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最古老而強烈的情感便是恐懼,最古老而強烈的恐懼,則源自未知……真正的恐怖故事不應該只是關於謀殺、屍骨、鬼魂……一種無法解釋、源自人類常識之外的未知恐懼必須存在……違背並打破一切自然規則,皆因這些「日常鐵律」是人類與深不可測星空中的未知邪惡之間,唯一僅存的防線 -《克蘇魯的呼喚》
體系來源
「克蘇魯體系」是指二十世紀三十年代 以美國恐怖小說作家作品為基礎創造的架空神話體系。
地球上曾經存在另外一個無比龐大的外來文明,它們建立過巨大的城市。並沉睡於某個遙遠的海洋或者原始森林深處。當宇宙中星辰運行到特定的位置時,舊日支配者將被喚醒。
而宇宙本身,以及古老巨大的未知生物,對人類的存在是漠不關心的。如果人類出於好奇心,執著地對這個世界進行不斷探索,那必將陷入瘋狂,招致毀滅。
20世紀初,是人類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各種新技術蓬勃發展的時期。人類文明在工業革命的驅動下飛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人類自信心無限膨脹。洛夫克拉夫特提出了這種本質上相對黑暗的世界觀,在當時明顯是非常超前和不受歡迎的。
然而他不會想到,在21世紀的今天,他的作品已經超越了恐怖文學的領域,在網際網路時代產生了廣泛和深遠的影響。隨著對浩瀚宇宙的不斷探索,在面對未知的黑暗的時候,人類所面臨的恐懼感和自身脆弱性所帶來的的不安全感,已經成為了普遍的情感狀態。網際網路給予了我們迅速接受龐大知識的機會。隨之而來的,便是對這種龐大未知的恐懼,在現如今遊戲領域更是得到了很強烈的反饋。
玩家通過幽長的對未知的恐懼,最後回到已知的安穩,這兩者反差帶來的就是「刺激」的感覺。愛看恐怖片、愛坐過山車等心理皆是如此。克蘇魯體系雖然表面上是個「神話」,但其內核卻與精神分析息息相關,傳達出一種非常現代科學的理念。
體系內容
嚴格來講,洛夫克拉夫特的筆下是個無序的世界,無序,未知,恐怖,而且沒有盡頭。
但1937年他去世以後,他的好友兼作家奧古斯特·威廉·德雷斯首次提出「克蘇魯神話」這個概念,並重構了他筆下混亂無序的世界。
德雷斯把自己的基督教信仰也融合進了克蘇魯神話,並加進了善惡觀。並引入的古希臘關於世界的物質組成的「四元素」與「元素對立」學說。這與洛夫克拉夫特本來黑暗、肅殺而又無拘無束的背景設定是完全相背的。但德雷斯確實有效地擴大再生產了克蘇魯神話,使其激發了新的活力。
到後來洛夫克拉夫特著作權向所有玩家開發,全世界小說家都可以根據克蘇魯體系的世界觀不斷創造新的神話故事。這些作家都直接或間接參與到了克蘇魯神話體系的構建中。經過了這些後來者的不斷努力,克蘇魯神話形成了一個比較清晰完整的體系。
克蘇魯神話分出外神(Outer Gods)、古神(Elder Gods)、舊日支配者(Great Old Ones)、地球原神(Great Ones)以及其它強大存在(Other Supernatural Beings)大致五個等級。能力由強到弱。
外神(Outer Gods)
外神是克蘇魯神話的中是最為強大的存在,它們代表著宇宙運行力量的具象化,是超然於宇宙法則之外的存在,不受時間可空間約束。在我們所處宇宙之外,存在一個比目前宇宙更為光大的世界,我們的宇宙只是其中一員,而外神就是這個更光大世界的統治者。比如魔神之首阿撒託斯(Azathoth),以及由他派生出來的三柱神。奈亞拉託提普(Nyarlathotep)莎布·尼古拉絲(Shub-Niggurath)猶格·索託斯(Yog-Sothoth)
阿撒託斯(Azathoth)
描述:形象為黑暗、混沌的巨大不定形團塊。
奈亞拉託提普(Nyarlathotep)
描述:擁有上千個以上的不同型態,常化身為一個高大、纖瘦、膚色黝黑的男人形象。
莎布·尼古拉絲(Shub-Niggurath)
描述:形象為黑雲般的巨大肉塊,有著許多觸手,以及滴著黏液的大嘴。
猶格·索託斯(Yog-Sothoth)
描述:象徵「地」的存在之一,形象為不斷地進行著聚合和分裂的億萬光輝球體,存在於時間與空間之外,擁有無窮無盡的知識,可以說是僅次於阿撒託斯的存在。
舊日支配者(Great Old Ones)
舊日支配者是是邪惡的神祗,不如外神強大,但能力依然遠遠超出人類的想像力。人類只是看到它們或者感知它們,便會陷入瘋狂,直至毀滅。有一些外星種族,古代文明崇拜著它們,希望得到他們的力量。
克蘇魯(Cthulhu)
描述:象徵「水」的存在之一,形象為人身章魚頭,背上長有蝙蝠翅膀的巨人。本體被古神囚禁在地球南太平洋的沉沒之都拉萊
克圖格亞(Cthugha)
