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神獸︱為什麼平平無奇的羊能夠成為神獸?

2020-12-12 澎湃新聞

羊這一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動物,很早就與人類關係密切,特別是進入農耕社會以後,它被人馴養,成為人類生存必需的一分子。並且,羊有時還會被賦予某種信仰風俗上的含義,成為人們表達願望的象徵物。

我國古代藝術對羊作了準確而生動的描摹。比如在商周青銅器上常見的獸首紋,就多以羊首為原型。在漢代藝術中,羊的造型更是紛繁多姿,它既可以被塑作燈座的造型,如河北滿城劉勝墓出土的青銅羊燈;也可以被雕作神道石獸,放置於墓園,如陝西興平霍去病墓前的石羊雕塑;而刻畫羊題材最豐富、數量最多的作品,還是畫像石。

畫像石上的羊既出現在現實生活場景中,也以神獸的形態出現在仙境中。前者不難理解,因為大量畫像石圖像就是時人現實生活的寫照;但在後者中,為何原本平平無奇的羊成為了神獸?它作為神獸會有哪些圖像表現與場景展示?反映出漢代人怎樣的觀念和信仰?從中可以洞見漢代人什麼樣的想像空間與知識結構?這些都是有意思的話題。

神羊的圖像表現

刻有羊圖像的畫像石在幾大漢畫區皆有分布,其中帶翼羊、乘羊、羊首等幾類圖像明顯具有神話色彩。

(一)仙界中的翼羊圖像

安徽宿縣褚蘭漢畫像石墓M2石祠堂中,其東、西壁牆基石各自的南側面上,皆刻有一隻翼羊伏臥於樹下(圖1)。畫面上的樹木線條分明,主枝分作上、下兩層,每層主幹上綻開一排扇形枝葉,形似合歡樹。樹下有一羊伏臥於地,羊首頂上雙彎角向外卷,雙耳豎立;其中東壁石上的羊下巴蓄有一綹長鬚飄拂於胸,西壁石上的羊則無鬍鬚。兩隻羊的肩部皆長有一對羽翼,向上翹起;四肢跪伏在地上,身軀後背處向下凹,臀部略抬,自背至臀部連成一條流暢曲線。兩隻翼羊體態安詳、靜若處子,與身後樹木一同營造出自在閒適的氛圍。

圖1 安徽宿縣褚蘭漢畫像石墓M2石祠東、西壁牆基石南側面拓片羊圖像更為明顯的神聖屬性表現在它與雲氣紋、其他神獸等相組合時,周圍環境與組合對象的神性共同暗示著羊所具有的非凡仙氣。陝西畫像石上的雲氣紋獨具特色,它往往被描繪為一條長藤狀,自左向右或自下而上蔓延著貫穿畫面,藤狀主幹的側旁再紛紛延伸出分枝一樣的線條,枝頭綻開花狀雲朵;在雲氣之間此起彼伏地出沒著各式神禽異獸,整幅畫面極其生動。在陝北畫像石上有的雲氣紋中,就刻有神羊圖像。如一塊綏德墓門楣畫像石,畫面分上下兩層,上層為雲氣紋圖像,下層為歷史人物故事圖像(圖2)。在上層畫面的左端,便刻有一隻神羊,但見它昂首奔躍,頭頂雙角曲長向後,下巴鬍鬚隨風飄拂,四蹄騰空而起在雲間翻躍,富有動態感。加之整幅雲氣紋中隱沒顯現的其他神獸,特別是神羊前面內含金烏的月輪、後面的雙角神獸,也印證出羊的神性,它們相互共同組合成仙界圖像,反映出漢代人對於神仙世界的浪漫想像與無盡嚮往。

圖2 綏德墓門楣畫像石拓片再如另一塊綏德墓門楣畫像石,構圖大致呈左右對稱的形式(圖3)。從左右兩端向畫面中央的圖像依次為:日、月輪,鶴銜魚,奔馬及仙人乘鹿,直到正中央為一隻神羊,背景依舊飾流線雲紋。此羊於雲端向左方挺立,昂首挺胸,頭頂獨角後向捲曲,五官清晰;左前與左後蹄站立於地,右前與右後蹄則揚起,姿態悠然而自得。兩旁的鶴、馬與鹿皆從左或右方朝向中央而來,使得畫面的中心也就成為視線的聚焦點,神羊正好位於此點上,標誌其為畫面的主角。

