隱蔽小門,據說法國大革命時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就是從此門逃出。

緊挨著寢室的是王后候見室又叫貴族廳,室內用淺青色錦緞和金色寬邊飾條裝飾著牆壁,中間懸掛的是路易十六的畫像,前面擺放著中國的景泰藍。據說路易十四曾向康熙派出使節,帶來了渾天器等30箱科學儀器,獻上金雞納霜治好了康熙的瘧疾,甚至還曾給康熙寫過一封私人信件,大概也帶回了景泰藍等中國的精美瓷器。

王后接待室也稱鴻宴廳,是國王、王后等人用餐的地方,大廳正中懸掛著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的畫像,應該是瑪麗·安託瓦內特對這裡進行重新裝修後留下的風格。作為路易十六的王后她因豪奢極侈、揮霍無度而出名並引起民憤,最終同她丈夫一樣被推上斷頭臺,但直到最後也始終維持著王后的尊嚴。

王后衛兵室是王后大套房中唯一一個被保留下來的具有十七世紀裝飾風格的房間,繪畫作品主要表現的是宙斯從出生到神話的過程。這些繪畫以及大理石護壁板據說自1680年起就是這個樣子,充分反映了當時的經濟文化科技水平,為後人對17世紀發展歷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事實依據。

在南宮的最後一個大廳裡,展示著《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 》的巨幅油畫。拿破崙一世的加冕是法國大革命的產物,稱帝後的拿破崙以各種形式鞏固了資產階級政權,維護資產階級利益和大革命的勝利成果。它不僅標誌著法國封建社會的結束,還打擊了整個歐洲的封建勢力,使資本主義的思想及制度在整個歐洲大陸得到廣泛的傳播,也標誌著資本主義新時代的開始。

