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中山也有「天壇」,還內藏國內最大紅木文化博覽城

2020-12-24 少年心之旅

到過北京的,應該對其圓環形的天壇印象深刻,但其實在廣東的中山,也有這麼一座「天壇」,其外觀和北京的天壇非常的相似,而且那裡還有國內最大的紅木文化博覽城,那麼這個天壇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中山的這個天壇位於大湧鎮,離市區有一定的距離,所以一般來中山的遊客不怎麼注意到這個地方,當然可別小看了這個天壇,雖然名字聽起來像個賣紅木家具的,但實際上它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也是中山旅遊的代表性景點之一。

中山的這個紅木文化博覽城面積非常的大,佔地有300多畝,投資也高達48億,所以來到博覽城的第一感覺就是非常的霸氣,而它的外觀也別具一格,與紅木文化非常的吻合,不僅有本土嶺南建築風格,還有江南,徽派,皇家等多種風格,外觀看起來非常的典雅,而「天壇」就是各種建築藝術下的一個代表產品。

而裡邊的布局設計也令人眼前一亮,仿佛來到了一座宮殿一般,「宮殿」總共有4層,全都是用棕色的木材搭建而成,每一層燈火通明,金黃色的燈光照耀著各個角落,典雅而芳香的氣息水頭可以感受到。

此外更特別的地方在於,中央庭院下邊竟然是水池,而水池上邊還停靠著一艘船,仿佛承載著一個巨無霸一般,後來仔細一看,原來船和建築是融為一體的,能給人一種非常奇幻的感覺,如此別具匠心的設計還是第1次看到,不由得讓人讚嘆不已。

同時船頭下邊還有一個紅色的舞臺,來的時候剛好遇到演員在川劇變臉,配合周邊音響等設備,我們也不自覺地停下腳步,慢慢欣賞這一出出精彩的表演。

欣賞完表演之後繼續逛博覽城,發現了裡邊還有一條民國風情商業街,兩邊都是南洋風情的騎樓建築,裡邊是一家家紅木家具商家,看多了室外騎樓風情街,第一次見識到室內的還是蠻令人驚喜的。

沿街走會看到很多紅木家具商家,其中有些工人現場示範工藝給遊客看,我們可以看到他極其專注的樣子,半成品的紅木周邊排滿了琳琅滿目的工具,可見這些看似簡潔的紅木背後的工藝有多複雜。

此外這個博物館還有很多收藏品,很多價值連城,比如價值9.5億的「至尊寶座」,世界上最昂貴木頭之一的黃花梨原木,存世經典的崖拍等等,參觀完之後有種令人拍案叫絕的感慨,原來紅木的世界有如此的豐富多彩。

