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貓科動物這種頂級掠食者,還會有犬科動物?

2021-01-17 劉紫纖的家常事

首先貓科動物有14屬38種,犬科動物有13屬36種,都是食肉目下的動物。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在食物鏈上都屬於頂級掠食者,頂級掠食者是可以在一個生態系中並存的,前提是這個生態系統裡的生物多樣化要足夠健康,食物鏈足夠豐富。比如非洲稀樹草原這個生態系統中,生物多樣化和食物鏈都足夠豐富,頂級掠食者中不但有貓科動物,也有犬科動物,還有鳥類頂級掠食者比如禿鷲、爬行類頂級掠食者鱷魚等等,頂級掠食者數量越多,種類越多,越能證明當地的生態系統繁盛健康,否則可能連一種頂級掠食者都供養不起。

早在6500萬年前,貓和犬科還是一家,它們有著共同的祖先,那就是古貓獸。古貓獸是一種體長不足20公分的小型食肉動物,它們有著可以自由伸縮的爪子以及長長的尾巴,這一點與現存的貓科動物有些相似,而其盆骨的形狀和結構又與現在的犬科動物比較接近。再加上古貓獸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與現存食肉目動物最接近的動物,所以,古貓獸一直以來就被認為是現存食肉目的共同祖先。

既然犬科和貓科有著共同的祖先,那麼,它們在分化時衝突是難免的。畢竟同屬食肉動物,貓科和犬科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競爭性。比如現存的東北虎與西伯利亞狼就是同一生境中的競爭者、非洲野犬與花豹也是同一生境中的競爭者等等。既然有競爭,而且貓科的平均實力要高於犬科。為什麼貓科沒有將犬科淘汰掉呢?

科淘汰犬科的阻力:在漫長的進化中,除了人為的因素,幾乎沒有出現過一個物種將另一個物種滅絕的先例,這代表著,同是野生動物的情況下,物種間只有競爭關係,上升不到淘汰的層面。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三點。

01習性:在現存的貓科動物中,除了獅子以外,其他貓科動物均為獨居動物,而現存的犬科動物,除了極個別的成員,例如狐狸外,其他的犬科動物都為群居動物。雖然貓科動物的個體實力要遠勝犬科,但是畢竟「好虎架不過群狼」。如果一頭大型貓科動物,比如老虎,與狼群正面硬剛的話,勝出的大概率是老虎,但是老虎也會因此受傷。而作為獨居食肉動物,受傷很可能就意味著死亡。所以,貓科動物不會冒如此大的風險將犬科趕盡殺絕。

2分布:從現存的犬科動物的棲息環境看,雖然它們能夠適應各種各樣的環境,但是總的來說,它們大都分布在山地、寒帶草原等環境中。而貓科動物則大都棲息在山林之中。也就是說本身貓科動物與犬科動物「同框」的機會就比較少。

而且即使是在同一生境中的貓科和犬科,它們也大都是「井水不犯河水」的。看到這裡有些小夥伴會說:狼會偷獵猞猁等中型貓科動物的幼崽,而猞猁也會獵殺灰狼。沒錯,這種現象在自然界中確實存在,但是比較小眾。就拿猞猁和灰狼來說吧,灰狼雖然會偷獵猞猁的幼崽,但是它們大都是趁著成年猞猁外出時,而猞猁雖然也會獵殺灰狼,但僅限於落單的灰狼,但灰狼是一種高度群居的動物,很少會落單。所以,貓科和犬科之間的獵殺只是偶發性的。

因此,從整體上看,分布的差異化就註定了貓科淘汰不了犬科。03食性在自然界中,食肉動物會獵殺其他食肉動物,但是卻很少會吃食肉動物,這是在漫長的進化中,慢慢形成的食性決定的。在野生環境下,無論是犬科還是貓科動物都有著相對固定的食譜,比如獵豹主要捕食羚羊、東北虎主要捕食有蹄類動物、灰狼主要捕食大型的食草動物等等。這些食物的選擇是經過一次次的捕獵摸索出來的,它是捕獵的風險和回報最優化的結果。

