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的「呼吸」:王璜生個展在上海龍美術館展出

2020-12-14 騰訊網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朱紹傑 周欣怡

2020年8月2日至9月27日,由於疫情延期了半年開展的「王璜生:呼/吸」將在龍美術館(西岸館)展出。

本次展覽由著名學者、上海復旦大學顧錚教授擔任策展人,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協辦,是王璜生繼2017年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邊界/空間」展之後的又一個階段性大型展覽,主要展出《呼/吸》、《風之痕》、《談話》、《白夢》及《疫期日記》、《箴象》等裝置、影像、聲音及水墨系列作品。

《呼/吸》(裝置、影像、聲音)

「呼/吸」是王璜生此次個展的關鍵意象。裝置影像《呼/吸》將 「氧氣瓶」作為生命急救手段的象徵,交織著對生命消逝的感懷和對生存的希望。

策展人顧錚如此評價:「在當下這個我們仍然處於與新冠病毒奮力抗爭的時期,王璜生所選擇的氧氣瓶意象是一個一語成讖的意象。在今天全世界曾經一度為呼吸機的短缺而焦慮苦惱並加緊生產呼吸機的時候,氧氣瓶這個意象所提示的呼吸之於人、之於生命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就不需 要任何說明而一目瞭然了。」

《王璜生:呼/吸》的同名展覽,也將於8月15日至9月22日在德國哈根奧斯特豪斯美術館舉行,展出大型裝置《界》《纏2》以及影像、攝影作品《呼/吸》《風之痕》《線·構圖·現實》等。

《風之痕黑白001》 藝術微噴

王璜生接受了羊城晚報記者專訪。

羊城晚報:回顧您近年的數次個展,本次個展所呈現的創作和過去有什麼不同?

王璜生:這幾年做的展覽中,比較大型的是2017年在北京民生美術館所做的《邊界空間》,以及這次的《呼/吸》。這是比較大的一個跨越。其間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展覽,是2019年9月在香港藝術中心所做的《生命線》。

這三個展覽都有一個共同點:關注現實,同時也會運用自己的藝術語言、藝術特點來進行創作。而這次個展的跨越之處體現在,一方面更貼近現實,一方面又希望超越現實,不只是抓住一個具體的現實問題,而是更宏觀地關注某種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

這次的《呼/吸》是我自2019年開始就在準備的。源自我對氧氣瓶的特別興趣,它既是生命的必需品,但它的形狀又像飛彈、魚雷或其他爆炸物,象徵著威脅。我覺得其間的多層含義、矛盾關係,可以作為特別的素材來應用。

羊城晚報:本次展覽中有作品創作於疫情期間,這對您的創作有怎樣的影響?

王璜生:展覽名字定為《呼/吸》,原定是2月在龍美術館展出。我所有的請柬和海報都在1月底印好了,每個請柬裡還加了一個「呼吸管」。雖然因為疫情出現就沒法繼續辦,但因此這個展覽以及我的相關創作,似乎也有了一種特別意義。

因此展覽加入了疫情期間我的一些新感受,增加了新的作品。大規模疫情不僅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節奏、進程和結構,甚至會改變國家、集團的布局及其相互間的關係。對於新冠病毒,每個個體都有其自身的感懷和思考。

我在這次疫情期間創作了兩組主要作品:一是《疫情日記》,疫情居家期間,我每天都在關注事態的發展,也每天記錄自己當時的心情;另一組作品就是《風之痕》視頻,包括繪畫、攝影等形成作品整體。這組作品更多地關懷生命的脆弱、沉重與美麗。生命如煙,美麗卻又容易逝去。

羊城晚報:今年以來,不少藝術家以疫情為題進行創作,水平不一,您對此如何評價?面對重大題材,藝術與藝術家何為?