圖3 綏德墓門楣畫像石拓片(二)仙人乘羊圖像刻仙人或胡人乘羊圖像的畫像石也值得關注,這類畫像石在魯南、蘇北、陝北等地都有所見。

如一塊綏德墓門右立柱石,其上畫面分作六格,按照從上往下、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為:兩人並肩坐在華蓋下的圖像,舞人與麋鹿圖,羽人、翼羊和羽人騎羊相組合的圖像,翼龍圖,雞首人身神圖像,以及翼虎圖(圖4)。在刻有羽人騎羊的那格圖像中,在右上方刻一側立羽人,羽翼飄然,面向畫面左上方的一隻翼羊;畫面下方則刻一羽人騎在羊背上,羽人的雙臂高舉、雙翼上揚,羊獨角向前曲伸、角尖向上卷,體態矯健。

圖4 綏德墓門右立柱石拓片及其局部李發林先生曾總結騎羊圖像的畫像石,認為其在山東常見,如在鄒縣下黃路屯、濟寧城南張村、嘉祥、臨沂白莊等地都有發現;當這類圖像與神獸仙人等相組合時,其含義應與神靈相關。漢代青銅搖錢樹的陶座上,也往往塑有乘羊圖像。青銅錢樹是漢墓中的一種明器,主要分布於今四川、重慶、雲南、貴州、陝西漢中,乃至甘肅武威、甘谷、寧夏固原、青海大通、樂都等地區,也有流失到海外的;其流行時段可至東漢早期持續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寓意為墓主人提供財富、保護其升仙以及保佑其子孫繁榮昌盛。錢樹樹座多為陶製,塑有仙人、神獸等仙界形象,或狩獵、庖廚、樂舞等人間畫面。如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就收藏有兩件刻羽人乘羊的陶製樹座,其形制相仿:底座皆由泥質紅陶雕刻,上小下大,呈覆鍾狀,上部圓雕一羽人騎在一翼羊身上,羽人懷抱圓柱插座,大耳,面帶微笑,肩生雙翼,半裸穿著半身裙;翼羊帶角、長鬚,翹尾挺立,腹下還有一隻小羊在吮吸奶汁。

(三)羊首圖像

山東還有一種刻羊首圖像的畫像石,也與神話題材相關。這類圖像多見於門楣畫像石上,多為一個羊首居中,也有兩或三個羊首在畫面上左右平均分布的,周圍夾帶著其他造型各異的神獸。

如濟南長清區大柿園東漢畫像石墓墓門橫額石的正面(圖5),居中高浮雕一正面羊首,頭頂碩大的雙角分別於左右側向下翻卷、造型優美,羊面部五官清晰、神態安詳;其兩側分別為青龍、白虎。青龍在東側,昂首向前,龍首前、後各有一仙人,龍爪前還有一飛鳥;白虎在西側,回首後望,一仙人乘坐白虎身上、手持虎尾,白虎後刻一飛鳥,畫面背景裝飾著雲氣紋。這種與仙人神獸相組合的羊首,也應與神仙世界有著密切聯繫。

圖5 濟南長清區大柿園東漢畫像石墓墓門橫額石羊首除了出現在畫像石上,還可能被雕刻在金屬飾物上。如徐州獅子山楚王陵出土金羊首飾件,寬4釐米、高3.8釐米,雕一正面羊首形象,雙角也自頭頂向左右兩方垂下、角尖卷翹,盡顯雍容之氣派(圖6)。也有的金飾件上並列雕刻雙羊首,如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出土8件羊首紋金飾片,它們原為綴在南越王絲巾面罩上的裝飾品。每件金片上各雕有兩個相背的側面羊首,每個羊首顯示一個尖角,也自上垂下、角尖卷翹(圖7)。

圖6 徐州獅子山楚王陵出土金羊首飾件

圖7 廣州南越王墓出土羊首紋金飾片在金屬上刻動物圖像,多為北方草原文化的風格,本土文化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受其影響,羊首紋金飾即屬其產物。如斯基泰文化中的一件雙羊銅器,上塑雙羊首,頭頂雙角長而向後彎曲;頸項以下各伸出一扇羽翼、分別向左右展開,羽翼由數條長條形羽毛組成、翼尖向上微卷,線條簡潔而明快,造型剛健、充滿力度,又因流暢的弧線而被賦予了柔韌與彈性(圖8)。