在現實中,犬科有36種,貓科有38種,在兩個科下的動物體型差距都很大,無論是貓科還是犬科都有很小的動物,幾乎每一種動物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生存方式和食物選擇。從整體上,與貓科動物分布有重合的犬科動物,在選擇獵物時,通常都是規避貓科的主要獵物。比如亞洲豺與花豹和孟加拉虎的生境有一定的重合,但是無論是花豹還是孟加拉虎都以捕獵大型的食草動物為主,而亞洲豺平均20公斤左右的體重就註定了無法與花豹或老虎成為競爭者。

而這恰恰也是長期演化的結果。一種動物想要淘汰另一種動物有幾個必要的條件:第一就是兩種動物互不相讓。簡單的來說,就是所有的犬科動物和貓科動物在同一生境中,誰也不躲著誰。第二就是生境中的食物匱乏。如果說在同一生境中的貓科和犬科動物的食物不充足,也就是缺少食草動物,那麼,為了生存,互相捕殺也是不可避免的。第三就是都是獨居動物且體型懸殊。如果兩種動物同樣是獨居動物,而且體型懸殊,那麼體型佔優勢的一方會為了減少競爭者展開大面積的捕殺,畢竟體型懸殊就意味著捕獵風險小,而相同的習性,就意味著兩種動物是一對一。假如是兩種群居動物的話,混戰受傷的風險就會增大。

第四就是獵物的分布和種類高度重合。如果犬科和貓科的獵物高度相同,而且分布高度重合,那麼兩種動物的相遇就會很多。一種動物想要將另一種動物滅絕以上四個條件缺一不可,而放在犬科和貓科身上,它們分布重合度較低,獵物的趨同化較少,再加上一個群居一個獨居,最終造成了貓科無法淘汰掉犬科,儘管貓科的單兵作戰能力強於犬科。在自然界中,所有同生境中的食肉動物都存在競爭關係,但是從來沒有一種動物因為競爭就將另一種動物淘汰掉的。而且在現實中就有一個很好的例子,那就是非洲獅與鬣狗,非洲獅與鬣狗的生境高度重合,而且存在很大的競爭性。而獅子體型要遠大於鬣狗,並且獅子與鬣狗一樣都是群居動物,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獅子都沒能將鬣狗淘汰掉。