凡爾賽宮與中國的故宮一樣,是法國封建社會經濟政治文化藝術的集中代表,作為封建王朝的歷史大門永遠地關閉了,但它遺留的藝術瑰寶將永遠地存在於人間。

相關焦點

  • 高思迪賽設計|「凡爾賽人」不難當,真正「凡爾賽宮人」才難當
    凡爾賽宮建於路易十四時代(也就是17世紀),而17世紀正是古典主義藝術思潮和美術傾向流行於歐洲各國的開始,它是一種意識形態,一種藝術思潮。而17世紀更是被稱為巴洛克時代,西方藝術史上的一個時代,凡爾賽宮殿則是將巴洛克風格體現得淋漓盡致。文藝復興風格追求的是理性、古典邏輯,而巴洛克風格追求的是新奇、誇張、對比。
  • 揭秘法國凡爾賽宮:國王自戀的偉大結晶
    路易十四的自我欣賞深深地浸透在凡爾賽宮的每一處,參與凡爾賽宮設計的畫家勒布朗也說,這宮殿中所有的壁畫和雕塑都有且只有一個目標,就是為了讚頌偉大的國王路易十四。凡爾賽宮西側有一系列設計非常工整的花園,而環繞其中的是古典雕塑和噴泉。相比於圓明園這種中式庭院,凡爾賽宮的花園更強調的是用自然元素構成絕對乾淨利落的幾何式圖形。圓明園相比之下更有「」自然」的痕跡。
  • 去凡爾賽宮之前先去打卡子爵堡,凡爾賽宮的設計靈感就在子爵堡
    去法國旅遊,凡爾賽宮基本上就是必打卡的景點,前面我關於凡爾賽宮參觀,修建和歷史進行了講解,其實,想要了解凡爾賽宮,還有另一種途徑,那就是去子爵堡,它就在楓丹白露宮的旁邊。據說當時子爵堡落成的時候路易十四親自來到這裡參加落成晚宴,並且對這座城堡羨慕不已,後來回到家裡就開始籌劃,請來了子爵堡的原班人馬,並且以子爵堡為雛形開始修建凡爾賽宮。Tip:路易十四來到子爵堡和尼古拉斯富凱共享晚宴之後,尼古拉斯富凱遭到路易十四的親信庫爾貝陷害入獄,在牢獄中度過了殘生。
  • 「拜託了☆老師」痛巴士聖地巡禮 井上喜久子全程導遊
    「拜託了☆老師」痛巴士聖地巡禮 井上喜久子全程導遊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2-07-12 14:32:46
  • 羅浮宮凡爾賽宮等遊覽勝地閉門謝客
    文章稱,受疫情影響,艾菲爾鐵塔、凡爾賽宮、羅浮宮、大都會、百老匯、迪士尼樂園等遊覽勝地關閉。法國的艾菲爾鐵塔、凡爾賽宮和羅浮宮13日宣布關閉。艾菲爾鐵塔管理方表示,在公共衛生情況允許的前提下,未來將設法儘快重新對外開放。羅浮宮管理方表示響應政府號召關閉博物館,同時還表示將向預購未來數天門票的遊客退還票款。
  • 「凡爾賽文學」來襲,凡爾賽宮背後的傳奇故事你了解嗎?
    其中,巴黎凡爾賽宮對法國的政治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代表的不只是華貴高貴的建築藝術,更是君主制的崇高地位和無限權勢。自稱太陽王的路易十四藉助這座美麗絕倫的宮殿,將法國的絕對君權推向了頂峰。
  • 享受藝術教育的「聲臨其境」
    一個人總是需要一些興趣愛好,總是需要藝術欣賞,這是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自覺的追求。最近,看了幾期《聲臨其境》,原本只是想休閒消遣、看看熱鬧,沒有想到的是,當我看了幾組演員的表演之後,卻被它深深吸引、深深打動了,以至不忍離開。
  • 日本交通IC卡聯動遊戲《女神巡禮》 和可愛付喪神一起巡迴全日本吧...
    對話內容當然是全程語音!  《女神巡禮》因為採用了東芝和CAPCOM共同開發的「女神對話引擎」,所以能使用非常接近真人講話聲的合成聲音來對話!  不論玩家輸入什麼內容,都會使用全程語音朗讀出來。而且不是單純念出文字,還有會在資料庫當中搜尋玩家輸入的關鍵字,對輸入單詞進行智慧解析,做出和真人一樣自然反應的功能。
  • 公交卡老婆降臨 來一場《女神巡禮》吧
    【遊俠網】3DS新作《女神巡禮(めがみめぐり)》宣傳視頻  《女神巡禮》是一款為了要實現寄宿在玩家擁有的交通類IC卡上的付喪神「九十九」的願望,所以要和她一起巡遊全日本的遊戲。享受和九十九溝通的過程!  九十九的目標是要成為一個能獨擋一面的「女神」,而她會詢問玩家各種不同問題。
  • 蕃茄田藝術博物館課超2萬預約 直播間每天抽寶箱
    《環遊世界博物館》課程由藝術文化達人Lisa老師主講。Lisa老師足跡遍布幾十個國家,遊歷過世界上百個博物館,博物館課程教學近千次。Lisa老師用10多年的教學沉澱,給小朋友啟蒙最原汁原味的博物館藝術。課程將逐步帶領大家踏足歐洲、美洲、中國及全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館,與小朋友和家長們一起穿梭人類文明的歷史,徜徉藝術珍品的海洋。