王璜生:每個藝術家都會強調個性,每個人面對種普通現實或特殊環境,都會有自己表達的切入點和藝術上的特點。作為藝術家,一方面要非常真誠地面對自己對現實和生命的思考,同時又要恰到好處地運用自己的藝術方式進行表達,這樣才能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孫磊

審籤|張德鋼

實習生|李紫媚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萬物與虛無——麥可·查萊赫斯基個展」在廣州大學城美術館開幕
    9月6日,由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共同主辦,廣州美術學院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協辦的「萬物與虛無——麥可·查萊赫斯基個展」亮相大學城美術館。此次展覽是大學城美術館疫情以及空間改造以來的首場展覽。
  • 重構「業餘」何博個展 在西安美術館展出
    12月5日晚,由西安美術館主辦的「西安美術館青年藝術家項目」系列展覽之「重構『業餘』——何博個展」在西安美術館展出,西安美術館館長楊超擔任總策劃和藝術總監、西安美術館執行館長白茜擔任策展人,當天還進行了何博影像藝術分享會。
  • 「有情世界——陸平原個展」在上海寶龍美術館開幕
    2020年11月5日,上海寶龍美術館「有情世界:陸平原個展」正式開幕!本次展覽呈現了一個有情、有愛,關於生命的藝術現場。此次展覽展出陸平原2020年的新構想。以獨特的情懷結合當代語境,用趣味的方式窺探人體內部,探討個體生命向內生發的命題,呈現藝術家對生命體和周圍世界的思考。
  • 艾敬藝術個展:「每一扇門裡都有鮮花」在深圳美術館展出
    本次展覽共展出 13 件作品,涵蓋繪畫、裝置以及雕塑。首次展出的 5 件全新架上作品,包括I Love Color /《我愛顏色》系列以及 Walking in the Sun /《烈日下的行走》系列,其餘來自艾敬過往美術館重要展出作品。
  • 美術家孫翼華個展《漠漠如織》近日臺北鳳甲美術館盛大展出
    華夏經緯網5月20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市鳳甲美術館成立於1999年,至今已展出無數大小特展,近日更將盛大展出孫翼華個展《漠漠如織》,此次創作主要是透過水墨、複合性媒材與新媒體、壓克力及天然礦物質巖彩融治於一爐,創造出波光淋漓且內斂幽微的視覺感。
  • 藝術家張璇個展在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隆重開幕
    青年藝術家張璇首次個人作品展於9月19日下午在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展出了張璇兩年內創作中遴選出的14件具有標誌性和代表性的作品,本次張璇帶來的14件作品通過夢境、孤獨等主題呈現出了今天的年輕藝術家對於當代都市生活的思考。本次展覽由策展人段少鋒擔任策展。
  • 光達美術館上新了:這次展出井士劍的「謎·湖」系列
    他的作品攜帶了傳統藝術和現當代藝術的技藝與方法,同時具有超越這二者之間的矛盾和局限,彌合了這種斷裂的社會學與藝術學,揭示了人性本身的存在意義。藝術家簡介井士劍 | Jing Shijian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藝術簡歷個展:2018《蝸牛的宇宙和戲謔的風景》/ 阿拉裡奧畫廊 上海2018《寓言》/ 山東美術館 濟南
  • 湯國&金亞楠雙個展亮相華僑城盒子美術館
    ▲華僑城盒子美術館外景圖2020年11月17日,由華僑城盒子美術館主辦的「湯國:大江東去」和「金亞楠:流動的間隔」兩個個展將同時拉開帷幕。「湯國:大江東去」由胡斌擔任學術主持,鄭聞擔綱策展,呈現湯國最新創作的一系列大尺幅天然紙漿纖維作品。「金亞楠:流動的間隔」由冀然擔綱策展,展出金亞楠六組裝置雕塑作品。
  • 江上越個展在日本千葉市美術館舉辦
    日本著名當代藝術家的展覽「杉本博司個展」「宮島達男個展」「草間彌生收藏展」「瑞士當代藝術展」等等的回顧展以及群展。美術館的建築結構保留了1927年建造的日本近代的新文藝復興樣式的老建築,以包圍老建築的方式蓋的新建築。其建築被日本建設省成為公共建築百選之一。千葉市對藝術文化的支持實現了美術館今年的翻新和擴建,2020年重新開館。
  • 莫蘭迪、坂本龍一、何翔宇——木木美術館2021年新展發布