圖8 斯基泰文化雙羊銅器羊為什麼能夠成為神獸?羊在漢代作為神獸,其形象被刻畫在形形色色的器物,如畫像石、畫像磚、陶製明器、金飾、銅器等上。圖像的分布地區基本覆蓋漢代帝國的領域,流行時段也貫穿了兩漢。

神話動物的造型取材於現實生活,其手段往往是在現實動物的基礎上加以想像性元素、賦予其神力,能被化用的現實動物身上往往具備可被神聖化的因素。這些因素,可以是外型上的出塵奇特,也可以是精神內涵上的契合。就羊來說,它之所以能夠成為神獸,且其圖像的流行能有如此盛況,既與現實的生活生產條件緊密相關,也離不開當時人對羊的主觀認識與想像。

透過神羊這一圖像,我們能夠貼近漢代社會的現實,也能夠了解當時人們的造神邏輯。

(一)現實生活的基礎

羊在外型生理上具有豐滿、綿柔的特徵,給人以安詳、和美、端莊之感。《說文·羊部》:「美,甘也。從羊從大。羊在六畜給膳也。美與善同意。」徐鉉注曰:「羊大則美,故從大。」另外,羊的肉鮮美,經馴化,它還能承擔一定程度的重力,可用作出行或農作的工具,這些特性都有益於人類生存,所以人們將之馴養以改善生活條件。

在先秦時期,羊就已被用於祭祀和日常生活,漢代延續了這些風俗。羊常被描繪在畫像石上的庖廚、狩獵、車騎、甚至樂舞中的建鼓圖像中,還有一類專門表現牧羊的圖像,更是栩栩如生地描摹了漢代養殖羊群的情境,這類畫像石在山東、陝西綏德多見,應是當地畜牧業與經濟發達的寫照。

如榆林橫山孫家園子墓墓室門楣石的圖像,充滿生活化情趣(圖9)。畫面右方自左向右刻有牧牛、牧羊及相馬圖,其中的牧羊圖中,左側有一羊站立,後蹲一人俯首擠奶。右側立一人,面向一群朝他奔躍而立的羊,羊的姿態各異,或前蹄頓地、後蹄揚起,形容其急速奔跑的動態;或四肢立地緩步向前;格外有趣的是居中、正面對牧羊人的一隻大羊,它低頭埋於胸前,弓起身子凸出後背,臀部的重心向後,四肢立地但皆向後傾,在它的後背上挺立一隻小羊,應是子母圖像的寫照。大羊如此奮力相抵的情態,與其背上小羊的天真盎然形成對比,可能正突顯出大羊對小羊的愛護之意。畫面形象反映出當時社會家畜業的繁榮。

圖9 榆林橫山孫家園子墓墓室門楣石拓片局部而其他器物,如陶質房屋、羊圈等模具上也有此圖像。美國納爾遜藝術博物館藏一件釉陶羊圈,施深綠釉,露天,平面為長方形,四面為矮牆,前部正中開一長方形門。圈內立有四隻小羊俑,右側有一人俑騎在一隻大羊俑上,應為牧羊人。這件釉陶器可能出土於河南三門峽地區的東漢墓中,也是當時農業經濟的寫照。(二)儒家禮教的演繹

羊天性溫厚、富有忍耐力,這一特性被漢代人準確捕捉並加以演繹,進一步賦予羊孝順忠厚的品格,以印證儒家所宣揚的美德。《春秋繁露·執贄》曰:「羊有角而不任,設備而不用,類好仁者。執之不鳴,殺之不諦,類死義者。羔食於其母,必跪而受之,類知禮者。故羊之為言猶祥與,故卿以為贄。」儒者認為羊具備仁、義、禮等美德,有利角卻不傷人,懷仁者之心;被傷害卻默默忍受,操義士之節;而羊羔跪奶,則體現出它知禮孝順的品質,故人們將之視作吉祥物。

漢畫中多見母羊哺乳的圖像,多描摹得溫情脈脈。廣東省博物館藏一件佛山大松崗出土的東漢陶羊,胎質為紅陶,高12.3、長16、寬10釐米(圖10)。一隻母羊跪伏在地,頭向右轉,目光下垂,慈愛地注視著依偎在懷裡的兩隻稚嫩嬌憨小羊。小羊一前一後黏貼著母羊,一隻垂直攀爬在母親的肩部,四肢緊扣母親的身軀,腦袋歪向一邊、面龐湊至母親的嘴唇,似在與母親咩咩呀呀地絮語;另一隻則擠在母親的腹部,頭部前伸、嘴唇前努,四肢立地,小尾上翹,似在開心吮吸奶汁。這件陶塑格外傳神地摹刻出舔犢情深的情形。

