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說
「高考相當於一場漫長的馬拉松賽衝線的那一瞬間,有的人在衝線的那一刻留下漂亮的神採,有的人卻黃粱一夢,沒有好成績,不得不三顧茅廬,再次奔赴高考考場。」
2020年雖是不太平的一年,對於考生來說也艱難險阻,出現了很多外界困擾,但是考生們非常爭氣,高分頻出,各省狀元大展風採,讓人們見識到這一點青少年的風姿綽約。
每年的狀元都會火一把,他們把學習當成風輕雲淡的事,好像沒多麼努力就考出高分讓人羨慕,對於狀元,大家都有這樣的印象,他是天生聰明,沒怎麼學就能拔得頭籌,也許這就是天賦吧。
關於大部分關於還有這樣一個流傳,那就是「狀元從來不補課」,這是真的嗎?一位資深高中老師坦言:「其實是沒錯的,可能說得有些絕對,但是大多數狀元在高三階段都不補課,因為沒有哪個補課班能比得上重點高中重點班的教學質量。」
狀元為何從不補課?
其實能當高考狀元,是需要一些天資聰慧的,但是天才是1%的天賦和99%的汗水組成的,狀元也確實如此。
大多數狀元從小到大學習都非常好,中考過後順利考上重點高中的尖子班,而尖子班的學習是普通學生無法想像的,裡面的學生都是學校的種子選手,重點培養對象,把最好的教育教學資源都放在其中。
而且尖子班的學生學習都非常好,差距不是很大,大家比著學也更有勁頭,學生們大部分時間都在班級學習,擁有最好的老師教學,根本不用出去補課,而且也沒時間補課。
除了尖子班的好學生外,平行班的前幾名復讀的多
尖子班和平行班的學習成績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不過平行班也有學習非常不錯的,總保持在班級前3名的位置,在全校排行榜中,多數時間也是僅次於尖子班的學生,有時還會超越尖子班吊車尾的。
但是平行班的好學生學習成績不穩定,在高考中一緊張很容易發揮失常,而家長老師和自己,都覺得是有機會考上一本大學的,所以多數這種情況會選擇復讀。
復讀一年只多考59分,過來人:高四不應這麼拼
一位復讀生在網上的言論引起的熱議,她表示:
「第一年高考與一本擦肩而過,但是覺得那沒有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選擇復讀。都說勤能補拙,在決定復讀的那一刻,自己也暗暗下定決心,這次一定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把勤能補拙這4個字,發揮到最大化。」
復讀的這一年真的很努力,早上5點半起床,第一個到教室開始背誦英語單詞和文言文,每天都是最後一個走出教室,到了寢室接著學,23:30寢室熄燈後,還要上臭烘烘的廁所接著學。
感覺真的使出全部的力氣在學習,但是結果卻不盡人意,再一次參加高考成績出來的那一刻,整個人都慌了,一年的努力只換來了多考59分,「一本夢」再次落空。作為過來人其實想告訴所有的復讀生:高四真的不應該這麼拼!
復讀生該怎麼學習?
1、勞逸結合
超負荷的工作,超負荷的學習都是行不通的,最終損傷的都是自己的身體,而且效果並不好,所以一定要勞逸結合,復讀生確實該努力,但也要保證身體健康和睡眠時間。
2、注重學習方法、學習效率
一味地的去背、去刷題,沒有理解其中的知識點,到頭來都是徒勞,其實經歷過高中三年了,多多少少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然後注重學習效率,不要把時間浪費無謂的刷題上,這樣才有學習成果。
3、平和心態
復讀生的壓力確實很大,父母、外界、自己所有的期望都放在自己身上,捨棄一切從頭來過,這一次不成功對不起所有人。
但如果你一直這樣想心態就崩了,巨大的壓力會把身體和心理壓垮的,無論什麼時候保持心態平和,即使是復讀生,也要不慌不亂去對待考試,只有這樣才能考好。
總結:
復讀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但把壓力轉換成動力,鍛鍊自己的心態,增進學習效率,最終結果一定不會辜負自己的努力。
你是復讀生嗎?復讀一年高考增加了多少分?歡迎留言交流分享。
專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學生的日常,解讀教育中遇到的點滴瑣事,如果你也對教育那些事感興趣,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喜歡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