    新展發布會海報中的莫蘭迪+坂本龍一元素義大利畫家喬治·莫蘭迪,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中國新銳青年藝術家何翔宇——三位藝術家,三場大型個展,揭開了木木美術館2021年度新展的重要版圖莫蘭迪的瓶子靜物作品和由此提煉出的部分「莫蘭迪色」12月,木木美術館798館即將帶來莫蘭迪在中國的首次美術館個人回顧展,展出80件藝術家的油畫、版畫和紙上作品。
  • 麥可·查萊赫斯基個展:看這位「老外」用裝置藝術講「八卦」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朱紹傑9月6日至10月8日,「萬物與虛無——麥可·查萊赫斯基個展」在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展出。這是該館在疫情發生後舉辦的首個線下展覽。展覽展出美國藝術家麥可·查萊赫斯基多件裝置作品。廣美美術館總館長王璜生表示,本次展出作品或將在材料應用、觀念表達等方面為本地藝術創作帶來新的角度,而其創作也與中國文化密切相關。與展覽同名的裝置「萬物與虛無」是本次展覽一大亮點,佔據了一整個展廳。
  • 達美美術館展出:國際藝術家江屹個展
    達美藝術中心美術館,不只是展出國內海外藝術家展覽,並有藝術沙龍、學術研究、典藏服務、高端藝術、增值服務、資源整合、對外交流八大板塊為一體的國際頂級藝術發展平臺。美術館整合全球頂級資源,定位最高學術水準和國際知名藝術大展,成為最具品牌競爭力的民營美術館及大型文創項目。
  • 莫蘭迪亞洲地區最大規模個展在北京木木美術館開幕
    12月6日,莫蘭迪在亞洲地區最大規模的個展在北京木木美術館拉開序幕,這也是藝術家在中國地區的第一個美術館個展。此次展覽集中展現了藝術家跨越50年藝術生涯,各個階段的作品。包含了其創作的各種門類。包括:油畫、蝕刻版畫和紙上作品,共80餘件。
  • 木木美術館發布新展計劃,坂本龍一、莫蘭迪等人作品將首次來華
    據悉,該展覽得到了莫蘭迪家族的鼎力支持,將展出80件藝術家的油畫、版畫和紙上作品,近二十件作品曾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英國泰特美術館、古根海姆博物館畢爾包館等國際重要藝術機構展出。莫蘭迪展覽海報。
  • 日本美術館舉辦90後國際藝術家江上越個展
    日本著名當代藝術家的展覽「杉本博司個展」「宮島達男個展」「草間彌生收藏展」「瑞士當代藝術展」等等的回顧展以及群展。美術館的其建築結構保留了1927年建造的日本近代的新文藝復興樣式的老建築,以包圍老建築的方式蓋的新建築。其建築被日本建設省成為公共建築百選之一。千葉市對藝術文化的支持實現了美術館今年的翻新和擴建,2020年重新開館。
  • 蒸汽朋克藝術家「鐮田光司個展」在上海M50小美術館啟幕
    展覽名稱:鐮田光司個展展覽時間:2019年4月27日——2019年6月10日展覽地點:小美術館(上海市普陀區莫幹山路50號M50園區13號樓)參展藝術家:鐮田光司策展人:沈楚楚、四季、李政鍾、於瀟主辦方:末匠、小美術館、夥聚
  • 日本藝術家岡本信治郎個展在東京畫廊+BTAP展出
    8月15日,日本藝術家岡本信治郎(Shinjiro Okamoto)個展在東京畫廊+BTAP展出。此次展覽展出岡本幸治郎從1954年以來的,在創作各個階段極具代表性的六件/組作品,其中包括曾在1964年獲」首屆長岡現代美術館獎展」大獎的「十個印第安人」系列作品、1966年首次在東京畫廊舉辦個展展出的「蟲世界」系列作品,以及1980年代反思戰爭創作的「櫻花」系列。這也是年初岡本信治郎去世之後,東京畫廊+BTAP對其藝術生涯的一次回望。
  • 「五一」小長假 北京地區的博物館、美術館都在展出些啥?
    一起來看下,北京地區博物館、美術館等「五一」期間都在展出些什麼?齊白石《綬帶牡丹》(局部)國家博物館:主要有3個展覽,分別為「隻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和「《周風遺韻——陝西劉家窪考古成果展》」。
  • 2019年,上海新增了哪些美術館?你又去美術館打過幾次卡?
    與2018年相比,上海新增的11家美術館中含國有5家,包括程十髮美術館、西岸美術館、上海久事美術館、金橋碧雲美術館、丁聰美術館。新增非國有6家,包括上海油罐藝術中心、上海長寧區左右美術館、上海浦東新區庫伯美術館、上海浦東新區上古神龍美術館、上海中閔虹橋美術館、上海青浦的青·當代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