  • 凡爾賽文學在凡爾賽宮面前,就是個弟弟
    今天就帶大家領略下凡爾賽文學的發軔,凡爾賽宮——真正的show you the money。 在介紹凡爾賽宮之前,先要說說在16世紀,歐洲教皇變得十分富有,有的地區的主教已經富可敵國。
  • 凡爾賽宮的11個奢華細節幫助它達到了更高的奢華程度
    所以,凡爾賽宮有11件事你應該知道:凡爾賽宮最初是為法王維基百科建造的狩獵小屋現在,凡爾賽宮可能以世界上任何地方建造的最大、最豪華的住宅之一而聞名,但凡爾賽宮的起源卻更為簡陋。事實上,皇宮最初的生活是一個相對簡陋的狩獵小屋。16世紀末,亨利四世國王開始訪問凡爾賽宮,當時是巴黎以西12英裡的一個小村莊,尋找野豬和鹿。
  • 國際頂級設計巡禮鄭州,gorenje大師作品演繹藝術家電風範
    體驗簡雅藝術 享受品質生活gorenje集團創始於1950年,至今已有70年的發展歷史。gorenje品牌倡導為人們帶來「簡雅的生活方式」。簡雅代表對品質生活與藝術品味的堅守與追求。享受簡雅生活,成為當今人們追求時尚藝術,表達品質生活態度的方式之一。
  • 萬萬沒想到,控制十七世紀法國貴族精英的牢籠,竟是巴黎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是西方最大的宮殿,也是17世紀歐洲,最豪華的宮殿。凡爾賽宮位於巴黎西南郊,原來是路易十四的父親,路易十三國王建的狩獵山莊。到路易14時期,君主集權專制達到了鼎盛,路易14是法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他5歲登基,在位長達72年,親政54年,他也是法國歷史上最有威權的國王。
  • 大批戰機從凡爾賽宮上空飛過,原來是國慶日檢閱
    繼續在凡爾賽宮廣場上排隊,終於排到門口了。右邊寫著字的就是凡爾賽宮入口,在金色欄杆裡面。小盆友已經排隊累了,蹲地上了。這破宮殿逛得,一點意思也沒有。歷盡千辛萬苦,排除萬難,終於到了門口了。進到凡爾賽宮裡面了,到處都是雕塑,歐洲人喜歡這個啊。我們的雕像就只有佛像了。終於進來了,謝天謝地啊。正在凡爾賽宮裡面瞎逛,突然天空有大批的軍機飛過,這是武裝直升機。又一架飛機飛過。
  • 在「有吉的暑假」中盡情享受首次挑戰眼淚的近場活動
    這是自2013年9月首播以來,每年都在夏威夷迎來的「暑假」,今年迎來了第8年,今年將首次在「附近」盡情享受暑假。 這次和有吉一起,小島陽菜、田中卓志(田中卓志)(安格爾斯(Angirs))、中岡創一(羅奇,羅奇)、丸山桂裡奈、不知道怎麼說(池田美優),吉村崇(平成Nobushikobushi(平成Nobushikobushi))參加。
  • 世界廁所日 T形分區,盡情享受你的如廁時光
    那這段時光可不要白白被偷走  好好「犒勞」自己更無妨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  衛生間的功能從硬性剛需  變成了人們渴望放鬆、享受的場所  有人說每天最放鬆的時刻就是把自己鎖在衛生間裡  遠離外界的喧囂與嘈雜  靜靜享受一個人的舒適靜謐時光
  • 餘生,讓我們在星光下自由徜徉,在陽光下盡情享受
    如果,我們已經做到了,那麼餘生,就讓我們在星光下自由徜徉,在陽光下盡情享受吧!有人曾說,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拼命的自己。我們知道未來的路一定是艱難的,坎坷的。可能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可能有高不可攀的險峰。可是,我們也知道,在該吃苦的年紀就不要選擇安逸。也許現在只是痛苦一陣,咬咬牙,就挺過去了。
  • 這才是真正奢華的凡爾賽宮(2):行星圍著太陽轉
    這個詞來源於法國「凡爾賽宮」,它不僅是法式優雅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歐洲乃至全世界最奢華精美的宮殿。也許正因如此,「凡爾賽」就成了「奢華生活」的代名詞吧。 凡爾賽宮(法文:Chateau de Versailles)坐落法國巴黎西南郊外的凡爾賽鎮,是法國最著名的宮殿之一,也是世界五大宮殿之一。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