圖10 廣東省博物館藏東漢陶羊四川出土漢代青銅搖錢樹的樹座上,有塑仙人騎羊圖像的,其中有一些大羊的下方也刻有一或兩隻吮吸奶汁的小羊。周克林先生做過相關統計,這類資料如新都互助村M4漢墓出土的陶樹座、綿陽涪城區石塘鄉漢墓出土的陶樹座、重慶國有博物館2001年入藏的陶樹座等。因此,羊本是隨處可見的尋常動物,人們憑藉它既能夠滿足一些日常生活所需,又因其豐美溫順的特質而契合了自身的審美心理,從而在對其產生好感的基礎上,將之想像作可依賴的神獸,寄託著人類的情感信仰。

神羊體現的神話想像與願景

(一)求吉觀念

《列仙傳·修羊公》記述戰國時代魏國人修羊公的神奇事跡:「語未訖,床上化為白羊,題其脅曰:『修羊公謝天子。』後置石羊於靈臺上。羊後復去,不知所在。」羊與仙人之間似乎存在某種特別的聯繫,之所以如此,可能與當時羊代表吉祥的觀念有關。

《說文·羊部》:「羊,祥也。」《釋名·釋車》云:「羊,祥也,祥善也。」注曰:「漢碑每以吉羊為吉祥。」漢元嘉刀銘文載:「宜侯王,大吉羊。」漢代的銅鏡、瓦當等器物中亦多有「大吉羊」的刻銘,當時人常以「大吉羊」一詞來表達「大吉祥」之義。

江蘇邳州東漢彭城相繆宇墓後室東壁南側的畫像石,畫面分上下四格,從上往下的第一、二格各刻人物圖像,第三、四格各刻瑞獸圖像(圖11)。其中第三格畫面的左側為一羊,左向而立,雙角捲曲,神態祥和,長有鬍鬚,羊背上棲有一鳥,回首後顧,羊前方榜題為「福德羊」三字;右側為一鹿形帶蹄神獸,頭頂豎一帶肉獨角,傲然挺立,長尾垂下,此神獸的榜題為「騏驎」。從榜題和相組合的騏驎獸可知,羊也被賦予了保佑人有福氣、德望等美好願景的特質。

圖11 邳州繆宇墓後室東壁南側畫像石局部線圖(二)驅魔闢邪羊可能有驅邪的寓意。「羊」通「陽」,在道家學說有否去泰來之義。《史記·孔子世家》形容孔子的相貌時曰「眼如望羊」,《釋名·釋姿容》曰:「望羊:羊,陽也,言陽氣在上,舉頭高,似若望之然也。」注引畢沅言曰:「古『羊』『陽』字通」。我們今天調侃說「掛羊頭,賣狗肉」,可在漢代魏晉人那裡,他們卻普遍相信門上懸掛羊首,能起到壓勝之用。《太平御覽》獸部引裴玄《新言》曰:「正朝縣官殺羊懸其頭於門,又磔雞以副之,俗說以厭厲。」「初年懸羊頭磔雞頭以求富。」「《雜五行書》曰,懸羊頭門上,除盜賊。」也見於《荊楚歲時記》。前述山東多見刻羊首圖像的畫像石,其含義得到文獻記載的印證。

更直接的圖像證據如洛陽燒溝61號壁畫墓墓門內的門額上,豎有一塊長方形空心磚,磚上彩繪著壁畫(圖12)。畫面中上部繪一隻正面羊首,雙角在左右兩側向下鉤卷,上以濃墨繪角的環節;雙耳豎立,雙目圓睜,嘴向前伸。羊首旁繪一株樹,樹頂棲息幾隻飛鳥,下方的樹枝上搭有一件紅衣;羊首正下方則有一隻紅白彩繪的兇猛翼虎,正俯身按住一名裸身女鬼咬噬。這幅畫面將羊首與虎噬鬼魅圖像組合在一起,羊首可能也帶有驅魔的含義。

圖12 洛陽燒溝61號壁畫墓墓門門額壁畫與之類似的有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據說出土於洛陽八裡臺的壁畫。畫面分作上下兩部分,上方居中繪一正面羊首,其形制與洛陽燒溝61號漢墓中的如出一轍;羊首的左右兩側繪大鬼驅儺圖。畫面下方則繪一列人物圖像。在此幅壁畫中的羊首也是與反映驅魔闢邪的圖像相組合。(三)協助升仙

