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界也有「曼德拉效應」?郭德綱和姜昆都深受其害

2020-12-24 騰訊網

納爾遜·曼德拉是南非前總統,2013年逝世,但是在很多人的記憶中,曼德拉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去世了。

這就是著名的「曼德拉效應」,指的是一種群體性記憶和事實不符現象。

我們身邊就有這樣的現象,比如老版《西遊記》第15集《鬥法降三怪》裡根本沒有「油鍋洗澡」片段,但很多人就信誓旦旦說說,而且記得很清楚。還有金庸先生,在很多人印象中他早已經去世很多年了。

關於「曼德拉效應」產生的原因,科學界沒有權威答案。筆者認為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一些人在對某一個事物首次形成一個印象後,之後會很多次有意無意加強這種觀點,最後就形成了固定記憶。如果再加上傾向化情緒,那就更是深信不疑了。

而在我國相聲界同樣存在類似的「曼德拉效應」,而且影響還不小,筆者就舉幾個代表性的例子:

1、曲協反三俗,目標郭德綱?

相信這是目前相聲行業最經常看到的一種觀點,只要曲協開會或者有人發言說了「反三俗」三個字,立刻就有一堆媒體和網友為郭德綱叫屈,說他又被打壓了,著實可笑。

反三俗有錯嗎?

當然沒錯,曲藝協會如果不反三俗才是有錯的,而且不光是曲協發三俗,很多行業都反三俗。三俗的東西本來就不應該存在於社會大眾面前。

郭德綱相聲三俗嗎?

實事求是講,郭德綱相聲三俗內容有一些,但並沒有多少,他也不是靠三俗成名的。所以,筆者就納悶了,每次為郭德綱叫屈的那些人,你們真的聽過郭德綱相聲嗎?你們為什麼非得把郭德綱和三俗劃等號呢。

曲協反三俗是針對郭德綱嗎?

肯定不是。首先,德雲社和郭德綱不是曲協會員。其次,曲協下屬有全國幾百種曲藝,幾萬名曲藝演員,他們的文件和宣言是針對幾萬名會員的,這裡面壓根沒有郭德綱和德雲社。最後,曲協反三俗提過郭德綱和德雲社嗎?沒有!提了就怪了,因為根本不是他們的會員。

2、姜昆打壓郭德綱?

這觀點就像曲協發三俗是針對郭德綱一樣,很有市場,但可惜根本不存在。

凡是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你讓他找出姜昆打壓郭德綱的證據,基本上都是沒有的。筆者知道的,姜昆2011年確實在演講時說過一次郭德綱,但這和打壓完全兩碼事。姜昆作為郭德綱的師兄和相聲界領軍人物,提點幾句郭德綱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關鍵是,你敢說姜昆的話沒有道理嗎?郭德綱在2006年-2010年所有的事情都是無可指摘的嗎?恰恰相反,姜昆只不過當了一回《皇帝的新裝》裡的那個孩子。

當時行業內部的意見也比較客觀:「兩個人都是名人,平時沒事的話擱媒體上一炒,全是事兒。」

事實上,姜昆除了說過那一次郭德綱的不是之外,他對郭德綱和德雲社從來沒有實質性的所謂打壓行動,網上有些所謂的傳聞虛假的可怕。

舉一個例子,2008年何雲偉和高峰曾經在博客發文攻擊姜昆,指責姜昆在開會時提交了一個提案,建議取締相聲小劇場,這幾乎引起了全體德雲社粉絲在網絡上攻擊姜昆。

後來姜昆的提案全文被曬出來,沒有一個字是關於取締相聲小劇場的。王海對媒體解釋說,那是何雲偉和高峰自己寫著玩的,和郭德綱和德雲社無關,也不代表德雲社的觀點。

後來又有網友跟進說那是姜昆1995年針對德雲社提出的提案。姜昆在接受採訪時很是哭笑不得,他解釋說1995年的提案裡他有一句「一些小劇場裡出現了不文明表演現象」,但並沒有取締小劇場的提案。關鍵是,1995年也沒有德雲社,怎麼就針對德雲社了?

所以,所謂「姜昆打壓郭德綱」,除了2011年那一次演講之外,你找不到任何實質性的內容,反而是德雲社方面早在2008年就拿姜昆十三年前的提案做文章,挑起無知的網友攻擊姜昆。你說,這到底是誰打壓誰?