描述:象徵「火」的存在之一,形象為巨大、高熱的火球或等離子塊。本體被古神禁閉在恆星北落師門內部。
哈斯塔(Hastur)
描述:象徵「風」的存在之一,形象為身披黃色罩袍,手腳都是觸手的人類形象。本體被古神禁閉在昴宿星團恆星昴宿增十六的一顆行星上。
修德·梅爾(Shudde M'ell)
稱號:地下挖掘者
描述:它全身灰色,足足有一英裡長,擅長鑽地,而且挖掘前進的速度驚人,展現出令人畏懼的狂暴姿態,從口中不斷發出難以形容的某種歌聲,同時流出怪異的酸性液體。
伊格(Yig)
稱號:蛇之父
描述:身上有著鱗片的半人半蛇生物,蛇人種族的締造者。根據克蘇魯神話的描述,古老的依格正是中美羽蛇神克查爾科亞特爾的原型,這樣就構成了虛構的克蘇魯神話與真實世界的又一聯結點。
格拉基
舊支配者之一,據說本體住在英國塞文河谷的某個湖泊裡,但是分身無數。他會使用身上的尖刺刺入犧牲者身體,注入特殊的液體,以使犧牲者成為一具不死的奴隸供他驅遣。
古神(Elder Gods)
古神曾經也是舊日支配者的一部分,他們拒絕幹涉人類的繁衍發展,並因此與舊日支配者戰鬥,將他們全部封印囚禁起來。
巴斯特(Bast)
沃瓦道斯(Vorvadoss)
稱號:沙漠的擾亂者、外層黑暗守望者
描述:形象為壟罩著綠色火焰有著火紅眼的蒙面鬥篷,或顯現為朦朧、銀色且像是有著非人面貌的剪影。
地球原神(Great Ones)
地球原神,又稱為「地球的虛弱眾神」,它們統治著幻夢世界,但卻不如舊日支配者強大,能力和心智甚至不如人類。
其它強大存在(Other Supernatural Beings)
他們是一些特殊生物種族。比如,夜魔,蛇人,食屍鬼,遠古巨蟲,三頭狗等。這些生物有著千奇百怪的面目,結合人類和地球上各種昆蟲生物的特徵。這些更為具體的形象,成為了後來無數遊戲製作者的靈感來源。
對遊戲的影響
神話作為人類自己創作的虛構故事,一直以來都廣泛地被運用於各類平臺。直至今天,克蘇魯神話體系還在擴展,仍有許多新的創作問世。隨著克蘇魯神話影響力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人被來自洛夫克拉夫特噩夢的世界所吸引。
一些愛好者們將克蘇魯神話的魅力歸功於獨特的世界觀,一種當人類在面對未知和神秘時,在強烈感受到自身的脆弱與渺小時,所共有的情感。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視界越來越寬廣,而作為人類個體本身,也就越發顯得渺小,因此,克蘇魯神話所流露出來的對未知的恐懼也越來越符合現代人、尤其是都市人的審美需求,這一恐怖概念也頻繁的出現在電影及遊戲的創作之中。
克蘇魯神話具有著近乎無限的包容性,這從相關的遊戲出品,以及其他不同形式的表現方式就可以看出來。不論是從表現形式,還是表現內容來說,克蘇魯神話幾乎可以和任何一種元素接軌。這裡可以舉出的例子非常的多,比如暴雪公司開發的《魔獸世界》,還有《血源詛咒》《饑荒》《輻射》系列等。
除了在世界觀上參考引用故事元素之外,遊戲與克蘇魯神話聯繫更加緊密的,則是那些令人心悸的怪物形象的使用和借鑑。從桌面遊戲《龍與地下城》開始,遊戲行業對「克蘇魯神話」的借鑑就一直未曾停止,許多經典的怪物形象已經成為玩家心目中最自然的怪物設定。
在暴雪的《星際爭霸》中,大量蟲族單位的形象都是參考了克蘇魯神話怪獸所創造的。「飛龍」的形象幾乎就是「恐怖獵手」,「王蟲」的設定像極了身軀是很像珊瑚蟲、沒有翅膀卻依然可以在空中漂浮飛行的「飛水螅」,潛伏在地下來狙擊闖入自己防禦範圍的「地刺」與「不定形菌絲」的設定如出一轍,最後,在最新的《星際爭霸2:虛空之遺》中,創造星靈與蟲族的神秘種族「薩爾那加」人終於顯露出自己的形象——這個巨大的章魚腦袋,簡直就是克蘇魯邪神的特寫!
另外,在克蘇魯神話中,還有一個別號「死兆」的強大外神「格赫羅斯」,他是毀滅的先驅,當他出現的時候,所有群星將逐漸到達正確的位置,而那些潛伏在地球陰暗角落的舊日支配者們也會隨即從沉睡中甦醒。他的形象如此恐怖,一般人只要看上一眼,就會理智盡失,這一形象也被許多遊戲及影視、漫畫作品所引用。
個人見解
人類與生俱來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未知而又巨大恐怖的存在,似乎一下子就能攥取我們的心思。
克蘇魯體系事實上是對巨物恐懼症,深海恐懼症,等一系列人類對於自身渺小局限性引發出來的消極悲觀,甚至灰暗可怕的心理狀態的一種綜合。在遊戲之中融入這種恐懼而又未知的元素,更能激發玩家內心潛在的探索欲望。通過與這種未知生物的搏鬥和抗爭也更能帶來刺激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