羊可能被視作幫助墓主人升仙的工具,此時羊往往以仙人坐騎的形式出現。《列仙傳》載:「葛由者,羌人也。周成王時,好刻木羊賣之。一旦騎羊而入西蜀,蜀中王侯貴人追之上綏山。綏山在峨嵋山西南,高無極也,隨之者不復還,皆得仙道。」前述畫像石、搖錢樹座上的相關圖像,與文獻互相印證,證明乘羊可能帶有成仙的含義,羊是作為一種升仙工具。

騎羊圖像在漢代有現實基礎。王子今先生討論過漢代兒童的各種遊藝項目,其中一項名「挽滿」,為一種習射遊戲。《史記·匈奴列傳》載匈奴「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用為食。士力能毌弓,盡為甲騎」。匈奴兒童騎羊所射獵物用以食,反映出遊戲與生產、生活的密切關聯。洛陽、偃師都出土過作拉弓引射狀的騎羊石俑,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則藏有體量較大的持管狀樂器的騎羊俑圓雕石刻。這些文獻及實物資料都反映出騎羊在現實生活中的普及,不僅限於牧羊人的活動。而當這類圖像被運用到墓葬中,特別是明顯反映出其不凡、與仙界相通的特質時,可能便帶有乘羊升仙的神奇寓意。

結語

羊這種現實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動物,卻被漢代人賦予了如此綺麗的想像、投射了諸多美好的情感,反映出漢代人與自然世界的和諧關係。只有對身邊的事物抱有好奇、親近的情感心理,才可能如此活靈活現地摹刻出小動物各式各樣的動態,並且能夠帶著善意去理解它們,甚至借它們來承載自己心中的神聖意義,希冀雙方能在屬靈世界裡達到某種程度的共情。

將羊從祭祀品、日常食物,逐漸轉化為代表和善、孝順、寬容等一系列美德的象徵物,並進一步神化為引領升仙的神聖物。那些遠逝的風土人情與瑰麗想像,凝固保存在神羊形狀器物與圖像中,以物質文化的形式展現,使我們在將近兩千年的歲月後,重新貼近漢代人的音容笑貌。