另外,大家相信高峰是那種喜歡在博客上攻擊同行的人嗎?

3、郭德綱罵姜昆?

這也是一個奇怪的觀點。筆者所知道的,郭德綱在某一次《濟公傳》裡曾經疑似攻擊過姜昆,相當於是對姜昆2011年那次演講的回應。但郭德綱並沒有指名道姓,其他如什麼導演閨女之類也是其他人附會罷了。

從所有公開的證據看,郭德綱沒有在公開場合攻擊過姜昆和曲協,不知道一些媒體和網友動不動就說郭德綱罵姜昆或反擊姜昆到底是從何而來的根據。

只不過,按照曹雲金爆料說法,德雲社曾讓下面的徒弟發文章攻擊過姜昆,這事情有相當可信度,但郭德綱並沒有參與。

4、姜昆只會說歌頌相聲?

網上經常有一些人持有一種很奇怪的觀點,如「姜昆就會一段《虎口脫險》」「姜昆只會說歌頌相聲」「姜昆沒有基本功」。

事實上,多數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基本上連一段姜昆的相聲都沒聽過,不然不會把法國電影當成姜昆的作品。

姜昆的代表作不少,而且時間跨度極大。從七十年代的《如此照相》,到八十年代的《虎口遐想》《電梯奇遇》,九十年代的《著急》《樓道曲》,還有二十一世紀的《專家指導》等。

我們可以看到,他絕大部分的代表作都是諷刺類型的,而且這些諷刺相聲的水平也絕非現在的相聲演員可比。

至於基本功,別的不敢說,姜昆的貫口水平比郭德綱要強一些倒是真的,網絡上有視頻可查。事實上,任何一個相聲演員也不敢說自己基本功很強,你讓郭德綱打個板說個貫口也是難為他。

在姜昆那個時代流行的是現代相聲,因此沒人強調讓相聲演員必須像舊社會學徒那樣去學基本功,但即使這樣,姜昆成名之後依然沒忘了鑽研傳統相聲。他說的《金剛腿》在網絡上有視頻可查,水平在國內可算是頂級。

如果沒看過沒聽過姜昆的相聲,那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沒聽過沒看過,就在網絡上大放厥詞說他這不會那不會,那你跟造謠有什麼區別?

最後,也許德雲社在比較草莽的早期還需要立人設和刷熱度,但德雲社目前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民營相聲社團,其影響力足夠大,郭德綱和德雲社在各個場合都沒有再談起和曲協的什麼矛盾,甚至德雲社還經常積極響應曲協的號召。現在網絡上還有一些人在無聊挑起事端,到底是為了德雲社好呢,還是僅僅是過過自己的嘴癮?

關鍵問題是,關於姜昆和郭德綱的所謂恩怨和矛盾,掰開了揉碎了,你會發現壓根就是捕風捉影,連點實質性的內容都沒有。所以說,在很多人印象中的姜昆和郭德綱的矛盾也屬於典型的「曼德拉效應」。