相關焦點

  • 動物世界,貓科動物&犬科動物
    貓科動物從遠古就是掠食者,居於食物鏈頂端,長期的掠食與進化造就了天生的殺手特徵那麼它的三大特徵是:1.肌肉發達,貓科動物肌肉佔身體比重非常高,並且脂肪含量很低,擁有超強的爆發力,普通的家貓奔跑速度就能超過百米世界紀錄保持者博爾特,有一個視頻拍攝者坐在大象背上
  • 同樣是肉食性動物,貓科動物體型普遍比犬科動物大,為什麼呢?
    在我們的印象裡,自然界中的猛獸主要是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其中貓科動物以老虎為代表,犬科動物以狼為代表,它們在各自的生態系統中都是食物鏈的頂級殺手。不知道你是否有觀察過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的體型,貓科動物的體型似乎要比犬科動物要大一些。
  • 為什麼大型貓科動物與犬科動物相比,貓科動物總是更勝一籌呢?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獅子、老虎等貓科動物總要比灰狼、狐狸等犬科動物更厲害。在一些科普讀物中,首先介紹的是獅子、老虎、獵豹,之後才會介紹狼、狐狸、野狗。可自然界裡的實際情況是,犬科動物的數量要比貓科動物更多,分布也更廣。那麼大型貓科動物與犬科動物相比誰更厲害?
  • 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哪個戰鬥力強?
    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哪個戰鬥力強?首先據小編的了解,貓科動物的成員很多,黑足貓有幾百萬種,西伯利亞虎有幾百公斤種。犬類也是如此,它們的體型跨度都很大。假如西伯利亞虎是貓科動物中體型最大的,那麼狗科動物中體型最大的就要數北美灰狼了。假如是兩隻動物單打獨鬥,老虎無疑會碾壓灰狼。因為他們的體型差異非常巨大,老虎的大小至少有灰狼三到四倍。這就像你帶著棒球棒到幼兒園去打小朋友。沒有什麼可比性。整體而言,貓科動物的戰鬥力比犬科動物強。其實貓科動物除了咬人外,也比犬科動物多了爪子來輔助。
  • 為什麼只有大型的貓科動物,而少有大型犬科動物?
    但為什麼大型貓科動物居多,而少有大型犬科動物呢?不同的捕食方式也會影響體型進化方向由於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的捕食方式完全不同,所以這期間的能量消耗也會導致二者的體型進化成兩個不同的方向。犬科動物善於奔跑,耐性一般比貓科動物要高,在鎖定獵物後就會開始追逐,此過程可能會經過漫長的時間,並且犬科動物的前爪幾乎不會像貓科動物那樣用於撲倒獵物,而是全靠牙齒撕咬。不過犬科動物大多群居,所以它們也會採取分工合作的捕獵方式,如果真的將能量消耗分擔在每個參與捕獵的犬科動物身上,或許比貓科動物還要有效率的多。
  • 大自然中,為什麼有很多大型貓科動物,犬科卻比較少?
    大自然中,為什麼有很多大型貓科動物,犬科卻比較少?犬科動物的種類其實也不少,但是嚴格來說,犬類在外形上面,差距遠沒有貓科那麼的明顯,而且犬科動物往往都是群居性的動物,比如我們比較熟悉的狼,犬科動物的嗅覺非常靈敏,奔跑能力極佳,雖然說貓科動物的奔跑能力也非常的厲害,但是貓科動物往往是爆發性的速度,而犬科動物卻有著很強的耐力。
  • 有沒有過想過,為什麼只有大型的貓科動物,卻沒有大型犬科動物?
    有沒有過想過,為什麼只有大型的貓科動物,卻沒有大型犬科動物?貓科動物有很多種,除了人們家庭中經常餵養的寵物貓,老虎、獅子、豹子等都屬於貓科動物,這時候便有人發現雖然都屬於貓科動物,但是我們家養的寵物貓跟這些「大貓」體型上卻天差地別。而家養的犬科動物跟野生的犬科動物卻沒有很大的區別,那麼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只有大型的貓科動物,卻沒有大型犬科動物?
  • 為什麼只有大型的貓科動物,而沒有大型犬科動物?
    但在自然界,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的結局就完全相反。 在同樣的生態系統中,貓科和犬科動物共存的環境裡,總有一個比犬科動物大得多的貓科動物。
  • 為何同體型犬科動物打不過貓科動物,貓科動物有天敵嗎?
    貓科動物在生物進化當中,屬於獵食者中的佼佼者,許多貓科動物在自己的食物鏈中處於頂尖位置,比如獅子、老虎、獵豹等等,也就人類的生產活動,會讓這些肉食性動物瀕臨滅絕。天敵是指在自然界中,某種動物專門捕食或危害另一種動物。
  • 為什麼大型貓科動物很多,卻少有大型犬科動物?