徘徊顧盼,相與延戀而不忍去。先民們曾經鮮活的愛欲與呼吸,就這樣延展進一幅幅圖像當中,融入民族的記憶,為一代代人所繼承下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漢代神獸︱群雄為何要「逐鹿」?
    因此先秦文獻中多有關於獵鹿的記載,漢代延續了這一習俗,在文獻和圖像中都有所反映。狩獵圖是漢代非常普遍的題材,畫像石、畫像磚、博山爐、銅車飾、搖錢樹座等器物上往往以此為飾。在漢代人所捕獵的動物中,多可見到鹿的身影。
  • 漢代「神獸西來」:絲綢之路的重要成果,文藝創作的重要基石
    「神獸西來」的現象也正是此時產生的,從當時漢代的藝術畫作和文學作品中,不難發現天馬和翼獸的影子。「神獸西來」出現的偶然性: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陰差陽錯帶來西域「天馬和翼獸」早在先秦時期,就有資料表明中原地區和西域之間就已有交流。之後,絲綢開始由漢代傳至西域。
  • 夢幻西遊:遊戲中需要優先兌換神獸羊?建議佛系玩家使用該神獸!
    在《夢幻西遊》手遊中,玩家其實獲取一些基礎材料的時候也是非常困難的,畢竟遊戲中的很多機制都需要消耗銀幣等基礎物資,而玩家要是不是肝帝類型的玩家的話,這些材料的數量其實並不是很多,那麼玩家玩家索要購買或者兌換的神獸寶寶的時候就需要慎重考慮,那麼玩家是優先選擇8紅還是神獸羊呢?一起來看看詳細信息吧!
  • 你所不了解的上古十大神獸
    《山海經》是我國古代的志怪古籍,其中繼續了古代的民俗地理巫術宗教的內容,中國有很多神話都是記載這本書,或者從這本書裡的內容衍生出來的,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山海經中所記載的中國上古十大神獸排名。第一的神獸,可是能夠與盤古相提並論的。
  • 羊駝究竟是羊還是駝? 關於神獸羊駝你了解多少
    羊駝究竟是羊還是駝? 關於神獸羊駝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08-30 12:36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羊駝究竟是羊還是駝? 關於神獸羊駝你了解多少 羊駝,究竟是羊還是駝?以上是螞蟻莊園小課堂8月30日的問題,答對可以領取小課堂每天一份的180g小雞飼料。
  • 黑鼻羊,因看不見五官出名,有望替代羊駝成為下一代萌寵「神獸」
    副標題:唯一一種吃肉的羊,還是小羊肖恩的原型:瑞士黑鼻羊 幾年前,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一種叫做「羊駝」的草食動物,但就因為一個梗,羊駝迅速走紅網絡,成為「網絡神獸」,線下也是火得一塌糊塗,成了動物園裡的寵兒,現在在瑞士,有一種長相奇特且超萌的羊,有望成為下一個萌寵「神獸」,跟隨靈語園長一起來看看吧
  • 玉雕中,它是最有價值的一種神獸!
    提到「神獸」你腦子裡第一個冒出來的是什麼呢?可不是家裡面正在寫作業的神獸啊。說的是真神獸。中國自古以來的神話傳說就少不了他們,什麼鳳毛麟角、睚眥必報、鯤鵬扶搖……可以一直追溯到兩千多年前,而其中有一個神獸就沒有人不喜歡,那就是貔貅。
  • 《新水滸Q傳》十二生肖圖鑑 羊年神獸待曝光
    搜狐暢遊(NASDAQ:CYOU)出品的小清新糖果色回合制網遊《新水滸Q傳》,一直以清新亮麗的畫面,夢幻多變的場景,吸引著所有熱愛回合制遊戲的玩家,它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調,穿越古今,植入12生肖萌寵,特別是在即將到來的3月18日周年慶,更會推出羊年生肖獸,水Q世界散發出的濃濃萌意勢必又掀起一陣玩家收藏萌寵的狂潮。
  • 夢幻西遊手遊 你有神獸了嗎?神獸有什麼用
    109更不用說,1.3的成長很常見,雲羽拿500個66洗一洗,就能出1.3成長5技能,隨便拍2本書就和神獸差不多了,稍微有追求的買個8紅9紅的也比神獸便宜很多。而89是神獸的巔峰等級,126成長以上的芙蓉御風很少,技能多的更是天價,性價比只有89最高,雖然少一個內丹,整體實力還是不差的。1、羊人氣最高神獸,難度活動回藍很重要,PK殘局炸藍也很強。
  • 山海經這一神獸,不僅是絲綢之路重要的運輸工具,也曾是作戰工具
    就拿書中所記載的神獸為例,經過大量學者破譯之後,已經有一部分神獸跌落神壇,證明書中怪獸是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動物,今天小編就來扒一扒山海經中的神獸橐駝為何種生物?又北三百八十裡,曰虢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桐椐。其陽多玉,其陰多鐵。伊水出焉,西流注於河。其獸多橐駝,其鳥多寓,狀如鼠而鳥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那麼橐駝究竟指什麼呢?
  • 麒麟到底是不是神獸?神獸到底是哪幾個?
