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拳擊手鼻子不輕易流鼻血,而普通人打起架來鼻子總先流血?
拳擊運動在全世界都很流行,人們認為這是一種很硬漢的運動,看拳擊運動的時候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運動員們明明打的很激烈,但是基本上鼻子不太會出血,但是普通人打架那就不一樣了,搞不好就是頭破血流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反差呢?
針對這個問題,小編諮詢了某個前拳擊運動員,他告訴小編,其實運動員和普通人是一樣的,雖然經過了長時間的鍛鍊,但是腦袋部位仍然是最為脆弱的,腦袋上最容易受傷的地方是鼻子周圍和眼角,所以在打拳擊的時候,會很注意保護這兩個地方,儘量避免直接的碰撞,要是來不及避免,鼻子被打的流鼻血的話,運動員們往往會選擇把這些血水吸進嘴巴裡邊,不會讓對方看見,因為在從事這種高強度運動的時候,運動員們的行為主要是由腎上腺素驅動的,整個運動的過程會十分的興奮,如果看見對方流血了,就會覺得自己佔據了上風,這個時候會更加興奮,從而有用更強的爆發力。
其次,由於職業習慣的影響,運動員們在進行搏擊的時候,都會採用特殊的姿勢來保護這些脆弱的部位,比如說,我們看拳擊比賽的時候就會發現,運動員往往是一個收緊下巴,然後用雙手護住頭部的姿勢,這樣能夠減少鼻子被直接打擊的風險,從而降低流血的概率。
第三,對於普通人來說,打架的時候就沒有這麼多的講究了,普通人打架就是兩種情況,要麼是一時衝動,特別生氣,要麼是喝醉了酒,不管是哪種情況,實際上意識的支配力都會減弱,更多的是被本能在驅動,這個時候壓根就想不到要保護頭部,能打到哪裡是哪裡,所以說,鼻子被擊中,然後流血的概率就要比運動員高出很多了。
第四,哪怕是脾氣特別火爆的普通人,在生活中也不太可能天天打架,但是拳擊運動員那就不一樣了,在決定進入這個職業以後,每天都要進行實打實的對抗性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鼻子被打的出血的情況尤其多見,甚至在某些時刻,鼻子都把打斷了,習慣了這樣的訓練以後,一般的打擊就不會對鼻子造成太大的傷害,也就沒有那麼容易流血了。可以說,拳擊運動也是一種吃青春飯的運動,不少運動員過了三十歲以後都退役了,因為身體實在是沒有辦法支撐了。
最後,小編認為,不管是普通人還是運動員,鼻子流血都是非常危險的,應該及時得到救治,運動員以這個為生暫且不說,但是普通人在生活中應該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脾氣,不要動不動就和別人發火,那不是男子氣概,只是魯莽而已,最終受傷害的還是自己。
看完了上文,你知道為什麼拳擊運動員和普通人會有這麼大的差異了麼?你喜歡看拳擊比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