所以來中山,別錯過這麼一座典雅和神奇的紅木文化博覽城,相信它會帶你走進一個別致而精彩的紅木世界。

相關焦點

  • 第四屆中國(中山)新中式紅木家具展在中山大湧鎮開幕
    8月21日,第四屆中國(中山)新中式紅木家具展(以下簡稱第四屆新中式紅木展)在中國(大湧)紅木文化博覽城六層高峰論壇中心開幕。主題為「國潮中式 優選生活」的第四屆新中式紅木展,由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藝術紅木家具專業委員會主辦,得到國家木材與木製品性能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中山市大湧鎮人民政府大力支持,承辦單位有弘木傳媒、中國(大湧)紅木文化博覽城,協辦單位分別是中山市紅木家具行業協會、中山市紅木古典家具學會、品牌紅木家具經銷商聯盟。
  • 校企合作、大師工作室……各方助力中山紅木雕刻涅槃重生
    央廣網中山12月17日消息(記者陳越)「大國工匠灣區行」活動第二站走進中山大湧鎮紅木城。國賽選手在紅木城參觀紅木大師工作室和紅木家居學院,與大湧紅木雕刻大師陳正民、厲國陽、李仲良等進行傳統手工實操製作互動。  「原來製作一個小小的書籤也會這麼累。」健康照護項目的選手張敏告訴記者,在學院課堂互動環節參與製作紅木書籤,感受到製作的不易。在課室的另一邊,30秒不到就能把大師準備好的魯班鎖拆解完畢,對此,精細木工項目的陳澤錕表示,了解魯班鎖是自己專業的「第一堂課」。
  • ...遊戲遊藝博覽交易會暨2020中國(中山)國際文旅產業博覽會今日開幕
    公司負責人認為,面對疫情,有危也有機,他們計劃未來五年內進一步落實文旅融合、跨界融合的戰略,強化技術創新,強化IP授權,實現「技術迭代、經營模式迭代、消費形態迭代」,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風向  集聚文旅企業共商行業發展作為遊戲遊藝產業國家級基地,中山遊戲遊藝產業佔據全國遊戲遊藝市場的半壁江山,「朋友圈」遍布全球。
  • 第3屆中國(青島)北方茶產業博覽會在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舉辦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李鑫邦 通訊員 鍾晨軒 徐永超 青島報導12月4日—7日,第3屆中國(青島)北方茶產業博覽會在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舉辦
  • 中山《嶺南往事》劇本遊,換上古裝穿越百年,當主角演繹精彩故事
    中山,不是一座以旅遊聞名的城市,但也不缺少旅遊資源,前不久渝帆隨南方衛視《潮流假期》攝影組走進中山,遊覽了中山先生故居、中國十大影城之一的中山影視城、中國第一家合資溫泉中山溫泉、《破冰行動》拍攝地茶東村、華南最大的私家古典園林詹園……等十餘個景點,其中讓我覺得最有意思的,莫過於紅木城的一個劇本遊
  • 2018年深圳文博會第十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
    十三年文博會工藝美術精品展,突現高級國際化的博覽、交易、評鑑、宣傳推介功能,整合技術、人才、投資、市場、服務平臺等優勢資源,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將國內優勢轉化為國際優勢;從而推進產業結構、產業集群和產業融合的全面提升,打造升級版的中國工藝美術第一展。二、展區及展品類別(一)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展區展品:國大師原創作品、國大師專冊、影視資料等。
  • 紅木家具十大優選品牌榜發布,買紅木家具必看!
    國壽紅木創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有著「中國大果紫檀王」、「緬甸花梨王國」的不凡地位,共研發了國壽、世外桃源兩大新古典、新明式風格品牌、400多款經典產品。2020年,國壽入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東方薈東方薈是顧家集團旗下的高端家居品牌,致力於發掘傳統文化之精髓,發揚東方文化,向世界傳播「東方神韻,薈萃東方」的理念文化。東方薈不僅是東方經典人文的繼承者,更是契合現代時尚美學的革新者。
  • 著名古建築天壇祈年殿製作模型入藏國博
    人民網北京10月16日電  由中國紫檀博物館製作的藝術珍品——著名古建築天壇祈年殿製作模型日前正式捐贈給國家博物館收藏。 這件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著名古建築天壇祈年殿製作模型,是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陳麗華於20世紀90年代聘請故宮趙崇茂、樸學林、王仲傑等老專家多次到現場勘察設計,選用珍貴的緬甸柚木,由幾十名高級技術工人耗時三年多純手工製作的,並手工貼了三層24K99金箔,通體金碧輝煌,美輪美奐。
  • 北京內城潛力資產大揭底:是什麼賦予了天壇府無可替代的文化符號?
    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古都,同時也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老北京有句俗話兒「內九外七皇城四」,「內九」和「外七」將北京分為了「內城」與「外城」之分。內外城雖緊密相連,但文化地位和文化風俗卻截然不同。內城文化受到800年建都史的深刻影響,是北京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的歷史瑰寶。
