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是一個講究禮儀道德的社會,而文言文作為古代人交流溝通的一種方式,顯得非常「雅氣」,自學生時代起,我們就開始學習文言文,也知曉了很多的名篇名句,但有趣的一點是,古代人通常在生氣時說出的「髒話」也透露著這種「雅氣」,如果我們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很容易把這些話錯當成誇人的話。古代最雅氣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卻句句殺人誅心!
一、老而無死是賊
這句話出自孔子的《論語》,完整的敘述是:「年輕而無孫輩,長而無形容,老而無死是賊。」意思就是說,那些年輕時不懂得尊重長輩,成年後不學無術的人,對於社會來說毫無益處,生活也沒有任何的意義。就像是在偷偷摸摸的生活,所以他們被稱為「老小偷」、也是「老害蟲」。其實這種現象對於現在的許多人來說也有著深刻的體驗。為什麼我們不敢幫助那些倒在路邊的老人呢?為什麼社會上出現了很多經常耍無賴或者「碰瓷」的老人?是我們怕惹是生非,不喜助人嗎?顯然,不是這樣的。歸根到底,還是因為這些人年輕時沒做多少好事,老了還玷汙了老人的名聲。用現在網絡上比較經典的一句話來講:不是老人們都變壞了,而是壞人們變老了。
二、朽木不可雕也
這句話我們很多人在平日生活中也喜歡用,就是形容一個人很頹,很廢,如同一塊朽木,再怎麼樣也雕不出花來。而這句話也是出自孔子的《論語》,孔子一生為人師,出過很多有名的徒弟,其中有一位叫宰予的弟子在上課的時間睡覺,這讓原本對他寄予厚望的孔子十分不滿,於是就說出了這句經典名言:「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以表達自己對弟子的憤怒和失望。
三、夏蟲不可語冰
這句話出自《莊子集釋》第6卷,《莊子·外篇·秋水》卷:「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意思就是說,無論你怎樣跟冬天的冰雪和夏天的昆蟲聊天,它們都不會理解你。因為對它們來說,你說出的話絕對超出了它們的理解。後來這句話通常用作對一個人的隱喻,表達其見識淺薄 ,往往會認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
四、豎子不足與謀
這句話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中,說楚漢爭霸時,項羽邀請劉邦赴鴻門宴,在宴會上,項羽的謀主範增主張除掉劉邦,並在席間多次暗示項羽動手,然而項羽是一個非常仗義的人,就不願做這種卑劣的事,就在他猶豫不決時劉邦也藉機逃走了,範增則仰天長嘆:「嗟乎,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範增認為項羽所謂的這種義氣,只是一種「愚義」,導致錯過了謀殺劉邦的良機。這句話後來多用作輔佐的人對著自己的主子罵出的話,表達對主子不聽自己建議的痛恨和可惜。
五、多行不義必自斃
這句話出自《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講的是春秋時期,鄭武公死後,長子莊公繼位。其弟共叔段圖謀篡位,在封地內招兵買馬,修整軍備。鄭大夫祭仲深表不安,就向莊公諫言早點除掉共叔段,以絕後患。莊公則淡定回答:「多行不義必自斃」,果不其然,沒多久共叔段就因為狂妄自大,帶兵攻打到了鄭都。莊公見時機成熟,便出兵將共叔段集團給一網打盡了。這句話後來還在明朝後期的大宦官魏忠賢身上得到了應證,魏忠賢前生多榮華,慘敗後孤苦一人,最後在極致的恐懼之中死去。
六、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這句十分經典的名言出自咱們的孔老先生,一開始大家可能會覺得這句話是歧視婦女的意思,其實這還要從孔子當時說這話的語境說起,全句是「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所以孔子的本意並不是說全天下所有的女人都難養,而是說很難與「主體」身邊的女人和小人打交道。如果你跟她們很親近,就會讓人覺得你很沒有禮貌。但是如果你故意疏遠她們,她們就會怨恨你。孔子想表達的意思就是這層關係是很難把握的。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曲解了他的話,也不要斷章取義認為所有的女人和小人都很難養。
結語:雖然這些話我們現在人也在使用,但是往往都會錯意了。罵人可以不帶髒字,但是也要視情況而定,因為即便是這些不帶「髒字」的文言文,說出後也會對他人造成極大的「殺傷」。有一句老話說得好,「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你實在忍不了,那不妨再嘗試用這樣的語句來懟別人。當然切記還是不要太衝動了,不然就很有可能發生更嚴重的事情,那麼,你還知道有什麼比較「文雅」的古言罵人句子呢?一起分享一下吧!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