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暖最近逛了逛留言區,發現很多人對生粉跟澱粉的區別很有疑惑,所以今天小暖就來給大家解答一下關於生粉跟澱粉的問題~
其實生粉跟澱粉都不是一種特定的粉的稱呼,只是一種統稱。而且這兩者的區別其實並不是很大。
一般在香港跟臺灣的菜式中會經常出現生粉這個詞,跟澱粉不同的是,生粉很少被分類冠名,而在超市中,我們更多能看到的,是澱粉被區分為「玉米澱粉」、「小麥澱粉」等等。
生粉主要的作用就是勾芡,但澱粉要根據食材來定它的作用。
一般情況下,生粉跟澱粉其實有三個相同的作用,但是具體情況,還是要根據使用的澱粉的種類還進行區分,畢竟不是所有的澱粉都能當成生粉來用。
勾芡是在菜品製作過程中常用的一種烹調方式。
一般勾芡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澱粉加上其他調料調成碗汁,這種一般多用在旺火速成的烹飪方法上,比如說爆、熘等等;一種是直接將水跟澱粉混合成水澱粉,澆在鍋中,一般炒菜中用的比較多。
掛糊一般是食材在下鍋前,先放到調好的澱粉中裹勻,然後再進行烹飪,一般掛糊的食物通常用於油炸。
上漿跟掛糊的區別在於食材上水澱粉或幹澱粉的厚度。
上漿一般只需要將食材上加一層薄薄的水澱粉或者幹澱粉,一般經過上漿的食材,通常不會用來炸制,而是用來水煮或者煎制。
也有暖粉在後臺問小暖,關於各類澱粉的使用到底有什麼區別。
玉米澱粉是以玉米為原料做成的澱粉,也叫豆粉、玉米粉,可以說是市面上用途比較廣的澱粉。在香港地區,一般都會將玉米澱粉叫成生粉。
玉米澱粉沒有土豆澱粉的性能好,但也不容易變稀,一般玉米澱粉可以用來製作西點,上漿,勾芡,還能用來做涼粉哦。
也就是馬鈴薯澱粉,在臺灣一般被稱為太白粉。顏色比較白,但是吸水性不好,雖然土豆澱粉可以被用來勾芡,但是如果湯汁放涼,就會變得很稀稠。
一般土豆澱粉主要用於肉類的醃製(可以嫩肉)、製作醬料、勾芡,中餐中用的比較多。
綠豆澱粉是所有澱粉中品質最好的,所以價格比較貴。一般綠豆澱粉能拿來做粉絲,口感會比其他的粉絲要好。
紅薯澱粉的吸水能力比較強,不過黏性比較差,所以一般紅薯澱粉不會被用來勾芡,但如果說要炸制某樣食材的話,紅薯澱粉的效果會非常好,口感比較乾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