相信在真正的相聲愛好者和真正關心德雲社的粉絲那裡,相聲界這種關於郭德綱和姜昆的「曼德拉效應」是根本不存在的。

相關焦點

  • 同樣都是相聲界的泰鬥,為什麼姜昆越來越招黑,而郭德綱越來越紅呢?
    相聲行業現在蒸蒸日上,相比於以前要好很多了,把即將沒落的相聲發揚光大,這些老一輩的相聲演員功不可沒,其中就包括姜昆、郭德綱等人。但是隨著相聲事業的壯大,郭德綱和姜昆卻產生了矛盾,姜昆越來越招黑,而郭德綱越來越紅,這是為什麼呢?
  • 相聲歡樂頌姜昆有感而發,疑似影射郭德綱,無奈惹自己一身騷
    如今說起相聲,首先浮現在腦海中的,必然是郭德綱與德雲社了,可以說德雲社撐起了相聲界的半壁江山,捧紅的藝人一個接一個,郭德綱作為師傅定然有很大功勞。不過「人紅是非多」,德雲社在享受眾人追捧的同時,也難免會被人吐槽詬病,而且德雲社近期似乎就有些不太平,煩心事一樁接一樁。
  • 高雅的姜昆靠作詩憂國憂民,郭德綱捐100萬,言:位卑未敢忘憂國
    2008年,姜昆政協提案中,提出整治灰色文化和取締相聲小劇場。乖乖,這提案要通過了,德雲社還不得關門了。2011年9月28日,廣州日報報導:姜昆在「廣州高級文藝人才理論研修班」講座中,質疑「現在郭德綱在網上鬧那麼多事,在道德倫理上,出現這麼多問題,我搞不懂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他?」
  • 郭德綱和于謙的矛盾,只是相聲界的傳統而已
    沒怎麼,只是延續了相聲界的老矛盾罷了。這個其實是由來已久了,不僅僅是郭德綱于謙的矛盾,更是相聲界一個大家心照不宣的矛盾。大家都知道,相聲以對口相聲居多,捧哏逗哏是相聲表演的主要演員,由此誕生了逗哏派和捧哏派,兩派之間的矛盾與甜鹹豆腐腦和肉粽棗粽並稱中國民間三大矛盾,這兩派最喜歡在臺上相互擠兌拆臺,水火不容,相互鬥嘴都不用說了
  • 郭德綱與姜昆「第三次曲藝大戰」,一觸即發!
    在70.80年代,相聲時代應該是屬於是姜昆的;但是現在絕大多數人都會說郭德綱和《德雲社》吧? 大家都知道,現在他們是一對仇家,那你知道嗎?他們一開始也有和平共處一段時間的。
  • 郭陽郭亮和郭德綱是什麼關係?其相聲輩分如何?
    而梁厚民的師父是知名相聲、快板演員高鳳山,當然在快板的學師上,他和李菁還是同門師兄弟。在快板的師承上,郭陽郭亮和李菁算是師兄弟,只是快板書上並沒有師承輩分一說。而且,在快板的演出路上,也不是很景氣,後來郭陽郭亮也就開始尋求其他路線。大約在2010年後,郭陽郭亮開始往相聲、喜劇等方向靠攏。
  • 記者問陳佩斯:郭德綱和姜昆誰說的是正統相聲,他的回答耐人尋味
    姜昆的相聲,想必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小時候沒啥娛樂活動,看段相聲解解悶吧。後來,相聲逐漸沒落了,此時郭德綱帶著德雲社出現了。姜昆認為,郭德綱的相聲「俗」,不是正統相聲。郭德綱只回答一句話:「同行是冤家」。
  • 圈內人評價姜昆,陳佩斯一針見血,戴志誠:姜昆真就不是人!
    現如今,很多人一提起相聲這門藝術,首先想到的便是郭德綱和德雲社,認為他們是相聲界的救世主,並對所謂「主流相聲」大加鄙夷。然而在一些老聽眾們的心目中,卻對此有些不以為然,根本看不慣德雲社尤其是目前這個階段德雲社的相聲,反而懷念起過往那個「主流」的時代。
  • 姜昆VS郭德綱:說相聲不如你,帶徒弟你不如我
    姜昆和郭德綱之間的糾葛相信大家或多或少有所了解,有人說郭德綱的相聲比較好,有人說姜昆的徒弟比較優秀。但無論如何,對於姜昆和郭德綱的恩怨,就留給當事人解決吧,大家且看作品即可。怎麼就說姜昆的相聲不如郭德綱了?
  • 博士李宏燁:叫板郭德綱,投靠姜昆,現狀如何呢
    郭德綱一路走來結過的仇不少,很多的人都看他不順眼,除了主流相聲之外,還有一位交大的博士李宏燁,李宏燁這個人不得了,揚言要上二十年的春晚,要知道趙本山都沒有連上二十年春晚,跟郭德綱和姜昆之間還有種種恩怨,今天我們就來探究李宏燁、郭德綱和姜昆背後的故事。
  • 馬東跟姜昆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的,為什麼馬東從小管姜昆叫叔叔?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得搞清楚馬東跟姜昆先生之間的關係。其實吧,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比較難界定,可以說有關係、也可以說沒有。說有關係呢,姜昆先生師從馬東的父親馬季先生,是相聲界的「明字輩」(馬季先生師從「寶字輩」的侯寶林先生、屬於「文」字輩)。
  • 姜昆捐了「半首詩」,請問你是猴子請來的逗比嗎?