  • 天壇275歲雙環亭年內將大修 木質構造部分糟朽
    目前,修繕方案已報國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文物局,預計年內動工。  木質構造部分糟朽 預計年內啟動大修  天壇雙環亭原址在中南海,始建於1741年,到今天已經275年了。  由於雙環亭本身為木質構造,年代久遠,雙環亭及旁邊的方勝亭、扇面亭等整組建築本體多處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破損。
  • 杭州奧體博覽城綜合訓練館首次被「點亮」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燕 通訊員 顧穎12月20日,位於杭州錢塘江南岸的奧體博覽城燈火通明,綜合訓練館首次「點亮」。綜合訓練館位於杭州奧體博覽城南部,與杭州國際博覽中心相鄰,目前正在進行泛光照明調試。綜合訓練館總建築面積為18.45萬平方米,項目建設內容包括訓練中心、五大中心、運動員宿舍及配套用房等設施。
  • 天壇圜丘的數字之謎上了熱搜 原來背後藏著如此帝王心境
    除了數字九外,圜丘的建造者還偏愛一、三、五、七這些單數,並由此組成單數的倍數。數字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文化背景,又體現了哪些特定的涵義?圜丘對數字的匠心也體現了明清皇帝權力延展的歷史。到了元代,國家制度與地方建設多遵從上古典籍,如國名「元」取自《周易》,大都城建設本於《周禮》等,元代的圜丘建制也有所依據。忽必烈在至元十二年初建祭臺後,祭天之禮日漸廢弛。元成宗大德年間,右丞相哈剌孫等上書請求以《周禮》為參照修建大都城內圜丘。 元代圜丘分為三層,以合古代哲學中的天、地、人「三才一貫」的思想。
  • 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集聚優質要素培育壯大會展產業集群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靜雅 通訊員 鍾晨軒 徐永超 青島報導  隨著國際展覽中心、國際會議中心等會展核心場館的建成投入運營,以及交通物流中心、酒店集群、商業中心、商務辦公等綜合配套功能的日趨完善,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
  • ...國際遊戲遊藝博覽交易會暨2020中國(中山)國際文旅產業博覽會開幕
    11月28日上午,第十三屆中山國際遊戲遊藝博覽交易會暨2020中國(中山)國際文旅產業博覽會在中山博覽中心開幕。近500家遊樂、文旅相關品牌企業攜最新的遊戲遊藝產品、文旅創新產品和產業前沿技術亮相,探尋文旅產業疫後振興。
  • 中國(青島)國際進口消費品博覽會即將在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盛大...
    摘要:近日,中國(青島)國際進口消費品博覽會將在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盛大舉辦,來自全球近40個國家及地區的近千種特色商品進行展示。
  • 專訪北京市天壇公園園長李高:到2030年,完整的天壇將會呈現在世人...
    ,5A級景區,天壇的祈年殿形象在國內代表北京,在世界代表中國,但是,現在的天壇公園只是完整天壇的四分之三,到2030年,完整的天壇將會呈現在世人面前 。進過祈年殿裡邊的人都能看到,講解員也會講解,平時殿內講解員也還定時給國內外廣大遊客講解,普及傳統文化知識。
  • 鄭州,不配有個「鐵路文化博覽園」嗎?
    ;圃田西站(原鄭州東),是亞洲最大的貨運站之一;鄭州東站和正在建設的鄭州南站,都是亞洲最大的高鐵站之一;有116年歷史的鄭州站,日發送旅客數也位居全國前列(普速站第一)。2004年,在鄭州世紀歡樂園建立之初,就嵌入了不少鐵路元素,還自稱為大型火車文化主題公園。
  • 中山大湧紅木廠家直銷節落幕,實現銷售收入2.2億元
    10月11日,歷時一個月的2020中山大湧紅木廠家直銷節圓滿降下帷幕。在受疫情嚴重衝擊的市場環境下,本屆紅木廠家直銷節猶如一劑「強心針」,把被抑制、被凍結的紅木消費釋放出來,引領產業穿越「寒冬」迎接新的春天。
  • 華僑城「中山歡樂海岸」首個項目「城市展廳」開放
    華僑城「中山歡樂海岸」首個實體項目「城市展廳」昨日開放。張房耿 攝本報訊  12月25日,華僑城「中山歡樂海岸」的首個實體項目「城市展廳」開放。據悉,這是華僑城第一次在中山以實體形式展現對中山城市文化、生活、藝術的創新實踐,成為中山市民了解華僑城和「中山歡樂海岸」的重要窗口。市民即日起可前往參觀「打卡」。中山華僑城相關負責人介紹,華僑城自進入中山以來,對香山之源、孫文史跡、商貿積澱、文化載體和藝術爭鳴等文化精髓進行了深入研究。如何將這些研究成果融合進「中山歡樂海岸」項目,是華僑城一直在探索的課題。
  • 西部國際工業博覽城正式籤約落地合川!
    項目總投資額約50億,主要建設集創客空間,工業品商貿展示,交易,研發,設計,供應鏈金融,現代物流,智慧倉儲,電子商務,國際展覽貿易,物聯網服務等區域性物資物流區域集散分銷中心等於一體的國際國內工業品博覽城暨萬匯國際西南總部,打造西部地區物聯網工業品博覽示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