    麒麟到底是不是神獸?神獸到底是哪幾個?在中國神話體系當中,除了那些以人或半人形態顯形於世的神明、仙人之外,還有以各種奇形怪貌形象顯現的神獸、異獸,麒麟便是眾多神獸當中的一員,為什麼會是眾多神獸呢?很多人查詢有關中國神話當中關於神獸的資料時會發現,中國神話當中對於神獸的歸納相當雜亂,有麟、鳳、龜、龍之說;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之說;亦有包括騰蛇、白澤等的十大神獸之說,這麼多神獸當然稱得上是眾多,而我們經常聽到有關於麒麟的傳說時,都是以瑞獸來稱呼的,那麼到底麒麟是不是神獸呢?
  • 藏在博物館裡的家畜與神獸 文物也可以很萌
    ▲西漢彩繪陶牛再來個大特寫:▲西漢彩繪陶牛(局部)接下來輪到羊出場:▲西漢鎏金青銅羊型燈@圖:文博圈身為禽類的雞,在六畜當中居然排名第四,可見,在古代作為一隻雞,地位還是蠻高的。▲漢代陶製庖廚俑▲漢代陶庖廚俑(局部)對了,最後要說一下,「六畜」記載在《周禮·天官·庖人》:「庖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辨其名物……」中國最早的動物分類學研究,不是由動物學家,而是由廚子開創的。除了家畜之外,秦漢時期的文物之上也不乏野生動物的身影,譬如「錯金銀嵌寶石虎熊對噬青銅鎮」。
  • 《寶可夢》為什麼動畫裡的大神都沒神獸?有神獸的都是些路人?
    寶可夢的世界中,一般被認為實力比較強的都是傳說的寶可夢,畢竟它們可以被不嚴謹地成為神獸,而既然都叫做神獸了,就代表在寶可夢裡有非常高的地位,撇開遊戲對戰不談(遊戲中不好用的傳說寶可夢太多了),在動畫中如果某一個人擁有一隻傳說寶可夢的話,那將會是一件非常不得了的事情,但是吧,,目前在動畫中,除了一些路人之外,動畫裡比較重要的角色(包括主角團)都很少擁有傳說中的寶可夢,那麼,為什麼動畫裡的大神,都不曾擁有一隻神獸呢
  • 曠世奇書《山海經》中的神獸異獸錄
    後世的人把巫師們口耳相傳的常識加以拾掇記載,就 成為《山海經》所依據的原始資料。到了戰國時期,有人把這些性質類似而雜亂無章的資料編撰成文,《山海經》就產生了,到了漢代,又經人增刪修飾,就成了現在所看到的《山海 經》。
  • 神獸俯首 XY遊戲《青雲志》降服神獸成坐騎
    神獸,就是那些在傳說中才會出現的怪獸。它們大多出現在上古時期,或為神魔之後,或為為害一方的妖獸。而這些神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神力無窮、桀驁不馴。XY遊戲《青雲志》神獸坐騎大曝光!馴服神獸成為身下坐騎,讓你成為傳說中的馴龍高手! XY遊戲《青雲志》官網: //qyz.xy.com/
  • 古代十大神話神獸
    從先秦時代開始它就是代表太昊與東方七宿的神獸,而到了漢代五行學說開始興起,它的象徵含義又多了甲乙與春季。《淮南子》卷三 記載:天神之貴者,莫貴於青龍。 故而青龍或為四象之首。7、黃龍黃龍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按照古籍記載,黃帝及大禹可能都是黃龍的化身,五行思想的體現將黃龍看作是五龍之一。有四大神獸的「第五靈」甚至四靈之長的說法,「中央黃為土」就是黃龍。黃龍在古代是皇權象徵,在九龍壁上可以見到黃龍。
  • 12生肖職場上的十二上古守護神獸,快來看看你的是什麼?
    子鼠:十二生肖之首,屬老鼠的人天生聰慧機敏,做事善於動腦筋,總是能夠解決一些他人無法解決的問題。缺點在於有時小聰明過頭,反而聰明反被聰明誤。守護神獸:訛獸辰龍龍者,十二生肖中最神秘的屬相,屬龍的人天生勇敢大氣,氣宇軒昂,聰明果敢,充滿正氣,當然屬龍的人,性格過於耿直,容易吃虧。守護神獸:青龍。
  • 口袋妖怪:最沒存在感的神獸和最歡迎的神獸對戰,誰會獲勝呢?
    遇見噴醬,遇見更好的自己】導讀:在寶可夢的動漫中,神獸都是非常稀有的,也很強勁,智爺見到了,眼睛都要冒金光;而在寶可夢的遊戲裡,神獸不一定有用,完全是要看陣容,有些神獸甚至太菜而出不了場。這麼一來,眾多神獸之間就有了明顯的落差感。
  • 上古四大神獸—青龍、白虎、玄武、朱雀
    上古四大神獸分別為:青龍,白虎,玄武,朱雀。青龍,白虎大家應該都知道,在電視上或者書文裡面基本上都能聽得到。我最記得的一句話就是「左青龍,右白虎」。玄武與朱雀知道的人也不少,很多遊戲中都能看到,也都會有相關的簡介。今天小編就一個人的見解對這四種神獸做個詳細的解說。
  • 三國志名將令神獸圖鑑:神獸如何搭配?
    三國志名將令遊戲裡面的神獸在隨著武將出戰的時候,能夠提升屬性,玩家在搭配出一套適合武將的神獸搭配之後,就能所向披靡。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關神獸的圖鑑和搭配,希望能幫助到各位玩家。圖片來源:6kw官網神獸圖鑑玩家在首頁界面點擊「神獸」,進入到神獸模塊,就可以將自己擁有的神獸裝備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