    在武漢需要支援的時候,娛樂圈的明星紛紛為其捐贈物資或者捐錢儘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以彰顯自己的大氣、愛國和善良的心。可有一些人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所捐贈的東西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其中就以主流相聲代表人姜昆為主,他就捐贈了一首詩,不!,應該是半首,因為短短幾句詩,是姜昆和全維潤所做。
  • 姜昆:曾經的領軍人物,當初是那樣的幸運,後來又是那樣讓人遺憾
    現如今相聲界的領軍人物當屬郭德綱以及德雲社眾弟子。現在的他可以說的勢頭正猛,手中的徒弟們各個都有才藝,而且他們還吸引了很多年輕人看他們的相聲。這在以前是很少有的事情。畢竟在這之前喜歡看相聲的都是年紀略微大一些的。但往前說姜昆絕對算得上領軍人物。
  • 什麼叫曼德拉效應?曼德拉效應到底有多可怕!
    曼德拉效應到底有多可怕,看到最後你一定會毛骨悚然,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歷,明明大腦中清楚記得很久之前發生過的一件事情,但當你多年以後跟其他人描述起這件事的時候,要麼是別人的記憶和你完全不一樣,要麼就是周圍的人,明明和你有著一樣的記憶,但真實的歷史卻並非如此,也就是說,有相當多一部分人對同一件事產生了錯誤的記憶,但他們自己卻毫無察覺,這種現象就可以被稱為曼德拉效應。
  • 真正的侯門相聲弟子,賈玲王迅姬天語都是,沒有侯震郭德綱
    說到侯門相聲,現在概念有些混亂,比如很多人都把侯耀華、侯震和郭德綱都算到侯門相聲弟子裡,其實這是不對的。侯耀華是馬三立馬家門的徒孫,侯震是高鳳山高家門的徒孫,郭德綱則是趙佩茹趙門的徒孫。侯寶林徒孫輩侯寶林徒孫輩中毫無疑問姜昆是最有出息的,侯寶林—馬季—姜昆,三代人堅持文明相聲和語言藝術的根本,將相聲的地位一再提升。姜昆的師弟也個個不可小覷,趙炎和劉偉都曾經是相聲界知名人物,馮鞏更是侯寶林徒孫輩中的優秀演員。
  • 獲姜昆力挺,揚言讓郭德綱後悔,「公式相聲」李宏燁有多豪橫?
    如今甚至有很多綜藝節目都是關於相聲,比如最近比較火的綜藝節目《德雲鬥笑社》,還有前幾年比較出名的《相聲有新人》。《相聲有新人》這檔節目還請來了郭德綱為導師,為的目的就是希望相聲這個行業能夠推陳出新,能湧入新鮮的血液。
  • 公式相聲李宏燁:諷刺郭德綱,投靠姜昆,要上20次春晚,如今怎樣
    現在看來郭德綱沒和他們攪合在一起也是一件幸事! 在業界備受肯定,對觀眾也有較大影響力,在參加《笑傲江湖》的時候,面對郭德綱也十分的客氣,沒有一點成名的驕氣! 越是啥本事都沒有,還不自知的人,越是狂妄。 越是有本事的人,越知道扮豬吃老虎。
  • 曼德拉效應|曼德拉效應的11個例子,你信哪一個?
    如果您也對曼德拉效應感興趣,請關注本號,這裡可能是全網最專心做曼德拉效應的號了。如果你想進群討論,請xijiang100什麼是曼德拉效應?曼德拉效應,簡單來說就是「群體性記憶偏差」,也可以說是群體性記憶不符,這是一個非常詭異的現象,比如,最常見的去年的《愛我中華》歌詞,民族和星座之大爭論,《愛我中華》裡有一句歌詞「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隻花」,很多人明明記得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隻花」,還有,非常熟悉的那個字,仔細觀察的時候突然變陌生,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種感覺。
  • 姜昆爛得天打雷劈的一部電影,玩命糟蹋祖師爺,票房只有6000塊
    姜昆在相聲界的地位頗為尷尬,七八十年代他是相聲界的弄潮兒、急先鋒,說了好多經典的創編相聲,為電視相聲的繁榮做出了突出貢獻。 2000年後他又過度強調相聲的教化意義、社會功能,成了阻礙相聲發展的「衛道士」。
  • 那些年 那些曼德拉效應
    曼德拉效應:曼德拉去世後,人們發現自己的記憶出現了混亂,明明曼德拉早已經過世,還在多年以前在電視中見過紀念曼德拉的活動,曼德拉的紀錄片,以及曼德拉的葬禮等。由此曼德拉效應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是人們的記憶被修改,還是我們的世界出現了BUG,接下來,小編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年,那些曼德拉效應。