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以來,我國中東部的冷空氣活動相當頻繁,特別是1月5日以來,北極渦旋親徵我國北方,一股強悍的寒潮隨之南下,給我國中東部帶來了強烈的寒冷天氣。在這股寒潮的影響下,我國北京、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等省市共計60個氣象觀測站的最低氣溫突破或達到建站以來歷史極值,在這當中,北京南郊觀象臺最低氣溫-19.6度,為1966年以來的冬季最低值。中央氣象臺的最新10天全國氣溫距平實況圖顯示,我國大部氣溫偏低,新疆、內蒙古局地氣溫偏低超過8度。
需要注意的是,該圖顯示的是12月31日-1月9日這段時間的平均氣溫和常年同期均溫的差值,差值越多代表著偏冷/偏暖越嚴重,從這個圖上看,我國大部地區氣溫都偏冷明顯,意味著這段時間大家的感受也是比往年同期更冷了。那這個時候也有的網友要問了,氣溫偏低這麼多,是不是冰河世紀要重回地球了?
1月8日我國進入了三九,今冬二九(12月30日-1月7日),全國大部地區氣溫偏低,是21世紀以來的二九新低。同時,國家氣候中心近日給出的今冬以來(1月1日-1月8日)的氣溫統計數據顯示,12月1日-1月8日全國平均氣溫-4.4度,較常年同期偏低0.9度,為本世紀以來同期第4低、2013年以來最低,那也有的網友或許要問了,今冬的冷冬是不是確定了?
1月7日,寒潮影響下成都的雪
就目前的情況看,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的冬季氣溫上升明顯,本世紀以來氣溫偏暖的年份更是遠多於氣溫偏冷的年份,也就是暖冬比冷冬多多了,因此2021年的情況就說冰河世紀要來了,那未免有些武斷。同時,中國氣象頻道天氣分析師指出,評判暖冬冷冬的統計時間為12月-2月這三個月時間,僅僅從12月到1月上旬的情況就來判斷是冷冬也並不可靠。
有的網友吐槽「是不是一個月-20度然後兩個月20度也可以叫暖冬」,沒錯,如果三個月統計出來的平均溫度比常年平均值高,那毫無疑問是暖冬,因為暖冬本就是一個氣候概念,不是幾天或者半個月來決定的,而是整個冬天的均值來決定的。目前,部分氣象專家認為今年的冷暖冬仍有懸念,這是因為從未來氣溫預報看,暖空氣在前冬的萎靡後可能迎來大反擊,全國多地氣溫回歸正常水平甚至轉偏高——中央氣象臺在1月10日-1月19日的全國氣溫預報距平中已經指出,未來10天我國大部氣溫可能轉為正常或偏高水平,比起之前的狀態回暖明顯。因此,暖空氣的這種活躍導致了後期溫度可能沒有那麼偏低,暖冬的可能性尚不能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