    其實,自然界從不缺少大型動物,像大象、藍鯨這樣的動物基本都以噸為單位來描述體重。不過,我們所說的體型大這是以貓科動物中的老虎、獅子等的大體型動物的標準的。即使是這樣,我們也可以看出犬科動物依然和貓科動物有不少的差距。這很大一部分取決於貓科動物與犬科動物捕食方式的不同,不同的捕食策略讓它們對於能量的攝取與消耗形成了差異,進而影響了體型的上限。
  • 同為食肉動物,為什麼犬科動物的吻部比貓科要長?
    在食肉目下,貓科和犬科是最具代表性兩大類動物,而且貓科和犬科都有突出的吻部,但是貓科動物的吻部突出沒有犬科長而已。我們先來看一下「吻部」的概念。吻部簡單來說就是動物向前突出的嘴部。那麼,為什麼貓科比犬科的吻部要短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鬣狗到底是貓科動物還是犬科動物
    鬣狗到底是什麼科的動物?鬣狗名字裡有個「狗」字,外形看起來也像是狗,所以很多人自然而然地認為它是犬科動物。,鬣狗既不屬於犬科也不屬於貓科,而是屬於鬣狗科。但在實際中這七個基本階元常常是不夠用的,為了更好地表達各種生物之間的關係,基本階元之間又可以附加一些次生階元,比如「目」與「科」之間依次有「亞目」、「下目」、「超科(總科)」。可以看出,鬣狗科與貓科可以算是遠房親戚,同屬於貓型亞目;與犬科的關係則要更遠一些。
  • 同為食肉動物,為什麼貓科體型比犬科大得多?
    現存最大的貓科動物:東北虎大型犬科動物有7種,分別是狼、紅狼、鬃狼、非洲野犬、衣索比亞狼、豺和郊狼,體重在10-40千克之間。有趣的是,這正好是中型貓科的體重範圍,中型貓科包括4種猞猁、2種雲豹、2種「金貓」、獰貓、藪貓、虎貓和漁貓,共計12種。
  • 世界上食肉動物大都以貓科犬科為主?貓科的體型又比犬科大得多?
    貓科和犬科動物確實是我們最常見的食肉動物,但是這兩個科絕對不是食肉動物的全部。因為所謂的食肉動物實際上就是食肉目下所有動物的總稱,而食肉目下又分為犬形亞目和貓型亞目,犬形亞目下有包括犬科、熊科在內的9個科的動物組成,貓性亞科則有包括貓科、鬣狗科在內的6個科。
  • 它是犬科動物裡面的王者,是唯一一種能叫板貓科動物的犬科猛獸
    導讀:它是犬科動物裡面的王者,是唯一一種能叫板貓科動物的犬科很多人都喜歡大型的貓科動物,而且對大貓們也是如數家珍一樣熟悉,比如老虎的亞種有多少,老虎獅子誰厲害等等。其實小編也一樣,非常喜歡貓科動物,貓科的家族十分龐大,而且實力強悍,顏值還很高。
  • 熊竟然是犬科動物,鬣狗是貓科動物?那為何說貓科體型比犬科大?
    又比如非洲鬣狗,它是屬於貓型亞目,但它並不屬於貓科。這裡稍微跑題一下,介紹一下鬣狗。鬣狗雖然名字上有個狗,但是其實他是屬於貓型亞目,從動物譜系這個學科來看呢,更接近於貓科和靈貓科,但是從形態和習性上,就更接近於犬科。在這裡小編再開個題外話,說一下貓科,犬科和熊科,以及他們的爪子形態。
  • 熊科VS貓科VS犬科,誰厲害?
    我們在對比物種的時候,通常都會把它們的獵食成功率算進來,但是熊科貓科和犬科的狩獵方式是不一樣的。有的是群居,有的是個體。所以我們應該從各方面的特徵以及它們的生存環境來分析。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貓科熊科和犬科。 熊科有5屬8種,包括熊貓亞科、眼鏡熊亞科和熊亞科。分布於歐亞大陸、北非和美洲。
  • 獅子是犬科動物?明明是正宗貓科,為何獅子被開除「貓籍」?
    獅子是貓科豹屬動物,幾百年來一直都是生物學界的共識。當看到獅子是犬科動物的說法時,確實有些令人奇怪。關於這個話題源於一篇關於貓科動物與犬科動物的文章評論,其中很多人認為獅子歸屬於犬科。不僅如此,查詢全網,發現擁有這種觀點的人不在少數。獅子到底是貓科還是犬科?
  • 犬科動物史上,出現過頂尖的猛獸,能挑贏現代貓科嗎?
    毫不誇張地說,現代猛獸界裡面,貓科動物佔據了半壁江山,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有很多人拿各種捕食者與貓科動物進行對比,其中最常被人們拿來對比的就是犬科動物,畢竟「貓狗之爭」素來有著較高的關注度。現代犬科動物裡面,多數體型較小,無法與大型貓科相抗衡,只有北美地區的諸多灰狼,由於體型較大,成了現代犬科的戰力天花板。
  • 大部分犬科動物都敵不過貓科動物?或許這就是命
    貓和狗都是人類最愛圈養的寵物,兩者分別屬於不同的科類,貓屬於貓科,狗屬於犬科,但是細心的人就會發現似乎犬科的動物似乎在各方面都都比不上貓科動物,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經過專家解釋,原來這一切在很早以前就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